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溶解度及其应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6033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溶解度及其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溶解度及其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溶解度及其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溶解度及其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溶解度及其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溶解度及其应用.docx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溶解度及其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溶解度及其应用.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溶解度及其应用.docx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溶解度及其应用

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溶解度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2017年安徽省】地球深处的水处于超临界状态,称为超临界水。

下图为某压强下CaCl2和NaCl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该压强下,下列说法正确是()

A.在超临界水中,NaCl的溶解度大于CaCl2的溶解度

B.在超临界水中,2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升高而增大

C.450℃时,NaCl在超临界水的溶解度为0.04g

D.450℃时,可得到0.04%的CaCl2的超临界水溶液

2.【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常温下,乙易溶于水

B.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大

C.从t2℃降至t1℃,甲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的大

3.【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10

30

50

70

90

溶解度/g

27.7

39.3

49.0

54.1

51.1

A.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沮度升高而增大

B.10℃时,27.7g硫酸镁和72.3g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7.7%的硫酸镁溶液

C.50℃时,100g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9:

100

D.70℃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4.【2017年四川省内江市】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10g水中加10g甲,充分搅拌可得20g甲溶液

C.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t1℃时甲、乙、丙三者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5.【2017年四川省泸州市】溴酸银(AgBr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溴酸银的溶解度增大

B.40℃时溴酸银易溶于水

C.90℃时溴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1.3%

D.溴酸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溶液中析出

6.【2017年四川省自贡市】如表是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20℃时,100g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

B.4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克

C.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

D.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7.【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根据下表信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0

B.4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C.4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NH4Cl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145.8g

D.60℃时降温到20℃时,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

8.【2017年山东省临沂市】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的大

B.将40℃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质量不变

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D.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加入3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9.【2017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右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P点所表示的溶液是t3℃时甲的饱和溶液

B.可用t1℃时20%的甲溶液配制10%的甲溶液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分别将t3℃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质量相等

10.【2017年江苏省盐城市】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考虑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时,甲、乙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B.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20℃时,可以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的甲溶液

D.50℃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同时等速降温,则乙溶液中先有固体出现

20℃--

11.【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

C.40℃时,将35g硝酸钾晶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

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

12.【2017年江西省】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B.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将40g甲溶于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D.将M点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常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氣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氣化钾的瑢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①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瑢液B.烧杯①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

C.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2℃时,烧杯底部还有部分物质不溶解

D.若烧杯①和烧杯②的溶液都升温到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14.【2017年山东省威海市】小龙同学在工具书中查到NaOH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见右表)。

通过分析她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20℃

40℃

109g

129g

酒精

17.3g

40g

A.温度和溶剂种类对NaOH的溶觯度都有影响B.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

C.40℃,40gNaOH溶解在l00g酒精中达到饱和

D.将等质量40℃的饱和NaOH水溶液和饱和NaOH酒精溶液降温至20C,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多

二、非选择题

15.【2017年重庆市B】(4分)张老师在讲授溶液时,用固体M做了如下实验,图一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后静置的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忽略水的挥发):

(1)上述烧杯中,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填序号).

(2)上述实验可以判断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二对应的  (填序号).

(3)甲、乙、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  (填序号).

(4)根据下图,若要使丁烧杯中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加入  g的M固体.

16.【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下表是不同沮度下KNO3的溶解度表。

(1)称取30gKNO3固体时,在加一定量的KNO3固体后,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

(2)20℃时,将30gKNO3固体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是否饱和?

_______。

(3)要使20℃的KNO3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

(写出一种即可)

温度(℃)

0

20

40

溶解度(g/100g水)

13.3

31.6

63.9

17.【2017年四川省南充市】根据下图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为_________℃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甲、乙、丙三种物质中,__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

(3)分别将100g甲、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时,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___________(填序号)

A.甲、丙都是饱和溶液B.所含溶剂质量:

甲=丙

C.溶液的质量:

甲>丙D.溶质的质量分数:

甲>丙

18.【2017年四川省达州市】(4分)如图所示为X、Y、Z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X中含有少量Y,应采用的方法提纯X。

(2)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

(3)t3℃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X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4)t3℃时,等质量X、Y、Z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溶液质量没有变化的是。

19、【2017年山东省枣庄市】(4分)图表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结合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氢氧化钠

碳酸钠

20℃

40℃

20℃

40℃

109g

129g

21.8g

49g

酒精

17.3g

40g

不溶

不溶

(1)上述图像表示________(填“氢氧化钠”或“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2)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碳酸钠。

(3)40℃时,若将50g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100g酒精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再将CO2通入所得NaOH的酒精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

20.【2017年山东省聊城市】(8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_______。

(2)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____________的相等。

(3)t3℃时,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3℃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a>bB.a=bC.a

21.【2017年山东省菏泽市】(3分)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l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填“甲”或“乙”)

(2)图2中P点表示的意义__________。

(3)图2中表示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填“M”或“N”)

22.【2017年湖南省长沙市】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

(2)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乙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

(3)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写一种)

23.【2017年湖南省邵阳市】根据图中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t1℃时,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3)将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不会析出晶体的是_________。

24.【2017年广州市】(5分)右图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a、b在溶解度曲线上。

(1)a点对应的溶液是溶液。

(填“饱和”或者“不饱和”))

(2)a点对应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只列计算式)

(3)将a点对应的溶液升温到70℃,其质量分数。

(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4)欲使KNO3溶液的状态从b点转化为c点,可采取的措施是。

25.【2017年甘肃省庆阳市】(8分)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将25g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

(2)t2℃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填“>”、“<”或“=”)乙的溶解度。

(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欲提纯甲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4)将100g10%的甲溶液稀释到4%需加入______g水。

 

2017年各地中考化学真题分项解析汇编

专题9—2溶解度及其应用(解析卷)

一、选择题

1.【2017年安徽省】地球深处的水处于超临界状态,称为超临界水。

下图为某压强下CaCl2和NaCl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该压强下,下列说法正确是()

A.在超临界水中,NaCl的溶解度大于CaCl2的溶解度

B.在超临界水中,2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升高而增大

C.450℃时,NaCl在超临界水的溶解度为0.04g

D.450℃时,可得到0.04%的CaCl2的超临界水溶液

【答案】C

2.【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常温下,乙易溶于水

B.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大

C.从t2℃降至t1℃,甲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的大

【答案】AD

【解析】因为乙物质在常温下溶解度大于10g,故为易容物质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和温度没有可比性;C选项因为没有具体说明溶液的性质,从t2℃降至t1℃,甲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如果甲物质的溶液时饱和的有晶体析出,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有晶体析出;D选项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AD

3.【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10

30

50

70

90

溶解度/g

27.7

39.3

49.0

54.1

51.1

A.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沮度升高而增大

B.10℃时,27.7g硫酸镁和72.3g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7.7%的硫酸镁溶液

C.50℃时,100g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9:

100

D.70℃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C

4.【2017年四川省内江市】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10g水中加10g甲,充分搅拌可得20g甲溶液

C.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t1℃时甲、乙、丙三者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C

【解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没有具体说明温度;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在该温度下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10g水中只能溶解4g甲物质;C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因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没有指明三种溶液是否饱和,如果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否者不一定;故答案选择C

5.【2017年四川省泸州市】溴酸银(AgBr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溴酸银的溶解度增大

B.40℃时溴酸银易溶于水

C.90℃时溴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1.3%

D.溴酸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溶液中析出

【答案】B

6.【2017年四川省自贡市】如表是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20℃时,100g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

B.4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克

C.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

D.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答案】D

【解析】A、温度不变,物质的溶解度不变,错误;B、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即40℃时,100g水中能溶解63.9g硝酸钾形成饱和溶液,那么4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小于63.9g,错误;C、由于没有确定溶剂的质量,故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不一定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错误;D、0℃的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60℃的溶解度,故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正确。

故选D。

7.【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根据下表信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0

B.4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C.4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NH4Cl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145.8g

D.60℃时降温到20℃时,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

【答案】C

8.【2017年山东省临沂市】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的大

B.将40℃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质量不变

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D.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加入3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答案】D

【解析】根据题中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没有说明溶液的饱和温度和具体温度;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40℃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溶液的质量减少;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没有具体说明温度;D选项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加入3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D

9.【2017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右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P点所表示的溶液是t3℃时甲的饱和溶液

B.可用t1℃时20%的甲溶液配制10%的甲溶液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分别将t3℃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质量相等

【答案】C

10.【2017年江苏省盐城市】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考虑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时,甲、乙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B.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20℃时,可以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的甲溶液

D.50℃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同时等速降温,则乙溶液中先有固体出现

【答案】C

11.【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

C.40℃时,将35g硝酸钾晶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

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

【答案】C

【解析】A、比较溶解度的大小要指明温度,错误;B、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变化不大,故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错误;C、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即63.9g的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50g水中能溶解31.95g硝酸钾,形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9.0%,正确;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u硝酸钾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故选C。

12.【2017年江西省】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B.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将40g甲溶于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D.将M点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常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增加甲物质

13.【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氣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氣化钾的瑢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①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瑢液B.烧杯①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

C.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2℃时,烧杯底部还有部分物质不溶解

D.若烧杯①和烧杯②的溶液都升温到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D

【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烧杯①中溶解的固体较多,故烧杯①溶液是氯化钾溶液。

A.烧杯①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瑢液,错误;B.烧杯①的溶液是氯化钾溶液,错误;C.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2℃时,烧杯底部可能还有部分物质不溶解,错误;D.t2℃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若烧杯①和烧杯②的溶液都升温到t2℃时,溶解的溶质质量相等,故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故选D。

14.【2017年山东省威海市】小龙同学在工具书中查到NaOH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见右表)。

通过分析她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20℃

40℃

109g

129g

酒精

17.3g

40g

A.温度和溶剂种类对NaOH的溶觯度都有影响B.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

C.40℃,40gNaOH溶解在l00g酒精中达到饱和

D.将等质量40℃的饱和NaOH水溶液和饱和NaOH酒精溶液降温至20C,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多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5.【2017年重庆市B】(4分)张老师在讲授溶液时,用固体M做了如下实验,图一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后静置的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忽略水的挥发):

(1)上述烧杯中,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填序号).

(2)上述实验可以判断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二对应的  (填序号).

(3)甲、乙、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  (填序号).

(4)根据下图,若要使丁烧杯中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加入  g的M固体.

【答案】

(1)丁;

(2)A;(3)乙;(4)8

16.【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下表是不同沮度下KNO3的溶解度表。

(1)称取30gKNO3固体时,在加一定量的KNO3固体后,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

(2)20℃时,将30gKNO3固体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是否饱和?

_______。

(3)要使20℃的KNO3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

(写出一种即可)

温度(℃)

0

20

40

溶解度(g/100g水)

13.3

31.6

63.9

【答案】

(1)继续加KNO3固体

(2)不饱和(3)降低温度(或蒸发水货加KNO3固体)

【解析】

(1)称取30gKNO3固体时,在加一定量的KNO3固体后,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说明砝码的质量更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