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汇编62 海水晒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5949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9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真题汇编62 海水晒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真题汇编62 海水晒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真题汇编62 海水晒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真题汇编62 海水晒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真题汇编62 海水晒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真题汇编62 海水晒盐.docx

《中考真题汇编62 海水晒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真题汇编62 海水晒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真题汇编62 海水晒盐.docx

中考真题汇编62海水晒盐

6.2海水“晒盐”

10.(龙岩)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乙小

B.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

C.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D.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27.(武汉)(3分)有些金属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却有所不同,如Ca(OH)2,Ba(OH)2的溶解度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40

80

溶解度/g

Ca(OH)2

0.187

0.141

0.094

Ba(OH)2

1.67

8.22

101.4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表示Ca(OH)2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

(2)如果要将Ca(OH)2的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只举一种)

(3)现有常温时含Ca(OH)2,Ba(OH)2两种溶质的某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Ba(OH)2溶液,采取的物理方法为-----------------。

27.

(1)B

(2)升高温度(或恒温蒸发溶剂、加溶液质、加氢氧化钙、加熟石灰、加消石灰、加Ca(OH)2,加生石灰、加CaO等)

(3)加热后趁热过滤(或升高温度后立即过滤;降温结晶、过滤,再将晶体溶于蒸馏水)

23.(山西)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

右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

(1)从右图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写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参照右图在常温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小明观察到A中所加固体全部溶解,则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

D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

23.

(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

(2)固体部分溶解A、C、D37.5%

18.(湛江)氯化钠有着广泛用途,不但是重要的调味品,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均可得到含有较多杂质的氯化钠晶体——粗盐,这种方法属于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粗盐经过__________、过滤、__________可得到初步提纯。

(2)钠与氯气反应时,每个钠原子失去__________个电子形成钠离子(Na+),每个氯原子得到__________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Na+与Cl-由于静电作用而结合成NaCI。

(3)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Cl2+2NaOH=NaCl+NaClO+H2O),工业上常用氯气和石灰水反应制漂白粉,其反应原理与上述反应相同,请写出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1)物理溶解蒸发

(2)11(3)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6.(乐山)在25℃时,向不饱和氯化钾溶液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至溶液刚好饱和,在这一过程中,下列各量:

①溶液中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③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④2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⑤氯化钾溶液的质量。

其中不变的是

A.①和④;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

20.(临川)(3分)右图是KNO3、NaCl、Ca(OH)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在范围中,KNO3与NaCl的溶解度相等。

(2)当t1℃时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下同)。

(3)在t1℃时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后恢复到t1℃时,溶液质量。

20.(3分)

(1)t1~t2℃

(2)不变(3)变小

6.(长沙)将7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10℃,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下列各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硝酸钠的溶解度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5.(徐州)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升温可使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饱和

C50℃时把9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190g溶液

D将50℃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时,B溶液最浓

42.(上海)粗盐提纯实验中,搭建蒸发装置时,下述操作中应首先进行的是

A.放置酒精灯B.固定铁圈位置

C.点燃酒精灯D.将蒸发皿放置在铁圈上

8.(湛江)右图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熟石灰属于易溶物

B.任何固体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C.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D.把20℃时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升温到100℃溶液变浑浊

48.(上海)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a、b、c、d为图象中的四个点。

①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g/100g水。

②t2℃时,25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________g.

③要使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

④甲物质的溶液分别处于a、b、c、d四个点时,溶液中甲的质量分

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选填下列编号)。

Ⅰ.c>d=b>aⅡ.c=d>a=bⅢ.c>a>b=dⅣ.c>a=b>d

21.(娄底)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26乙物质的溶解

度(填“>”、“=”或“<”)。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27

物质。

(3)t2℃时,把10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是28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29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21题:

26.=27.乙28.饱和29.降温(合理答案均可)

12.(镇江)右图表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对图示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A.30℃时M的溶解度小于N的溶解度

B.P点表示t℃时M、N的溶解度相等

C.M、N都是难溶物质

D.阴影处各点对应的溶液(不包含曲线上的点)是M的不饱和溶液,N的饱和溶液

23.(毕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在此温度下将3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

(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若将该溶液配制成16%的氯化钠溶液用于农业选种,需要加水(或增加溶质)多少g?

(1)设20℃时,50g水最多溶解NaCl的质量为x

=18g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20℃时,加入的30gNaCl未完全溶解

(2)设配制成16%的NaCl溶液的质量为y

(50g+18g)×26.5%=y×16%

Y=112.6g

应加水112.6g-68g=44.6g

答:

10.(龙岩)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乙小

B.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

C.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D.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23.(泰州)实验室欲除去粗盐中混有的少量不溶性杂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②▲;③ ▲ 。

(2)上述三个步骤中都须使用的一种仪器是▲(填下列有关序号)。

A.烧杯B.漏斗C.蒸发皿 D.玻璃棒

(3)该仪器在粗盐提纯步骤②中的作用是▲。

23.(5分,每空1分)

 

(1)①溶解 ②过滤 ③蒸发 

(2)D(3)引流

24.(常州)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40℃时,若将40g乙(不含结晶水)放入16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该溶液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的质量关系是:

m(甲)▲m(乙)(填“﹥”、“﹦”或“﹤”)。

24.(4分)

(1)20

(2)20%不饱和(3)>(各1分)

15.(福州)请根据图7中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l)在____℃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

(2)t2℃时,100g水中溶解_gA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g。

(3)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_。

15.(5分)

(1)t1 

(2)25 20% 125 (3)B

14.(汕头)右图是NaCl、MgSO4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在t1℃时,NaCl和MgSO4的溶解度才相等

B.t1℃~t3℃,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在t2℃时,Mg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把MgSO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3℃降至t2℃时,有晶体析出

 

(鄂州)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它的甜度相当于蔗糖。

目前,木糖醇口香糖正在取代蔗糖口香糖。

下图是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线:

 

请完成14~16题。

14.(2分)在2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填“>”、“=”或“<”)蔗糖的溶解度。

15.(2分)在40℃时,100g水中加入60g木糖醇,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16.(2分)有60℃的木糖醇和蔗糖的两种饱和溶液,欲使它们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且仍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写出其中的一种)。

14.<

15.不饱和

16.将两种溶液降温至30℃等

18.(宜昌)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⑴B是的溶解度曲线。

⑵60℃时,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当60℃的该溶液降温到3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g。

18.(3分)⑴氯化钠或NaCl;⑵不饱和;54.2

20.(綦江)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李青同学要配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而且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他应该将温度控制在℃。

(2)40℃时50g乙物质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还有g固体未溶解,如果要使其溶解,你的方法是。

14.(衢州)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克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充分搅拌后,一定保持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分数D.蔗糖的溶解度

D

18(扬州).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将t2℃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两溶液仍饱和B.甲溶液仍饱和

C.溶质质量分数:

甲>乙D.溶液质量:

甲=乙

7.(临沂)如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X物质的溶解度大于Y物质的溶解度

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X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t℃时,X物质的溶解度等于Y物质的溶解度

19.(重庆)固体A、B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⑴10℃时,10g水中分别溶解A、B达饱和,溶解得更多的物质是。

⑵当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溶液的温度是。

⑶把100g质量分数10%的B溶液从30℃降温到10℃,此B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A20℃10%

26.(杭州)右图为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a、b两种饱和溶液的浓度相同时的温度是℃

(2)要从b物质的溶液中析出晶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3)若要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以上的a溶液,配制时的温度应不低于℃

26.

(1)65

(2)蒸发溶剂(3)80

25.(温州)在研究物质溶解性的实验中,小明将5克硝酸钾加入10克水中,充分振荡后静置,现象如图甲。

(1)小明认为图甲试管中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

钾的饱和溶液,判断的依据是▲。

(2)对该试管进行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溶液,

此时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是▲。

(不考虑水的蒸发,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25.

(1)试管低部还有硝酸钾固体

(2)0.33(或33%)

22.(重庆)粗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小林按照课本“活动与探究”的要求做粗盐提纯实验。

⑴仪器B的名称是,在实验中用得最多的仪器是(填序号)。

⑵称量食盐应放在仪器A的盘,蒸发时防止液滴飞溅的操作是。

⑶“活动与探究”中,操作步骤有:

①计算产率、②过滤、③溶解、④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漏斗F左(玻璃棒)搅拌③②④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