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科学家与宗教信仰讲述讲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5848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议科学家与宗教信仰讲述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议科学家与宗教信仰讲述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议科学家与宗教信仰讲述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议科学家与宗教信仰讲述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议科学家与宗教信仰讲述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议科学家与宗教信仰讲述讲解.docx

《小议科学家与宗教信仰讲述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议科学家与宗教信仰讲述讲解.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议科学家与宗教信仰讲述讲解.docx

小议科学家与宗教信仰讲述讲解

小议科学家与宗教信仰

摘要:

在西方现代宗教不仅没有阻碍科学家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反而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精神动力,宗教与科学相得益彰、和谐发展,这与宗教与科学是根本对立的传统观点大相径庭。

本文将初步探讨科学家信教的原因。

关键词:

宗教;科学家;科学;和谐发展

宗教崇尚虚无缥缈的神,通过各种纷繁复杂的礼节展现神的庄严与权威,人们往往把它和神秘联系起来,甚至还被有些人认为是封建迷信。

尤其我国的思想教育,本质上是一种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意识形态教育,宣扬的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真理可以被认知,根本不存在什么所谓的“神”。

而且在大多数人眼中科学是非常“高大上”的词汇,科学家就是充满睿智、追求真理、改变世界的这群人。

传统教育告诉我们:

科学和宗教是根本对立的,科学家应该都是无神论者,不信教,也不会相信神的存在。

但为何西方的一些科学家,特别是牛顿、爱因斯坦等著名的科学家是虔诚的信徒呢?

科学家相信神明存在的原因又是什么?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科学家也有宗教信仰

传统认为科学与宗教是根本对立的,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与宗教大相径庭,在黑暗漫长的中世纪,教廷一直都对自然科学进行打压,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布鲁诺为捍卫哥白尼的日心学说,而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烧死。

虽然如此,有大量公开资料显示,在西方有非常多的科学家是忠实的信徒[1]。

作为近代科学的集大成者,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被公认为是科学的巨人,著有旷世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物理和数学领域都做出了卓越贡献,但在晚年,牛顿却一直醉心于神学研究,还著有一百多万字的神学著作,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天体运行论”这本巨著的发行被广泛认为是现代科学的起点,其中最著名的思想是“日心说”,作者即是赫赫有名的哥白尼。

但哥白尼本人不仅是一名天文学家,还是费拉拉大学的宗教法博士,一名在费劳恩大教堂工作的教士,自始至终都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近代化学的奠基者、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死时葬于圣玛田教堂墓地,遵照他的遗嘱,捐赠他写的关于上帝存在的论文手稿,并且捐钱设立讲座供布道用,鼓励神学家利用自然科学的成就来论证上帝的存在与伟大;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不仅是一名生物学家,又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还曾担任捷克布尔诺修道院的院长;创立相对论,被认为是牛顿之后最伟大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虽然不信奉人格化的神,但持有“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脚的,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盲目的”这种观点,肯定了宗教对于科学的重要意义[2]。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由此说明科学家并没有完全排斥宗教,部分科学家仍有宗教信仰。

对于信教的科学家来说,他们追求真理,所做的研究工作也是在探索客观世界的奥秘,在此过程中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也许这些成果可能违背宗教的教义,但并不能借此把他们就看成是无神论者,他们本质上仍是虔诚的教徒,对他们来说,越追求真理就越接近上帝,追求真理的过程也是证明上帝存在,以及证明上帝无所不能的过程,牛顿、莱布尼茨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

还有一类科学家是泛神论者,爱因斯坦、普朗克等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信仰斯宾诺莎的那个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而不信仰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累的上帝”[3]。

爱因斯坦实际上信仰的是宇宙的和谐与有序,并不相信所谓世俗的拟人化的上帝。

爱因斯坦就是怀着对世界和谐统一的敬意和赞叹,去探究宇宙的奥秘。

由以上这些例子可以看出,科学和宗教并不存在根本的对立,它们可以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

以下将简要探讨科学家信仰宗教的原因。

二、科学家信教的历史原因

为了探究科学家信教的原因,首先不可避免涉及到科学是如何产生的问题。

在茹毛饮血的远古社会,人类既没有尖牙利齿作为武器,也没有厚厚的毛发作为防御,拥有的只是富有创造力的大脑和双手,人类以部落为单位,开展互助协作,保护自身的安全并且开展生产,逐渐成为地球的霸主。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人类本身的弱小,对自然产生天然的敬畏,而且由于认知上的极限,不能对客观世界有清晰、客观的认识,宗教也就逐渐兴起了,宗教用虚无缥缈的“神明”来解释未知的现实世界。

如古人偶尔发现降雨来临时总是伴随着蛙鸣,即“蛙鸣则雨”的现象,于是在炎热干旱的夏季,试图扮作青蛙,希望通过学蛙叫来求得雨水,后来这种行为演化为巫术,通过向“龙神”献祭祈福,已达到求雨的目的。

在古代存在许多类似的现象,虽然这是封建迷信的作法,而且我们今天看起来也非常可笑,但是这个例子说明:

古代人已经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可以从蛙叫总结出要下雨这样一个简单的规律(即使未必正确),已经朦胧或凭经验感觉到自然界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可以使这些规律为人类所用、为人类造福。

同样,宗教中常见的占卜,即通过星象来预测祸福,这种活动必然涉及基本的几何知识;追求长生的炼丹活动必然涉及不同种类物质的称重和配比;宗教仪式中祭坛的修建,比如我国的天坛,它的建造必然涉及设计、工艺、美学。

所有这些活动都遵循一整套完整的程序,其中必然存在对自然的一些经验性的和规律性的认识,这些认识形成了科学的萌芽,是几何、天文学、建筑学、医学和化学等学科的基础。

虽然古代人没有高深的知识,而且许多仅有的知识是从事宗教活动习得的,但通过一代代人知识和技能的积累,量变产生质变,人类社会终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原始社会到奴隶主义社会,再到封建主义社会,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文明蓬勃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欧洲形成了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希腊哲学,而在东方则形成了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哲学,这两种不同的哲学可以看做日后东西方差异的根源。

与此同时,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宗教逐渐发展壮大,以致后来形成了以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主的世界三大宗教,各种经验性的知识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为科学的最终诞生奠定了基础。

科学正是在宗教活动的基础上产生萌芽,伴随着宗教不断发展,直到哥白尼发表“日心说”,正式宣告了科学的诞生[4]。

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神秘领域,对世界进行完整的解释,并回答关于人类起源、生命的创造、宇宙的本质这些深层次的问题。

从本质上看,宗教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答,但宗教的回答往往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将人类认知能力之外的,有关生命、宇宙的起源等问题都归结为神的创造,而且构建了一整套完整的体系来自圆其说,创造了一系列的神话人物和神话故事。

比如由于人类当时认知能力上的局限,不能解释业已存在的自然现象,比如说刮风、下雨,雷电等,我国的宗教只能将这些现象通过一些神明“风神、龙神、雷神”等来解释。

不管是在信奉上帝的西方,还是信奉佛教等的东方,虽然科学和宗教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有根本的区别,对现象的解释也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但科学和宗教关于宇宙、生命等的研究对象都是一样的。

这些说明科学与宗教并不是完全隔绝的,它们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

另外由于科学是伴随宗教发展起来的,最早的科学实践活动其实也是在为宗教服务,这些活动孕育着科学的萌芽。

比如预测吉凶的占星术实际上为未来几何和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炼丹术为后来医学、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祭坛的修建为建筑学奠定了基础。

最早从事这些宗教活动的人,实际上也可以被称为最早的科研工作者。

因为这些工作相对来说,专业性要求比较高,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胜任,而且还要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这些使他们具备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

而且由于这些宗教工作的特殊性,需要为他们提供专门的器具和材料,比如说占星盘、炼丹炉等,使他们能够有条件进行科学研究。

从这个角度上讲,在古代不能对科学和宗教进行严格区分,二者联系得非常紧密,科学活动也是宗教活动,而部分宗教活动又蕴含着科学实践。

由于这些宗教活动需要传承,还要继续开展下去,必然涉及这些活动的记录、保存,而且出于宣传布道的考虑,还需要对这些活动进行传播,客观上也成为了知识保存、传播的基础。

比如在我国的寺庙,保存有很多关于佛教的经典著作,而且这些寺庙为了恢弘佛法,还会举行大型法会,邀请高僧论佛说经,甚至中国古代还有玄奘东渡取经的传奇故事。

而且直到现在,在我家乡宁夏银川的海宝寺庙会上,有时仍会出现高僧传经的场景。

这些宗教活动客观上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科学的发展,说明科学和宗教有天然的内在联系,不是表面上绝对对立的关系。

三、科学家信教的道德原因

诚然现代科技的发展的确加快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社会进入高度物质文明的时代,人人都在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福利。

但是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各国发明和使用了一系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坦克、飞机,甚至是臭名昭著的化学武器、细菌武器。

尤其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盟军以提前终止战争的名义投放了两颗原子弹,虽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日本承认战败投降,但同时也造成了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惨剧。

这些都迫使科学家反思科学的意义,科技的创造者有可能也是毁灭人类的刽子手。

如果说科学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帮助人们认识充满奥秘的客观世界,但科学本身并没有为人类的未来指明方向,科学并没有解决人类更深层次的矛盾,即人与人的利益冲突,国家与国家的利益冲突以及人与自然的利益冲突等。

对于绝大多数科学家来说,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虽然是为了探索未知世界,但他们也是具有一定道德品质的人,本质上并不想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变为杀人利器和屠杀工具,这些可以从看到广岛原子弹爆炸后的惨剧,以爱因斯坦为首的科学家呼吁禁止使用核武器来验证。

特别在生物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从克隆羊多莉的出生,到克隆狗、克隆牛的相继成功,都说明理论上克隆人并不存在特别的技术障碍,也许克隆人未来就会出现,这必然产生一系列伦理问题,影响社会结构的稳定和发展;伴随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出现了黑客这一特殊群体,他们不仅可以利用所掌握的技术窃取国防、经济情报和个人的信用卡等信息,甚至可以瘫痪通信、交通等一系列电脑连接网络,势必带来巨大的损失和危害。

这些现象都违背了科技发展的初衷。

如果靠科学家的个人自律,并不能保证科学技术不被滥用,因为大多数人并不完美,道德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缺憾,而且人具有社会化的属性,容易受到周围的环境的影响,因此仅靠自律并不能阻止科技灾难的发生。

如果依靠法律也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因为法律是根据结果进行裁决的,只有危害发生以后,才能进行审判,而且还要经历漫长的取证、辩论和审判过程,而现代技术具有快速发展和扩散的特性,因此法律也不能预防和制止科技灾难的发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宗教,尤其基督教本质上鼓励人类行善,宽恕人类的罪恶,倡导构建和谐、美好的人类生活,这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科学家的道德困惑,通过信教这种方式,科学家可以坚定自己的科学信念,规范自己的行为[5]。

四、科学家信教的社会原因

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宗教逐渐渗透到西方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去教堂、做礼拜是许多欧美人正常的社会活动,甚至美国总统在就职时都要对圣经宣誓,足以看出宗教在欧美的巨大影响力。

部分科学家从小受到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的影响,不可避免会产生宗教信仰。

抛开宗教信仰不谈,连我这个中国人也被这种宗教文化深深吸引。

比如我经常看到在国外城市的宣传片中,在介绍当地历史名胜的版块,总会提到当地设计精美的教堂,比如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英国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等,这些教堂不只是教徒礼拜、朝圣的场所,更成为了所在城市的名片。

尤其是这些教堂设计独特、造型精美,同时保藏大量精美的美术作品,对于了解当地人的文化、生活习惯都有巨大的参考意义,因此这些都为教堂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

有这样一种说法,欧美宏伟的建筑一般都是学校或者建筑,反观我国,不用说战争和动乱年代破坏的古建筑,即使是设计精美的现代建筑,也充斥着钢筋水泥,而且大多数还是政府办公楼或者高端写字楼,可以承载文化内涵的建筑少之又少。

抛开更深层次的原因不谈,不能不说这是我国建筑的缺憾,国外这种宗教文化的确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而且可以保证宗教的传承[6]。

不仅如此,在许多欧美电影中还可以看到唱诗班的身影,唱诗班的成员以小孩居多,现今美国流行音乐天后碧昂斯就是从唱诗班走出的大明星。

儿童从小就在这种耳濡目染的环境下,信教也自然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对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家庭来说,婴儿出生以后必须接受洗礼,由此间接接受了基督教的信仰。

而且男女结婚都要在教堂举行仪式,由牧师主持,在典礼的最后还要向上帝祷告,祈求上帝的祝福。

甚至葬礼也要由牧师主持进行特定的宗教仪式。

在欧美电影中还有一个常见的场景,人们在吃饭前要感恩上帝,感谢上帝赐予事物。

更不用说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圣诞节、复活节等,实际上就是一些宗教节日。

可以说欧美人的生老病死都离不开宗教,科学家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种宗教文化的氛围之中。

欧美科学家从小自觉不自觉的都会受到这种宗教文化的影响,每天都要向神祈福,每个周末都要去教堂做礼拜,宗教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慢慢地这些行为方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使他们产生了一定的思维定式,信仰宗教就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可能就是欧美部分科学家信教的文化原因,而且极有可能还是科学家信教的根本原因[7]。

五、科学家信教的主观原因

在我看来科学家其实也是凡人,他们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不可避免地也会经历生老病死这种自然过程,相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只是某些特定领域的高级从业者。

虽然他们精通于自己的学术领域,但并不代表他们能洞悉时间万物的规律,这说明他们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还是以牛顿为例,他虽然发现了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改变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但因为不能解释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转,从而诉诸上帝,认为存在所谓的“第一推动力”[8]。

这个问题实际是由认知方面的局限产生的。

在牛顿生活的17世纪,科学技术只是刚刚起步,对于世界和宇宙的认识还比较肤浅,既缺少专业的理论指导,也缺少精密的实验仪器。

即使处于21世纪的今天,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理论物理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相继提出了相对论、大爆炸等理论;实验设备从原子显微镜到哈勃望远镜,变得越来越精密,但关于生命、宇宙的起源仍然还是未解之谜,因此伟大如牛顿也有认知局限就不足为奇了,面对未知而不能探究解释的客观世界,牛顿转而进行神学研究,从哲学框架的层面探讨未知世界,自然也就是非常正常合理的事情。

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科研活动首先都是从一个简单的模型入手,逐步深入,进而开展复杂模型的研究,这个过程就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很多时候只能取得很小的成果,直到某一时间,量变产生质变,终于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正如牛顿其实是在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最终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牛顿在谈到自己的成就时也曾说道“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远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其成就固然伟大,但在牛顿死后的200多年里,科学仍在逐步发展,直到爱因斯坦发表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才逐步形成理论力学的体系。

而且这个体系至今仍在不断完善,仍有许多著名科学家提出了新的理论,比如霍金的大爆炸理论。

这些都说明科学的发展需要时间,是一个知识和经验累积的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整体,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

而且科学的发展没有终点,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但是科学家的精力和寿命有限,其认知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对目前尚不能解释的一些现象诉诸于宗教,也是自然的事情。

而且科学研究相对而言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工作,不像经商、行医等职业有丰富的回报。

选择科研这条道路,投身于科学研究活动,就意味着选择一条寂寞、清贫和默默无闻的道路。

科研成果的获得不仅需要坚定的毅力,而且还需要漫长的时间,科学家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必须习惯于日常生活的平淡以及默默无闻[9]。

无数科学家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要坐得住冷板凳,坚持、坚持、再坚持才能取得成功。

这些迫使科学家寻找使自己内心平静的方法,而宗教恰恰具备这样一种功能,宗教可以使科学家意识到,自己从事的科研活动是为全人类的福祉服务,是非常神圣和光荣的。

宗教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激励科学家抵御金钱、权势、美女等的诱惑,一心一意从事科研活动,因此从心理层面科学家可以接受宗教。

以上这些分析说明科学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科学家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面对复杂的研究对象,科学家必然也会产生困惑,而且由于从小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科学家通过诉诸宗教的方式,希望从宗教中汲取灵感和寻找问题的答案也是非常自然的过程,这可能是科学家信教的主观原因。

六、宗教对科学家精神影响方面的原因

传统观点认为宗教带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如果科学家信仰宗教,必然就会妨碍科学家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有损科学家精神。

但从牛顿、爱因斯坦这些伟大科学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宗教信仰并不是和科学根本对立,在一定程度也可以促进科学家进行科学实践活动。

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科学家从小受到宗教信仰耳濡目染的影响,宗教不仅可以影响科学家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影响科学家的日常生活,而且在具体的科学实践活动中,也有无形的宗教的影子。

科学家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往往与“追求真理、睿智、卓越”等一些高大上的词汇联系起来,但这其实只是表象,科学家从事的科学实践活动充满了艰辛,每一个科研成果的获得,无不凝结着日日夜夜辛勤的努力和汗水,期间必然经历无数的失败,并没有世人所看的那么光鲜亮丽。

绝大多数科学家拿着微不足道,且远远不能体现自身价值的薪水,却仍要安贫乐道,执着追求真理,探索客观世界的奥秘,这的确需要极大的勇气和牺牲精神,客观上来说科学家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资助,更需要精神上的支持。

宗教虽然不能解决科学家生活上存在的困难,但确实能他们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宗教可以使科学家意识到,自己从事的工作不仅是神圣的,而且是有意义的。

宗教还可以引导人向善,关爱他人,从这点上来说,宗教信仰可以使科学家建立正确的科技伦理,使他们致力于为全人类的福祉而开展科学实践活动。

正是由于宗教的激励作用,信教科学家才能专心从事科研,取得伟大的成果,这方面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莱布尼茨、爱因斯坦等,由此也说明宗教信仰对科学研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可能是科学家信教精神层面的原因[10]。

七、总结

本文首先阐述了科学家也有教徒这一事实,然后从社会、历史、道德以及宗教对科学家精神层面的影响等方面,简要分析了科学家信教的原因。

分析结果说明现代宗教与科学并不存在根本对立的关系,科学与宗教联系紧密,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科学家进行科学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王珍.对科学家信教问题的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4):

61-64

[2]于绣文.关于西方科学家宗教信仰的几点思考[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2,9(6):

36-40

[3]尚九玉.简析科学家的宗教情怀—兼论科学与信仰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

114-120

[4]张秀宏.近代西方科学家的宗教信仰[J].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2005,21

(1):

109-112

[5]刘海霞.科学与宗教关系20年研究综述[J].东岳论丛,2006,27(3):

196-197

[6]钱时惕,杨宁.西方科学家的宗教信仰问题[J].高校社会科学,1990,(4):

49-54

[7]于褀明.怎样看待自然科学家的宗教信仰[J].科普研究,2014,

(2):

91-96

[8]徐丽君.西方自然科学家宗教信仰探析[J].科学之友,2010,(3):

121-123

[9]曹志平,梅其君.科学精神与科学家的宇宙宗教感情[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4):

336-338

[10]柳延延.科学

宗教

道德生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5):

8-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