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5807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8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逸周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逸周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逸周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逸周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逸周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逸周书.docx

《逸周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逸周书.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逸周书.docx

逸周书

逸周书

作者:

孔晃

缪文远:

周史遗珍须细读——《逸周书》简介

原载《文史知识》1988年第7期23—28页

一、《逸周书》是否出自晋代古墓?

现在流传的《逸周书》原名《周书》,东汉以后,它又有两个名称,一是《逸周书》,因为它是《尚书》中“周书”的逸篇;一是《汲冢周书》,因为据说它出自晋代汲郡(郡治在今河南汲县西南)古墓。

谁是谁非,值得讨论。

一种意见,认为《逸周书》从西汉以来,流传不绝,并非出于汲冢。

《汉书·艺文志》就着录了《周书》71篇,颜师古注说:

“今之存者,四十五篇”。

东汉许慎着《说文》,五次引用《逸周书》,郑玄注《周礼》,曾引用《周书·王会》,蔡邕在《明堂月令论》中曾提到《周书》的《月令》第五十三,和今本的篇第完全相合。

以上流传情况,表明《逸周书》并非在晋代以后才出现于世,所以宋代王应麟《困学纪闻》说:

“《周书》,《隋》、《唐志》系之汲冢,而《束晳传》及《左传正义》引王隐《晋书》所载竹书之目无《周书》,然则系于汲冢误矣。

”清《四库全书总目》也说:

“《晋书·束晳传》载竹书75篇,具有篇名,无所谓《周书》。

另一种意见,认为汲郡魏墓所出,确有《周书》。

《晋书·束皙传》载,汲冢所出的书,其中有杂书19篇,包括《周食田法》、《周书》、《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四种,分明有《周书》在内,有人把《周书论楚事》合二而一,是错误的。

《晋书》所说的19篇,应当是十九卷,一卷包含若干篇。

汲冢竹书的整理者之一,西晋秘书监荀朂撰《中经新簿》(着录西晋皇家藏书的目录),把汲冢书列于丁部之末,《隋书·经籍志》载有《汲冢周书》十卷,就是沿袭《中经新簿》而来,可见汲冢所出,经当时学者隶定(把战国古文考定后写成晋代文字)的,实有《周书》十卷,这是无可怀疑的。

以上两种说法,各自都只看到问题的一面。

实际上,《周书》在晋代当是有两种传本,一是汉代传下来的今隶本(当时文字),一是汲冢所出的古文本(战国时东方六国文字)。

晋五经博土孔晁为《周书》作注,就曾用汲冢本和旧本对校,校语中标明两本的文字异同。

今本各篇篇名都有一个“解”字,就是孔晁作注解时加上的。

《新唐书·艺文志》既载有《汲冢周书》十卷,又载有孔晁注本《周书》八卷,反映了两本同时流传的情况。

汲冢十卷本是白文无注本。

孔晁注本唐时已有残缺,前引颜师古注《汉书》说《周书》“今存者四十五篇”,就是指孔晁注本而言。

在颜师古以后,孔晁注又散失三篇。

自宋代以来,有人把汲冢本和孔晁注本合并,去其重复,有孔晁注的42篇,无注的17篇和序1篇,合成今本60篇。

与《汉书·艺文志》相较,亡佚了11篇。

今本《周书》无注的17篇和序1篇,赖汲冢本的补充而得以保存,真是艺林幸事。

从《周书》的流传看,把它称为《逸周书》或《汲冢周书》均无不可。

二、《逸周书》的写作时代

关于《逸周书》的写作时代问题,首先提出的是刘向,他说书中所收是“周时诰誓号令也,盖孔子所论百篇之余也。

”他把《逸周书》和《尚书》中的“周书”部分同等对待,认为是周代的档案文件。

东汉以后,学者对刘向的说法大多表示怀疑。

唐刘知几指出其中“时有浅末恒说(肤浅的意见),滓濊相参(参杂着渣滓),殆似后之好事者所增益”(《史通·六家》)。

宋代的许多学者都认为此书出于战国。

史学家李焘说此书是“战国处土私相缀续,托周为名,孔子亦未见”(《文献通考·经籍考》引)。

此说一出,影响很大,陈振孙、黄震、王应麟诸家,都认为《逸周书》是战国以后人依仿之作。

另一种意见,认为各篇的写作时代有早晚,不可一概而论。

清朱右曾说:

“《克殷篇》所叙,非亲见者不能。

《商誓》、《度邑》、《皇门》、《芮良夫》诸篇,大似今文《尚书》,非伪古文所能仿佛。

”(《逸周书集训校释序》)郭沫若认为《逸周书》中确有周初之作,“《世俘解》即其一,最为可信。

《克殷解》及《商誓解》次之。

”……《世俘解》之可信,除文字体例当属于周初以外,其中所纪社会情形与习尚,多与卜辞及古金中所载者相合。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顾颉刚先生进一步指出,根据《世俘篇》文中有后世罕见的方国名,破国服国之多,田猎获禽及宗庙祭祀用牲之多,可知此篇的写成确在西周,他并认为《世俘篇》就是《尚书,武成篇》。

(见《逸周书世俘篇校注写定与评论》,载《文史》第四辑,中华书局版)

此书中的《太子晋篇》载有周灵王(前571年——前545年在位)太子晋事,当写成于周灵王以后。

书中杂有儒、道、名、法、阴阳、纵横、兵权谋诸家之说,当是战国时人的作品。

(高明《尔雅之作者及撰作之时代》)《王会篇》所载国名,有的出现较晚,当作于秦汉之际。

(黄沛荣《周书研究》)《周月》、《时训》两篇所载历象和时令节气的安排,是太初(汉武帝年号)历中的现象,当作于汉武帝以后。

(焦竑《焦氏笔录》)

综合以上诸说,可知此书确有西周早期之作,可能春秋时已经成书,战国时陆续增附,也有少数西汉人的笔墨,书不成于一时,不全是周代旧文。

至于郑瑗说此书是东汉、魏、晋间诡士所作(《井观琐言》)。

姚际恒说此书抄纂《吕氏春秋》、《史记》、《礼记》、《周礼》,乃是汉以后人所为(《古今伪书考》)。

在考辨古书的问题上,他们怀疑过了头,不是实事求是。

他们认为汲冢书都是后人依托,不是真正的战国魏墓殉葬物,而《逸用书》相传出自汲冢,所以是魏、晋时人的伪作。

他们把群书引用《逸周书》,说成是《逸周书》抄袭群书,这种颠倒是非的推理,受到许多学者的的讥弹。

三、《逸周书》的主要内容

《逸周书》的涉及面很广,以下就几个重要方面略作介绍。

1.记载了西周一代重要史迹。

殷、周兴亡,武王克商,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大事,引起了深刻的社会变化。

王国维说:

“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

”(《观堂集林》卷十,《殷周制度论》)对这场关系到殷、周生死存亡的大战役,《逸周书·世俘篇》记载,武王灭掉了99国,割取敌军耳朵177700多,俘虏敌军30多万,服国652,真可谓: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孟子》、《史记》诸书说武王兵不血刃,不免过于理想化了。

灭商之后,如何统治新征服的东土,使武王寝食难安。

《逸周书》的《度邑》、《作雒》两篇记周公东征和营建洛邑等重大战略措施,远比《史记》为详。

《明堂篇》记载了武王死后,周公摄政的事。

又如周厉王专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历来都说是专山泽之利。

自周代铜器大量出土后,此说显然不能成立。

从铜器铭文看,西周的山泽之利早为王室所专,不是厉王新创。

本书《芮良夫篇》所载“厉王专利作威”的结果,使得“下民胥怨,财力单竭(财力耗尽),手足靡措,弗堪戴上”,看来是厉王加重了剥削,使国人无法忍受,只好起而暴动。

2.可考古代礼制。

古代君主或大臣死后,大臣或亲属往往用一两个字作他的谥号,评价他一生的行为。

谥号的每个字都有其特定涵义。

谥的起源,一般认为起于周代。

制定谥法的目的,是要使“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

”本书《谥法篇》就对这些谥号用字作了说明。

如“文”:

“道德博厚曰文,勤学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

”又如“武”:

“刚强理直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夸志多穷(好大喜功)曰武。

”谥为“幽”的,有以下几种意义:

“早孤陨位曰幽,雍遏不通曰幽,动静乱常曰幽。

”谥为“厉”的,则是:

“暴慢无亲曰厉,杀戮无辜曰厉”。

据孟轲说:

“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莫能改。

”(《孟子·离娄上》)影响如此之大。

此外,《周月》、《时训》两篇,记载了对时令节气的安排,可了解古代讲究历法、“敬授民时”的状况。

《尝麦篇》谈到周代的《刑书》九篇,《器服篇》记载了周代丧葬所用的明器。

凡此种种,都可帮助我们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面貌。

3.讲述了许多治国用兵之术。

《程典》、《柔武》、《宝典》、《周祝》等篇阐明治国之道,有许多精粹的格言。

《铨法篇》讲人才资源的开发,提出用人有“三不远”,即对有谋略、有道德、关系密切(“敬谋、祗德、亲同”)的人,不能疏远。

有“三不近”,即对进谗之人、吹捧之人和深怀成见的人不可亲近(“听谗自乱、听谀自欺、近憝自恶”)。

有“三不畜”,即对打击倾轧、诈谋乱国以及泄露国家机密(“竭亲以为信”、“以谋易寇”、“虑泄事败”)的人,不可容纳。

篇中所谈的亲贤才、远小人的去取标准,值得玩味。

此外,还有大量篇章属于兵家之言。

因此黄震说此书“多类兵书”(《黄氏日抄》);吕思勉也认为把本书归入子部兵家,最为妥当(见《经子解题》)。

四、《逸周书》的学术价值

《逸周书》是周史遗珍,是文化瑰宝,细加探索,可以开阔眼界,获得对古代文化的新认识。

本书的价值,除前面谈到的以外,举其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1.有助了解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

《职方篇》记画野分州,叙述了扬州、荆州、豫州、青州、兖州、雍州、幽州、冀州、并州等地的物产和男女比例,是研究古代区域经济的重要材料,可和《尚书·禹贡》及《周礼》职方氏所掌互相参证。

《王会篇》所记各民族分布和贡献之物,可考见古代各族交往之迹及其与中央王朝的关系。

当时各族都把中央王朝看成合法的领导者,表现了各族之间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本篇也是研究古代民族史的珍贵文献。

2.拓展研究古代兵法的新领域。

谈到中国古代兵法,一般都只想到《孙子》13篇,顶多加上《吴子》、《尉缭子》等,《逸周书》中的兵家言,往往不为人所注意。

其实本书蕴藏着不少宝贵的军事经验。

如《大武篇》说:

“善政不攻,善攻不侵,善侵不伐,善伐不陈,善陈不战,善战不斗,善斗不败”,强调在政治上的战前致胜。

又提出“仁、智、勇、材、艺”等“五良”,突出了将帅指挥才能、指挥艺术的重要,可和《孙子》提出的“智、信、仁、勇、严”比较研究。

这些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军事思想,是不能忽视它的存在的。

3.丰富对古代财政经济管理的认识。

随着开放、改革的不断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经济管理的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逸周书》中包含着国家如何从宏观上管好财政经济的思想,值得研究。

如《籴匡篇》提出对丰年、饥年和荒年,如何采用不同办法管好国家用度和人民生活,因时制宜,保持社会稳定,这是很有价值的。

《大匡篇》提出度过荒年的各种措施,对开源节流,考虑得相当周到,是一篇很好的古代经济论文。

未了,想谈谈阅读本书的基本参考资料。

本书文字讹缺,比较难读。

《四部备要》本《逸周书》收有晋孔晁注,太简单。

清人朱右曾的《逸周书集训校释》是较好的整理本(有《国学基本丛书》本)。

朱氏集录了清代卢文弨、王念孙、洪颐煊数家之说,附以本人意见,并考定正文,正其训诂,详其名物,对难读的字,还附以音释。

初学者取朱氏书为读本,大体上是可以读通本文的。

荆棘既除,坦途己辟。

凡对中国古代文化有兴趣的人,请伏案细读这部饶有兴味的周史遗文吧。

张闻玉:

关于《逸周书》

《逸周书》,本名《周书》。

先秦典籍《左传》、《国语》称引《周书》多次,考查文字,在今《尚书》之中。

《墨子》、《战国策》也称引《周书》多次,考查文字,与今《逸周书》同。

《左传》引今《逸周书》之文,或日“周志”或曰“书”。

《汉书·艺文志·书类》:

“《周书》七十一篇,周史记。

”可

见,《周书》当是本名。

自汉以来,大学问家司马迁、郑玄、马融、蔡邕、杜预、郭璞等人都确称为“周书”。

最早称为“逸周书”的,是东汉许慎,见于他的《说文解字》。

如《豕部》“源”字,《示部》“赫”字,《火部》“熔”字,《立部》“峋”字,《木部》“桑”字,《人部》“伉”字,《羽部》“翰”字,都确称“《逸周书》日……”。

郭璞于《山海经》中称引《周书》,在《尔雅》注中又称《逸周书》。

在郭璞眼里,“周书”为本名,“逸周书”当是别称。

这也大体反映了历史的真实。

自清代修《四库全书》,题名为《逸周书》。

书名就算确定了下来。

《逸周书》又称“汲冢周书”。

《新唐书·艺文志》载,“《汲冢周书》十卷。

”《宋史·艺文志》载“《汲冢周书》十卷,晋太康中于汲冢得之。

孔晁注。

”因为本名《周书》,又从汲冢中得,故冠以“汲冢”二字。

我们还应注意《逸周书》与《尚书》的关系。

《尚书》,按其时代可分为《夏书》、《商书》、《周书》三个部分。

所以《左传》、《国语》中所引的“《周书》日……”,文字在《尚书》中的《周书》之中。

《逸周书》本名《周书》,共七十一篇,为了不与混,有人称“七十一篇《周书》”,以别于《尚书》中的《周书》。

西汉刘向说:

“周诰誓号令也,盖孔子所论百篇之余也。

”认为七十一篇《周书》是古文《尚书》所删逸篇。

这也是七十一篇称“逸”的来由。

孔子修订六经,先儒便以为七十一篇《周书》乃仲尼删《尚书》之余。

其地位自然就不能与《尚书》等列。

不过,就其内容,历代史志将该书归入“杂史类”还是恰当的。

《逸周书》七十篇,《序》一篇,旧分十卷,实存五十九篇。

就其内容而言,涉及礼制、兵戎,有史事、有训诂,有政令、有说教。

其书以“史”文为主,确实又“杂”,后世归入“杂史类”,是有道理的。

刘向题为“周时诰誓号令也”,《汉书·艺文

志》题为“周史记”,大体反映了该书的性质。

刘向虽有“孔子所论百篇之余”的议论,而《逸周书》的成书时代并无定见。

有战国时人作,战国前人作,秦汉人作,甚至魏晋人作种种不一的说法。

朱右曾氏在《逸周书集训校释序》中说,“此书虽未必果出文、武、周、召之手,要亦非战国秦汉人所能伪托。

何者?

庄生有言:

圣人之法,以参为验,以稽为决,一二三四是也。

周室之初,箕子陈畴,《周官》分职,皆以数记,大致与此书相似:

其证一也。

《克殷篇》所叙,非亲见者不能;《商誓》、《度邑》、《皇门》、《芮良夫》诸篇,大似今文《尚书》,非伪古文所能仿佛:

其证二也。

称引是书者,苟息、狼晖、魏绛,皆在孔子前:

其证三也。

朱右曾的观点很明确,是书乃战国之前人作。

《周书》又从汲冢中出,其成书当在“汲冢”之前。

汲冢旧有魏安蟹王,魏襄王两说。

汲冢出土的《竹书纪年》有“今王终,二十年”之语,知所葬不得早于周赧王二十年,汲冢当为魏襄王冢。

又,《史记·苏秦传》载,“苏秦乃闭室不出,出其书偏观之……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

”苏秦已见《周书》,又求说周显王,其成书当在周显王之前。

显王郎位于公元前368年,在位四十八年。

又,《逸周书》多数篇目,标明是记文、武、周公、成王、穆王时事,时代最晚一篇是《太子晋》,“晋平公使叔誉于周见太子晋”。

晋平公卒予周景王十三年(前532年)。

这仅是书内文字反映的时代。

春秋后期,当周景王、周敬王两世。

景王时代,月王室还有一定地位,景王也有所作为,《国语·周语》载,景王二十一年“铸大钱”,二十三年“铸无射(钟)”。

“景王崩,王室大乱”。

避入周敬王时期,周王室只能是苟延残喘了。

《周书序》言,“王化虽弛,天命方永,四夷八蛮,攸尊王政,作《职方》。

”《周书序》末旬云“周道于乎大备”。

可见此《序》不可能作于王道衰颓的敬王,当作于周景王时期。

该书当在景王世已告完成。

这与“仲尼删《尚书》之余”也是吻合的。

《逸周书》的篇日,前人多用一“解”字,如《度训解第一》、《命训解第二》……。

朱右曾氏云:

“某某解第几”,此孔晁所目也。

所以朱右曾的校本就全不用“解”字。

现存《逸周书》最早的注本当是晋孔晁注。

在现有五十九篇中,有孔注者四十二篇,无注者十七篇。

由于是“删《尚书》之余”,《尚书》列为儒家经典,《逸周书》自然备受冷落。

其间,只南宋王应麟(1223一1296)有《周书王会补注一卷》。

到了清代,才开始有人认真研究。

卢文昭有《汲冢周书十卷校证补遗)),王念孙有《逸周书杂志四卷》,陈逢衡有《逸周书补注二十二卷》,俞樾有《周书平议一卷》,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十卷》堪称集大成之作。

民国时期,陈汉章有《周书后案三卷》,刘师培有《周书补正四卷》。

这些着述,大多是精审而有创见的,可惜一般人很难见到。

解放后,一些学人如郭沫若、顾颉刚、李学勤几位先生研究了其中个别的篇章,全书的校理,到90年代才由西北大学黄怀信氏主持完成。

黄怀信先生先后出版《逸周书源流考辨》(1992年),《逸周书汇校集注》(与人合作,1995年),《逸周书校补注译》(1996年)。

这就填补了当代《逸周书》研究的空白,给《逸周书》的普及打下了基础。

黄怀信氏对《逸周书》的全面研究,功在千秋,功不可没。

这个全译本,采用朱右曾氏《集训校释》作底本,这就省却了很多的考校文字;又主要参考黄怀信氏《校补注译》,采纳了不少黄氏的见解。

书中的“朱氏云”、“黄氏云”犹如两个肩头,踩着这两个肩头向上,当不致于“后出转疏”了。

这个全译本的注,凡标有“也”的,指采用的是旧注,以示有别。

因为是普及性的,注释力求简明,对照译文能明白的就不另注,也不作繁琐考证。

涉及需要讨论的问题,作者另有《读<逸周书>笔记》若干则,就不在注释中徒费笔墨。

有心的读者能将这令全译本通读而又有所收获,要感谢朱右曾氏以及黄怀信先生,是他们的研究使这本难读的书变为可读,作者只不过为你做了一些简要的大体恰当的介绍而已。

  《逸周书》本名《周书》,七十篇,实存五十九篇,内容涉及礼制、兵戎,有史事、有训诂,有政令、有说教等。

  《汉书。

艺文志》著录名《周书》,今存五十九篇。

因为《隋书。

经籍志》误注为“汲冢书”,宋人李焘等考定汲冢未出《周书》,应为历代所传,故清代刊本均作《逸周书》。

其中一部分是西周文献,如《克殷》、《世俘》、《商誓》、《度邑》、《作雒》、《皇门》、《祭公》,大部分保存了西周史料,约为春秋战国时人写成,小部分近于战国文字,也孱入个别汉代的东西。

  《逸周书》大部分是周天子、周公等告诫训词,和记载武王克殷及周初经营洛邑、订立制度的文字。

有的记叙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叙述也相当生动。

如《克殷》。

  《太子晋》是根据传说写成,当写成于春秋末或战国时期。

本篇有一定情节,又表现了一定的人物性格,太子晋与师旷的辩说生动诙谐。

结构上具汉赋“述客主以首引,合綦组以成文”的性质。

叙述文字为散文,对话多用韵文,中间穿插有歌,为俗赋的滥觞。

  《王会》写武王在成周大会四方诸侯及域外各国使节的情景,场面宏大。

《殷祝》写汤放桀立为天子的故事。

皆历史小说的滥觞。

  ◎度训解第一

  天生民而制其度,度小大以整,权轻重以极,明本末以立中。

立中以补损,补损以知足。

爵以明等极,极以正民,正中外以成命。

正上下以顺政。

自迩弥兴自远,远迩备极终也。

明王是以敬微而顺分,分次以知和,知和以知乐,知乐以知哀,知哀以知慧,内外以知人。

  凡民生而有好有恶,小得其所好则喜,大得其所好则乐,小遭其所恶则忧,大遭其所恶则哀。

然凡民之所好恶,生物是好,死物是恶,民至有好而不让,不从其所好,必犯法,无以事上。

民至有恶不让,不去其所恶,必犯法,无以事上,边行于此,尚有顽民,而况□不去其所恶,而从其所好,民能居乎。

  若不□力何以求之,力争则力政,力政则无让,无让则无礼,无礼,虽得所好,民乐乎?

若不乐乃所恶也。

凡民不忍好恶,不能分次,不次则夺,夺则战,战则何以养老幼,何以救痛疾葬丧,何以胥役也。

  明王是以极等以断好恶,教民次分扬举力竞。

任壮养老长幼有报,民是以胥役也。

夫力竞,非众不克,众非和不众,和非中不立,中非礼不慎,礼非乐不履。

明王是以无乐非人,无哀非人。

人是以众,人众赏多罚少,政之美也。

罚多赏少,政之恶也。

罚多则困,赏多则乏,乏困无丑,教乃不至。

是故民主明丑以长子孙,子孙习服,鸟兽仁德。

土宜天时,百物和治,治之初,厉初哉。

治化则顺,是故无顺非厉,长幼成而生,曰顺极。

  ◎命训解第二

  天生民而成大命,命司德正之以祸扶。

立明王以顺之,曰大命有常,小命日成,成则敬,有常则广,广以敬命则度至于极。

夫司德司义而赐之福禄,福禄在,人能无惩乎?

若惩而悔过,则度至于极。

夫或司不义而降之祸,在人能无惩乎?

若惩而悔过,则至于极。

夫民生而丑不明,无以明之,能无丑乎?

若有丑而竞行不丑,则度至于极。

民生而乐,生无以谷之,能无劝乎,若劝之以忠,则度至于极。

夫民生而恶性死,无意畏之,能无恐乎?

若恐而承教,则度至于极。

  六极既通,六闲具塞,通道通天以正人,正人莫如有极,道天莫如无极。

道天有极则不威,不威则不昭;正人无极则不信,不信则不行。

明王昭天信人,以度功地以利之,使信人畏天,则度,至于极。

  夫天道三,人道三。

天有命、有祸、有福,人有丑、有绋絻、有斧钺。

以人之丑、当天之命,以不存,极命则民堕,民堕则旷命,旷命以戒其上,则殆于乱。

极福则民禄,民禄则干善,干善则不行,极祸则民鬼,民鬼则淫祭,淫祭则罢家。

极丑则民叛,民叛则伤人,伤人则不义。

极赏则民贾其上,贾其上则民无让,无让则不顺。

极罚则民所诈,多诈则不忠,不忠则无报。

凡此六者,政之殆也,明王是故昭命以命之,曰:

大命世,小命身。

  福莫大于行义,祸莫大于淫祭,丑莫大于伤人,赏莫大于信义,让莫大于贾上,罚莫大于贪诈。

古之明王奉此六者,以牧万民,民用而不失。

  抚之以惠,和之以均,敛之以哀,娱之以乐,慎之以礼,教之以艺,震之以政,动之以事,劝之以赏,畏之以罚,临之以忠,行之以权。

权不法,忠不忠,罚不服,赏不从,劳事不震,政不成,艺不淫,礼有时,乐不满,哀不至,均不壹,不忍人。

凡此物攘之属也。

  惠而不忍人,人不胜害,害不如死。

□均一则不和,哀至则匮,乐满则荒,礼无时则不贵,艺淫则害于才,政成则不长,事震则寡功。

以赏从劳,劳而不至,以法从中,则赏,赏不必中,以权从法则行,行不必以知权,权以知微,微以知始,始以知终。

  ◎常训解第三

  天有常性,人有常顺,顺在可变,性在不改。

不改可因,因在好恶,好恶生变,变习生常,常则生丑,丑命生德。

明王于是生,政以正之。

民生而有习有常,以习为常,以常为慎。

民若生于中,习常为常。

夫习民乃常,为自血气始。

明王自血气耳目之习,以明之丑。

丑明乃乐义,乐义乃至上,上贤而不穷。

  哀乐不淫,民知其至,而至于子孙,民乃有古。

古者因民以顺民。

夫民群居而无选,为政以始之,始之以古,终之以古。

行古志,今政之至也。

政维今,法维古。

顽贪以疑,疑意以两,平两以参,参伍以权,权数以多,多宁以允,允德以慎,慎微以始而敬。

终乃不困。

  困在坟,诱在王,民乃苟,苟乃不明,哀乐不时,四征不显,六极不服,把八政不顺,九德有奸,九奸不迁,万物不至。

夫礼非克不承,非乐不竟,民是复生□,好恶有四征,喜乐忧哀,动之以则,发之以文,成之以民,行之以化。

  命、丑、福、赏、祸、罚,六极不嬴,八政和平。

八政:

夫妻、父子、兄弟、君臣。

八政不怩,九德纯恪。

九德:

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

顺言曰政,顺政曰遂,遂伪曰奸,奸物在目,奸声在耳,耳目有疑。

疑言有枢,枢动有和,和意无等。

万民无法,□□在赦,□复在古,古者,明王奉法以明幽,幽王奉幽以废法,则一人也,而绩功不同,明王是以敬微而顺分。

  ◎文酌解第四

  民生而有欲、有恶、有乐、有哀、有德、有则,则有九聚,德有五宝,哀有四忍,乐有三丰,恶有二咎,欲有一极。

极有七事,咎有三尼,丰有三频,忍有四教,宝有五大,聚有九酌。

  九酌:

一取允移人,二宗杰以亲,三发滞以正民,四贷官以属,我人□必礼,六往来取此,七商贾易资,八农人美利,九□宠可动。

  五大:

一大知率谋,我大武剑勇,三大工赋事,四大商行贿,五大农假贷。

  四教:

一守之以信,二因亲家年,三取戚免梏,四乐生身复。

  三频:

一频禄质,二阴福灵极,三留身散真。

  三尼:

一除戎咎丑,二申亲考疏,三假时权要。

  七事:

一滕咎信志,二援拔渎谋,三聚疑沮事,四滕属威众,五处宽身降,六陵塞胜备,七录兵免戎。

  一极:

惟事昌道,开蓄伐。

  伐有三穆、七信、一幹、二御、三安、十二来。

  三穆:

一绝灵破城,二筮奇昌为,三龟从惟凶。

  七信:

一仁之慎散,二知之万巧,三勇之精富,四族之寡贿,五商之浅资,六农之少积,七贵之争宠。

  一幹:

胜权舆。

  二御:

一树惠不《疒悉》,二既用兹忧。

  三安:

一定居安帑,二贡贵得布,三刑罪布财。

  十二来:

一弓二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