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检修标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54499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76 大小:18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设备检修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6页
机电设备检修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6页
机电设备检修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6页
机电设备检修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6页
机电设备检修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电设备检修标准.docx

《机电设备检修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设备检修标准.docx(1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电设备检修标准.docx

机电设备检修标准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技术规范

1总则1

2通用部分2

2.1机械通用部分2

2.2电气通用部分13

3固定设备20

3.1矿井提升机20

3.2主要通风机30

3.3水泵33

3.4空气压缩机42

4运输设备53

4.1带式输送机53

4.2刮板输送机、转载机56

4.3窄轨电机车59

4.4斜井人车63

4.5平巷人车65

4.6矿车66

4.7运输绞车68

4.8绳牵引连续运输车70

4.9卡轨车72

4.10架空乘人装置74

4.11齿轨车75

4.12无轨胶套轮机车76

4.13单轨吊78

5采掘设备80

5.1液压支架80

5.2采煤机85

5.3装煤机94

5.4装岩机97

5.5掘进机100

5.6单体液压支柱104

5.7乳化液泵站108

6电气设备111

6.1开关111

6.1.1矿用隔爆型高压配电装置111

6.1.2高压开关柜116

6.1.3矿用防爆型低压交流真空开关121

6.1.4移动变电站用开关127

6.1.56-10kV成套配电装置129

6.1.60.4kV成套配电装置136

6.1.7漏电保护装置137

6.2变压器137

6.2.1户外6—10kV及以下变压器137

6.2.2矿用油侵三相电力变压器140

6.2.3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及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143

6.3电动机145

6.3.1交流电动机145

6.3.2直流电动机150

6.4辅助设备154

6.4.1防爆充电机154

6.4.2矿用隔爆型煤电站综合保护装置155

6.4.3矿用隔爆型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156

6.4.4矿用隔爆型检漏继电器157

6.4.5通信设备160

6.4.6监测监控设备168

7露天煤矿设备172

7.1P&H2800XP电铲172

7.1.1电铲机械172

7.1.2电铲电气186

7.2运输卡车200

7.2.1170D/730E卡车机械200

7.2.2170D/730E卡车电气211

7.2.3CAT789机械传动卡车220

7.3工程机械225

7.3.1工程机械通用技术规范225

7.3.2卡特彼勒994装载机234

7.3.3卡特彼勒DIOR(3SK系列)履带式推土机238

7.3.4卡特彼勒(16H)平路机244

8附则249

附录1、煤矿电气设备有关标准、规程、规定249

附录2、CKJ系列交流真空接触器维修、检修技术规范251

附录3、真空开关试验方法260

附录4、干式变压器主要绝缘材料表262

附录5、瓷套管灌注工艺262

附录6、低浓度甲烷传感器调校方法262

附录7、本规范使用的计量单位及符号说明264

2通用部分

2.1机械通用部分

2.1.1紧固件

2.1.1.1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必须齐全、牢固可靠。

螺栓头部和螺母不得有铲伤、棱角严重变形。

螺孔乱扣、滑扣时,允许扩孔,增大螺栓直径,但不能因扩孔而影响被扩工件的机械强度和工作性能。

2.1.1.2螺母必须拧紧,拧紧后螺栓的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加多余的垫圈来减少螺栓露出长度。

2.1.1.3螺栓不得弯曲,螺纹损伤不得超过螺纹工作高度的1/2,且连续不得超过一周。

连接件螺栓的螺纹旋入孔内长度不得小于螺纹直径的1.5倍。

沉头螺栓拧紧后,沉头部分不得凸出连接件的表面。

2.1.1.4螺纹表面必须光洁,不得用粗制螺纹代替精制螺纹。

2.1.1.5同一部位的紧固件规格必须一致,材质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主要连接部位或受冲击载荷容易松动部位的螺母,必须使用防松螺母或其它防松方法。

2.1.1.6使用花螺母时,开口销应符合要求。

使用止动垫圈时,包角应稳固;使用铁丝锁紧时,其拉紧方向必须和螺栓方向一致,接头应向内弯曲。

2.1.1.7弹簧垫圈应有足够的弹性(自由状态开口重叠部分不得大于垫圈厚度的1/2)。

2.1.1.8螺栓头部或螺母必须和相接触的部件紧贴。

如该处为斜面时,应加相同斜度的斜垫。

2.1.1.9铆钉必须不生锈,不变形,紧固有效,铆接对口不得有错动痕迹。

2.1.1.10稳钉和稳钉孔相吻合,不松旷。

2.1.2键和键槽

2.1.2.1键的表面应光滑平整,规格符合要求,四角倒棱,材质的抗剪切强度不得低于45号钢的剪切强度。

2.1.2.2键和轮毂键槽规格和公差符合标准。

2.1.2.3键和键槽之间不得加垫。

平键键槽磨损后,允许加宽原槽的5%。

轴及轮毂的键槽宽度应一致。

2.1.2.4装配楔键和切向键时,键初打入键槽的长度,不得小于键全长的80%,不得大于键全长的95%(钩头键不包括钩头的长度)。

键与轮毂的接触长度不得小于轮毂宽度的80%。

花键的接触齿数应不小于总齿数的2/3。

2.1.2.5平键键槽的中心线与轴的轴心线的平行度、平键和键槽配合公差,均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2.1.5.5液力偶合器

2.1.5.5.1泵轮、透平轮及外壳不得有变形、损伤、腐蚀或裂纹。

外壳有轻微裂纹,可焊补修复,但应消除内应力。

2.1.5.5.2修理时应做静压试验,充入0.3MPa的气压,将液力偶合器的充气口封住,保持5min,压力不得下降。

2.1.5.5.3有离心转阀的液力偶合器,必须加试离心转阀的动作情况,其动作应灵活可靠。

2.1.5.5.4液力偶合器检修后应做静平衡试验,其重心对旋转轴心的偏移不超过0.02mm。

2.1.5.5.5液力偶合器必须采用难燃液为工作介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不受此限)。

2.1.5.5.6易熔合金塞必须完整,其熔化温度应符合各型号液力偶合器的规定。

2.1.7减速器箱体

2.1.7.1减速器箱体不得有裂纹或变形,如果有轻微裂纹,允许焊补修复,但应消除内应力。

铸铁箱体只允许在非主要受力部位焊补,如裂纹已贯通两轴孔时,必须更换。

2.1.7.2减速器箱体接合面应平整严密,垫应平整无褶皱,装配时应涂密封胶,不得漏油。

2.1.7.3减速器箱体结合面的平面度允差不得超过0.05mm。

结合面上的划痕长度不得大于结合面宽度的2/3,深度不得超过0.3~0.5mm。

2.1.7.4减速器箱体轴孔磨损后,在强度允许条件下,可扩孔镶套修复,但与其相对应的轴孔的平行度、两锥齿轮的垂直度允差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2.1.7.5盖板不得有裂纹或变形,接触面应平整严密,平面度不得超过0.3mm。

2.1.7.6机壳及盖板所有隔爆面,应符合GB3836.2《隔爆型电气设备d》的规定。

2.1.8减速器试验

2.1.8.1减速器应按技术文件选用润滑油或润滑脂,油量适当,油压正常。

2.1.8.2空载跑合试验,正、反运转各半个h,应无异响,温升正常。

2.1.8.3做3h满负荷试验,减速器温度不得超过生产厂家技术文件的规定。

2.1.8.4试验时,减速器的结合面和各轴头无渗漏现象。

2.1.9圆环链及链轮

2.1.9.1圆环链节距伸长量应不大于原节距的3%。

链环直径磨损量不得大于3mm。

2.1.9.2链轮齿面应无裂纹或严重变形,最大磨损量:

节距64mm及以下不得大于5mm;节距86mm及以上不得大于6mm(用圆环链平置于链轮上,检查圆环链上表面与轮毂的距离)。

2.1.10密封件

2.1.10.1密封件的拆装必须使用专用工具。

各部密封件齐全完整,性能良好,不漏油。

2.1.10.2重复使用或新更换的密封件,其质量应符合《GB2452.1-92》、GB9877.1-88》的规定。

2.1.10.3浮动油封的密封环不得有裂纹、沟痕,必须成对更换,成对使用。

2.1.10.4更换密封件时,应检查密封件的性能,如发现发粘、变脆、变色时,不得使用。

密封表面无损伤,油封骨架不变形。

2.1.10.5各部接合面的纸垫、石棉垫、耐油胶垫应平整,无褶皱,眼孔一致,符合原设计的尺寸和材质。

2.1.10.6油封弹簧松紧适宜,油封硬度应为邵氏85~90度,在弹簧压力下其内径比轴颈小的压缩值应符合表2-1-10-1的规定。

表2-1-10-1油封内径压缩值mm

油封内径名义尺寸

>30~90

>90~180

>180

油封内径比相应轴颈小

1.5~2.0

2.0~2.5

2.5~3.0

2.1.10.7“O”型密封圈松紧适宜,装在槽内不得扭曲、切边,保持性能良好。

2.1.11高压胶管与管接头

2.1.11.1新的或重复使用的胶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接头无严重锈蚀、变形、毛刺,能顺利插入配合件,在无压工况下应可以自由旋转;

2检修时必须重新更换“O”形圈和挡圈;

3胶管外层橡胶在每米长度上其破损不多于两处,破损面积每处不大于1cm2,破损处距管接头在200mm以上,且金属网未被破坏;

4胶管无折痕、压痕或明显的永久变形。

2.1.11.2胶管内部必须严格清洗,不得有污垢。

2.1.11.3严重损坏的胶管,可切去损坏部分,重新扣压接头。

2.1.11.4新扣压的接头应用额定工作压力的1.5倍进行试验,保持5min,不得有渗漏、鼓包或接头位移等现象。

2.1.12涂饰

2.1.12.1设备经过大修后均应涂刷防锈漆(已有防锈层者例外)。

2.1.12.2涂漆前,必须清除毛刺、氧化皮、粘砂、油污等脏物。

2.1.12.3特殊部位如油嘴、油杯、注油孔、油塞、防爆标志等部件的外表应涂红色油漆,以引起注意。

在用设备上的油管、风管、水管,应分别涂不同颜色,以示区别。

2.1.12.4电动机涂漆颜色应与主机一致。

2.2电气通用部分

2.2.1一般规定

1零部件齐全、完整,符合各项技术性能的要求。

更换的零部件,其技术性能不得低于原设计的要求;

2设备外壳或隔爆面,必须进行防腐处理。

处理方法:

设备外壳可以喷或涂防腐漆;防爆加工面可以化学处理或定期涂防腐油脂;接线盒内壁和正常可能产生火花部分的金属外壳内壁,都必须均匀地涂耐弧漆;

3电气设备检修后,除按规定进行出厂试验外,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通电试验。

通电试验时间一般不少于2h;

4设备检修后应带有铭牌,如铭牌数据有更改或字迹不清,应更换新铭牌。

5保护插件安装处,防止自行松脱的装置完整有效;

2.2.2紧固件规定

1紧固件材料应适用于外壳材料,除含轻金属外壳外,紧固件螺栓或螺母不允许用塑料或轻金属材料制造;

2紧固用螺栓、螺母和垫圈等应进行喷涂防腐漆、电镀或其它化学方法的防腐处理,不得有锈蚀;

3紧固用的螺栓、螺母须有防止松脱的措施。

可根据设备部位的具体要求,采用加装弹簧垫圈、背帽或开口销等。

弹簧垫圈的紧固程度以压平为合格,螺母的紧固程度应达到GB3836.1要求的力矩为合格,弹簧垫圈符合其性能要求;

4同部位的紧固件,其规格应一致;垫圈、弹簧垫圈的规格应与螺栓直径相适应;

5螺栓或螺钉没有垫圈而完全拧入螺孔时,螺栓或螺钉与螺孔底部应留有螺纹裕量;螺栓拧入螺孔的长度不小于螺栓的直径(铸铁、铜、铝件不小于螺栓直径的1.5倍);

6螺母要上满扣为合格,一般螺栓长出螺母的扣数应在1~3扣范围内;

7设在护圈内的螺栓头或螺母的上端不得超出护圈的高度;

8设在护圈内的螺栓头或螺母,须使用由专用工具才能打开的装置;

9在防爆型专用标准中要求使用特殊紧固件,应按原设计要求配置。

当采用可拆卸螺钉或螺栓紧固隔爆外壳的任何部件时,这些螺钉或螺栓孔不应穿透外壳壁。

孔周围的金属厚度应不小于孔径的三分之一,且至少为3mm。

2.2.4隔爆接合面

接合面的结构参数应符合GB3836.2-2000Ι类隔爆接合面结构参数的规定,详见表2-2-4-1。

1快动式门或盖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宽度L须不小于25mm;

2靠外壳壁支撑的操纵杆或轴,其接合面宽度应不小于表2-2-4-1规定的最小结合面宽度;

3如果操纵杆或轴的直径超过了表2-2-4-1规定的最小接合面宽度,其接合面宽度应不小于操纵杆或轴的直径,但不大于25mm;

4当操纵杆与杆孔配合间隙因磨损而增大时,可采取在杆孔处嵌镶衬套等措施进行修复。

特殊情况下,加设一个正常使用中不易磨损的封盖;

5在检修中除去隔爆接合面的法兰厚度,不得超过维修裕量的数值;

6隔爆接合面表面平均粗糙度Ra≤6.3μm,操纵杆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3.2μm;

7隔爆接合面有防锈措施,如电镀、磷化、涂204-1防锈油等,但不准涂油漆。

表2-2-4-1Ι类外壳隔爆接合面的最小宽度和最大间隙(注:

Ι类为煤矿用)

接合面宽度

与外壳容积V/cm3对应的最大间隙/mm1)

V≤100

V>100

平面接合面和止口接合面

6≤L<12.5

12.5≤L<25

25≤L

0.30

0.40

0.350

0.40

0.50

操纵杆和轴2)

6≤L<12.5

12.5≤L<25

25≤L

0.30

0.40

0.50

0.40

0.50

带滑动轴承的转轴3)

6≤L<12.5

12.5≤L<25

25≤L<40

40≤L

0.30

0.40

0.50

0.60

0.40

0.50

0.60

带滑动轴承的转轴

6≤L<12.5

12.5≤L<25

25≤L

0.450

0.60

0.750

0.60

0.750

1)对于操纵杆、轴和转轴,其间隙是指最大的直径差。

2)对于旋转电机转轴的最小单边间隙应不小于0.075mm。

3)带有滑动轴承的隔爆轴承盖的火焰通路长度,当转轴直径不大于25mm时,应不小于转轴直径;当转轴直径大于25mm时,应不小于25mm。

4)在确定带油封槽的轴承盖的火焰通路长度,其油封槽部分不应计算在内。

2.2.5螺纹隔爆结构

1螺纹的公差配合不低于GB/T-9145的7H/8g,螺距不小于0.7mm;

2螺纹的最小啮合扣数、最小轴向啮合长度符合表2-2-5-1的规定。

表2-2-5-1螺纹的最小啮合扣数、最小轴向啮合长度

外壳净容积V/cm3

最小轴向啮合长度/mm

最小啮合扣数

V≤100

V>100

5.0

8.0

5

2.2.6绝缘套管及增安型设备绝缘绕组极限温度

2.2.6.1绝缘套管在拆、接线中可能承受扭矩时,应安装牢固,保证所有部位不转动。

能承受GB3836.1-2000中23.4.5规定的连接件扭转试验。

2.2.6.2绝缘套管应采用吸湿性较小的材料制成。

对电压高于127V的电气设备,不得采用酚醛塑料制品。

2.2.6.3增安型电气设备在额定运行状态时,绝缘绕组的极限温度不超过表2-2-6-1的规定。

表2-2-6-1绝缘绕组的极限温度

运行

方式

绕组类型

测量方法

不同绝缘材料等级的极限温度/℃

A

E

B

F

H

额定运行时

所有绝缘绕组

电阻法(R)

温度计法(T)

90

80

105

95

110

100

130

115

155

135

单层绝缘绕组

电阻法(R)

温度计法(T)

95

95

110

110

120

120

130

130

155

155

2.2.7接地连接件

2.2.7.1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铠装电缆的接线盒,必须设有外接地连接件,并标志接地符号“〨”。

移动式电气设备,可不设外接地连接件,但必须采用具有接地芯线或等效接地芯线的电缆。

2.2.7.2设备接线空腔内部须设有专用的内接地连接件,并标志接地符号“〨”(在电机车上的电气设备及电压不高于36V的电气设备除外)。

对不必接地(如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电气设备)或不必附加接地的电气设备(如金属外壳上安装金属导管系统),可不设内、外接地连接件。

2.2.7.3内、外接地连接件的直径须符合下列规定:

1当导电芯线截面不大于35mm2时,应与接线螺栓直径相同;

2当导电芯线截面大于35mm2时,应不小于连接导电芯线截面一半的螺栓直径,但至少等于连接35mm2芯线的螺栓直径;

3外接线螺栓的规格,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功率大于10kW的设备,不小于M12;

2)功率大于5kW至10kW的设备,不小于M10;

3)功率大于250W至5kW的设备,不小于M8;

4)功率不大于250W,且电流不大于5A的设备,不小于M6。

本质安全型设备和仪器仪表类外接地螺栓能压紧接地芯线即可。

4接地连接件必须进行电镀防锈处理,其结构能够防止导线松动、扭转,且有效保持接触压力。

5接地连接件应至少保证与一根导线可靠连接,导线截面积见表2-2-7-1。

6在连接件中被连接部分含轻金属材料时,则必须采取特殊的预防措施(例如钢质过渡件)。

表2-2-7-1接地导线截面积

主电路导线每相截面积S/mm2

对应保护线最小截面积S/mm2

S≤16

S

16<S≤35

16

S>35

0.5S

2.2.8接线

2.2.8.1连接件和接地端子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保证连接可靠,虽受温度变化、振动影响,也不应发生接触不良现象。

2.2.8.2如采用铝芯电缆,必须采用过渡接头,以免发生电腐蚀。

2.2.9隔爆设备的接线盒、增安型设备的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

隔爆设备的接线盒、增安型设备的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2.2.9.1不同电位的裸露导电部分之间的电气间隙,应符合表2-2-9-1的规定,对外部导线连接时其最小值为3mm。

表2-2-9-1电气间隙

额定电压/V

最小爬电距离/mm

最小电气

间隙/mm

材料级别

Ⅰ1]Ⅱ1]Ⅲa1]

U≤15

1.6

1.6

1.6

1.6

15<U≤30

1.8

1.8

1.8

1.8

30<U≤60

2.1

2.6

3.4

2.1

60<U≤110

2.5

3.2

4

2.5

110<U≤175

3.2

4

5

3.2

175<U≤275

5

6.3

8

5

275<U≤420

8

10

12.5

6

420<U≤550

10

12.5

16

8

550<U≤750

12

16

20

10

750<U≤1100

20

25

32

14

1100<U≤2200

32

36

40

30

2200<U≤3300

40

45

50

36

3300<U≤4200

50

56

63

44

4200<U≤5500

63

71

80

50

5500<U≤6600

80

90

100

60

6600<U≤8300

100

110

125

80

8300<U≤1100

125

140

160

100

注:

Ⅰ、Ⅱ、Ⅲa是绝缘材料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分级,其中

Ⅰ为上釉的陶瓷、云母、玻璃、石英;

Ⅱ为三聚腈胺石棉耐弧塑料、硅有机石棉耐弧塑料、不饱和聚酯团料;

Ⅲa为聚四氟乙烯塑料、三聚腈胺玻璃纤维塑料、表面用耐弧漆处理的环氧玻璃布板。

2.2.9.2爬电距离

不同电位的裸露导电部分之间的爬电距离必须符合表2-2-9-1的规定。

外部导线连接时其最小值为3mm。

2.2.10联锁装置和警告

2.2.10.1检修后的矿用电气设备,为确保其安全供电和防爆性能,必须实现两防(防止擅自送电,擅自开盖操作)保证非专用工具不能解除的联锁功能,矿用开关两防锁的结构性能按有关厂家或产品技术文件执行。

2.2.10.2当设备外壳打开后的带电部位,应设“带电”“危险”等字样的警告标志。

或者在外壳的门和盖醒目位置设置“严禁带电开盖”的警告标志。

2.2.11隔爆外壳的修理

必须按《煤矿隔爆型电气设备外壳修理规程》及GB3836.15的规定执行。

4运输设备

4.1带式输送机

4.1.1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

4.1.1.1滚筒、托辊

4.1.1.1.1各滚筒表面无开焊、无裂纹、无明显凹陷。

滚筒端盖螺栓齐全,弹簧垫圈压平紧固,使用涨套紧固滚筒轴的螺栓,必须使用定力矩扳手,紧固力矩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4.1.1.1.2包胶滚筒的胶层应与滚筒表面紧密贴合,不得有脱层和裂口。

井下使用时,包胶滚筒胶料的阻燃性和抗静电性必须符合MT914-2002的规定。

4.1.1.1.3驱动滚筒的直径应一致,其直径差不得大于1mm,滚筒胶层磨损不得露出滚筒皮钢面。

4.1.1.1.4托辊齐全,运转灵活,无卡阻、无异响。

逆止托辊能可靠工作。

4.1.1.1.5井下使用缓冲托辊时,缓冲托辊表面胶层应为阻燃、抗静电材料。

胶层磨损量不得超过原凸起高度的1/2。

使用缓冲床时,缓冲床的材料必须为阻燃、抗静电材料,缓冲床上的耐磨材料磨损剩余量不得低于原厚度的1/4。

4.1.1.2架体

4.1.1.2.1机头架、机尾架和拉紧装置架,不得有开焊现象。

如有变形,应调平、校直。

其安装轴承座的两个对应平面,应在同一平面内,其平面度、两边轴承座对应孔间距允差和对角线允差不得大于表4-1-1的规定。

表4-1-1架体轴承座平面与允差/mm

输送带宽

≤800

>800

安装轴承座的平面度

1.25

1.5

轴承座对应孔间距允差

±1.5

±2.0

轴承座安装孔对角线允差

3.0

4.0

4.1.1.2.2转载机运行轨道应平直。

每节长度上的弯曲,不得超过全长的5‰。

4.1.1.2.3机尾架滑靴应平整,连接紧固可靠。

4.1.1.2.4中间架应调平、校直,无开焊现象。

中间架连接梁的弯曲变形,不得超过全长的5‰。

4.1.1.3输送带拉紧和伸缩装置

4.1.1.3.1张紧车架无损伤,无变形。

车轮在轨道上运行自如,无异响。

4.1.1.3.2张紧车轨道无变形,连接可靠,行程符合规定。

4.1.1.3.3牵引绞车减速机密封良好,传动平稳,无异响。

4.1.1.3.4牵引绞车制动装置操作灵活,动作可靠,制动力矩符合要求。

钢丝绳无断股,无严重锈蚀。

在滚筒上排列整齐,绳头固定可靠。

4.1.1.3.5储带仓和机尾的左右钢轨轨顶面应在同一水平面内,每段钢轨的轨顶面高低偏差不得超过2.0mm。

轨道应平直,且平行于输送机机架的中心线,其直线度公差值在1m内不大于2mm,在25m内不大于5mm,在全长内不大于15mm。

轨距偏差不得超过±2mm,轨缝不大于3mm。

4.1.1.3.6自动液压张紧装置动作灵活,液压系统不漏油,压力表指示正确。

4.1.1.3.7滚筒、滑轮、链轮无缺边和裂纹,运转灵活可靠。

4.1.1.4输送带

4.1.1.4.1井下必须使用阻燃输送带。

输送带无破裂,横向裂口不得超过带宽的5%,保护层脱皮不得超过0.3m2,中间纤维层损坏宽度不得超过5%。

4.1.1.4.2钢丝绳芯输送带不得有边部波浪,不得有钢丝外漏,面胶脱层总面积每100m2内不超过1600cm2。

4.1.1.4.3输送带接头的接缝应平直,接头前后10m长度上的直线允差值不大于20mm,输送带接头牢固平整,接头总破损量之和不得超过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