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州089高考范文24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5431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晋州089高考范文2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晋州089高考范文2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晋州089高考范文2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晋州089高考范文2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晋州089高考范文2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晋州089高考范文24篇.docx

《晋州089高考范文2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晋州089高考范文24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晋州089高考范文24篇.docx

晋州089高考范文24篇

  人类要面对自然,个人要面对社会、政府要面对群众。

古往今来,诸如成功、荣誉,挫折、困难,乃至灾祸等等,无一不要人们面对。

其时总会有人勇敢,有人怯懦;有人镇定,有人慌乱:

有人理智,有人糊涂。

回顾成长历程,瞻望人生前途,我们也已经并必将面对许许多多事情。

  请以“面对”为题,写一篇作文。

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

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1.例文面对大海

  依然故我,岩石的坚硬挺过去,珊草的软柔绕过去,愿意平静时,管它搁浅的小舟多窘迫;渴望咆哮时,任那耗尽人们心血的巨轮痛苦呻吟。

大海就是大海,追求的是自我的性格,而不是人们心中期望的模式。

忧郁的小姑娘,眼睛因望得遥远而显得无神,她看着我,纹丝不动,大约是沉浸在对我的遐思中,她很投入,我能感受到她心的律动。

  海,你的美丽不是人间的语言所能描绘,你的宽广不是世俗的人们所能体会,你的仁慈不是万能的上帝所能模仿。

日出东方之壮丽,基于海之举;星垂平野之绚烂,源于海之映,更别提蔚为壮观的蜃楼,那是海的特产。

海,多少人对你顶礼膜拜,多少人以你为追求的信念,多少人赞美你,崇拜你,甚至要将自己的生命溶于你的身体,幻想着与你合二为一。

  我振奋,我狂喜!

我的斗志猛涨,我的心在急剧膨胀!

为着世间人对你的喜爱,为着世间人对你的青睐!

小姑娘的眼睛渐渐发出光芒,似乎很激动,连嘴角都翕动起来。

其实,我只是我罢了,我的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追求,不会因为人们喜欢就搔首弄姿,也不会因此而竭力保留,该放弃时自然就会放弃了,我同样有我的坏。

可是,海,你是否知道,有多少人在怨恨你,诅咒你,甚至蓄意惊扰你。

  因为你的气息中有他们所爱的人的血腥,你的身体里有他们所爱的人的发肤,你的灵魂里有他们所爱的人的冤屈。

你的暴躁使你无视他们的存在,你的愤怒吞噬了他们只有一次的生命,你就那么的轻轻一卷,使他们原本美好的生活消失殆尽,你就那么狠心地把痛苦留给尚在世的他们的亲人。

哦,你怎么可以如此残忍?

连我的心都隐隐作痛。

  你真让我有些怨恨!

瞧,这也不过是我的性格罢了,不会因人的意志而转移,我只愿做自己。

不过,海,这都是你的性格,你有好有坏,自然让人欲爱不能,欲恨不忍,没人能怪你,我也一样。

追求自己的生活没错!

小姑娘,对,追求自己的生活,没有错!

点评:

作文如何才能不失分?

首先要紧扣题目,然后围绕一个中心尽情尽兴发挥。

《面对大海》侧重于对生命和自然的思索乃至拷问。

临场发挥难免仓促,但也不乏神来之笔。

这就需要作者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写作状态。

《面对大海》力求体现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倾吐作者自己的心声。

文字流畅,随着海水那蔚蓝色心跳的波动,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节拍和呼喊。

作文有的放矢,体现了作者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拢。

尤其考场上,更需要这样一种作文的态度。

如此,作者才能妙笔生花。

  2.(天津市2009届高三六校联考)

  请联系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以“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例文品味寂寞

  寂寞是有群星环绕的明月,身处繁华却孤独清冷。

寂寞是被沙漠包围的胡杨,置身荒凉却坚韧顽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诗仙豪迈的寂寞,“高楼谁与上”是词帝感伤的寂寞,于是有了一句话:

自古圣贤皆寂寞。

然而寂寞并非圣贤的专利,凡人也会寂寞。

年轻的我总乐意品味寂寞。

  寂寞犹如月夜独自品一杯香茗,皓月当空,银辉满地,又有轻风徐来,茶香悠远,令人赏心悦目,气爽神怡,于是寂寞时有一份淡泊。

寂寞是一种心境。

寂寞时,即使身边有万人聚集也宛如无形,即使耳旁有笑语欢声也置若罔闻,于是寂寞时有一种宁静。

寂寞是一种感觉。

寂寞时,即使珍馐美味在前也无心享用,即使玉液琼浆人口也索然无味,于是寂寞时有一丝淡淡的忧愁。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寂寞是铺就成功之路的基石。

寂寞的时候,自己倾听自己,最适于反思,也最适于工作。

韩非子的寂寞。

造就了《说难》、《孤愤》;司马迁的寂寞,成就了“史家之绝唱”的《史记》;陈景润的寂寞,攻破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堡垒;艾米莉·狄金森的寂寞,创造了无数不朽的诗篇。

所以,当被寂寞包围的时候,请不要沮丧,也许这正是成功的契机,请细细品味,好好把握。

  寂寞使人远离世俗,感觉超脱尘世的一种独立与完整,感觉自己掌握自己的一种实在与安稳。

经历了寂寞的洗礼,就可以得到升华,完成对人生的诠释,对生命的认识。

太阳是寂寞的,可是它毫不在意,把它的光和热释放出来,照耀宇宙;昙花是寂寞的,可是它不放心上,让它的芬芳洒满乾坤,成为永恒;流星是寂寞的,可是它不以为然,将它的灿烂留给人间,铸成辉煌。

所以,请品味寂寞,完成心灵的升华。

  寂寞代表成熟,代表坚韧。

寂寞教会我们乐观,教会我们洒脱。

在人生最易寂寞的青年时代,让我们品味寂寞,并在寂寞中提升生命的价值!

  3.(北京市东城区2009年高三综合练习)

  请以“路径”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4.(北京市海淀区抽样检测)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项权威社会调查显示:

上一代农民工通常只关注薪酬,“不太在意”尊重,而“80后”农民工则将“尊重”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

他们身上的这种变化映射出了现今社会中人们尊重意识的觉醒。

  请以“尊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5.(淄博市2009年高三模拟考试)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清醒”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文体特征鲜明。

  6.(2009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

  请以“听听那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作文。

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

  7.(盐城市2009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请以“只要不拒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写议论类文章要观点明确,材料典型,分析合理;写记叙类文章要主题明确,素材鲜活,描写生动。

②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8.(2009广州市高三年级一模考试)

  请以“一叶落知天下秋?

”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能写成诗歌)。

可论述你的观点,可叙说你的故事,可抒发你的情感。

  3.路径的含义及立意谋篇角度:

1.含义:

①道路;②门路。

  立意角度较多,范围很宽。

可以理解为手段、方法、措施等。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路径多种多样,可以是意志品质(坚强、勇敢);情感态度(乐观、进取);心理素质(谨慎,自信);技巧方法(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等等。

可以从个人成长角度谈,可以从国家民族集体角度谈,可以就某人某事具体谈,也可以宏观立论。

可以谈选择路径、最好的路径、适合的路径、捷径、与众不同的路径、唯一的路径、独辟蹊径等等。

总之,范围宽泛,有利于学生开拓思路、各展所能。

  例文:

路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用这句千古名言道出了路径的艰难与长远。

有时路径是阳光普照,花香飘溢;有时路径是泥泞险阻,风雨交加,但不管是甜是苦,最重要的是走自己的路。

  坚持走自己的路径,钱学森选择了淡泊与率真。

  钱学森在美国学成,不顾美国的阻留毅然回国。

他眼中没有金钱与名利,他眼中没有强迫与阻挠,他只看到要为祖国的未来奉献。

就这样,他一心扎进航天事业,为中国宇宙空间、航天、原子弹等多项科学事业贡献他毕生的力量。

五年的阻隔,十年研究,他用科学家的淡泊与率真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可敬的形象。

渺渺宇宙,灿烂星空,当你抬头仰望之时是否还记得钱老?

记得他用淡泊与率真开拓了自己的路径?

坚持走自己的路径,我们就可以实现理想。

  坚持走自己的路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选择了无私奉献。

  在那个山区偏远草屋中传来琅琅的读书声。

十九年的清贫与坚守,这对夫妇为偏远山区的孩子打开了知识的天空。

没有过多的顾虑,没有任何享受,夫妇二人用自己的青春来哺育山区的孩子。

是他们在崎岖的山路上拉起孩子们的小手,在陡峭的悬崖边点燃智慧的火种。

无私的奉献早已与他的心融为一体。

  云雾缭绕,青山岩岩,当你行走在大山之间时是否听到李桂林、陆建芬老师那亲切的话语?

是否记得他夫妻二人用无私奉献开拓了自己的路径?

坚持走自己的路径,我们就可以实现人生的价值。

从古至今,无数人士坚持走自己的路径。

这个人是陶渊明,他“采菊东篱下”,他“登东皋以舒啸”,他的路径就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这个人是苏轼,他“一蓑烟雨任平生”,他“渺沧海之一粟”,他的路径就是豁达开朗。

这个人就是沈从文,读他的文章,便可像他一样思索,他的路径就是真善美。

  你是否还在小径独徘徊?

是否还在苦苦摸索?

那么用一面镜子照照你的内心吧,既然选择了自己的路径,便只顾风雨兼程。

  4.例文:

尊重

  不要被动的回应世界,不要随便宣泄我们的冷漠与傲慢,因为当我们将自身善意、修养以及人格的光辉献给世界时,它也会向我们微笑。

  ——题记

  生命需要尊重,恰如春日里那积蓄了一冬的小草不希望被踩上一脚,恰如夏日里那酝酿了一春的小花不希望被折打几下,恰如秋日里那积攒了一年的果实不希望被馋嘴的孩子偷吃几口。

  生命需要尊重,尊重生命是我们热爱生命的前提,尊重生命是我们享受生命的序曲,尊重生命,才能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人生。

  尊重生命的程度决定了生命回赠你的多少。

  尊重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谦卑的行为,当我们用心底最真诚的态度善待生命时,生命也会以同样的结果回馈于你。

  贝多芬的失聪是生命的打击,而《月光曲》也是生命的信任与尊重。

  鲁宾逊的背井离乡是生命的重创,而《鲁宾逊漂流记》中星期五却是生命给与他的礼品,只因他对生命的珍惜和那份执著。

  尊重生命的同时我们也赢得了自己,获得了新的生命。

  尊重生命是高贵的品质,那是人间的爱的升华,是宇宙的感情的最高表现形式。

  羚羊飞渡展现了老羚羊对新生命的尊重,蚁群遇火展示的是小生命对大生命的尊重,新转来的女生以“我可以扶你起来吗?

”示意生病的男孩,是坚强的生命对虚弱的生命的尊重。

  这尊重里有爱,有高尚的品质,也是这尊重赢得了新的生命,和生命的新起点,新高度。

  对生命的最好表达方式便是尊重。

生命是拥有了阳光雨露含苞欲放的花朵,尊重是阳光中温暖的一线,是雨露中最温馨的一滴。

  生命有如一个苹果,上帝在吃苹果时偶尔遇到喜欢的一个多咬了一口,而成了人的时候,则变成了一种缺陷,这也是上帝对我们的考验,考验你对这生命的真诚,考验你对生命的情感,生命本不完美,而一颗尊重生命的心,却会使它变得完美而充满生机。

  5.要准确把握题目的内涵?

《辞海》对“清醒”一词的解释是“清楚明白,不糊涂,不昏乱”?

对中学生而言,保持清醒的头脑,就是要明辨是非,坚守自我,面对形形色色?

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要能分辨什么是美与丑,什么是好与坏?

什么是高尚与庸俗,等等?

一定要注意,不能将“清醒”误解为“看破红尘”或“逃避现实”,更不能让文章成为愤世嫉俗或发泄不满的工具?

否则会出现思想错误或偏离主题的问题?

要选择丰富典型的材料?

不管用哪种文体写作,选材是关键?

写记叙文,得在巧字上做文章;写议论文,则力求在材料的典型与丰富上突破?

   6.例文听听那鸟鸣的声音

  某天的清晨,你在一阵清脆明快的鸟叫声中醒来,你惊觉,是春天来了吗?

  你有点迫不及待地打开久闭的窗子,清风拂来。

你望向街道,望向小园,期待着能看到那欢快之声的源头,期待着能在哪棵树上看到那灵动活泼的小身影。

然而你只能听到一声一声的鸟鸣,不断传来,连成一片一片的鸟鸣,像是一首轻快的歌谣,轻敲你的心门。

一定是春天来了,你自语。

  很快地,阳光普照了世界,照亮了整个世界的喧哗。

你投入到了匆忙的人潮之中。

充塞着你的耳朵的是刺耳的喇叭声,是人与人争论高谈之声,是电视新闻娱乐节目的热闹声……一天下来,你的眉头时常深锁,你的双肩时常酸疼,你的心里时常有个声音响起:

为什么要继续这样的生活?

世界为何总是一成不变的忙碌、喧闹?

那某天清晨的鸟鸣,不曾再出现,似乎只是一个遥远的梦境。

  那天午后,你却突然间,感受到了生活的安宁与幸福。

  那时,你正临窗读《瓦尔登湖》,一本朋友送的书,一本在书架上积了灰尘的书。

你读着读着,闻到了花香,闻到了湖水散发的气味,闻到了泥土、森林的气息……恍惚间,你听到了鸟鸣声。

先是极清脆的一声,带着些孤单寥落;过了一会儿,有了清脆的三两声,仍是带着些许的寂寥些许的落寞。

不久,鸟鸣声开始此起彼伏,像是一首欢快的钢琴曲。

你侧耳细听,有幼雏的鸣唱,有少年小鸟们的大合唱,有青年鸟儿们的情歌对唱,有成年鸟儿们的窃窃私语;你甚至听到了,鸟儿在树间扑翅、跳跃的声音……真是一个热闹却令人心神安宁的世界,是书中的还是窗外的?

  你合上书,对着窗外那个小园子凝望聆听,是的,那鸟鸣声确确实实就在窗外,就在那几株刚刚抽了新芽的树上!

  但你又分明听到,那声音响在你的心坎上,响在你的灵魂深处的某个地方——

  你想起了那个茶园,在春光里熠熠生辉的茶园;想起了母亲,想起母亲在茶园劳作的身影;想起了当时的鸟鸣,在幽静的深山里婉转而动听……你想起了自己已经太久没有侧耳倾听一声鸟鸣,太久没有用心去听母亲的一顿唠叨,太久了没有去细听自己内心跳动的声音。

你恍然间听到有水滴落书页的声音,惊觉时,那是你许久以来落的第一滴热泪。

  听听那鸟鸣声,无论是清晨还是日暮;听听那鸟鸣声,无论是深夜还是正午;听听那鸟鸣声,那声音里有你熟悉的温度,有你怀旧的身影,有你梦想的旧痕。

听听那鸟鸣声!

  7.提示:

只要不拒绝__,__就会__(条件与结果),有两种情况:

一是不拒绝别人要求你做某事。

例如:

只要不拒绝(别人)帮助,就会走出困境。

只要不拒绝父(母)爱,你将生活在幸福中。

只要不拒绝希望∕机会,就有成功的可能。

只要不拒绝痛苦∕挫折∕失败∕坚持∕困难,生命会变得更加坚强,灿烂,就有打开成功大门的机会。

只要不拒绝合作,就能双赢。

  8.“一叶落知天下秋”的基本含义是:

局部包含着整体,由局部可以推知整体。

如果把它当作一种比喻,则以下表述方式都可视为正确的解释:

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由细节推测全貌,由有限推知无限,由细微现象看出内在本质,由眼前小事预见未来结果。

写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由细节推测全貌,由有限推知无限,由细微现象看出内在本质,由眼前小事预见未来结果等,都切合题意,内容项可评为一类。

不把“一叶落知天下秋”看作有固定含义的哲理名句,而看成一般比喻句,把“一叶落”比作暂时的挫折、细小的缺点等,把“天下秋”比作事业的彻底失败、人生的全盘否定等,也可视为切合题意,内容项可评为一类。

  9.(2009年4月济南市高三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请以“距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10.(江苏省南京市2009年第二次调研考试)

  请以“纪念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11.(海淀区09年高考(论坛)语文一模)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了解生物学的人都知道,各种生物不是独立生存的,而是生活在大大小小的生态圈中,彼此依赖,相互影响。

人类社会也有各种各样的圈,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哪个不在圈中?

圈可以令人温暖、安全、成功……也可以让人狭隘、迷失、窒息……

  面对形形色色的圈,请展开联想,请以“圈”为题写一篇作文,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自选文体(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12.(2009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多变的图案

  叠翠的波浪冲上沙滩

  岸边留下条条迷人的曲线

  每次潮水总要变换美丽的图案

  涨潮退潮永不会有相同的瞬间

  请你根据对这首诗的理解,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3.(2009年4月江西省八校联合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生活中,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远方似乎有我们身边找不到的东西,不仅仅是风光美景、人文历史……更多的是一种梦想、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

  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

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中燃烧。

于是,我们总是期盼远方。

  要求:

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超出材料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4.(湖南省2009届十二校)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他钓了非常多的鱼,但每钓上一条就拿尺量一量,只要比尺大的鱼,他都丢回河里。

其他的钓客不解地问:

“别人都希望钓大鱼,为什么你却将大鱼丢回河里呢?

”这人轻松地回答:

“因为我家的锅子只有尺这么大,太大的鱼装不下”。

  要求: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15.(云南省昆明市2008—2009学年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麦田里一片金黄。

农人们都在准备收割。

有位割麦人突然发现,他的麦田里还有一穗麦子泛着青色。

于是他决定等着这一穗麦子黄了再来割麦。

这是他一贯的风格。

他的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

等这一穗麦子黄了的时候,其他所有的麦子都已经落地。

  要求:

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6.(2009年4月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抽样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诗人说:

满树的花朵,只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

  哲人说:

再创造人时,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农民说:

有了种子,也不一定能丰收。

  ......

  请就以上材料,围绕“种子”,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要求:

全面理解材料,可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9.例文:

距离

  黑暗中的蝴蝶说:

原本想亲近火焰,竟被吞噬了粉嫩的外衣;草地上的雄鹰说:

原本想亲近人类,却退化了刚健的羽翼;温室里的幼苗说:

原本想靠近温暖,却丧失了抵御风雪的毅力。

可见,亲密未必昭示和谐与美丽,有时也会留下累累疤痕阵阵伤痛。

  从君主立宪到改革开放,从衣不蔽体到纳米服饰,从刀耕火种到机械作业。

人类在世代繁衍中不断进军自然。

曾经“西塞山前白鹭飞”,曾经“桃花流水鳜鱼肥”,曾经“天苍苍,野茫茫”。

然而,由于人类肆意的蹂躏,鸟鸣被噪音淹没,溪水失去了原有的清澈,花香为烟雾冲淡。

结果人类的亲密让植物无法生存,动物无处藏身。

自然在呐喊:

事极必反,适者生存才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金科玉律。

  面对宇宙中的繁星,也许因迷茫而感到神秘;面对蓝天上的白云,也许因遥远而感到飘逸。

自然事物常因有了距离而产生美丽的幻想。

那么人的心灵同样会因超脱世俗,而愈显生命的光辉灿烂。

“举世皆浊而我独醒”的屈原没有同流,宁被流放;李白不慕富贵与明月为伴;庄子持竿不顾,宁“曳尾于途”。

他们胸中释然,游闲山乐水,以曲径通幽为伴,拒功名利禄与千里之外,是对高尚人格的坚守。

  人生之路曲折蜿蜒,当人们面对厄运时,是多么需要温暖关怀呀。

也许,当泪水迷蒙双眼,流淌忧伤时,只需一个鼓励的眼神便会温暖他人凄冷的心房。

也许,当呆滞的目光在虚无中游荡时,只需一个淡淡的微笑,便会滋润他人干涸的心田。

当濮存昕紧握艾滋病人的手时,艾滋病人的脸上绽放的是充满爱心的花朵;当徐本禹从繁华城市走进大山深处,扛起轻颓的教室时,孩子们眼里铺满了温暖的阳光;当钟南山来到非典患者身旁时,他们心中充满了战胜病毒的勇气;当田世国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时,天下所有母亲收获了欣慰的泪水。

这是真情的演绎,是对爱无距离的亲密。

  距离可以无限远,也可以无限近。

距离太远,让人产生思慕与渴望;距离太近,又会产生矛盾。

距离产生美也可产生阻碍。

  雄鹰因长空之高远而搏击,兰草因空谷之弥幽而独立。

人在焦灼与通达之间,功名与自然之间,善与恶之间,爱与恨之间……都应丈量出自己的位置,丈量出生命的阳光地带。

别忘记距离也是一种美。

  10.关于审题与立意:

题目是“纪念日”。

“纪念日”,是指值得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表示怀念的日子。

考生可以选取国际国内某个或某些重大节日,也可以选取学校的、家庭的或个人的值得纪念的日子,以之作为写作的主体对象,或叙写值得纪念的事件,或记述举行纪念活动的情景内容,或抒发真切的感受,或发表个人的看法等等。

总之,选材是广泛的,立意是多元的。

但无论采用何种文体作文,都应扣题而发,都应紧扣“值得纪念”和“日子”两个要素,都必须有着健康的思想情感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11.写作提示:

圈的特性:

(1)是由生物或人、国家所组成的,在圈中可以“彼此依赖,相互影响”。

(2)圈可以令人温暖、安全、成功,也可以让人狭隘、迷失、窒息”。

由此联想:

这个圈应该是指生态圈、人际圈、朋友圈、生活圈、娱乐圈、文艺圈、体育圈、利益圈、学校、班级、家庭……,甚至可以是国家联盟、缔约组织、宗教团体、行业、协会、网友……,它们内部的构成要素应该是“彼此依赖、相互影响”。

而这个圈不应该指蓝球圈、钢圈、臂圈、圆圈、孙悟空用金箍棒给唐僧画地为牢的圈,唐僧给孙悟空头上戴的紧箍,也不是圈套,不是枷锁,不是个人思想、心灵的禁锢……圈的范围是广的,所以在写作时的最好策略应该是“大题小写”:

从思想方面“大题小写”——圈中需要包容、和谐、如何融入、如何跳出,选其中一个具体发表议论。

从题材方面“大题小写”——可就朋友圈、演艺圈、社交圈等具体发表议论。

有同学专就娱乐圈乱象发表看法,有同学专就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如何处理与各国关系发表看法,就能写得具体、议论有针对性,有自己的角度。

  12.立意提示:

(1)美的多样性

(2)变化(3)充实的人生才会美。

材料的立意角度不限于提示。

  例文逝者如斯

  古代哲人亚里士多德说:

“我是一条河,你看到我永远在这里,但其实我已不再是我,你看到的那个我已流向远方。

”他告诉我们因为“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所以万事万物都因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换。

  还记得吗?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山川相缭,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但当他”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舳舻千里“何其伟哉|可是现在他在哪里呢?

时间的流逝,流去了他的豪放洒脱,流去了他的英雄气概,流去了他的宏伟大业。

一切亦不复存在,一切都在变,变幻是历史的宿命。

  还记得吗?

父母额头上的皱纹,两鬓上的华发,粗糙但温暖的大手,他们由风华正茂变为垂垂老矣,由神采飞扬变为平平淡淡,朴实无华,由强壮有力变为力不从心……时间改变了这一切,你永远也不可能找到从前的父母了。

或许你会因抓不住时间而悲叹伤心,但只要淡然一点你就会释怀。

或许因为时间的流逝你得到了不同的关爱,不同的体贴,不同的温暖。

我想那其中蕴含的情意是随时间越来越浓的吧!

时间改变了一切,但或许这也是一种美丽,变幻是岁月的脚印。

  佛曰: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那我想说:

“一瞬一乾坤。

”每往一瞬,我们的世界就变了一个样子,它瞬间存在又在一瞬间逝去,不断的更新、变革。

一瞬之间,你已不是你,你周围的人也不再是他们原来的自己,我们都在改变,时时刻刻。

一瞬之间花非花,雾非雾,大自然在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