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先改教育评价标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5402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先改教育评价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先改教育评价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先改教育评价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先改教育评价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先改教育评价标准.docx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先改教育评价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先改教育评价标准.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先改教育评价标准.docx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先改教育评价标准

课程改革

改变

教育评价标准是关键

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三星学校向廷艳

我教过几个小学一年级,发现一年级小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

那就是你还没教他们汉语拼音,他们就说:

“我们已经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学过了。

”让他们来读,却发现他们的读音是错的。

然后花很多时间去纠正,可还是收效甚微。

教他们写生字时,他们也总说自己已经会写这些字了,那样子很得意。

但是又不按正确的笔顺来写,有些生字,例如简单的“口”字,不管你纠正他们多少次,他们还是会按照他们原来的习惯来写,直至六年级毕业。

不光是我,我的那些凡教过一年级的同事们都曾为此而烦恼。

我们常常在闲谈时说到幼儿园不懂装懂,误人子弟。

都觉得幼儿园何必教这些呢!

他们要教的其实很多,例如:

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做游戏等。

可是幼儿园也有苦衷,他们说家长们会用我的孩子在你们幼儿园学会了多少个字,会算多少道题,入学前会不会汉语拼音来判断幼儿园的好坏。

而家长的口碑直接关系着幼儿园的经济效益,所以现在的私办幼儿园都竞相教幼儿们写字,算术,期末还要考试,以此评定孩子的优劣。

一些家长口中的好幼儿园还常常给幼儿们留作业。

家长们看到自己的孩子从入园前的一无所知到会写字了,会算数了,特别高兴,认为自己的孩子这下不会输在起跑线上了吧。

可没有料到,上一年级时,那些在幼儿园里学得越多越好的孩子,反而比不上在幼儿园里玩玩闹闹的孩子。

家长就不解地问老师:

“为什么我的孩子在上幼儿园时成绩都那么好,可是读一年级却下降了呢?

”说话间流露出一种对一年级老师的不信任,觉得他们没有重视自己的孩子。

一年级老师满腹委屈,说:

“这都怪他们在幼儿园里学得太多了,错误的读音怎么也纠正不过来,错误的写字姿势和写字的笔顺手把手地教,也改不过来。

相反,那些在幼儿园学得不好的孩子,他们没有错误经验,老师怎么教他们怎么记,所以成绩自然就好了。

”到这时家长才后悔不该当初让孩子完成什么家庭作业啦!

一天三遍地练习读汉语拼音啦!

我不知道其它地方的幼儿园是否也如我们这儿的幼儿园。

但我今天在这儿写出这个事实并不是想批判我们这里的幼儿园。

我只是由此联想到我们的基础教育,反思我们在教学中有没有犯跟幼儿园相似的错误。

相比幼儿园来说,我们犯的可能不是知识性的错误,但是,我们对学生分数的过分追求,对所谓参考答案的过分依赖,对学生题海战术的训练,对学生作文的背诵式教学法等等做法,有没有扼杀学生的灵性呢?

有没有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根据我的观察和实践经验,我认为我们以上那些提高学生成绩的有效做法的确有它的负作用。

我们这儿有一所小学校,每年小学毕业成绩都是名列全市前茅,校长也因此受到市教委领导的多次表扬,并且还被树立为其他学校学习的榜样。

当初我曾十分羡慕这所学校,于是就向我的一个要好的同学打听这所学校的高分产生原因。

因为我的这位同学正好是那所小学所在地的初中的老师。

可是他却生气地说:

“你什么榜样都可以学,就是不要学他们的做法。

他们为了获得高分,连下课都有作业给学生做,下午给学生补课要补到七点钟,把小学生硬是当高中生对待。

更无耻的是毕业考试的时候,居然有很多学生要上厕所,而厕所里竞然有老师在那儿给学生写答案。

这事儿是被他们初中监考的老师亲自撞见的。

他们的学生一到中学来读书,就表现出十足的思维懒惰,自己不肯脑筋,什么问题都等着老师给他们抄答案,有的人还养成了抄袭别人答案的坏习惯,考试做弊之风屡禁不止。

许多学生都对学习缺乏兴趣。

弄得他们初中的毕业成绩很差。

于是他们那儿的家长都说他们初中的老师不行,有关系的人家都将自己的孩子转到别的初中去上学。

他们初中的老师真是有苦说不出,同时也为思维僵化的缺乏灵性的孩子们可惜。

”听了他的话,我不禁愕然!

惊诧于老师为了高分不择手段,惊诧于学生的繁重学习!

惊诧过后,我不禁感慨:

是啊!

为了得高分,城里的一些优秀教师不是也让学生背诵作文以应对考试吗?

我曾经参加过六年级的毕业试卷阅卷工作。

有几次都是抽到改作文。

我就发现那一本本书写工整美观,语句通顺优美,很少有错别字,中心明确的作文有的竞然是我在作文书上看到过的范文。

而有的作文虽然不是我见过的范文,但也是内容千篇一律。

我认真地阅读着学生的作文,好不容易在书写不是很好的一本本作文里倒是发现了流露出小学生真情实感的内容新颖的作文,我给了他们一类作文的高分。

可是我的作文批改速度却远低于其他的阅卷老师,为此我受到了主持阅卷工作的教研员的特别提醒。

我事后请教于人,他们说:

“你看那么仔细干嘛,人家的作文书写又工整,内容又差不多,不用个个全看,都知道该怎么给分。

而那些书写比较差的作文,统统归入三类作文。

这样改起来不就快了。

我这才恍然大悟,但是却多了一份担心。

我担心这样阅卷会纵容一些老师投机取巧的作文教学法。

我认为是投机取巧的作文教学法,可我的一部分同事却认为这种应对考试的背诵作文教学法切实可行。

首先它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有话可写;其次是不用花很时间与精力去指导学生怎样写作文,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练好作文的书写。

再有就是凭着学生作文书写的美观和字数多,很容易得高分。

必竞像我那样阅卷的人不多,谁愿意干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他们反驳我说:

“博闻强记也是一种从古至今都沿用的教法。

不是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的古训吗?

况且语文书中的日积月累不也是提倡学生背诵吗?

以前的私塾就是让学生背诵什么三字经、四书五经啦!

还不是出了那么多大文豪,留下了千古美文。

小学生把各个类型的作文背得多了,自然就会写自己的作文了。

虽然他们说得有道理,但我却并不乐意接受这种背诵作文教学法。

我坚持认为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在某些阅卷老师那儿蒙混过关,侥幸得高分。

但是却让我们感到作文教学的枯燥乏味。

作文本来是最能表现学生灵性与天赋的形式,但是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却扼杀了学生的个性。

又怎么能让学生学会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呢?

又怎么能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从而热爱生活呢?

又怎么能让学生学会“以我手写我心”呢?

更可怕的是它忽略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心中也许会埋下知识盗版的隐患。

这样想可能是我多虑了。

但是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温家宝总理说中国的经济要转型,要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中国的教育如何能培养出创造型的人才呢?

显然不是目前那些急功近利,不顾学生长远发展的高分追逐法所能胜任的。

我们的学校、家庭在攀比高分的同时,可曾想过我们为什么培养出了高分低能的学生,为什么培养出了神经病型的大学生、中学生。

难道他们不是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分工合作的产物吗?

他们的家长就像我们这儿的幼儿园家长一样,不懂教育的规律,妄自评判我们的学校、老师和自己的孩子,最终自食其果。

家长不懂教育的规律情有可原。

可是我们的学校和老师却出于对学校声誉和个人名誉、经济效益的追求,一味迎合家长的口味。

这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吗?

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怀着一颗“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心,站在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度,投身到新课程改革中,自觉主动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谋求学生长远发展的素质教育的理念。

但是仅寄希望于此是渺茫的。

身为一线教师,我深感现行的教育评价标准正桎梏着教师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探索。

教改的口号虽然提得轰轰烈烈,然而实际上教育评价的标准还是只看学生的分数。

人们已经习惯于看高分,就像当初大力提倡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一样,由于要求必须减负不减质,结果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又重新沉重起来。

难怪有人戏称“素质教育”为“数字教育”。

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考高分,将来上重点大学。

二、教育行政部门依然以考试分数的及格率、优良率、人平分、升学率等作为考核学校的标准。

三、学校评价教师的标准还是考试的分数。

这样自上而下的分数评价标准就像把教师压在“五行山”下,怎么能挣脱应试教育的枷锁,去大胆探索并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呢?

所以,我认为实施新课程改革,改变教育评价的标准是关键。

那么,如何改变教育评价的标准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再也不能单纯地以考试的分数来评价学校领导、学校和教师了。

我们应该自上而下地从四个方面来改变教育评价的标准。

第一、改变评价学校领导的标准:

评价领导主要看其是否廉洁、公正;是否关心教职工的疾苦;管理方式是否能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生活作风是否正派;教育观念是否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二、改变评价学校的标准:

认定一所学校的优劣,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一看学校是否真正把德、智、体、美、劳等各项课程和语文、数学等课程同等对待了。

二看语文、数学的高分是怎么得来的。

如果是通过占用其它课程的时间或者组织学生集体补课得来的,就不应该表扬这种做法,相反应当给予批评和适当的处罚。

三看学校是否开展了相应的活动,促进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

第三、改变评价教师的标准:

评价教师首先看其言行是否符合教师职业道德。

其次看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否能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个性发展。

另外,看教师是否注重自身的学习提高。

第四、改变评价学生的标准:

评价学生,就得改变考试的内容和方式。

对于小学生,不只是考语文、数学,其它学科也要认真检测。

至于考试的形式,不一定只做试卷,也可以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在活动中看学生的表现,以此评价学生。

笔试的答案不要苛求符合标准答案,特别是语文的阅读部分。

总之,只有评价学校领导的标准变了,评价学校的标准变了,才会改变评价教师的标准。

只有评价教师的标准变了,才会改变评价学生的标准。

只有改变学生的标准变了,素质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实施,新课程改革也才能落到实处。

所以,我认为自上而下地改变教育评价的标准,才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

试想,教育评价的标准变了,教师们就不会为追求高分而急功近利了,不会成天陷在作业试卷堆中不能自拔,他们就有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设计高质量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案,有时间去提高自身的素质。

按照应试教育的方式有人上大学,有人读职高;按照素质教育的方式也有人上大学,有人读职高。

这其实跟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并不相悖。

我们教育工作者可以向家长宣传好的教育方法,让他们懂得培养孩子成才不光是学校的责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个人成才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结果。

例如家长的身教言传对孩子成长很重要;一个温馨的家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重要;理性地关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培养孩子爱劳动、讲礼貌、尊老爱幼、富有同情心等美好品质也很重要。

不要只看分数,特别是对小学生,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发展潜力巨大,不能让那些急功近利的高分追逐法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他们的灵性,所以家长就不要只以分数来评价学校的好坏,老师的优劣,请家长积极配合老师教育孩子。

我想,通过各种媒体和老师的宣传,家长的观念是会改变的。

何况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已经让一部分家长改变了评价孩子的观念。

学校、家长、社会联合起来,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创新型的、有个性、有活力、积极向上的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