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5330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docx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docx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分类号:

G40    密   级:

学士学位论文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Inmiddleschoolchemistryteachingtocultivatestudentstheconsciousness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

系别专业:

教育系科学教育

姓名学号:

苏孟霞1040107

年级班级:

2010级1班

指导教师及职称:

陆国志教授

 

2014年4月

摘要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污染物的大量排放等,造成了自然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保护环境己经成为了人类的共同呼声和人类共同的事业。

中学阶段是每个人的思想道德观念与意识形态从形成到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化学学科和环境问题有着密切的相关特性。

当前重大的环境问题基本都能和化学品的生产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关系,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以及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对各种环境污染的发生、危害和防治措施有所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帮助他们建立可持续的发展观,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目的。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环保意识;培养

 

Abstract

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industrialandagriculturalproduction,theexcessivedevelopmentofnaturalresources,thelargeamountofpollutantdischargeandsoon,hascausedtheshortageofnaturalresourcesandenvironmentpollutionproblemisincreasinglyserious,tohumanhealthandsurvivalalsocausedseriousthreat,protectingtheenvironmenthasbecomethecommonvoiceofthehumanandthehumancommoncause.Middleschoolstageiseveryone'sideologicalandmoralconceptsandideologyfromtheformationtothematureanimportantstageofthechemistrysubjectandtheenvironmentiscloselyrelatedfeatures.Currentmajorenvironmentalproblemsofthebasiccanandchemicalproductionaredirectlyorindirectly,asaresult,theenvironmentaleducationinmiddleschoolchemistryteachingisnecessary.Teacherscanthroughclassteachingandsecondclassactivitiestoletthestudentsinavarietyofenvironmentalpollution,harmandpreventionmeasures,anddevelopingthestudents'consciousness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tohelpthemtoestablishasustainabledevelopmentview,finally,enhancethescientificliteracyofstudents.

Keywords:

middleschoolchemistryteaching,environmentalawareness,training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既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如酸雨、温室效应、水体污染、土地沙漠化、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濒临枯竭、森林面积的大量减少,以及有毒化学品的随意排放等。

这些问题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事业。

且这些问题都能和化学扯上关系,为了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把环保意识带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这是作为化学教师应尽的义务。

 

 

第一章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意义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为了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他们了解化学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价值观与态度,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

而学校和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通过将环境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化学教学活动中,以及将这些内容整合到教材中,为环境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将环境教育渗透到中学化学教学中是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学阶段是每个人的思想道德观念与意识形态从形成到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化学学科和环境问题有着密切的相关特性。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使学生知道各种环境污染的发生、危害和防治措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让学生逐步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意识,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使学生喜欢上化学这一门课程。

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是很重要的。

以及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确定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努力培养中学生的环境素质,在中学生中树立正确而全面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二章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途径

2.1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1.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环境教育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学化学教育中有很多关于环境教育的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化学知识和环境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

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好现有教材的知识内容,强化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这方面的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讲到某些物质的化学性质时,不仅教会学生认识它们对生产和生活发展的用途,更应让学生明确哪些物质对环境会造成污染,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治原理和方法。

初中化学课中讲到空气的成份,提及空气污染,就让学生初步了解,主要是工业生产的废气、石油煤植物的燃烧产生的烟雾、汽车尾气的排放、食物的腐烂、喷洒农药等等。

讲到水是重要资源时,可以让学生知道水资源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要了解目前对水污染的主要是工农业排放的废弃物、生活污水等。

到了高中,讲硫元素、氮元素、重金属及酸碱盐等知识,可以进一步说明空气污染的具体物质是SO2、SO3、NO、NO2、CO和CO2等气体。

水污染的具体物质是重金属及酸碱盐等无机物、耗氧物、植物营养物、难降解的有机物、病原体、放射物、固体悬浮物等,并讲出一定的成因。

在教学中为了增强化学课的兴趣性,还可以做知识性介绍:

1952年12月份在英国发生的“伦敦烟雾事件”,持续近两个多月,造成近万人的死亡;1943年9月在美国发生的“洛杉矶型烟雾”,是因汽车放出的尾气经过复杂的光化学反应造成的污染,当时诱发了普遍性的哮喘病;以及今年2月份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都发生了“雾霾事件”,因雾霾天气引发哮喘和肺气肿的病人翻倍等,可以利用一些重大空气污染的事件,提醒学生对空气污染的重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中可以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很多。

初中化学中的空气、水、一氧化碳、酸碱等章节,高中化学中的卤素、硫、氮、磷,以及钢铁冶炼、有机物的合成等知识。

讲水的组成时,可用目前我国的江河湖海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具体数据,说明污染主要来源于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生活用水。

如对我国的几大水系:

长江、黄河、淮河、松花江、辽河等流域161个支流,1万多个排污点,做了采集、测验,发现有近10×105km河流中,超过50%被污染,4×104km的水域不符合渔业生产水质,2.4×103km灌溉河流中鱼虾类绝迹。

让学生明确虽说农药、化肥对农作物有益处,但它也能污染环境。

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知道水资源是有限的,不仅要节约用水,更要防止水污染。

适当时机举例,如日本历史上曾发生的“水俣事件”。

高一教学中讲到硫和氮元素时,可以结合SO2、SO3、NO2、H2S等物质能形成酸雨的成因和造成的严重后果来讲,不仅能教会学生这些物质的化学性质,还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等,在空气中、水中含量过高,对人类及动植物和土壤等造成有危害。

教师在教学中多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准确运用知识,说明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举出一些学生身边的事例,启发他们学会观察周围生活中污染现象,如:

学生中存在抽烟现象,讲清吸烟不仅危害身体健康又污染生活环境;学生宿舍和教室中,有的同学乱扔废弃物,既行为不美,又影响生活学习环境卫生;生活中人们大量使用塑料袋是聚乙烯合成物,不易降解,形成白色垃圾;用过的电池、废旧金属等,是不能再生的矿产资源等。

教师把教学内容有机地补充环保知识,不仅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实用性,更能启迪学生进行思考,知识面不断扩大,使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有知识的痕迹,树立科学的自然观,激发学生立志应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不仅要节约有限的自然资源,更主要的是强化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加以保护。

2.1.2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过去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意到化学实验与化学知识的结合,而忽略了环保意识的教育。

因此,有必要引起化学教师的足够重视,必须将化学知识、化学实验与环保知识三者结合起来,把实际生产中防潮、防腐、治污的化学方法利用到化学实验中去,消除污染。

要运用化学知识利用化学实验研讨实际生产中的污染防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学习环保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用最少的药品,减少废弃物:

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验肯定会涉及到有害和有毒的物质。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当前国内外迅速发展了一种新兴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微型化学实验,它具有操作简捷、反应迅速、现象明显、节省药品、污染小且安全的优点。

因此,教师可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废弃物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例如,在铜和浓硝酸的反应实验中,我们可以利用注射器代替试管进行试验,改进后的装置是封闭体系,易于对比观察,效果明显,药品的使用比改进前少得多,同时能防止有毒气体二氧化氮的泄漏而污染空气。

这样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建设一个美好的绿色家园”的高尚情操。

正确处理化学实验废弃物:

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对废弃物进行正确的处理,让他们知道现在工业上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量是日益增多,严重的危害到人类的健康以及生存的环境,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正确的处理好废弃物。

因此,在化学实验中,不仅要通过少用药品来减少废弃物,同时也要对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决不能随意到处倾倒而造成了环境污染,有的甚至可以变废为宝。

例如:

某一些不能直接利用的有毒或有害物质,可用化学的方法来进行妥善的处理,如采用酸碱中和的原理、氧化还原反应等方法对废弃物进行回收。

某些废弃物经过简单的处理后可以进行二次使用,如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可以用来制取氧气的催化剂,最终的残余物还可以用于钾的焰色反应等,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化学实验进一步提高他们处理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减少实验过程有毒物体的泄漏:

中学化学实验室里的污染源很多,国家提出居民区大气中的有毒物质有21种,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含有了14种。

并且化学实验总会伴随着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的生成,这些产物中有很多是有毒或有害物质,如果散发到空气中、水中就会造成空气或水的污染。

这就要求教师要严格的教育好学生,在做实验前首先要检查气密性是否良好,在一些有毒气体的制备实验里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或者及时烧毁掉,把有毒气体转化成无毒气体或毒性降解物。

此外,一些难度比较大、毒性比较强、时间比较长的有机演示实验,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替代也是教师应考虑的一种方法,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获得有关实验的感性认识,达到演示实验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这样不仅大大的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受到更直观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2.1.3在化学复习课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新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只是一些环境保护教育的零散片段,学生掌握的环保知识是孤立的、不连贯的,在复习课时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已有的环保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进一步的深化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复习到大气污染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一些会造成大气污染的各种物质进行归纳和总结,例如:

碳氧化合物的污染,分别介绍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再补充一氧化碳会使人中毒,轻者会昏迷,重者则会死亡,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使南北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让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通过在复习课上对新课中讲解的环保知识进行联系,归纳总结,这样不仅深化了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认识,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对环保知识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全球的十大环境问题里,其中有很多项都可以用化学知识来分析说明,能够让学生们知道环境问题的前因后果,以及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能够使学生了解和关注到这些问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的目的。

如在高一的化学教学当中,结合卤素的知识来介绍臭氧层空洞的原因,结合二氧化硫的性质来介绍酸雨,结合氮的氧化物的性质来介绍城市的环境污染,在高二的化学教学当中,结合高分子聚合物来介绍白色污染,在高三的化学教学当中,结合电解和电镀来介绍水体的污染,通过这些污染的问题让学生懂得“过去人类对自然的破坏的行为造成了今天的恶劣局面,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也必然会遭到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人类应该和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现在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同时也是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思想,可持续发展包括持续生态和持续经济及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内容。

主张人类应该和自然和谐共处,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生态的基础上持续经济增长,做到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主张公平分配,来满足当代与后代人们的基本需求。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当今的学生是跨世纪的新一代,掌握对人类的社会发展有很大影响的这一指导思想是有必要的。

教师应紧密结合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让学生学习这一思想的理论,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并且对他们相应的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2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环境保护意识,仅靠课堂的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很多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动手中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和增强他们保护环境的紧迫感与自觉性,把环境保护的教育从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教师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着手:

2.2.1组织化学课外兴趣活动小组

学生学习化合物的溶解度后,组织学生测量来当地水中化学物质的含量,和有关科学数据加以对比,鼓励学生根据测得的结果来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而应用于指导改善水资源以及防治污染所提出的方案,或者写成科普小文章,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力。

2.2.2组织学生做社会调查活动

对石油化工区环境的检测,调查化工区的一些工厂向外排出的污染物中都有哪些有害物质呢?

每一天的排放量为多少?

是否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对环境会有什么危害?

工厂能否有防治的措施?

调查研究后要求每个学生写出调查报告,还可以组织全体学生对市内交通区进行汽车尾气检测等活动。

2.2.3组织参观现代化的化工厂

组织学生到一些化工厂去参观,去看一看化工厂的生产情况,了解它对环境是否有影响?

影响物质都有哪些,化工厂在处理工业污染的方面都做了哪些防护的措施,他们用什么样的设备来解决污染,还可以指出尚有哪些不足之处,让学生来开动脑筋想出解决的方法及灵活运用化学知识。

2.2.4开展环保专题讲座

教师通过讲授一定的知识后,结合有关的环境保护问题,列出讲座的题目,如:

①石油工业的发展前景及未来能源的问题;②臭氧层的保护及作用;③二氧化碳和温室效应及其控制;④汽车的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和新型燃料的开发等。

教师讲或者请有关环保专家来讲,引起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扩大知识面,让学生知道化工生产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对环境保护的工作更重要。

2.2.5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规宣传

使学生在活动当中了解国家有关的《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规,培养并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深化他们对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等。

在化学教学当中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不仅只是化学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环境保护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每一个人都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共同建设没有污染环境的绿色文明。

 

结论

“求真向善”是教育德育的目的,在中学的化学教学中,“求真”可以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进取精神与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毅力;“向善”则可以塑造学生博爱的情怀和抗恶的品质。

而“探索求真”是科学精神的核心,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加强科学精神的同时也要加强人文精神。

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的平衡发展等都是人文主义课程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构成科学素养的要素。

教学实践证明:

一节积极高效的中学化学教学课,应懂得充分利用化学学科这门学科的本质特点和自身存在的规律等方面适当地渗透环保意识,从而符合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且希望通过人文精神的教育、个人情感的积极投入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化学课上,中学化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注重渗透环境保护意识,通过以培养学生的形象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相结合作为提高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科学的世界观,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去认识世界,感受科学带给生活的变化。

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并和谐发展,提高科学认识能力,掌握科学方法和手段,并为形成良好的科学品德起到了积极作用。

总的来说,既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培养了学生对于环保意识的注重。

这样一来可以发现,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这更是化学教学新课程标准中情感与价值观的体现。

面对新课程的改革,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适时渗透环保意识,既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是很重要的,应该受到重视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刘晓阳.环境意识的培养与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与管理[J],2007(12)

[3]王茂.对环境教育内涵的再认识.安阳师范学院学报[J],2003(4)

[4]张荷皎.美国服务学习研究——侧重于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分析视角.西南大学[J],2009

[5]祝怀新.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6]马桂新.环境教育学[M].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2011

[7]杨莉.环境保护与化学教育[J].新课程教师版.2012,10

[8]《化学教育》2011年1-6期总目录[J].化学教育2011年06期

[9]曹亚玲.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12年06期

[10]王祖浩.《化学与生活》,江苏:

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11]江家发.《现代生活化学》安徽: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