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上大学传热学三级项目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5280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3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燕上大学传热学三级项目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燕上大学传热学三级项目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燕上大学传热学三级项目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燕上大学传热学三级项目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燕上大学传热学三级项目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燕上大学传热学三级项目报告.docx

《燕上大学传热学三级项目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燕上大学传热学三级项目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燕上大学传热学三级项目报告.docx

燕上大学传热学三级项目报告

传热学三级项目报告

 

固体表面黑度的测定

 

 

姓名:

课程名称:

工程传热学

指导老师:

日期:

2014年12月10日

目录

一﹑摘要1

二、前言2

三、项目报告正文3

3.1设备介绍及实验原理分析3

3.2试件三维图和二维图5

3.3实验步骤介绍7

3.4实验数据及实验结果7

3.5实验结果分析8

四、感想9

五、参考文献10

 

一﹑摘要

在传热学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辐射换热的理论,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深入学习这一理论,在本项目中我们采用真空辐射法测定固体表面黑度,从而分析出固体表面黑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中,首先将表面锈蚀处理的试件放入真空腔内,通过电加热彼此之间以辐射换热方式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计算换热量和调节试件外表面温度,分析固体表面黑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二、前言

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辐射换热理论,掌握用真空辐射法测定固体表面黑度的试验方法,分析固体表面黑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在辐射换热理论中,黑体占有重要地位,黑度取决于物体的性质、物体的温度、表面状态、波长、方向等,通过本实验的学习,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辐射换热理论,掌握了用真空辐射法测定固体表面黑度的方法。

本实验根据已经有的实验仪器,通过对电压的调节,两个小时进行一次数据记录。

本实验装置中存在空气泵,可以将管内的空气抽干净,以保证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导热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室要记录两个温度和当时仪器的电压和电流。

通过公式进行计算,在坐标图上画出曲线,以便分析不同温度下对表面黑度的影响。

小组成员自己装卸仪器,测量工件尺寸,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增强了动手能力,根据生活经验和传热学知识,我们判断固体表面的黑度随温度的升高呈现下降或波动趋势。

 

三、项目报告正文

3.1设备介绍及实验原理分析

本实验采用真空辐射换热法。

实验设备由黑度测定分析仪本体及三个系统组成。

三个系统分别为

1)加热系统:

包括电加热器、电流表、电压表、调压器、稳压集成块。

2)真空系统:

包括真空泵、真空保持阀、真空表、大气阀以及密封装置。

3)热电偶测温系统:

包括外壳及试件上的热电偶、数显湿度表。

本体是由圆柱管的试件及外壳组成。

试件外径为25mm,管长270mm.外壳内径为99mm,管长为270mm。

本实验装置的外壳内表面黑度取ε2=0.6。

具体测量原理及装置参见图1。

当一物体放在另一物体的空腔内,且空腔内不存在吸收辐射换热的介质时(如空气),彼此以辐射换热方式进行热交换,其辐射换热量由下式计算:

=

1/ε

+

1/ε

-1)(W)

(1)

式中F1——

试件外表面积(㎡);

F2——外壳内表面积(㎡);

C0——黑体辐射系数,C0=5.67W/m2K4;

T1、T2——分别为试件外表面和外壳内表面的绝对温度,K;

ε1、ε2——分别为试件外表面和外壳内表面的黑度。

当F1、F2已知,通过实验测量Q12、T1、T2,根据式

(1)试件外表面黑度ε1可由下式算出:

ε

=1/{

-

(1/ε

-1)}

(2)

 

 

图1辐射传热实验装置简图

 

3.2试件三维图和二维图

图2实验试件测绘的三维图

图3实验试件测绘的二维图

 

3.3实验步骤介绍

1)将所用的仪器及测量仪器按图1连接好,经指导老师同意,开启电源。

2)开启真空泵,打开真空保持阀,使系统中形成真空。

观察真空表,系统中形成真空后可以关闭真空泵。

开启加热电源,调整调压旋钮,将电压调到预设初值。

3)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温度表,待温度基本不再变化时记录第一组温度及电加热器的电压电流。

4)改变电压器的电压,待各点温度达到新的稳定状态后,记录第二组数据。

重复第四项,然后记录第三组数据。

5)打开通大气阀,使空腔内通大气散热。

最后实验完毕,切断电源,整理好实验现场。

 

3.4实验数据及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记录表

材料

U

I

T1

T2

ε1

V

A

 

16

0.22

52

42

3.676

18

0.24

65

45

1.1050

20

0.28

73

47

0.7729

22

0.31

82

48

0.5452

24

0.32

88

48

0.4437

26

0.36

71

36

0.5917

28

0.38

84

44

0.4609

30

0.42

92

47

0.3854

32

0.44

99

49

0.3302

34

0.46

104

50

0.2961

3.5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可得出以下结论:

理论上实验测试的试件表面黑度在试验温度范围30-120℃随温度上升呈波动状变化,但并非周期性波动。

随温度升高试件表面黑度波动幅值变小并有向某一确定值靠近的趋势

但由于存在误差实验测量表明试件表面黑度随温度上升呈现下降趋势,并且下降趋势的快慢随着材料的不同而不同。

实验误差分析

1.实验仪器本身由于精密程度的限制及测量原理的约束可能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

2.环境温度会对实验测量产生一些影响。

3.实验数据是分配在一天中用两台仪器测得有所差异,可能引起一些误差。

4真空条件不能百分之百保证会造成测量误差

 

四、感想

通过这次实验,巩固了我们的理论知识,锻炼了动手和实践能力,掌握了新型的思维方法,认识了固体表面黑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黑度是衡量物体表面辐射换热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了解掌握这一知识很有必要,和老师学到了严谨的作风,很有收获。

 

五、参考文献

[1]张兴中黄文刘庆国《传热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P105-123

[2]张岩岩吴玉娟《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