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第23讲 真题赏析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5253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1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第23讲 真题赏析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第23讲 真题赏析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第23讲 真题赏析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第23讲 真题赏析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第23讲 真题赏析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第23讲 真题赏析三.docx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第23讲 真题赏析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第23讲 真题赏析三.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第23讲 真题赏析三.docx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第23讲真题赏析三

真题赏析(三)

新题精析

题一:

下图为某半球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

1.该图为()

A.北半球7月B.北半球1月C.南半球7月D.南半球1月

2.图示季节()

A.甲处洋流为逆时针B.丙处气压中心势力最强

C.乙处正值高温多雨D.丁处主导风向为偏南风

题二:

“渔民趁夜色出发,棉袜子、毡嘎达(鞋子)、狗皮帽子。

夜晚赶路,向选定的下网地点出发,要知道现在脚下已经不是陆地,而是冰面……网在冰下走了8个小时,终于到了收网的时候。

水底的世界被整个地打捞了起来,被上天厚爱的人群又一次获得了馈赠。

”——引自《舌尖上的中国》对我国东部某地生产场景的描述。

据此回答:

1.文中所示地区的河流()

A.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B.河道狭窄,滩多流急

C.可能在7月出现凌汛D.春季水位会明显升高

2.此季节,该地区比北京()

A.日出早,日落晚B.同一物体正午影长更长

C.气温低,光照强D.山区森林火险等级更高

题三:

下图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

图示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景:

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滚滚沙流飞泻入海。

上万只火烈鸟聚集在附近的浅滩上。

回答:

1.“倒沙入海”奇景的形成()

A.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    B.源于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C.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     D.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

2.附近浅滩火烈鸟聚集是由于该地()

A.气候较同纬地区温暖,利于繁殖     B.附近雨林茂密,利于栖息

C.沿岸有上升流,鱼类丰富,利于觅食 D.地势低平,利于筑巢

题四: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

读图回答:

1.长城()

A.一直承担着军事防御的功能B.走向主要沿山脊线延伸

C.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D.穿过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2.长城沿线是我国()

A.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B.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过渡地带

C.温带草原带与温带荒漠带的过渡地带D.畜牧区与农耕区的过渡地带

题五:

大约3000年前,秘鲁山区的农民采用一种培高田地农业技术,科学家发现用这种方法(技术)种植当地作物是现代种植方式种植产量的三倍。

据此回答:

1.秘鲁()

A.城市多分布在平原地区B.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C.受寒流影响,多雾少雨D.山区垂直自然带谱复杂

2.图中水渠的作用主要有()

①灌溉②排水③防霜冻④水运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③④

3.与现代种植方式相比,培高田地农业()

A.商品率高B.生产规模大C.专业化水平高D.效益高

题六:

我国某贫困乡镇的产业结构畸形,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主要依靠种植业。

下图是该乡镇2003~2012年的年降水量的变化图。

读图回答:

1.该贫困乡镇最可能位于()

A.广西壮族自治区B.福建省C.甘肃省D.四川省

2.该贫困乡镇发展种植业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雾霾B.干旱C.冰雹D.泥石流

3.该贫困乡镇脱贫致富的主要措施是()

A.开垦荒地B.发展畜牧业C.退耕还林D.推广机械化

题七:

下图所示为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数据。

读图回答:

1.2010年至2015年,北京市()

A.劳动人口数量增多B.人口密度减小

C.老龄人口数量减少D.乡村人口比城镇人口增长多

2.与2010年相比,2015年北京市()

A.人口合理容量缩小B.住房、就业压力增大

C.教育、养老负担减轻D.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

题八:

下图为某电子装配企业1988年~2013年选址城市与路径示意图(年度为竣工或投产时期)。

读图回答:

1.该电子装配企业()

A.属于原料导向型企业B.产业转移的方向由南向北

C.选址主要考虑劳动力成本D.产品市场由中国转向印尼

2.该电子装配企业选址的空间转移,可能导致()

A.产品价格提高B.污染排放减少

C.大规模国际人口迁移D.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加速

题九:

图1为山东省主要旅游城市及交通干线分布图,图2为泰安市1979年~2006年城区土地扩展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

泰山山体主要由花岗岩构成。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泰山谷幽壑深、壁立千仞。

杜甫曾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说明泰山的形成过程,指出“一览众山小”的地理原因。

 

“一山(泰山)、一水(趵突泉)、一圣人(孔子)”是山东省的一条经典旅游线路,但是大多数游客在泰安、济南、曲阜的停留时间均不超过一天,旅游消费以门票和餐费为主,娱乐、购物的消费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分析“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线路的开发条件,指出该线路在实际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泰安,位于泰山南麓,依山而建。

在规划建设工作中,始终坚持“山城一体、城不压山、城不上山、城中见山”的原则。

(3)读图归纳泰安市1979年~2006年城区土地扩展的特点,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4)小维和小娜针对“城市化是否有利于泰安农业的发展”这一话题展开了辩论,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阐明理由。

第1讲

真题赏析(三)

新题精析

题一:

1.A2.D题二:

1.D2.B题三:

1.A2.C题四:

1.B2.D题五:

1.D2.B3.D

题六:

1.C2.B3.B题七:

1.A2.B题八:

1.C2.D

题九:

(1)岩浆侵入岩层冷却形成花岗岩;构造抬升形成山地(构造运动形成地垒);外力风化、侵蚀逐渐形成泰山今日形态。

与周边地区相对高差较大。

(2)泰山、趵突泉及“三孔”极具特色,资源价值高,类型多样,地域组合状况好;济南、泰安、曲阜地处山东省中部、南部,位置相距不远,交通便利;山东省经济较发达,邻近京津地区,靠近客源市场;旅游地位于城市内,基础设施完善。

旅游活动设计单一;特色旅游商品开发不足。

(3)泰安市城区用地不断向西、东、南三个方向扩展,扩展速度加快。

影响扩展方向的因素主要有地形、行政、交通线等;影响扩展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等。

(4)观点一:

城市化不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

理由:

城市建筑用地占用耕地、果园和林地等,使农业用地面积减少;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导致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不足;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农产品产量、质量下降。

观点二:

城市化有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

理由:

促进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单位产出增加;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城市居民的增加,使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扩大;城乡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农业贸易的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