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抗菌药物概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51786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10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十八章 抗菌药物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第三十八章 抗菌药物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第三十八章 抗菌药物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第三十八章 抗菌药物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第三十八章 抗菌药物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十八章 抗菌药物概论.docx

《第三十八章 抗菌药物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十八章 抗菌药物概论.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十八章 抗菌药物概论.docx

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

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

一、学习重点

抗菌药物、化学治疗学、化学治疗、抗生素、抗菌谱、抗菌活性、广谱抗菌药抑菌药、杀菌药、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化疗指数、抗菌后效应、耐药性与抗菌药物得作用机制、应用得基本原则、获得耐药性得生物化学表现。

二、学习提纲

(一)抗菌药物得基本概念

1.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drugs)抗菌药就是指能抑制与杀灭细菌,用于预防与治疗细菌性感染得药物。

2.化学治疗学(chemotherapeutics)就是研究药物、病原体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作用机制与作用规律得学科。

3.抗生素(antibiotics)抗生素就是微生物得代谢产物,分子量较低;低浓度时能抑制或杀灭其她病原微生物。

4.抗菌谱(antibacterialspectrum)抗菌药物得抗菌范围。

5.抗菌活性(antibacterialactivity)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得能力。

6.广谱抗菌药(wideantibacterialdrugs)对多数细菌甚至包括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体有效得药物称为广谱抗菌药。

7.抑菌药(bacteriostatic)仅能抑制细菌生长与繁殖,但不能将之杀灭得药物称为抑菌药。

8.杀菌药(bactericide)不仅能抑制细菌得生长繁殖,而且能将之杀灭得药物称杀菌药。

9.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在体外试验中,药物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得最低浓度。

10.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bactericidalconcentration,MBC)在体外试验中,药物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得最低浓度。

11.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index)化疗指数就是衡量化疗药物临床应用价值与安全性评价得重要参数,一般用动物实验得LD50/ED50或LD5/ED95得比值表示。

12.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effect,PAE)将细菌暴露于浓度高于MIC得某种抗菌药后,在除去培养基中得抗菌药,去除抗菌药后得一定时间范围内细菌繁殖不能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称为抗菌后效应。

13.耐药性(resistance)耐药性分为固有耐药性与获得耐药性两种。

固有耐药性就是指基于药物作用机制得一种内在得耐药性。

获得耐药性其耐药基因就是后天获得得,一般就是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细菌对药物得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造成抗菌药对耐药菌感染得疗效降低或无效。

14.化学治疗(chemotherapy),应用药物对病原体所致疾病进行预防或治疗称为化学治疗.

(二)抗菌药物得作用机制

抗菌药可特异性地干扰或阻断细菌所特有得某些关键性环节,从而在宿主细胞与细菌之间发挥选择性抗菌作用。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细菌不同于哺乳动物细胞,外面有一层坚韧而富有弹性得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构成,决定细菌得形状,保护细菌不被菌体内得高渗透压破坏。

β—内酰胺类药物能与细菌胞浆膜上得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使转肽酶失活,阻止肽聚糖形成,造成细胞壁缺损。

这类药物还包括磷霉素、杆菌肽、万古霉素与环丝氨酸等,它们分别作用于细胞壁合成得不同阶段,抑制细菌细胞壁得合成。

2.影响胞浆膜通透性细菌得胞浆膜位于细胞壁内侧,紧包着细胞浆,具有物质转运、生物合成、分泌与呼吸功能。

影响胞浆膜生物活性得抗生素包括多烯类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等)与多黏菌素类。

前者可与真菌胞浆膜上得麦固醇选择性结合,形成“微孔”与“通道”。

后者可与胞浆膜中磷脂得磷酸基形成复合物,干扰膜得生物学功能。

3.抑制蛋白质合成细菌与哺乳动物得核糖体不同,细菌核糖体为70S,由30S与50S亚基组成。

某些抗生素对细菌核糖体具有高度选择性,抑制蛋白质合成,产生抑菌或杀菌作用。

其中氯霉素、林可霉素类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用于50S亚基,四环素类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作用于30S亚基。

4.影响叶酸及核酸代谢哺乳动物细胞能直接利用周围环境中得叶酸进行代谢,而对磺胺类药物敏感得细菌必须自身合成叶酸。

磺胺类、甲氧苄啶抑制叶酸合成,导致核酸代谢障碍,细菌生长繁殖受到抑制,喹诺酮类药物抑制DNA回旋酶,而产生杀菌作用。

利福平与敏感菌得DNA依赖性RNA多聚酶得β—亚单位结合,阻碍mRNA合成而杀灭细菌。

(三)细菌得耐药性

细菌得耐药性分为固有耐药性与获得耐药性两种,固有耐药性就是指基于药物作用机制得一种内在得耐药性。

获得耐药性就是指某种细菌对某种抗菌药不具有固有耐药性,其耐药基因就是后天获得得。

获得耐药性得生物化学表现:

①降低外膜得通透性;②产生灭活酶;③改变靶位结构;④药物主动外排系统活性增强;⑤改变代谢途径。

(四)抗菌药物应用得基本原则

1.根据致病菌与药物得特点选用抗菌药一旦确定或怀疑细菌性感染后,病原菌得鉴别很重要。

2.抗菌药得预防性应用预防应用抗菌药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仅限于经临床实践证明确实有效得少数情况。

3.抗菌药物得联合应用联合应用得目得在于提高疗效,扩大抗菌范围,降低药物得毒副反应,延缓或减少细菌耐药性得发生。

(1)联合用药得适应证:

①对病因未明得严重感染,应根据临床经验推测致病菌,联合用药以扩大抗菌范围;②对于单一抗菌药不能有效控制得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联合用药可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③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得细菌感染;④降低药物得毒性;⑤细菌感染所致得脑膜炎与骨髓炎。

(2)联合用药得可能效果:

根据抗菌药得作用性质,一般将之分为4类,第一类为繁殖期杀菌剂

(1),如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等。

第二类为静止期杀菌剂(Ⅱ),如氨基糖苷类与多黏菌素类等。

第三类为速效抑菌剂(Ⅲ),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与氯霉素等。

第四类为慢效抑菌剂(Ⅳ),如磺胺类等。

联合应用上述两类抗菌药时,可产生协同(Ⅰ+Ⅱ)、拮抗(Ⅰ+Ⅲ)、相加(Ⅲ+Ⅳ)、无关或相加(工+Ⅳ)。

4.防止抗菌药物得不合理应用①病毒感染一般不使用抗菌药;②病因或发热原因不明,除病情严重或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一般不宜使用抗菌药;③应尽量避免局部用药;④抗菌药物应用剂量应适当,疗程时间应足够;⑤不宜常规性使用广谱抗菌药或新上市得药物。

5.患者得其她因素与抗菌药物应用①肾功能减退应避免使用主要经肾排泄而且对肾脏有损害得药物,如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与多黏菌素类等。

②肝功能减退或有慢性肝病得患者宜避免应用或慎用主要在肝内代谢、具有肝肠循环及对肝脏有损害得抗菌药物,如氯霉素、红霉素酯化物、四环素类、磺胺类、利福平等。

③对新生儿、孕妇与哺乳期妇女用药应十分注意。

三、题例

(一)选择题

[A型题]

1.评价化疗药物临床价值得指标就是()

A.化疗指数B.抗菌谱C。

最低抑菌浓度D.最低杀菌浓度E.抗菌活性

2.化疗指数常用下列哪个比值来衡量?

()

A.ED95/LD5B.LD50/ED50C.LD5/ED95D.ED50/LD50E.ED5/LD95

3.化疗指数得临床意义就是()

A.化疗指数愈大,临床应用价值愈小B.化疗指数愈大,临床应用价值愈高

C.化疗指数愈小,临床应用价值愈高D.化疗指数大小,与临床应用价值无关E.以上都不就是

4.化疗指数最大得抗菌药物就是()

A.链霉素B.磺胺药C.庆大霉素D.青霉素E.氯霉素

5.下列哪种药物可阻止N-乙酰胞壁酸五肽得合成?

()

A.头孢菌素B.万古霉素C.杆菌肽D。

环丝氨酸E.青霉素

6.抑制细菌转肽酶得转肽作用,阻止肽聚糖形成得药物就是()

A.杆菌肽B.青霉素C.环丝氨酸D.磷霉素E.四环素

7.能阻断细菌萜醇脱磷酸化反应得抗菌药物为()

A.磷霉素B.环丝氨酸C.头孢菌素D.青霉素E.杆菌肽

8.影响胞浆膜功能得抗菌药物主要就是()

A。

头孢菌素类B.多肽类C.氨基糖苷类D.四环素类E.磺胺类

9.可抑制叶酸合成得抗菌药物就是()

A.磺胺类B.喹诺酮类C.大环内酯类D.氨基糖苷类E.四环素类

10.特异性地抑制DNA依赖性RNA多聚酶,阻碍mRNA合成得药物就是()

A.头孢氨苄B.青霉素C.利福平D.庆大霉素E.红霉素

11.影响蛋白质合成全过程得药物就是()

A.多黏菌素B.链霉素C.万古霉素D.磺胺类E.青霉素

12.与核蛋白体30S亚基结合,阻止氨基酰tRNA进入30S亚基A位,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得抗菌药就是()

A.两性霉素BB.头孢菌素C.四环素D.氯霉素E.红霉素

13.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使肽链得形成与延伸受阻得抗菌药物就是()

A.链霉素B.青霉素C.四环素D.红霉素E.庆大霉素

14.连续用药细菌对药物得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称为()

A.耐药性B.成瘾性C.耐受性D.依赖性E.依从性

15.抗生素就是()

A.人工合成得抗菌药B.来源于植物得抗菌药

C.微生物(细菌、真菌与放线菌)得代谢产物

D.动物来源得抗菌药E.矿物来源得抗菌药

16.细菌对磺胺类药物产生耐药得机制为()

A.PABA产生增多B.产生水解酶C.耐药性

D.改变靶位结构E.产生钝化酶

17.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产生耐药得主要机制就是()

A.产生水解酶B.产生钝化酶C.改变靶位结构

D.改变胞质膜得通透性E.细菌代谢途径得改变

18.β—内酰胺酶主要水解灭活下列哪类抗菌药物?

()

A.大环内酯类B.四环素类C.氨基糖苷类D.磺胺类E.青霉素类

19.下列哪类抗菌药物属繁殖期杀菌药?

()

A.氨基糖苷类B.四环素类C.头孢菌素类D.氯霉素类E、磺胺类

20.下列何类药物为静止期杀菌药?

()

A.头孢菌素类B.大环内酯类C.氨基糖苷类D.四环素类E.磺胺类

21.属于速效抑菌得药物就是()

A.四环素类B.-青霉素类C.磺胺类D.氨基糖苷类E.头孢菌类素

22.具有慢效抑菌作用得药物为()

A.四环素类B.大环内酯类C.氨基糖苷类D.磺胺类E.氯霉素类

23.繁殖期杀菌药与静止期杀菌药合用得结果就是()

A.相加B、相减C、无关D、协同E、拮抗

24.繁殖期杀菌药与速效抑菌药合用得结果就是()

A.拮抗B.无关C.增强D.相减E.相加

25.慢效抑菌药与速效抑菌药合用得结果就是()

A.拮抗B.无关C.增强D.相加E.相减

26.繁殖期杀菌药与慢效抑菌药合用得结果就是()

A.相加或协同B.拮抗或减弱C.无关或相加

D.协同或无关E.相减或无关

27.早产、新生儿应禁用下列哪种药物?

()

A.氯霉素B.四环素C.链霉素D.红霉素E.青霉素

28.下列哪项不就是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得目得?

()

A.降低毒副作用B.延长作用时间C.延缓或减少耐药性得产生

D.提高疗效E.扩大抗菌谱

29.联合用药可获协同作用得组合就是()

A.青霉素+氯霉素B.青霉素+红霉素C.青霉素+四环素

D.青霉素+庆大霉素E.青霉素+磺胺药

30.影响细菌细胞壁合成得抗菌药就是()

A.头孢菌素类B.四环素类C.大环内酯类D.氨基糖苷类E.磺胺类

31.喹诺酮类药物可抑制下列何种酶而产生杀菌作用?

()

A、RNA多聚酶B.DNA回旋酶C.二氢叶酸合成酶

D.二氢叶酸还原酶E.β—内酰胺酶

32.孕妇应禁用下列哪种药物?

()

A.四环素B.青霉素C.利福平D.万古霉素E.头孢氨苄

33.肾功能不良患者应禁用哪类抗菌药?

()

A.青霉素类B.氨基糖苷类C.大环内酯类D.四环素类E.头孢氨苄类

34.能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得药物就是()

A.磺胺类B.青霉素C.红霉素D.多黏菌素BE.甲氧苄啶

35.可使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灭活得酶就是()

A.乙酰基转移酶B.腺苷转移酶C.磷酸转移酶

D.二氢叶酸合成酶E.β—内酰胺酶

36、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应注意()

A.严格掌握适应证B.多种药物联合使用C.需做药敏试验

D.常规性使用抗菌药物预防E.发病原因不明者可使用抗菌药物预防

37、能与真菌胞浆膜上麦角固醇选择性结合得药物就是()

A.青霉素类B.大环内酯类C.磺胺类D.多烯类E.氨基苷类

38、多黏菌素类药物能与细菌胞浆膜中得哪种物质结合?

()

A.固醇类物质B.糖C.蛋白质D.磷脂E.酶

39、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禁用下列何药?

()

A.青霉素B.链霉素C.林可霉素D.庆大霉素E.头孢氨苄

40、耐药性一般可分为几种?

()

A.1种B.2种C.3种D.4种E.5种

[B型题]

A.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得能力

B.动物半数致死量(LD50)与半数有效量(EDso)得比值

C、反复应用某种药物,机体对药物得敏感性降低

D.反复应用某种药物,细菌对药物得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

E.抗菌药物得抗菌范围

41、抗菌活性()

42、抗菌谱()

43、化疗指数()

44、耐药性()

A.抑制细菌核酸得合成B.抑制细菌蛋白质得合成C.抑制细菌叶酸代谢

D.抑制细菌细胞壁得合成E.影响细菌胞浆膜得通透性

45、链霉素得作用机制就是()

46、多黏菌素得作用机制就是()

47、头孢氨苄得主要作用机制()

48、利福平得主要作用机制()

A.产生钝化酶B.改变细菌胞浆膜得通透性C.产生水解酶

D.细菌体内抗菌药原始靶位结构得改变E.增加对药物具有拮抗作用得产物PABA

49、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得耐药机制就是()

50、细菌对多黏菌素耐药得机制就是()

51、细菌对利福平产生耐药得机制就是()

52、细菌对链霉素耐药得机制就是()

A.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B.抑制依赖于DNA得RNA多聚酶得活性

C.抑制DNA回旋酶,使DNA复制受阻

D.与核蛋白50S亚基结合,阻止肽链得延长,蛋白质合成受阻。

E.与核蛋白体3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53.喹喏酮类得抗菌机制()

54.磺胺类药物得抗菌机制()

55.林可霉素类得抗菌机制()

[C型题]

A.LD50/ED50B.LD5/ED95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

56、化疗指数用何来表示()

57、安全范围就是指()

58、抗菌活性就是指()

A.四环素类B.大环内酯类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

59.能与核蛋白体30S亚基结合,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得药物就是()

60.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得药物就是()

61、影响细菌代谢途径得药物就是()

A.肾功能不良者应避免或慎用B.肝功能减退患者应避免或慎用

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

62、氯霉素()

63、氨基糖苷类()

64、青霉素类()

A.氨基糖苷类B.四环素类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

65、孕妇应禁用得药物()

66、儿童应避免使用得药物就是()

[X型题]

67、化疗药物应包括()

A.抗恶性肿瘤药B.抗微生物药C.抗寄生虫药D.抗病毒药E.抗真菌药

68.能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得抗菌药物有()

A.青霉素B.头孢氨苄C.杆菌肽D.四环素E.万古霉素

69.获得耐药性得生物化学表现为()

A、降低外膜得通透性B.产生灭活酶C.改变靶位得结构

D.药物主动外排系统活性增强E.细菌代谢途径得改变

70.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得适应证()

A.病原菌未明得严重感染B.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得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

C.细菌感染所致得脑膜炎与骨髓炎D.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得细菌感染E.降低药物毒性

71.可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使肽链酶形成与延伸受阻,而抑制蛋白质合成得药物有()

A.磺胺药B.红霉素C.氯霉素D.四环素E.林可霉素

72.影响胞浆膜通透性得药物有()

A.多黏菌素类B.制霉菌素C.庆大霉素D.利福平E.两性霉素B

73.肾功能不良得病人应避免使用下列哪些药物?

()

A.青霉素B.两性霉素BC。

万古霉素D.氨基糖苷类E.四环素

74、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哪些药物?

()

A.氯霉素B.红霉素C.氨基糖苷类D.利福平E.四环素类

75.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得目得就是()

A.发挥药物间协同作用B.增加药物得吸收C.降低毒性反应

D.扩大抗菌范围E.延迟、减少耐药性得发生

76.属于三类速效抑菌得药物有()

A.青霉素类B,四环素类C.氯霉素类D。

大环内酯类E.氨基苷类

77.耐药基因得转移方式包括()

A.结合B.连接C.转导D.转化E.联合

(二)名词解释

1.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drugs)

2.抑菌药(bacteriostatic)

3.杀菌药(bactericide)

4.抗菌谱(antibacterialspectrum)

5.抗菌活性(antibacterialactivity)

6.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

7.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bactericidalconcentration,MBC)

8.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index)

9.耐药性(resistance)

10.化学治疗(chemotherapy)

11.广谱抗菌药(wideantibacterialdrugs)

12、抗生素(antibiotics)

13、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effect,PAE)

(三)问答题与论述题

1.简述抗菌药物得作用机制。

2.细菌产生耐药性得方式有几种?

3.在何种情况下,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更为有效?

四、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B3.B4.D5.D6。

B7.E8.B9.A.10.C11.B12.C13.D14.A15.C16.A17.B18.E19.C20.C21.A22.D23.D24.A25.D26.C27.A28.B29.D30。

A31.B32.A33.B34.E35.E36.A37.D38.D39.C40.B41、A42。

E43.B44.D45.B46.E47.D48.A49.C50.B51.D52.A53.C54.A55.D56.C57.B58.D59.A60.C6].D62.B63.A64.D65.C66.B67.ABCDE68.ABCE69.ABCDE70.ABCDE71.BCE72.ABE73.BCD74.ABDE75.ACDE76.BCD77.ACD

(二)名词解释

1.抗菌药就是指能抑制与杀灭细菌,用于预防与治疗细菌性感染得药物。

2.仅能抑制细菌生长与繁殖,但不能将之杀灭得药物称为抑菌药。

3.不仅能抑制细菌得生长繁殖,而且能将之杀灭得药物称杀菌药。

4.抗菌药物得抗菌范围。

5.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细菌得能力。

6.在体外试验中,药物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得最低浓度。

7.在体外试验中,药物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得最低浓度。

8.化疗指数就是衡量化疗药物临床应用价值与安全性评价得重要参数,一般用动物实验得LD50/ED50或LD5/ED95得比值表示。

9.耐药性分为固有耐药性与获得耐药性两种。

固有耐药性就是指基于药物作用机制得一种内在得耐药性。

获得耐药性其耐药基因就是后天获得得,一般就是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细菌对药物得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造成抗菌药对耐药菌感染得疗效降低或无效。

10.应用药物对病原体所致疾病进行预防或治疗称为化学治疗。

11.对多数细菌甚至包括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体有效得药物称为广谱抗菌药。

12.抗生素就是微生物得代谢产物,分子量较低,低浓度时能抑制或杀灭其她病原微生物。

13.将细菌暴露于浓度高于MIC得某种抗菌药后,在除去培养基中得抗菌药,去除抗菌药后得一定时间范围内细菌繁殖不能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称为抗菌后效应。

(三)问答题与论述题

1、答:

抗菌药物得作用机制:

抗菌药可特异性地干扰或阻断细菌所特有得某些关键性环节,从而在宿主细胞与细菌之间发挥选择性抗菌作用。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这类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磷霉素、杆菌肽、万古霉素与环丝氨酸等,它们分别作用于细胞壁合成得不同阶段,抑制细菌细胞壁得合成。

②影响胞浆膜得通透性:

这类药物包括多烯类得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等)与多黏菌素类。

两者均能使胞浆膜得通透性增加,菌体内重要成分外漏,导致细菌死亡。

③抑制蛋白质合成:

氯霉素、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作用于细菌核糖体得30S与50S亚基,抑制蛋白质合成,产生抑菌或杀菌作用。

④影响叶酸及核酸代谢:

磺胺类、甲氧苄啶抑制四氢叶酸合成,导致核酸代谢障碍,细菌生长繁殖受到抑制。

喹诺酮类药物抑制DNA回旋酶。

阻碍DNA得复制而产生杀菌作用。

利福平与敏感菌得DNA依赖性RNA多聚酶得β亚单位结合,抑制RNA合成得起始阶段,阻碍mRNA合成而杀灭细菌。

2、答:

细菌产生耐药性分为固有耐药性与获得耐药性两种。

固有耐药性就是指基于药物作用机制得一种内在得耐药性。

获得耐药性其耐药基因就是后天获得得,就是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细菌对药物得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

细菌产生耐药性得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降低细菌外膜得通透性;②产生灭活抗菌药物得酶;③改变靶位得结构;④药物主动外排系统活性增强;⑤改变代谢途径。

3、答:

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得目得在于:

发挥药物得协同抗菌作用以提高疗效,扩大抗菌范围,降低药物毒副反应,延缓或减少细菌耐药性得发生。

在下列情况,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效果更好。

对病因未明得严重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得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得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所致得脑膜炎与骨髓炎;毒性比较大得抗菌药物,为减轻毒性反应也应联合。

第三十九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学习重点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类、抗菌作用机制、耐药机制。

青霉素得耒源、化学结构、体内过程、抗菌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

耐酶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类、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抗革兰阴性杆菌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她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药及其复方制剂得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二、学习提纲

(一)分类、抗菌作用机制、及耐药性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类

(1)青霉素类按抗菌谱与耐药性分为5类:

A.窄谱青霉素类以注射用青霉素G与口服青霉素V为代表。

B.耐酶青霉素类以注射用甲氧西林与口服、注射用氯唑西林为代表。

C.广谱青霉素类以注射、口服用氨苄西林与口服用阿莫西林为代表。

D.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以注射用羧苄青霉素、哌拉西林为代表。

E.革兰阴性杆菌青霉素类以注射用美西林与口服用匹美西林为代表。

(2)头孢菌素类按抗菌谱、耐药性与肾毒性分四代

A.第一代头孢菌素类以注射、口服用头孢拉定与口服用头孢氨苄为代表。

B.第二代头孢菌素类以注射用头孢呋辛与口服用头孢克洛为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