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生白生命本能系统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4858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郭生白生命本能系统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郭生白生命本能系统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郭生白生命本能系统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郭生白生命本能系统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郭生白生命本能系统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郭生白生命本能系统论.docx

《郭生白生命本能系统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生白生命本能系统论.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郭生白生命本能系统论.docx

郭生白生命本能系统论

生命本能系统论

第一章中医对生命的认识

  

三.生命现象与本质

  

  中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中医在“阴阳互根”的生命活动中看到了五个生命现象。

经过思索,发现了五个生命本能运动。

第一个是自主性本能;第二个是共生性本能;第三个是排异性本能;第四个是应变性本能;第五个是守个性本能。

四、

  胎儿都有应变性本能。

当婴儿调整了自己、适应了新环境,便开始了新生活。

新生活会遇到很多不适应,应变性本能也会不断地改变着自己以适应新环境。

我们从婴儿落地的哭声中可以知道胎儿的健康状况,如果哭声洪亮而暂短,表明胎儿的身体强壮,应变性本能系统很灵敏,应变能力很快;一个人生存本能的强盛,是生命保护系统的强大,表明这个人发育很好,不易生病,生病也容易治愈。

如果胎儿哭声低微,哭声长时不断,表明这个胎儿体弱,应变性本能较弱,长时间不能改变自己而适应环境。

这是我们对应变性本能的第一个认识。

  有时,我们还能看到婴儿假死的现象。

婴儿生下来没有呼吸、没脉搏,心肺停止了自主性运动,助产医生轻轻拍打婴儿后背,婴儿又开始了呼吸与心搏,恢复了自主性运动。

从这个现象,我们知道了些什么呢?

自主性运动一旦发生障碍,我们只能顺应自主性本能的趋势,顺其势而利导,以顺水推舟之势来助其自主运动。

婴儿哺乳期,健康的婴儿,也就是生存本能强势的婴儿食欲好,而母乳又丰富时,婴儿常因吃乳太多而吐乳,这是婴儿的排异性本能把过量的食物排了出来,以免发生消化不良而产生疾病。

如果婴儿过量吃乳而不能吐出多余的食物,必然发生消化不良,而出现胃肠因宿食而胀满、痞结发热,体温常升高到40oC以上,甚至出现抽搐,如癫痫;这会使母亲很害怕。

  从这里我们知道:

婴儿过量吃入母乳的呕吐,是婴儿自己保护自己的本能活动,不是疾病;出现这种情况,只需有节制地哺乳即可,不可止呕,以保护婴儿本能。

如果婴儿腹胀痞满而发烧,千万不可用化学药退热,如用化学药退热,必不能治愈;不仅热不退,还会造成药源性疾病。

如婴儿腹胀忽然发热又下痢,千万不可止泻又退热,必然是痢不能止而身热不退。

如果用化学药,使其痢止、热退,必会导致不吃母乳而腹大胀满,后果严重。

这是因为什么?

婴儿过度吃乳后的呕吐,是排异性本能系统功能运动。

食物在胃肠中不能消化而发酵胀气的下痢,是婴儿对异物的排除。

身热是食物在胃肠中腐败后产生大量的热要通过循环从体表散热,这是个现象,胃肠中有腐败物才是这个病的本质。

吐和泻本来是婴儿的保护系统——生存本能活动。

如果一见发热便退热,一见呕吐便止呕,一见下痢便止泻,这样治的后果很糟糕。

原因是这种捕风捉影的治法,并没有接触到病的实质,而实际是在镇压婴儿的排异本能,反而使婴儿自己保护自己的能力不能发挥出来。

  五、中医的道与术

 中医是观察本能系统的活动趋势,顺势利导治愈病的。

六、什么是自主性排异法

 

  例1:

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排异反应是:

头疼,身疼,腰痛,骨节酸疼,发热(体温高到39摄氏度以上),恶寒颤抖,气喘,身体不出汗,脉浮。

我们在这个排异趋势中,看到排异本能要从汗腺分泌中排除致病物,而汗腺发生了障碍,不分泌,汗不出。

中医根据这一排异趋势,采用发汗法。

  例2:

感冒发热恶风,体温38摄氏度左右,头疼,鼻塞,时有汗时无汗,发热不解,脉浮。

这例感冒,发热不高,有汗,热不退,排异反应仍是要把有害物从汗腺分泌中排出;汗腺虽然分泌没有障碍,但体液不足,也就是周围血管的供血不能满足排汗的需要,因而不能排汗。

中医根据这个趋势,采用助津液发汗法。

  例3:

感冒身无大热,汗出而喘、咳,有痰,脉浮。

这个病例的排异反应在肺,只靠汗腺分泌排除,不足以祛除病理物质,需要排汗、利尿、通肠三个通路排除,中医用麻杏石甘汤治疗。

麻黄发汗又利小便,石膏既发汗又通肠,甘草缓和百药,这是一个顺势利导。

  例4:

感冒咽疼(或急性咽炎或急性扁桃腺炎),身热,无力,咽疼红肿,脉浮,体温不太高,无汗。

用透表法,身似有汗而不是明显的汗液,只是微循环血管明显扩张,病毒从微血管中渗出。

例5:

身有热,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或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愠愠欲吐又不能吐。

这是病理物在胃中,当用吐法,催吐方剂。

  例6:

头疼身热,不大便六七日,不恶寒反而恶热,或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疼,心中烦躁。

这是病理物在结肠中不能排除,医生因其排异趋势而采用通大便的下法。

  例7:

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少腹急结者,是膀胱蓄血排不出,排出即愈。

用桃核承气汤排除膀胱蓄血,这是下淤血的排异法。

  例8:

感冒后,汗出,口渴,水入胃即吐,小便不利。

对此,当利小便,这是利尿排异法。

  例9:

急性盲肠炎、阑尾炎,以大黄牡丹皮汤破血通便下法,把盲肠或阑尾的肿块排出即愈。

这也是顺势利导排异法。

  例10:

急性乳腺炎;急性乳腺炎发热恶寒,乳房红肿热疼,无汗而大便秘,脉浮弦。

这个排异趋势的障碍在乳腺与结肠,顺其势而用活血透表通便法;如发热不恶寒,有汗而大便秘结的,用活血通便法;若寒热往来,口苦咽干,或渴、身有汗出,大便正常的,用调节三焦气机生津活血法。

以上所举十例不同的病种、不同的排异趋势、不同顺势利导方法,目的在说明一个问题:

不同的致病因素,必然会引起不同的排异反应。

无论排异反应如何,顺其趋势而利导排异是不变的。

这其中,人体的生存本能,对外界致病物质的排异性本能是生命的自然规律。

医学必须认识这个自然法则,顺应自然法则才能成功地保护生命。

  上面提到的十例病案,仅仅是排异本能系统在外源性疾病中的小小一部分;在中医传统中,至少两千年以来,对外源性疾病顺势利导的排异内容十分丰富。

疾病可以千变万化,但顺势利导的治法不变,这就是“天不变,道亦不变。

上世纪五十年代流行“乙型脑炎”、“麻疹”等传染病,当时用抗生素治疗,死亡率非常高,后遗症很多。

而与此同时,蒲辅周先生在河北省石家庄治疗167例患者,却全部治愈,没有后遗症。

  蒲先生是在没有中医治疗经验的前提下受命的,中医虽然没有治疗“乙型脑炎”的记录,但有外源性疾病顺势利导的排异法则。

蒲先生就是用顺势利导的排异法治疗的,无非是“透表”、“生津”、“通便”等法。

可是,蒲先生的神奇疗效并没有引起现代医学家们应有的重视,反而被贬低说:

“蒲辅周的方法不行,他总是改动方子。

”其实这种说法正好说到蒲先生的过人之处——根据排异本能趋势的变化而相应变更利导方法,这是中医的“道”,而道是以不变应万变的。

 

第二章生命本能五大系统

一、自主性本能系统

 

  人们感染了外界生物病原体,发热、咳嗽、呕吐、下痢、身疼、出血……这一切现象的本质,都是本能系统的排异反应。

中医从这些症状中分辨出排异本能的排异趋势而顺势利导,把致病物质排出体外——或排汗、排大便、利小便、涌吐、透表发疹,或破瘀血等等治法,各制其宜而病愈。

中医是这样把病治愈的。

如果医生见到上述那些排异反应,不知道病的本质是什么,而认为发热是病本身,便用酒精、冰袋,或用化学药如激素等东西退热,用止呕药止吐,用止泻药止痢,用止疼药止疼,反而把排异反应压制了、破坏了,结果使人体的排异本能不能把病理物排出去,岂不是大错特错?

病怎么会治愈呢!

我们在生存的过程中,要健康,要长寿,就必须要从生存本能系统思考我们的生活,因为本能系统是生命存在的本质。

我们如果发生了病,必须以本能系统为坐标,去考虑医生给我们治疗的方法合不合生命的自然法则。

因为,“顺势利导”是顺应生命自然法则、利导本能系统的治疗方法。

如果我们是医生,给病人治病,我们要时时守住本能系统对疾病的反应趋势,以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以顺应生命自然法则为理法,保护生命、完善生命。

1、自主性本能系统与命门元气

  我们说自主性本能系统是生命运动的自主系统。

这种说法有根据吗?

有。

  中医说的“命门元气”是什么?

“元气”,在中国哲学中指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在中医学中指人体器官组织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和活动能力。

“命门”,指第十四椎间、两肾中间部位。

这个部位为什么叫命门呢?

我有个认知此处的故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河北乡村劳动,当时处在三年大饥荒中,有人宰了一只羊,把羊肠与一个羊胎给了我,这是三年中唯一的美味不必说。

我把羊胎解剖后,看见胎盘内有一根肉管,一端接连着胎盘,另一端与儿脐吻合,肉管通过儿脐连接在两肾中十四椎间,在此处又有一管通肝门、一管通两肾。

  我忽然明白:

胎盘吸收了母血,经由脐带管通过儿脐到两肾中间,输入肝门,入肝循环,在肝组织中经过肝脏加工进入大循环,在大循环中把固体废物经肠腺分泌到肠中贮存,等到分娩后排出肛门。

这些排出物称为“脐尿”,所以脐尿都是黑色的;在胎儿循环中的液体废物由肾泌出,经脐带管道还给胎盘,由母亲代谢出体外。

 中医称两肾中间部位为命门,原来是这个原故。

“命门”乃生命之门,是推动生命活动的元气之门。

  中医又有“命门相火”的说法以及“君火”、“邪火”的称谓。

中医说的“火”是什么东西?

中医是用“火”的属性来表述人体的功能,也就是器官、组织的自主性运动能力。

为什么用“火”来命名?

“火”这东西可以升高温度,是动态的;火发生了,有象、有温度、有动态,当火熄灭了,什么都没了。

  “火”是有象无形的东西,与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能力有相似的属性。

中医对命门元气有更详细的说法:

“命门为相火之原,天地之始。

”“三焦为相火之用,分布命门元气,主升降出入,游行天地之间,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上下、左右之气,号中清之府,上主纳、中主化、下主出。

命门这个部位,在精子中已形成,当它与卵子发生聚变之后,生命便开始了。

生命开始,是人这个小自然、小天地的开始,生命的自主性动力(相火)也从这里发源。

这是指命门作为一个特殊的脏器,是有器必有用的。

  命门的功用在哪里呢?

中医说:

“三焦为相火之用”。

命门的功用在三焦。

“用”指的是功用,功用是干什么的?

说通俗的话,比如命门是发生相火的器官,相火的功用是三焦。

  三焦是什么?

三焦分布命门元气,把自主性运动分布到全身每个组织细胞。

主升降出入,游行天地之间,在人体这个小天地之间,无所不到、无所不有;三焦主宰升降出入,并且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上下、左右之气,这是说人体器官、组织、体液的调节功能;所以,三焦又被称为“中清之府”。

脏腑都是有形体的器官,唯有三焦可称为中清之府。

“中清”是指三焦有用无器;“上主纳”,指饮食、呼吸;“中主化”,指变化,所谓变化,是指营养物质的分解、合成、转化、利用、贮存等等生化程序,这其中自应包括分泌与代谢过程;“下主出”,指排泄,排大便、小便、汗、涕、泪、目眵、耳屎……一切向体外的排泄与分泌。

  我们怎样理解三焦的升、降、出、入呢?

我想用具体的东西来说明这个千年大哲的智知。

  我们的脏器不是一团一团的肉放在胸腹腔中,而是所有的脏器组织都有韧带组织系在胸腹腔的脊椎间。

比如肠与胃、心与肺、肝与肾……以胃来说,我们饭菜吃多了,三大碗炸酱面和酒菜,共有五斤重,吃到胃里,胃并不因增加重量而下垂;当我们三顿不吃饭,胃中空虚,而胃也不因空虚而位置上移;其他脏器也一样。

  我们了解三焦主升降的意义,这能不能说是三焦调节升降出入的功能呢?

血压的升降、心率的快慢、呼吸的深浅、胃肠的蠕动、胆囊的收缩、膀胱的张弛、瞳孔的扩大缩小,甚至内分泌、外分泌等等的调节,都是三焦的功用范围。

胃下垂、肝下垂、肾下垂,肠扭结、套叠,粘连……都可以通过调三焦气机而治愈。

为什么?

因为三焦也可协调自主运动,运动制约着分泌、分泌制约着代谢……如果这是真实的道理,那么三焦气机必定有调节血糖、血脂的作用。

我在临床中已经证实三焦这项功用是在运动中实现的,这就是共生性本能系统。

2、共生性运动本能系统

 我们不慎吃进有毒的食物,毒物入胃立即引起呕吐;如果胃中有毒物进入肠道又引起下痢、腹痛或发热。

这个现象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呢?

是因为我们的生存本能系统中有排异本能,每当有毒物入胃入肠都会引起排异的反应,在排异反应中有共生性本能的活动。

比如呕吐反应:

胃在强力收缩的同时,膈肌发生剧烈收缩,而食道却为这个活动发生自上而下的张弛传递运动,于是胃中的食物立即涌出,毒物吐净,呕吐立止。

毒物进入肠中,则肠腺分泌加强,蠕动加剧,直肠则发生自上而下的张弛传递,使大便喷射性地排出,在排便时也有膈肌收缩活动。

这多器官组织不同的运动,有序地协调,共同完成一次排便,就是共生性运动。

  对这个共生性运动的认识,在临床中有极重要的意义。

比如:

在流行性感冒中,病人高烧,体温在39-40摄氏度或以上,全身寒战,头疼、身疼、骨节疼、气喘……这是因为什么?

这个现象的本质是什么?

这是个感染后的排异反应。

因为全身肌组织颤抖是在提高体温,为排汗提供条件;脉搏浮浅而脉率快,这是循环系统为排汗而对周围血管大量供血,这为排汗提供了两项必须的条件。

只要排出汗来,将病理物排出体外,即病愈。

但是,汗不出,这个排异反应就越强烈,因体温过高而喘气。

中医在共生性本能系统活动中看到,汗腺不分泌汗液,汗孔不开张,没有参与共生性活动,所以出现这个现象。

 中医因为有了共生性本能的认识,就制订了用麻黄汤治疗的医案。

麻黄的作用是促进汗腺分泌,开张汗孔发汗,并促进泌尿利小便。

桂枝通血脉,杏仁发汗定喘,甘草为和缓药,喝下麻黄汤便排汗。

一排汗,病毒及病理物排出体外,病即愈。

病愈是排异反应的结束。

  再举一个慢性病例。

肿瘤,无论发生在任何部位,无论发生了几个,也无论是息肉、囊肿、脂肪瘤、肌瘤、腺体瘤……其原因都是排异系统发生障碍。

排异系统会发生什么障碍呢?

我们知道,人体排异通路是大便、小便、排汗,全身任何一个孔窍,都有腺体,有腺体便有分泌,有分泌便有排出异物的机制。

  全身任何器官组织间的异物(主要指生命代谢过程中的废弃物)都必须经由这些孔窍排出。

分泌系统(全身所有内分泌与外分泌)、循环系统的职能,是把各种生化酶运输到各个需要的组织中去,同时把各组织细胞间的废物运出,再由代谢系统排出体外。

在排异系统活动中,必须有这些系统共同的、自主的、和谐的、有序的良好关系。

如有一个系统的职能器官组织不协调,便会发生障碍。

我们在肿瘤临床中,不论恶性、良性,一律采用自主性排异法治疗,一律着眼于本能系统的共生性活动;对不协调的系统、组织、器官,则使其恢复共生性关系。

共生性关系恢复,便是排异本能系统功能的恢复。

体内的肿物便会在内分泌的生化酶的作用下溶解,时时在溶解。

循环系统对内分泌组织充分供血;内分泌组织充分分泌。

循环系统把生化酶带给肿瘤组织,再把溶解掉的异物带到外分泌腺泌出,再由代谢系统排出体外。

这期间,肿物的发生,肿物的排出,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依靠多系统、多器官组织的共生性活动实现的。

如果我们不认识共生性本能,便不会认识排异系统,当然也不知道肿物的成因,也不知道肿物的治疗方法。

  这是我对共生性本能的简略说明。

3、排异性本能系统

  排异性本能系统是人体生存的重要保护系统。

一切外界的生物病原体与非生物致病物质侵入人体内部,都会引起这个本能系统的排异反应。

我们不慎吃下有毒的食物,立即便会引起呕吐把毒物吐出来。

如果毒物入肠便会引起腹泻,泻利大便,把毒物从大便排出来。

这是人体本能系统的排异反应。

没有这排异本能,人是不能生存下去的。

没有排异性本能,生命会在不知不觉中痛苦地死去。

有了本能系统的排异反应,我们吃下了毒物,还会顺应排异趋势,利导它排出来,使身体平安。

这个过程正是发生疾病、治疗疾病的过程。

  排异性本能是一个系统,不仅是呕吐、利便一二个排异通路,凡是孔窍都是排异的通路,没有孔窍的也会使肌肤化脓破溃而排出异物。

一粒尘沙入目,眼睛立即流出泪水,把尘沙冲掉。

一根竹木芒刺入肉,肌肉组织也会以化脓的方式将其排出去。

致病菌株、毒株,无论从呼吸道、消化道,或者从伤口侵入人体,都会引起排异反应。

但是,不同的致病物会引起不同形式的排异反应。

不同的排异反应又决定了不同的利导方法。

感冒这个病有很多种,我们常见的有三种,是三种不同的致病物引起的不同的排异反应,一种是高热寒战,头疼身疼,气喘汗不出;一种是发热头痛,鼻塞流涕,身汗时有时无;一种是身热咳嗽咽疼。

三种表现都是排异反应,而排异趋势不同。

中医根据不同的排异趋势而各顺应其病势,制订出三个不同的利导方法。

这就是中医顺应生命的自然法则而因势利导的方法。

  如果热则退热、疼则止疼、呕则止呕、痢则止痢……采取对抗性治疗,那不是中医的方法,那是线性思维的对抗治疗,是违悖生命法则的,是简单、幼稚、草率、不了解生命法则的行为。

结果是破坏排异反应,使异物不得外排,或排不干净,这便会留下后遗症。

如果进一步说,就更麻烦了。

流行性感冒,不能排毒出去,必转肺炎;肺炎再不能排毒出去,必转化为肺感染,或发肺痈,或呼吸衰竭而死亡。

一生一死的结果,尽在排异系统利导之中!

  再如麻疹发热:

退热,不论用冷水、冰袋、酒精等物理方法,或用激素药物的化学方法,凡是摧毁排异系统功能,病毒便不能排出去,而一过排毒周期,病人必死。

凡病毒性传染病,如脑炎、“非典”……没有不是如此的。

中医常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出神奇。

排异系统是人体生命中的重要保护系统。

它对一切外界致病物质,无论从什么通路进入人体,不论在什么部位,都会一律排出体外。

中医治外源性疾病,就是根据排异系统的排异反应的不同表现形式,把握排异势力的方向,是吐,是汗,是透,是下,是润,是通,是止,是出血,是利尿……各顺应生命的排异趋势,清除障碍,利导异物排出。

这是因为中医了解了、掌握了生命规律后而整合出的智慧。

  中医对于排异系统的认识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这个问题很难说。

中医的经典著作中没有“排异本能系统”这个提法,也没有类似的提法。

但有“祛邪”,这个提法与排异有相通的意思。

而且,“祛邪出表”,“邪在胃中,当吐之”,“邪在里,当下之”等等都与“排异”相一致。

我们根据这些提法,可以说,两千年前,中医对生命本能已有所认识,而且已经顺应本能系统的排异趋势做出了汗、吐、下、利小便、破瘀血、透表、化浊、利湿……种种利导排异的治法与方药,创造了数之不尽的临床奇迹,至今尚没有一个医学体系能与之伦比!

  可悲呀!

这样优异的医学,竟然在自己的祖国听到“消灭”、“取缔”、“不科学”的声音!

第三章中医怎样认识疾病

三、外源性疾病的经典案例

东汉张仲景,历代尊为“医圣”。

这个尊号与儒家尊孔丘为“孔圣”是一样的尊崇。

张仲景一部《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生命科学的基础,使中医发生了飞跃性发展。

这是任何医学家都不可伦比的高度。

扁鹊、华佗等等,只给我们留下了故事和方书,没有什么可以主导医学发展的伟大著作。

华佗的外科是千秋后世称道景仰的,但那是“术”,而不是“道”。

我们今天说本能医学的经典案例,首先是指本能医学的始祖——《伤寒论》。

  张仲景给外源性疾病作了一个“界定标准”。

他说: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这就是说,病人有体温升高的为阳性病,阳性病是外源性疾病;体温降低而身寒冷的是阴性病,阴性病是内源性疾病。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体温升高的病分为三种阳性病——太阳、阳明与少阳,都有排异性反应。

我们把《伤寒论》中的外源性疾病按排异的顺势利导来分别讨论,并且把温病学中的顺势利导一同列入其中。

1、发汗排异法

  排异本能是一个系统。

为什么说是系统?

因为排异是多器官、多组织协同活动来完成的,而且有汗、吐、排便、利尿、出血等等不同方式。

所以它是一个系统的活动。

“排汗”,把致病物及在病理活动中的代谢物,一同从汗腺中泌出而排出体外。

但是在具体的排异反应中,因为排异反应发生了不同的障碍,或者因致病生物体的特殊性质,而有不同的排异趋势。

医生则根据趋势不同而有不同的利导方法。

这既清楚,又准确,看来很微妙。

我们用排异法为纲领,把外源性疾病以类分,列入纲领之中。

我以为这样比较简单易懂。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的症状表现是:

“发热恶寒(体温升高到39摄氏度以上),全身颤抖,头疼,身疼,腰疼,骨节疼,无汗而喘,脉浮而紧。

  这是《伤寒论》表述的流行感冒症状。

  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知道,这是病毒感染。

发热,体温高达39℃以上,全身肌组织颤抖畏寒,这是肌组织在制造热量提高体温。

为什么要提高体温?

要发汗,要从汗腺代谢出病理物质。

病理物质包括病毒物与机体代谢物。

这是排异系统对侵入机体的病毒发生的排异反应。

头疼,是外周循环血流增强,血压相对增高,血气外趋上趋,出现的充血性头疼。

这是因为不能排汗。

身疼、腰疼、骨节疼痛,是病理代谢物质在组织中堆积,得不到代谢而发生的反应。

又因为汗不出,体温升高,肺以急促呼吸向外散热,形成喘。

脉浮紧,是外周血管因加强循环而浮出肌表。

这一切都是为了排汗而发生,因为汗不出而持续不解。

这个趋势应该是很明白了:

欲排汗而汗腺不开。

排异系统“欲排汗而汗腺不开”。

张仲景因势利导用发汗法。

为什么用发汗法,而不用杀灭病毒的药?

张仲景深深懂得生命科学。

用杀毒杀菌的药到我们体内杀毒,杀死了病毒也杀死了我们自己。

中国哲人讲“投鼠忌器”。

而且,用杀的方法,不仅我们自己受害,在生命的应变性本能中,病菌会改变自己以适应毒药环境,那是人类更为可怕的结果。

50年前的青霉素,使用到今天,出现的结果可以证明。

张仲景对生命科学是“天人合一”的理念,就是宇宙万物是相依赖、相制约的共生关系。

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而不是你死我活。

排异本能系统已明显趋向排汗,只要汗出来,病理物随之而排出,排异反应结束了,病便痊愈了。

我们回头再看病的症状表现,其现象的本质是不是排异反应?

“因势利导”是张仲景治病的大法。

为什么叫大法?

法是法则,大法则,普遍应用的法则。

医学用,军事用,治国用……大禹治水也是用“因势利导”而成功。

张仲景治病一生都用“因势利导”,因为这是个大智慧。

流行感冒因势利导用发汗法,用麻黄汤主治。

麻黄汤方:

麻黄15克、桂枝30克、杏仁15克(研)、甘草13克,上药用水500毫升,浸20分钟,煮沸,微火煮30分钟,滤汁,渣再加水200毫升,煮沸,微火煮30分钟,滤汁。

二次汁混合,温服二分之一。

温覆取汗,要求全身有小汗,不可汗出如水流漓。

汗出太多,病必不愈。

要求微似有汗,保持十余小时,必热退、神清、身和而病愈,余药不必再吃。

这个病只要汗出周身而不过分发汗,一服必愈。

如汗出不如法,或汗未出,则病不愈。

  麻黄汤主药麻黄的作用是“发汗”。

桂枝的作用是温通血脉,开腠理,解肌发汗,助麻黄。

杏仁祛痰,发汗,是肺组织的排异药。

甘草和中缓急。

总之,这个方剂是发汗剂,但必须用于没有汗的症状。

如病势有汗出的症状,绝对不可用。

谨记!

 流行性感冒是病毒性感染病,为什么不用抗毒药而用发汗剂呢?

这是我们要说明白的问题。

因为,病毒侵入人体,生命本能的排异系统已经做出反应——欲发汗排异。

所以用发汗的方剂,一次汗出,病理物质被汗腺分泌排出体外,病愈。

如服麻黄汤不如法,汗不出,必不能愈,因为病理物质没被排出来。

  这个治法简单明白,是按照生命规律,因势利导的方法治疗。

麻黄汤是治流感的第一方剂。

凡是流感身无汗的,都可以根据病势考虑用麻黄汤发汗排毒。

这张方剂组织得非常严谨:

麻黄开汗腺,促汗腺分泌;桂枝温通血脉开腠理,协助麻黄。

因为汗是从血液中分泌出来的,没有周围血管的充足供血,汗是分泌不出来的。

杏仁这个东西,我们单吃十数粒之后,吐痰很滑利,治咳喘很有疗效,显然有利于肺组织的排异作用,而且其本身也有发汗的作用。

这三味药以麻黄为主,桂枝为辅,杏仁为佐,甘草和中缓急,不失为天下第一发汗剂。

流行性感冒发热恶寒身疼头疼无汗而喘,医生用发汗药麻黄汤而治,服下药后,出汗或没出汗,鼻出血几十毫升,病愈了。

这在临床上并不鲜见。

然而这是什么道理呢?

  张仲景对流行感冒发热、衄血,区分了如下三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八九日不解,表症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