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试题与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4818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试题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马克思试题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马克思试题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马克思试题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马克思试题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试题与答案.docx

《马克思试题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试题与答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试题与答案.docx

马克思试题与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

注意:

答案为加黑字体

整理人:

10级建筑学彭圣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一生的两个重大发现是(C)

A.辩证法和唯物论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剩余价值学说和暴力革命

2、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条件的学说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

4、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C )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

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

6、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

7、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

二、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的理论来源是(ABC)

A.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B.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C.德国古典哲学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是(BCD)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马克思主义哲学D.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

4、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

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BCD)

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BC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三、问答题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崭新的思想理论,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等西欧国家。

其社会历史条件,可以概括为三条:

首先,是社会化大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当时,资本主义在西欧许多国家已经从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阶段跨入大机器工业阶段。

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大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制度代替了手工工场制度,使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

这时英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产业革命,号称为“世界工厂”;法国大工业也发展起来;德国尾随其后也开始了产业革命。

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的革新,生产规模的扩大,海陆交通的发达,世界市场的建立,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使得有可能对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获得科学的认识。

其次,是资本主义弊病的暴露和经济危机的发生。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越来越社会化了,可是生产资料却为少数私人资本家所占有。

资本家为了追逐高额利润,提高竞争能力,一方面,不断改善技术装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数量,实现“资本积累”;另一方面,竭力压低在业工人工资,排挤工人,形成产业后备军,从而导致社会购买力水平降低,国内市场缩小,形成“贫困积累”。

这两方面的积累,造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1825年,在英国爆发首次危机,以后每隔八至十年就周期性地爆发。

继1836年英法经济危机之后,1847年的经济危机几乎波及欧洲各国。

在危机期间,商品生产过剩,企业大量倒闭,失业增长,工资下降,资产阶段力图把危机带来的损害转嫁给工人,从而给工人带来新的巨大灾难。

这就迫使工人起来进行反对雇佣劳动制度的斗争。

经济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从而提出了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任务。

再次,是工人运动的兴起。

产业革命不仅是技术革命,而且也引发了一场社会革命。

产业革命中,出现了现代资产阶级和现代无产阶级。

在19世界三四十年代,欧洲发生了三大工人运动,即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起义;1836~1848年英国宪章派开展的持续12年之久的宪章运动;1844年爆发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

这三大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使人们认识到无产阶级是彻底革命的阶级,但也暴露了它的弱点,那就是缺乏先进思想理论的武装。

而无产阶级一旦掌握了先进思想理论,就能承担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

大工业的发展,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任务的提出,工人运动的兴起,迫切要求一个崭新的思想理论的诞生和指导。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面前,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我们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

“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观点属于(  D   )

A.主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

C.客观唯心主义D.不可知论

2、、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的唯一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和辩证法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

3、物质的根本属性是(A)

A.运动B.静止C.矛盾D.联系

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C)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5、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

A.运动B.物质可以认识C.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客观实在性

6、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C)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B.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

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D.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

7、“先有图纸后施工”说明( C )

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意识依赖于物质

8、“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D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0、“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这是(D)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

C.唯心辩证法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

11、唯物辩证法的总的特征是(C)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B.实践第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

1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C)

A、质量互变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D、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13、“抓典型、解剖麻雀”的工作方法体现了(A)

A.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抓主要矛盾的重要性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4、“白马非马”的诡辩论命题,割裂了矛盾的(A)

A.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B.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

15、“过犹不及”是说,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掌握适度原则,这在哲学上符合(B)

A.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B.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

C.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则D.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16、“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方法论意义是(B)

A.抓主要矛盾的重要性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D.矛盾分析法分析一切

17、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C )

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

18、“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

这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D )

A.矛盾普遍性原理B.运动、发展的原理

C.普遍联系的原理D.矛盾特殊性原理

19、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A )

A、量变是质变的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20、发展的实质是(D)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1、“拔苗助长”的事例是(C)

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

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22、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不是真正的人手了。

这句话表达的哲学道理是(D)

A.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C.否认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D.承认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

23、“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这是一种( D )

A.历史宿命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观

C.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24、“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 C )

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的同一性

25、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据是(C)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26、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C)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说: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CD )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2.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AC )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世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D.世界的本质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

3.哲学的物质范畴是( CD )

A.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

B.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到某层次的物质形态

C.从具有无限多样的结构、特性的具体形态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D.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的普遍科学概念

4.意识是( BD )

A.人脑的分泌物B.人脑的属性和机能C.神的启示D.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5.脱离人体的手,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手,这说明(AD  )

A.部分依赖于整体 B.研究部分毫无意义

C.整体与部分毫不相干D.要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去研究事物

6.“白马非马"的命题( BD )

A.割裂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揭示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7.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ABCD )

A.必须通过实践B.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C.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D.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有机统一

8.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原理,要求我们做到( ABD )

A.用整体性观点分析事物B.研究部分不能忘记同整体的关系

C.不承认各部分有分明的界限D.局部服从整体

9.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 ABC )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方式

10.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ABC)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11."过犹不及"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B)

A、要坚持适度原则B、"过头"与"不及"都是错误的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2.质变的基本形式包括(CD)

A、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B、阶段性部分质变

C、爆发式飞跃D、非爆发式飞跃

13.肯定方面是指(BD)

A、好的方面B、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C、正确的方面D、决定了一事物是其自身而不是它物的方面

14.辩证的否定观认为(ABCD)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B、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C、否定是联系的环节D、否定是扬弃

1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ABD)

A、事物发展是螺旋式上升B、事物发展是波浪式前进

C、事物发展周而复始的循环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

16、下列各项属于矛盾同一性的有(ABC )

A.物极必反B.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C.高岸为谷,深谷为陵D.两个事物的绝对同一

17、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有(ABCDE)

A.原因与结果B.必然性与偶然性C.可能性与现实性

D.现象与本质E.内容与形式

18、下列观点属于唯心主义的有(ABC)

A、意识是人与生俱来的。

B、人有生而知之者。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人脑是意识的器官。

19、下列观点正确的有(ABC)

A.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C.发展是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

D.发展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位移。

三、问答题

1、马克思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从总体上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依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着,这是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对世界本原和统一基础的最高抽象。

承认了世界的物质性,也就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从而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区别开来。

唯物主义本身对“物质”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原则彻底贯穿到“物质”问题的解决上,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仅同唯心主义相对立,同时也与旧唯物主义有着原则的区别。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

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

现代唯物论的物质范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第一,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世界上的具体物质形态一方面千差万别,纷繁多样,各有各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共同本质、共同特性,就是它们都是在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无论它们的具体结构如何,形态怎样,一切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这就从根本上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具有可知性。

物质是人的感觉可以反映的对象,而不是不可捉摸、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

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永远不可认识的事物。

因此,要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去理解物质的可知性,只有这样,才能与旧唯物主义的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第三,物质范畴具有深刻的辩证性,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它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

不管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如何千变万化,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一共同本质,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

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即具有彻底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看到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又以实践为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建立起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理论。

这对于唯物主义以至整个哲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现代意义:

根据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在自然科学领域物质这个概念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所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物质第一性。

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着的物质又以时间和空间为存在形式,物质与运动及时空是不可分割的。

在时空中运动着的物质表现出无限多样的形态。

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和改造是无穷尽的。

现代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研究,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具体说就是在方法论上我们能够以此为工具把握事物的本质,在世界观上我们树立一个物质性的科学的世界观。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有两个

(1)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

(2)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即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按照对哲学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如何回答其内容的第一方面,即如何回答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二方面,即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凡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是可知论;反之,则是不可知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人们的活动主要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是主观反映客观,改造世界是主观反作用客观。

只有解决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取得工作的成功。

3、如何理解意识的本质和意识的能动性以及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

意识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者的辩证关系:

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

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B、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

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C、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4、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钥匙”。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5、如何理解时空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时间和空间绝对性指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指受物质运动特性限制的时间、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人们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因而是相对的。

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如何?

1.量变是数量的增减,是不显著的,渐进的变化。

质变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同时两者相互渗透,在量变的程中有着部分的质变,在质变的过程中有着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3.实践意义:

坚持适度原则,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度,才能认清事物的质,不至于混淆不同事物,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

注意事物量的变化,重视积累,防微杜渐

注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联结的,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又体现着普遍性;第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的哲学根据.

"中国特色"是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个性,特殊性;"社会主义"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共性,普遍性.一方面,中国的发展不论多么特殊,也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共性.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一般只能在各国特色的个别中存在,我们要建设中国模式,中国就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又是个性.我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针实际上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具体运用,是正确的.

8.试用质量互变规律原理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把远大的革命目标与脚踏实地的工作结合起来的必要性。

(1)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的。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变化。

是事物在度的范围内所发生的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它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是事物超出度的范围发生的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显著的变化,它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

(2)量变和质变又是统一的。

其一,量变和质变相互依赖、相互转化。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质变体现和巩固着原来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量变过程。

其二,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①量变中渗透着质变,即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②质变中渗透着量变,即在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3)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转化为质变,又由质变转化为新的量变,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这是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