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资料人民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4718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资料人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资料人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资料人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资料人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资料人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资料人民版.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资料人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资料人民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资料人民版.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资料人民版

派别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贡献

评价

 

儒家

(1)核心思想“仁”

“礼”

(2)教育思想:

主张“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1)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

(2)基本文献:

《诗》《书》《礼》《乐》《易》《春秋》

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1)发挥孔子“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

(2)提倡的“君轻民贵”原则成为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使之更加系统

调和阶级矛盾,以利于封建统治

(1)在天人关系上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为之”

(2)学习的最高目标目标是把握“礼”

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起儒家的思想内容

荀子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唯物思想家

道家

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

他的思想通过《老子》艺术流传下来

表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

(1)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提出“齐物”

(2)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

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庄子》这部书中

法家

主张加强君主专制,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主张

法家的理论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到了重大

.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迫切愿望

墨家

“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要求平等,反对战争,任人唯贤,过简朴生活

他提出判别知识的三条标准,称“三表法”。

建立了中国最早的逻辑学术语

反映了广大小生产者要求和平、稳定的愿望

百家争鸣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思想家

地位

主张

著作

评价

李贽

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

(1)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

(2)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藏书》、

《续藏书》、

《焚书》、

《续焚书》

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对晚明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黄宗羲

 

是明清之际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浙东学派的创立者

(1)敢于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的思想

(2)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

(3)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

 

《明夷待访录》

(1)其主张是明朝末年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具体反映

(2)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顾炎武

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之一,并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1)将批判锋芒指向“私天下”的君主专制,深刻揭露君主政治的暴虐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

(2)提出“众治”的主张

(3)指出了“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改革弊政、拨乱反正的愿望十分强烈,但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

王夫之

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政治思想的主旨:

“循下之公”,猛烈抨击“孤秦”、“陋宋”,深刻揭露了秦始皇及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的做法

 

《船山遗书》

 

唐甄

 

清初经世致用之学的积极倡导者之一

 

(1)积极倡导经世致用之学

(2)对专制君主进行大胆批判,

(3)仍把国泰民安的希望寄托在贤君明主身上

 

《潜书》

(1)其言论不仅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作用

(2)对专制主义军权和官吏腐败行为的批判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项目

发明过程

外传

影响

造纸术

西汉:

植物纤维纸

东汉:

“蔡侯纸”

公元8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①地位:

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

②作用:

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指南针

 

战国:

最初的指南司仪称做“司南”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

①对于军事和经济生活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②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条件;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火药

(1)与古人炼丹制药的长期实践有关

(2)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的发明准备了条件

12、13世纪,首先传入阿拉伯,再传入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①对人类作战方式:

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

②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印刷术

(1)雕版印刷术:

唐朝《金刚经》卷子是迄今为止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2)活字印刷术发明:

宋代平民毕升

由波斯(阿拉伯)传到西方

①14世纪末,欧洲出现了木板雕印的印刷品。

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了受中国活字印刷术影响而制成的金属活字,用以印刷书籍

②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化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社会变迁对唐诗宋词元曲分别产生的影响

艺术形式

影响

唐诗

(1)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

(2)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

(3)晚唐时,诗风凝重抑郁,多感时伤世之作,反映了唐朝的衰落

宋词

(1)北宋城市生活繁荣,词大多体现了太平气象下城市的多彩生活

(2)两宋之际,金人南下,词充满了流落异乡的士人们的思乡之情

(3)南宋朝廷不思进取,词体现了人们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元曲

(1)元朝时,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科举考试被废止,汉族文人用散曲和杂剧来抒发人生的失意和理想的破灭

(2)元代城市经济复苏和繁荣,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

明清小说

城市经济和市民阶层的凸起,给文学注入新的内涵。

明清小说作家一方面力求真实描摹世态,批判社会,一方面探索社会出路,塑造理想人物,展现理想境界

一、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

(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以及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障

(2)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比较重视与支持

(3)中国古代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对外交往的广泛,外国先进科技的传入,也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4)中国古代一些著名科学家的个人努力与不懈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观原因

二、中国古代科技后来衰落的原因

(1)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2)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3)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文化专制统治的暴虐,使人们对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同时也缺乏足够的人才。

归根结底是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

 

19世纪~20世纪中国思想演进列

时间

派别

背景

代表人物

主张

措施

影响

评价

19世纪

40年代

鸦片战争

抵抗派

①鸦片战争中,西方船坚炮利,先进的中国人被惊醒。

②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魏源、林则徐

师夷长技以制夷

①编著译书

林则徐—《四洲志》

魏源—《海国图志》

②仿制战舰

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局面。

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以探求强国御海之策

林则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19世纪

60年代

 

洋务派

(地主阶级)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曾国藩、左宗棠

李鸿章、张之洞

 

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③创办近代海军

④创办近代教育

(1)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和工具

(2)培养了科技人品和

技术工人

(3)刺激民主资本主义

发展

(4)一定程度抵制外国

经济

(5)在改革封建教育制

度上打开了缺口

 

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单纯学习西方科技,无法改变中国落后局面

19世纪末

~

20世纪初

维新派

(资产阶级)

主要原因: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根本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康有为、梁启超

严复、谭嗣同

政治—君主立宪制

经济—发张工商业

兴民权、改革教育制度

①著书立说

—《孔子改制考》

②公车上书

③发动百日维新

(1)具有思想启蒙作用。

猛烈地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

(2)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抨击封建思想促进人民觉醒

时间

派别

背景

代表人物

主张

措施

影响

评价

 

1905年

 

革命派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民主革命兴起

 

孙中山、邹容

章太炎

 

三民主义

 

①创立革命团体

—兴中会

②革命政党—同盟会

③发动武装起义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

人心

1915年

激进民主主义者

北洋军阀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李大钊、陈独秀

胡适、蔡元培

民主与科学

①创办《新青年》

②新文化运动

全面进攻封建专制思想,开辟了新思想的道路,促

进民众觉醒

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1918年

(十月革命后)

马克思主义者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早期介绍马克思主义:

梁启超、朱执信

③阶级基础: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④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李大钊、陈独秀

 

马克思主义思想

①李大钊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②五四运动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为中国革命提供理论指南

 

近现代中国四大思想理论成果

思想理论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标志性会议

同盟会成立大会

中共七大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六大

核心或精髓

民权主义

群众路线、

实事求是、

独立自主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执政为民、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解决的问题

民族独立、

民主共和、

民众生存

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及社会主义改

造和建设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

发展

1924年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得到进一步

发展

社会主义本质的新

概括

科学发展观、和谐

社会理论

地位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使中国人民醒过来

指导革命和建设使中国人民站起

指导改革开放,使

中国人民富起来

新时期的指导思

想,引领中国迈向

小康社会

 

蒙昧中的觉醒

学派

代表人物

言论特点(主张)

评价

智者学派

 

普罗塔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①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倾

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②注重实利,以逻辑方法作为

辩论的工具

③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

批判传统,敢于创新

(1)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

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

次觉醒

(2)属于西方人文精神的滥

觞,是西方的第一次思想

解放运动

 

苏格拉底

①提出“美德即知识”,反对智

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

②“认识你自己”和“未受考

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1)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

了“自我”

(2)他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

自由的追求,成为欧洲18

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

(3)他以死捍卫自身的思想自

由和人格尊严

斯多亚学派

 

芝诺

西塞罗

塞内卡

 

①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

朽的理性

②世界从逻各斯中产生,必然

携带理性,所有的人都具有

理性,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

③结论:

一是“顺应自然的生

活就是至善”,二是人生而平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苏格拉底与普罗塔戈拉的思想主张及其异同

1、相同之处

(1)都强调了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2)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

(3)把研究的领域由宗教神话和自然世界转向了人类社会

(4)都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和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不同之处

苏格拉底弥补了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弊端:

反对智者学派的主观主

义和相对主义,认为真理应有其客观标准

文艺复兴(14—17世纪)

历史条件

基督教的神权统治

经济复苏发展城市兴起

生活水平的提高

改变态度,追求乐趣

发源地

意大利(发展到整个西欧)

表达形式

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

性质

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旗帜

人文主义

矛头

基督教神学

宗教改革

背景

1、文艺复兴在欧洲的影响

2、罗马天主教廷对德国的剥削与压迫

3、1517年,教皇在德国出售“赎罪券”

代表人物

马丁·路德

开始

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主张

1、人的灵魂得救靠自己的虔诚信仰

2、人人有权读《圣经》直接和上帝沟通

结果

创立了路德教

影响

1、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2、使西欧从长久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

3、为启蒙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

(1)背景:

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都是资产阶级发动的

(2)目标:

都是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

(3)内容:

都注意了人的价值;宣传人文精神

(4)性质:

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5)影响:

都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

2、不同点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批判对象

教会的神学观念

封建神学、王权、特权

批判手段

借助文学作品隐蔽地否定宗教(天主教会)神学、批判旧制度

公开批判宗教神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宗教体系

思想重点

宣传人文主义,追求个性解放

宣扬理性,行使天赋人权,追求政治明主

主要影响

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下解放出来,缓刑人们积极进取精神

为推翻封建专制作了思想舆论准备,为了新社会确立理想蓝图

背景

 

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阶段

 

17~15世纪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地区

意大利→欧洲

英、法→欧洲

中心

意大利

法国

 

启蒙运动

背景: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发展

(2)近代科学的兴起

(3)新航路的开辟

(4)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

启蒙运动时期的主要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

国家

思想家

主要著作

地位

思想主张

影响

兴起

17~18世纪

(英国)

17世纪

英国

霍布斯

《利维坦》

反对君权神授,认为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国家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建立起来的

对推翻君权神授理论,摧毁封建专制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17世纪

英国

洛克

《政府论》

洛克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反对君主专制,主

张限制公权(分权)

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对其他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暴政的斗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高峰

18世纪

(法国)

18世纪

法国

伏尔泰

《哲学通信》

启蒙运动的领袖

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提倡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主张实行“开明专制”(君主立宪制)

18世纪

法国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者

反对君主专制。

系统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分权与制衡)

三权分立学说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8世纪

 

法国

 

卢梭

《社会契约论》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先驱,被称为人民主权的捍卫者

反对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①否定了封建王权,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整体的蓝图

②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并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

18世纪

法国

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

《百科全书》

宣扬理性和科学,反对迷信和专制

体现了科学与民主的时代精神,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坚力量,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科学家

国家

著作

理论/发明/贡献

伽利略

意大利

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

牛顿(17世纪末)

英国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牛顿三大定律:

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斯蒂芬

奥地利

通过实验发现了黑体辐射的总能量与其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普朗克

德国

《关于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

发现了热辐射过程中的能量分布定律

1900年,提出著名的量子理论

 

爱因斯坦

 

德国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①1905年,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得出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结论

②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德布罗意

法国

物质波理论

林耐

《自然系统》

着重研究群体

对动植物材料进行重新真理

哈维

着重研究个体

运用解剖和实验的方法,建立了血液循环理论

施莱登

德国

提出细胞是一切植物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

施旺

指出生命的共性是细胞

巴斯德

法国

证明了微生物不能自然产生

拉马克

法国

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

 

达尔文

 

英国

 

《物种起源》

①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

进化的

②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③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

择,适者生存

赫胥黎

《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人类文明的引擎

发明家

国家

发明

凯伊

英国

飞梭

哈格里夫斯

英国

“珍妮机”

阿克莱特

英国

水力纺纱机

克隆普顿

英国

“骡机”

卡特莱特

英国

水力织布机

巴本

法国

实验型气缸

纽可门

大气活塞式蒸汽机

瓦特

英国

双向气缸的蒸汽机

富尔顿

美国

汽船

史蒂芬孙

英国

蒸汽机车

莫兹利

英国

移动刀架

雅可比

俄国

电磁铁做转子

西门子

德国

发电机

格拉姆

比利时

电动机

爱迪生

美国

发电厂

卡尔·本茨

德国

内燃机

戴姆勒

狄塞尔

柴油机

诺贝尔

瑞典

炸药

莱特兄弟

美国

飞机

莫尔斯

美国

有线电话机

贝尔

美国

电话机

马可尼

意大利

无线电通信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背景:

(1)政治:

法国大革命震荡了整个欧洲

(2)经济:

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洲迅速延伸

(3)思想:

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理性王国”失去实现的可能

特征

人物

国家

作品

拜伦

英国

雪莱

《唐璜》

济慈

普希金

俄国

霍夫曼

德国

海涅

维克多·雨果

法国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司汤达

法国

《红与黑》

巴尔扎克

法国

《欧也妮·葛朗台》

《高老头》

《高利贷者》

《人间喜剧》

“社会百科全书”

查尔斯·狄更斯

英国

《大卫·科波菲尔》

《雾都孤儿》

《双城记》

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俄国革命的镜子”

乔治·萧伯纳

英国

《苹果车》

罗曼·罗兰

法国

《约翰·克利斯朵夫》

德莱塞

美国

《嘉莉妹妹》

《美国悲剧》

海明威

美国

《太阳照常升起》

《永别了,武器》

《丧钟为谁而鸣》

《老人与海》

泰戈尔

印度

《吉檀迦利》

《戈拉》

川端康成

日本

《雪国》

《千只鹤》

《伊豆的舞女》

马克西姆·高尔基

苏联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鲁迅

中国

《狂人日记》《阿Q正传》

特征

人物

国家

作品

路德维希·冯·贝多芬

德国

《第三(英雄)交响曲》

《第五(命运)交响曲》

《第六(田园)交响曲》

《第九(合唱)交响曲》

“乐圣”

舒伯特

奥地利

《小夜曲》

《春之信念》

《野玫瑰》

小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

《蓝色多瑙河》

《春之声圆舞曲》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舒曼

德国

《蝴蝶》

《幻想曲》

民族

乐派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

《天鹅湖》

《睡美人》

《胡桃夹子》

《罗密欧与茱丽叶》

“旋律大师”

印象

主义

德彪西

法国

《牧神午后》

《夜曲》

《月光》

表现

主义

勋伯格

奥地利

《乐队伴奏曲》

《小提琴协奏曲》

《华沙幸存者》

新古典主义

斯特拉文斯基

俄国

《浪子历程》

《春之祭》

摇滚乐

艾维斯·普莱斯利

美国

“猫王”

甲壳虫乐队

英国

“披头士乐队”

特征

人物

国家

作品

浪漫

主义

籍里科

法国

《梅杜萨之筏》

维克多·欧仁·德拉克洛瓦

法国

《自由引导人民》

现实

主义

居斯塔夫·库尔贝

法国

《石工》

《奥尔南的葬礼》

让·弗朗索瓦·米勒

法国

《拾穗者》

列宾

俄国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莫奈

《日出·印象》

凡·高

荷兰

《向日葵》

《星月夜》

罗丹

法国

《青铜时代》

《思想者》

 

毕加索

 

西班牙

《格尔尼卡》

《亚威农少女》

《弹曼陀铃的少女》

《少女肖像》

《有藤椅的静物》

 

“新古典主义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