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原重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4204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原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原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原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原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原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原重点.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原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原重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原重点.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原重点

1、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1)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1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观察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

2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

3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

(2)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1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

2马克思主义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

3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当代中国实践的行动指南

(3)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1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视野看,世界仍处于马克思指明的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大阶段

2人类的未来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启迪和指引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

1物质对意识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作用上

2从意识的起源来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实践活动,尤其是劳动,对一时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

3从意识的本质来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2)意识反作用与物质

1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是能动性

2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与目的性

3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4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5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1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3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实际出发是前提,实践是基本途径,还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物质手段

4从社会历史领域说,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体现在社会历史趋向和主体选择

3、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内容与形式是反映事物构成要素和表现形式的一对范畴。

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形式是把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1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

2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合适的形式…不合适的…

(2)本质与现象是反映事物内在联系与外在表现的一堆范畴。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与表面特征。

1本质与现象相互区别。

本质一般、普遍,现象个别、具体;本质相对稳定,现象多变易逝;本质在内,现象在外

2本质与现象相互依存。

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

(3)原因与结果是揭示现象引起与被引起关系的一堆范畴。

原因是引起现象的现象,结果是被现象引起的现象

1原因与本质相互区别

2原因与本质相互转化、相互依存

(4)必然与偶然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衰亡的一对范畴。

必然是事物的联系与发展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是事物联系与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1必然与偶然相互依存,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必然以偶然的形式表现;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必然决定偶然

2必然与偶然相互转换,某一过程的必然可能是另一过程的偶然;反之亦然

(5)现实与可能是揭示事物过去、现在、将来的一对范畴。

现实是相互联系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可能是事物包含的、暗示事物发展前途的趋势

1现实与可能相互区别

2现实与可能相互转化

4、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

(2)否定因素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3)辩证否定观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否定是新事物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4)否定之否定:

事物的辩证发展要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环节。

否定初步解决矛盾,但事物仍是片面的,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5、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1)实践的本质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实践的基本结构主要是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实践中介

1实践主体是指在实践活动中具有一定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具有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2实践客体指实践活动所指的对象

3实践中介指实践活动中的各种手段、工具以及运用这些手段、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3)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观系,其中最根本的是实践关系。

(4)实践主体、客体和中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实践的基本结构也是历史性地变化发展的。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5)实践的多样性:

实践可分为三种基础类型:

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主要形式为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科学文化实践。

其中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它构成社会生活的基础。

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是在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受其制约并反作用于物质生产实践。

(6)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

6、价值与价值的基本特性

(1)价值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2)价值的基本特性由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社会历史性四个方面

1主体性指价值直接同主体练习,始终以主体为中心。

一方面,价值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存在;另一方面,价值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创造,将客体的潜在价值转变为现实的存在

2客观性指在一定条件下客体的价值关系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存在。

一方面,主体的存在和需要都是客观的,不是抽象的;另一方面,客体的存在、属性及作用是客观的

3多维性指主体的价值关系具有多样性。

同一客体对主体的不同需求有不同的价值

4主体和客体的不断变化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

7、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杠杆

1每一次科学革命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改变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2生产方式的改变主要表现在科学革命改变了社会生产力要素、人们的劳动形式和社会经济结构

(2)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问题,原因是:

1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缺乏对科学的消极后果的强力控制手段

2与一定社会制度有关,在资本主义下,科学技术常常被资产阶级用作剥削压迫人民的工具,并非都能使人摆脱贫困,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因而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

8、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2)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根据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商品的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的围绕价值这一中心上下波动

(4)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5)价值规律的消极影响

1社会资源的浪费

2阻碍技术的进步

3造成收入两极分化

9、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2)绝对剩余价值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和提高劳动强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3)相对剩余价值指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4)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超额剩余价值指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10、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1)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1生产集中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在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的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2资本集中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小资本联合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被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

(2)垄断是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联合或协助,对一个或多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作和控制。

(3)垄断产生的原因

1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时,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作或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2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就会形成垄断

3激烈的竞争给垄断双方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形成垄断

(4)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实现的。

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或多个经济部门中,占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的联合

(5)最简单最初级的垄断组织形式时短期价格协议

1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影响

(1)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社会分工与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某一国家、地区的限制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国际水平分工取代了国际垂直分工成为了居主导地位的分工方式。

这种分工方式以资本、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前提,以跨国组织生产为核心,以全球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建立为标志,它使各国的生产活动不再孤立地进行,而是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贸易全球化。

即商品和劳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通

3金融全球化。

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的相互协调、相互渗透、相互竞争不断增强,使全球金融市场更加开放、金融体系更加融合、金融交易更加自由的过程

4企业经营全球化。

指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分支机构。

通过母公司与分支机构的各种形式的联系。

实行跨国投资和生产的过程

(3)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2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合适的企业组织形式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

(4)经济全球化的有益影响

1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人类的交流

2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3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4经济全球化促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

5经济全球化促进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5)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收益与地位不平等

2经济全球化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恶化

3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风险

(6)如何对待经济全球化

1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除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他更好地惠及各个国家、民族

2要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引领经济全球化,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惠普、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1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1)多样性的原因

1各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2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是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3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2)如何走适合自己的道路

1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2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

3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

13、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必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1)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性

(2)在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发展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全面发展。

人拜托了自然经济条件下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自由个性”的发展

(3)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或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只有一部分人的发展。

那时,人与人平等,社会和谐,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

(4)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方面实在多样化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实现的,另一方面又是在生产劳动之外的大量自由时间中实现的

(5)必然王国指人们受到盲目必然性的支配,尤其是受自己所创造出来的社会关系奴役的社会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