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公开课定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4158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伶官传序公开课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伶官传序公开课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伶官传序公开课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伶官传序公开课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伶官传序公开课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伶官传序公开课定稿.docx

《伶官传序公开课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伶官传序公开课定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伶官传序公开课定稿.docx

伶官传序公开课定稿

《伶官传序》

教学目标 

1.唐庄宗李存勖兴衰的过程,总结历史教训。

2.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欧阳修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

3.理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一历史盛衰规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唐庄宗李存勖兴衰的过程,总结历史教训;

难点:

掌握文中众多的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

教学方法:

点拨法讨论法朗读感悟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设计:

(由《项羽之死》导入)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最终落得个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悲惨下场,连自己心爱的女人和宝马都无法保护,实在可悲可叹。

项羽在乌江自刎前,曾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的惨败,同学们记得吗?

明确:

“天亡我也!

非战之罪也!

“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

”他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天命。

其实,不只是项羽,很多的帝王将相,平民百姓也都将人生的失败、苦难、命运的坎坷归咎于天命。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命难违”等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这种看法对不对呢?

今天,通过上节课对本课的疏通,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伶官传序》(板书),来探讨一下事情的成败究竟是不是天命?

二、新课推进

㈠设问并归纳文义:

问题一:

在以下年份里,在主人公李存勖身上分别发生了什么事?

(尽可能用书上的原句来回答)

明确:

(板书)908年接受三矢,继父遗志

912年系燕父子以组

923年函梁君臣之首

926年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问题二:

晋王的三支箭代表什么?

另外,拿着这三支沉甸甸的箭,庄宗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明确:

1.代表晋王李克用的三个愿望。

他有三个仇人:

梁王朱温;燕王刘仁恭;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

后两人“皆背晋以归梁”,晋王希望庄宗为他报仇血恨,“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啊。

2.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请学生划出本段中与矢有关的动词。

重点:

受、藏、请、盛、负、纳)

提示并总结:

从这些动词可以看出庄宗对父亲遗命的态度是:

恭恭敬敬。

㈡、倾情感受式朗读:

1.全班朗读一遍

朗读指导:

作者欧阳修在写本文时是带着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的,对本文的情节叙述也是包含感情的,我们在朗读时须加以体会,如晋王的临终遗言,应该是语重心长,遗恨未消,充满怒气;而后表示恭敬的几句,写得是庄宗凯旋,读时应该慷慨激昂,铿锵有力(分别请学生朗读)。

2.寻找并点拨重点句

①:

912年庄宗“系燕父子以组”,一仇已报;923年“函梁君臣之首”,再加916年打败耶律阿保机,三仇已报,建立后唐,当了皇帝,君临天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可以说是盛极一时,那么文中哪些句子可以表现盛的气势?

明确: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重点:

系、函、入、还、告、盛、壮哉。

这些字词是表现盛的气势的,应该读得重一些;整句应读得激昂、振奋)(请男学生朗读)

②:

庄宗926年身死国灭,仅仅三年国家就灭亡了,文中哪些句子是描写庄宗亡国的?

明确:

及仇雠已灭 ,天下已定 ,一夫夜呼 ,乱者四应 ,仓皇东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君臣相顾 ,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 ,泣下沾襟 ,何其衰也!

(庄宗败绩可叹,读得低沉、缓慢、哀伤;“衰也”应拖长一些)(请女学生朗读)

然后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最后全班集体朗读。

小结:

得天下------15年----盛

失天下------3年----衰

㈢、重点讨论

讨论一:

庄宗灭敌立国,由弱到强,用了整整15年时间;而由盛至衰,只是短短的3年。

盛的时候是那么强大,但是却一下子衰败了,是什么原因呢?

明确:

称帝后庄宗骄傲自满,宠爱伶人,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大肆残害忠良,离心离德。

(结合课文89页相关链接)

讨论二:

欧阳修从庄宗的成败中得出了什么历史教训?

明确:

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要求学生翻译,重点字词:

兴,亡,于)

㈣、结束语设计:

问:

从欧阳修的这些名言警句中你们得到什么启发?

明确:

(1)学习中要戒骄戒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虚心向他人学习。

(2)要有忧患意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山更比一山高,强中自有强中手,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3)注意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口吃不成胖子,不能一步登天,“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或生活中认真的去实践欧阳修的这三点要求。

我相信,只要大家认真做到这三点,2012年一中高考红榜上一定会有你们的赫赫大名。

谢谢

三、作业布置:

选择其中的格言警句,联系自己的学习或生活实际,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

 

四、板书设计:

908年接受三矢,继父遗志弱

912年系燕父子以组↓(15年)

923年函梁君臣之首盛

↓(3年)

926年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衰

祭十二郎文

教学目标 

1.弄通课文,积累掌握文言常识。

 

2.理解课文破骈为散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3.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

 

4.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教学设计

  一、 导语 

  《妞妞 ——一个父亲的札记》——周国平

  有一千条理由让你早走,只有一条理由把你挽留,这条理由胜过那一千条理由,它就是我对你的爱。

  你在时,我抱你不够,因而觉得时间太少,你走了,我的怀里空了,突然发现时间毫无用处,我不知道拿那么多时间做什么,也许时间只有一个用处,它会帮助我——是帮助我一天天向你走近。

” 

  有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世界还在,我还在,而你却不在了?

 

  一个父亲守着他注定要夭折的孩子,这种场景多么残酷。

妞妞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患有绝症,极可爱也极可怜的她度过了短促的一岁半时间。

对于作者来说,妞妞的故事是他生命中最美丽也最悲惨的故事,至情至性的周国平用他的笔留住了和妞妞相处的五百六十二个日日夜夜,写下了《妞妞 ——一个父亲的札记》。

人的一生中总会经历种种的悲欢离合,有聚就有散,生离也许就意味着死别。

有时生命是那样的脆弱,不会因为我们的珍视和眷恋而停留,而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思念和感伤。

而人生之不幸,往往会成就文学之大幸,这是文学史上非常残酷的事实。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是这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祭十二郎文》也是一篇字字含泪句句动情的抒情散文,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绝,成了祭文中的“千古绝调”。

  前人读罢此文的评价:

  《古文观止》评论说:

“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

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二、韩愈和他的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常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因晚年曾为吏部侍郎,故也称韩吏部。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及其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渊的影响。

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反对六朝以来的单纯追求形式美的骈俪文章;语言要新颖流畅,“唯陈言之务去”,对古文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

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代表作是《马说》《师说》等。

  三、写作背景:

  韩愈三岁丧父母,由兄嫂抚养成人,他和十二郎虽为叔侄,实际如同兄弟,从小生活在一起,“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特别深厚。

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欲绝,也勾起他的辛酸回忆。

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从前同十二郎一起生活的种种情景都一齐涌上心头;自己的衰病,子孙辈的幼小,这是眼前必须正视的现实。

所有这一切,汇成一股感情的激流,作者悲感万端,百思萦集,情不能已,因而写成此文。

四、文体介绍:

祭文――也称“悼词”,通常是祭奠死者,抒发悼念哀痛之情的一种文体,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

 

   祭文的内容和形式都公式化――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评价死者的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精神品质。

 

    正因为祭文的内容和形式都公式化,所以为后人传诵的不多。

而本文不落窠臼,一改过去惯例,没有一句赞颂的话(只是在文中顺便提到伯兄的“盛德”和十二郎的“纯明”),专从骨肉至情方面下笔,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 , 抒发悲伤情感 , 悼念侄儿,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

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五、分析课文:

正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2-3):

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二自然段诉说自己的家世不幸,在不幸中叔侄二人“未尝一日相离”,情同手足。

  

第三自然段回忆与十二郎离别后的三次见面和三次见面未果的经历,痛惜成年后恶人离聚不定,竟成永诀。

从此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4-9):

写十二郎之死。

  

第四自然段哀叹自己未老先衰本应该早死而未死,十二郎年少康强,不该早死而竟死,两相对照极度悲哀。

  

第五自然段倾诉自己遭受巨大打击精神恍惚,对十二郎的死不愿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惨烈心情。

  

第六自然段表达自己希望“从汝而死”,死后与侄儿相见的愿望,倾诉视死为幸的至悲至痛。

  

第七自然段联想到自己的和侄儿的孩子,说他们难以健康成长,悲痛至极连忌讳和不吉利都不顾及了。

  

第八自然段推断侄儿猝然而死的病由,倾诉自己“未始以为忧”的痛悔之情。

  

第九自然段推测侄儿的死期,倾诉自己不能确切知道只而死期的悲哀。

  

第三部分(10-12):

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之事。

  

第十自然段吊慰遗孤,为侄儿安排身后事,告慰侄儿在天之灵。

  

第十一自然段为侄儿的死而归罪自己,恸哭长号,告诉侄儿自己已是万念俱灰,仅存替侄儿教子嫁女的心愿而已。

  

第十二自然段全文结束,“眼有穷而情不可终,为侄儿的死悲痛不已。

”  

全文十二段环环相扣,以悲痛之情为线索组织全文,体现思路的发展,先回忆叔侄相依为命,感情至深,这时前提;接着围绕侄儿的死续写自己的惶恐、痛悔和强烈的感情震荡。

为高潮奠定基础;最后诉说自己的心迹,在恸哭长号中伤痛之情达到高潮,全文写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后令人潸然泪下。

难怪东坡先生会有“读《祭十二郎文》不辍泪者,其人必不友”的说法。

 

1、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悼念十二郎。

2、那为什么要写到自己的身世?

 

是为了表现自己和十二郎之间的深厚感情,为下文抒发自己对十二郎的深深思念之情打下基础。

3、韩愈和十二郎之间的感情深厚到怎样的程度?

    虽为叔侄关系,实为兄弟情谊。

4、第二段中有一个动人的细节,你认为是什么是?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

“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抚汝指吾”的细小动作,体现出为母为嫂的深切关爱与顾惜;“韩氏两世,惟此而已”仅寥寥八字,却字字透出嫂嫂的焦虑、期待和悲伤。

十二郎遽然辞世之时,韩愈重提旧事,也流露出韩愈无尽的沉痛与凄凉。

5、第三段作者叙述了两人的三别三会。

大家思考:

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叙述自己与十二郎聚散离合的往事?

往事历历在目,记忆之深是因两人情之切,于叙事中,亦可见作者真情;同时也是指责自己,反省自己为“求斗斛之禄”而带来无法挽回的悔恨,使人读来无限悲哀。

6、第四段韩愈写到诸兄之死,他们都是“康强而早世”的,作者写这些有何作用?

烘托自己内心悲痛之甚。

诸兄死去已令人悲痛不已,在人丁不盛的情况下,十二郎的死更令人悲伤不已,感到绝望。

7、第五段中,用到了很多文言虚词,大家找一找并说说他们在传情达意上有怎样的作用?

三个“邪”:

表明作者难以接受十二郎夭亡的事实,强化作者极度震惊的心情。

 

   接着将“也”与“乎”连用,表明作者对十二郎的早死的质疑,不愿接受这残酷的现实,整个句群用的是假设语气。

“未可以为信也”的“也”:

表明作者始终难以接受事实,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

紧接着的两个“也”连用:

表假设;最后一个“也”表反问,作者清醒地明白,眼前这一切是事实。

 接下的三个“矣”:

表明自己的不解与迷惑,作者实在无法接受残酷的事实。

最后两句末尾用“矣”,相当于“了”,表明天道难测,神机难明,天理不可推究,人的寿命难以预知。

这样连接不断的使用语气词,既增强了节奏感,从而增强作品的感人力量;也使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更能打动人心。

8、十二郎之死,已是不争的事实。

为什么还要反反复复的推究死因、推测死期,甚至对死讯本身,也疑其非真而梦?

 

   推究死因、推测死期、疑死讯非真而梦,均反映对十二郎忆念之深。

9、最后三段从哪些方面体现出了作者对十二郎的深厚情谊?

    替他处理家务后事;反复表现愧疚之意、丧侄之痛;替他教子养女。

10、文章结尾“言有穷而情不可终”,结合全文来看韩愈究竟有哪些感情?

  

白居易说过一句至理名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为世间少有的哀情——悲家事不幸;悔“旅食京师”;叹未老先衰;恨小病丧命;衷后辈孤苦;疚丧葬难周。

11、作者抒发的以上这些情感是蕴含在文中的,大家不妨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

本文抒情的段落有 2、 5、 10、 11自然段,标志性词语为段首“呜呼”。

12、十二郎远殁它乡,文章却以“汝”“吾”相称,如对谈面泣,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祭奠与自己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侄儿,抒发了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通篇汝吾相称,像是与侄儿对谈面语,异常真切。

开篇一个“告”宇,让人感到全文都是向十二郎当面诉说,而亡者也正侧耳倾听;叙家常琐事如与久别的侄儿共忆往事;推测十二郎死的日期又像是叔侄二人共同核对;安排十二郎身后事犹如共同商量,抚背安慰;说起心中的惶惑,不时发出感问,真恨不得十二郎当面给予回应,听着二人说话,我们很容易感受叔侄情深,感受作者的悲感。

如果十二郎有知,也一定会与作者一起捶胸顿足,恸哭不止的。

难怪本文被称为“至情”之作而千古传诵。

13、十二郎远殁它乡,文章却以“汝”“吾”相称,如对谈面泣,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这是一个难点,需要细读体会,作者祭奠与自己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侄儿,抒发了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通篇汝吾相称,像是与侄儿对谈面语,异常真切。

开篇一个“告”宇,让人感到全文都是向十二郎当面诉说,而亡者也正侧耳倾听;叙家常琐事如与久别的侄儿共忆往事;推测十二郎死的日期又像是叔侄二人共同核对;安排十二郎身后事犹如共同商量,抚背安慰;说起心中的惶惑,不时发出感问,真恨不得十二郎当面给予回应,听着二人说话,我们很容易感受叔侄情深,感受作者的悲感。

如果十二郎有知,也一定会与作者一起捶胸顿足,恸哭不止的。

难怪本文被称为“至情”之作而千古传诵。

14、提问:

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韩愈的家境身世?

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1)少年孤苦:

“吾少孤”“惟兄嫂是依”“零丁孤苦”“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2)为谋生聚少离多: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汝来省吾,止一岁”“吾云汴州,汝不果来”“吾佐戎徐州……汝又不果来”。

  (3)未老先衰:

“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我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4)子女年幼: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

15、学生思考:

作者是怎样在这些看似平淡的家境叙述中抒发悲愤的?

  同桌共同讨论后明确:

作者写这篇祭文的目的不在称颂死者,而在于倾吐自己的至痛之情。

他紧紧围绕着叔侄间生离死别这个中心,选取那些值得怀念、忧戚,或感到遗憾的生活琐事,写来如叙家常,但却充满着生活气息,让人深感真实、可信。

作者又不是纯客观的叙事,而是在典型事件的叙述中,侧重抒写自己的无比哀痛之情,他以痛惜、遗憾、内疚之情来叙事,叙事中处处含情,使得叙事、抒情水乳交融。

作者又充分运用第一人称的方便,尽情地把自己的一切感受都倾注到叙事之中,写得如泣如诉。

16、提问:

本文写得至悲至痛,试思考作者在悲侄儿之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1)悲叹家族人丁不兴。

封建社会门第家族观念极强。

韩愈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家庭浓厚的儒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他,而人丁不兴,使他尤其看重家族成员。

然而父母早亡,兄殁南方,两世一身等久已令他体会到家境凄凉之悲了,而如今侄儿又撒手西去,儿子、侄孙尚年幼,韩氏能支撑门面的只有韩愈自己,家庭之事连个商量之人也找不到。

这无限的孤独怎不使他悲从中来,进而想到“无意于人世”呢?

  (2)悲叹自己仕途失意。

韩愈19岁便离家到京城求发展,但却多次应考落第,25岁中进士后还要到处请求权贵援引举荐(如《与于襄阳书》),29岁才开始入仕途。

到35岁写作本文之时的几年间,却辗转迁徙,京城、汴州、徐州、宣城四处漂泊。

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却不得施展,内心自然郁郁寡欢,而此时又得侄儿突然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中情不自禁地蕴含了自身无限的酸楚。

于是他便喊出了“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肺腑之言。

六、总结、扩展

本文能将诚挚的抒情与日常琐事的叙述紧密融合在一起,深切地表达出对亡故亲人的悼念和对人生浮沉离合的无限感叹,作者贴切、生动地切情、切“境”。

作者在人的情感活动中,情至笔随,表达的情感世界微妙深奥。

从而使文章收到了情文并生的最佳效果。

本文的语汇和语言现象非常丰富。

我们应将诵读、理解与识记结合起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文言语汇,形成迁移,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本文在写作上主要有以下的特色:

     

(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

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

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

作者和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 

  (3)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

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无定的心理状态。

末尾“汝病吾示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

这一切又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总结、扩展 

[总结]   叙事与抒情相互融合,是许多古代散文名篇的共同特点,除本文外,已选人第二册读本的《祭妹文》和选人第三册读本的《指南最后序,都有这一特点。

课外阅读这两篇文章,加深对融抒情于叙事、在叙事中抒情这一表现手法的认识。

 

[扩展]      与袁石浦      (明)陶望龄 

   天下有二等自在人,一大睡者,二大醒者。

惟梦魇未觉人,谓睡着则已欲醒,谓醒则正在梦境,如号谵呓,纯是苦趣。

仆,梦魇者也。

足下虽振其手,摇其足,来肯霍然寤也,欲自在得耶?

忆侍雅论时,觉身心时时有益。

自远胜友,转复茫然。

虽自鞭策,较往日已加紧切,而愈求愈远,不自知其入于支配艰僻之内。

此古人所以愿亲近善知识,以为甚于衣食父母也。

长安如弈棋,世路艰难矣,叹叹。

 

[赏析提示] 在这个小文段中作者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能理解他吗?

     

(四)布置作业 

1.读课后《河之水二首寄子侄老成》,理解诗中的情意。

 

2.完成课后作业和随堂练习。

 

(板书)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① 叔侄情深                     

      抱憾终生 

      信然邪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 

      其梦邪                    

      耿兰之报 

②  信然矣                            

      理不可推,寿不可知 

      己身                       

      死因  冀孩提成立 

③  改  葬 

《伶官传序》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⒉介绍“序”

三、整体感知

⒈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⒉质疑解难

⒊思考:

①概括庄宗一生的主要经历。

②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四、具体分析

㈠中心论点

⒈庄宗李存勖父亲晋王李克用去世时是908年,课下注释中还有三处时间912年,923年,926年,参看注释,概括庄宗一生的主要经历。

明确:

①908年,“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受三矢,继父遗命。

②912年,灭燕,“系燕父子以组。

③923年,灭梁,“函梁君臣之首”,建立后唐。

④926年,后唐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⒉庄宗灭敌立国,用了15年时间;由盛而衰,只有短短的3年。

这一盛一衰的关键是什么?

用课文的原话回答。

明确:

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探讨:

①为什么用反问句提出中心论点?

明确:

强调“人事”(政治上的得失)的作用。

②运用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明确:

例证法――后唐庄宗

“得天下”之“盛”→天下豪杰莫能争

对比论证﹤

“失天下”之“衰”→身死国灭天下笑

㈡具体论证

⑴导入

庄宗得天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有三年,作者认为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而“衰”又是什么原因?

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

“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⑵析“得天下”

a、课文是如何表现他“得天下”之“盛”的?

描述他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武。

明确:

“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忧劳可以兴国”﹤“系燕父(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

)子以组”

“函梁君臣之首”

b、为什么每次出师征战都要“负而前驱”?

明确:

用三支箭激励自己,表明其复报的决心和意志。

c、小结

庄宗不忘世仇,重任在肩,兢兢业业,负矢前行,终得天下,突出强调了“人事”的作用。

⑶析“失天下”

a、庄宗“好俳优”,一些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致使“群臣愤激,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幸,四方藩镇,贿赂交行”,最后终于众叛亲离,不可收拾。

课文怎样写其“失天下”之“衰”的?

想象庄宗君臣凄然相向、泣下沾襟的悲惨情景。

明确:

“仓皇东出”

“逸豫可以亡身”﹤“士卒离散”

“泣下沾襟”

b、小结

庄宗接受遗命,矢志复仇,终如愿以偿,大功告成,便一改初衷,宠幸伶人,以致政纲倾颓,身死国灭。

这一“盛”一“衰”、大起大落命运,再次突出“人事”的作用。

评曰:

“叙唐庄宗处,倏而英俊,倏而衰飒。

凭吊唏飒,虽尺幅短章,有萦回无尽之意。

㈢结论

本来行文到第二部分,论点已得到证明,似乎应结束了,可作者为什么还写第四段?

明确:

引出教训,借古讽今

①作者强调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局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声色犬马,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

②含蓄批评朝政,讽谏北宋当权者要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五、课文小结

本文脉络清晰,首尾呼应,结构紧凑;叙事生动形象,精警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