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3984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98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艾滋病 B.贫血 C.结核病 D.乙型肝炎

2.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特点的是(  )

A.在人与人之间传播B.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

C.由病原体引起D.由营养不良引起

3.传染源是指(  )

A.细菌、病毒、寄生虫

B.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C.传染病发生的初始处

D.病原体传播的路线

4.非洲国家安哥拉曾暴发黄热病疫情,该病由蚊子携带的黄热病毒引起。

蚊子和黄热病毒分别属于(  )

A.传染源、病原体B.传播途径、传染源

C.病原体、传染源D.传播途径、病原体

★5.健康人、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  )

①传染源 ②病原体 ③传播途径 ④传染病

⑤易感人群

A.⑤④③①②B.⑤②③④①

C.①⑤④③②D.⑤④①③②

6.发生地震后,卫生防疫人员及时对震区生活用水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情发生。

这一措施是为了(  )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增强免疫力

7.(2018四川乐山)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属于(  )

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人群

C.消除病原体D.切断传播途径

8.在流感流行期间,健康人不应该采取的预防措施是(  )

A.自我隔离

B.加强体育锻炼

C.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D.接种疫苗

9.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给健康人注射卡介苗,能够有效地预防此病的蔓延,这种预防措施是(  )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10.某省“飞禽馆”因禽流感关闭,并在馆门口挂上了“为防止传染禽流感,请不要靠近”的标志牌。

这种做法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  )

A.消灭病原体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者

11.某地区发现一种新的疾病。

开始的时候患病的人数不多,但有不断增多的趋势,这些患者都有直接或间接相互接触的病史。

对此,下列看法错误的是(  )

A.这种疾病可能是一种遗传病

B.这种疾病可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C.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D.应设法立即将患者隔离

12.疟疾由侵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

疟疾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破坏疟原虫的细胞结构和功能,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

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

B.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疟原虫是疟疾的传染源

D.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13.某中学学生中出现了一名甲型H1N1流感患者,学校采取了如下措施:

①将这名学生送指定医院隔离治疗;②要求学生避免用不干净的手触摸口、鼻;③对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学生进行医学观察;④要求学生坚持体育锻炼,进食有营养的食物,保证睡眠;⑤教室经常开窗通风,及时清扫,定期消毒;⑥分批给学生接种相应的疫苗。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引起该传染病的       。

 

(2)在学校采取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

(填编号) 

探究创新

★14.分析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导致,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

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

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治疗。

资料二 近几年,西非多国暴发了埃博拉出血热疫情。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变异非常快,不断出现新的属种,通常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等途径传播。

疫情发生后,许多国家先后开展了疫苗的研制工作,目前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

(1)资料一中的结核杆菌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               。

资料二中埃博拉病毒的结构简单,由内部的      和        组成。

 

(2)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结核杆菌和埃博拉病毒属于       ,结核病患者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属于       。

 

(3)为了更好地控制埃博拉疫情的扩散,各地采取了多项措施:

①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

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力;

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

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

上述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填写序号)。

 

参考答案

知能演练·提升

1.B 2.D

3.B 传染源并非病原体,而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4.D 黄热病毒属于黄热病的病原体,蚊子属于传播途径。

5.D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传染病的流行一般由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组成,其中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等;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如没有感染该病的健康人。

6.B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对生活用水进行消毒处理,可以减少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切断传播途径,以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7.D 8.A

9.D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给健康人注射卡介苗,能够有效地预防结核病的蔓延,这种预防措施是保护易感人群。

10.C 人感染禽流感的途径是接触鸡、鸭、飞禽等,关闭飞禽馆,可以减少人们接触飞禽的机会,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11.A 患者之间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病史且患者人数有增长的趋势,说明此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由此可知这是一种传染病,而不是遗传病。

12.C 疟原虫是病原体。

13.答案:

(1)病原体

(2)①③ ②⑤ ④⑥

14.答案:

(1)成形的细胞核 遗传物质 蛋白质外壳

(2)病原体 传染源

(3)①④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产生严重后果,其主要原因是(  )

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

2.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其病原体是结核杆菌,结核杆菌进入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识别和吞噬。

结核杆菌被吞噬细胞识别和吞噬的过程(  )

A.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属于特异性免疫

C.既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又属于特异性免疫

D.既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也不属于特异性免疫

3.受伤的小狗用舌头舔伤口,对伤口愈合有一定的作用。

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A.唾液中含抗生素,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唾液中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C.唾液中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唾液中含唾液淀粉酶,有消化病菌的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4.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①皮肤的保护作用 ②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③接种疫苗 ④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⑤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A.①②⑤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

5.下列现象与免疫功能无关的是(  )

A.花粉过敏

B.胃肠蠕动

C.扁桃体发炎

D.泪液的杀菌作用

6.下列哪种行为可能传播艾滋病?

(  )

A.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卫生间

B.与艾滋病病人握手

C.患艾滋病的母亲哺乳婴儿

D.与艾滋病病人拥抱

7.注射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型肝炎,被毒蛇咬之后需要及时注射抗毒血清。

疫苗和抗毒血清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学中分别属于(  )

A.抗原、抗原 

B.抗体、抗体 

C.抗体、抗原

D.抗原、抗体

8.下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图表示特异性免疫过程,细胞甲为淋巴细胞

B.抗原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C.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以是自身组织细胞

D.细胞乙为吞噬细胞,也能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9.下列关于人体内抗原与抗体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还需吞噬细胞才能将抗原清除

B.当抗原侵入人体时,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C.抗体是由吞噬细胞产生的

D.当抗原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

10.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脊髓灰质炎

B.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三种病

C.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

D.人体免疫功能过强时,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

11.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确定每年8月1日至8月7日为世界母乳喂养周,旨在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促进婴儿健康发育。

提倡母乳喂养的一个原因是(  )

A.母乳内有多种抗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母乳内有多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

C.母乳内有多种抗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母乳内有多种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12.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些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

B.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

C.免疫不能在人出生后获得

D.种牛痘预防天花属于特异性免疫

13.人患急性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从免疫的角度看这是属于(  )

A.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在增强

B.人体免疫功能出现了紊乱

C.特异性免疫功能失去活力

D.人体内组织器官出现了异常

14.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曾经感染过腮腺炎病毒的人,可对此病产生终生免疫。

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

B.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C.患过腮腺炎的人,对其他疾病也会产生一定的抵抗力

D.对患腮腺炎的病人及时治疗并隔离,这属于控制传染源

★15.艾滋病病毒(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会迅速繁殖,人体免疫细胞在受到HIV攻击时也会迅速增多,并摧毁大多数HIV,但不能将其彻底消灭。

HIV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繁殖,逐步侵袭人体的免疫系统(即人体抵抗各种外来感染的自然防卫系统),降低并最终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

下页左上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免疫细胞浓度的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16.下列关于下图所包含的信息及相关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

B.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

C.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

D.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肝患者用的餐具要和家人用的餐具分开,否则容易使家人染上甲肝。

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否则容易使顾客染上甲肝、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

材料二 经国务院批准,从2007年起,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范围,在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的基础上,将甲肝疫苗、流感疫苗等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实行预防接种,并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在流行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1)甲肝患者是      ,将餐具消毒、碗筷分开,其目的是          ,政府扩大计划免疫范围,能更好地保护            。

 

(2)患过甲肝或接种甲肝疫苗的人,能够抵抗甲肝病毒的侵袭,主要原因是他们获得了针对甲肝病毒的    ,那么他们对乙肝病毒有没有同样的抵抗力呢?

     。

 

(3)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你应从哪些方面进行预防?

 

 。

 

18.在人类漫长的岁月里,传染病曾夺去了无数人的宝贵生命。

在与之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人类对传染病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有了充分的认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     。

 

(2)人类采用接种“牛痘”的方法消灭了天花。

接种到人体内的“牛痘”在免疫学上称为    (填“抗原”或“抗体”),接种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      ,从而发挥机体     免疫的作用。

 

(3)冬季是流感高发季节,流感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其具有传染性和    性的特点。

流感发生时期,老师经常用醋熏教室,这种做法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请列举一种预防流感的方法:

                            。

 

19.(2018江苏连云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防御疾病、维护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皮肤和消化道、呼吸道等管道的黏膜能够阻挡病原体,而且皮肤和黏膜的分泌物还具有    作用。

人体体液中的        和吞噬细胞能够杀死和吞噬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

 

(2)当病原体侵入人体以后,        可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这种特殊的免疫物质叫作    。

 

(3)患过水痘或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儿童,对其他病毒没有免疫力,对水痘病毒有免疫力。

这类免疫属于          (填“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类。

加强个人防护、实行计划免疫的措施属于 。

 

★20.下图是免疫功能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是一种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    和    成分,从而破坏进入人体内的    物质及人体产生的        和        等,以维持身体的健康。

 

(2)免疫有三方面的功能,清除体内             的细胞;抵抗    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        。

 

(3)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的,如当抵抗    侵入的功能过强时,进入人体内的某些食物或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

 

21.乙肝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3.5亿人为慢性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乙肝患者属于        。

 

(2)婴儿出生后就需要注射乙肝疫苗,这样能够有效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给婴儿进行预防接种属于 。

 

(3)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内的淋巴细胞就会产生抵抗乙肝病毒的     ;当乙肝病毒再次侵入时,该种物质就会迅速发生作用并消灭它们。

这种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而叫作      免疫。

 

探究创新

★22.为了研究免疫的产生,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取6只小白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步骤二,取加热杀死的肺炎球菌注入乙组的小白鼠体内,甲组不做任何处理;两周后,取活的肺炎球菌注入甲组、乙组的小白鼠体内。

步骤三,观察实验结果。

甲组的小白鼠死亡,乙组的小白鼠存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实验中,   是实验组,   是对照组。

 

(2)在步骤一中,6只小白鼠的健康状况是否相同?

为什么?

 

(3)乙组实验中小白鼠产生了抵抗肺炎球菌的能力,这种免疫属于什么类型?

 

(4)实验结束后,将流感病毒注入乙组的小白鼠体内,小白鼠会不会患病?

为什么?

 

(5)人类的计划免疫中,如接种卡介苗,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哪一步操作?

 

参考答案

知能演练·提升

1.B 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皮肤损伤后,第一道免疫防线被破坏,病原体易侵入人体。

2.A

3.C 受伤的小狗用舌舔伤口,有利于伤口愈合,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溶菌酶,能破坏进入伤口处的病菌的细胞壁,进而杀灭病菌。

这种免疫力是天生就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4.B ①皮肤的保护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②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④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③接种疫苗和⑤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5.B 6.C 7.D

8.B 题图表示特异性免疫过程,细胞甲为淋巴细胞。

抗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以是自身组织细胞,不一定是蛋白质。

细胞乙为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

9.C

10.A 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

11.D

12.C 免疫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而特异性免疫是人出生后获得的。

13.A 体内病菌增多时,白细胞增多,这是人体的一种适应性反应,白细胞能吞噬多种病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4.C 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如腮腺炎痊愈后的人将不再感染此病,但对其他传染病不起作用。

对患腮腺炎的病人及时治疗并隔离,这属于控制传染源。

15.A 根据题意分析,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会迅速繁殖,这时体液中HIV的浓度会迅速升高。

与此同时,HIV的入侵会刺激人体免疫细胞迅速增加来抵抗HIV,这时免疫细胞的浓度也会处于较高水平。

在免疫细胞的作用下,HIV浓度会迅速下降。

存留下来的HIV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繁殖,逐渐恢复到浓度较高的水平,在HIV的破坏下,免疫系统失去抵抗HIV的功能,免疫细胞浓度逐渐下降。

16.B 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因此,该免疫细胞不能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

17.答案:

(1)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2)抗体 没有

(3)饭前便后洗手,瓜果要洗净再吃,消灭苍蝇等媒介昆虫(只要合理即可)

18.解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可采取预防接种的方法,如人类采用接种“牛痘”的方法预防天花。

种的“牛痘”称为抗原,此抗原能够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这种免疫是出生后形成的特异性免疫。

答案:

(1)病原体

(2)抗原 抗体 特异性

(3)流行 切断传播途径 避免接触病人的生活用品及餐具、与病人讲话时戴口罩等

19.答案:

(1)杀菌 杀菌物质

(2)淋巴细胞 抗体

(3)特异性免疫

(4)保护易感人群

20.答案:

(1)自己 非己 抗原 损伤细胞 肿瘤细胞

(2)衰老、死亡和损伤 抗原 异常细胞

(3)抗原

21.解析:

(1)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乙肝病人或携带乙肝病毒的人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因此属于传染源。

(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给婴儿进行预防接种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3)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有效方法,乙肝疫苗注射到人体内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

产生抗体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该抗体只对乙肝病毒有免疫作用,因此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

(1)传染源

(2)保护易感人群

(3)抗体 特异性

22.解析:

本题是探究免疫的产生,所以产生了抗体、有免疫功能的组为实验组。

探究实验的关键就是保证实验有对照性,只能有一个变量,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其他无关条件都要相同。

答案:

(1)乙组 甲组

(2)相同,为了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在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应该相同。

(3)特异性免疫。

(4)会患病,因为特异性免疫具有专一性。

(5)相当于步骤二中的取加热杀死的肺炎球菌注入乙组的小白鼠体内。

第二章 用药与急救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关于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药、贵药一定比普通药更好、更安全

B.对青霉素没有过敏,对其他药物也不会过敏

C.标有OTC的药是处方药

D.在使用药物之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2.如果你感冒了,你认为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①服用上一次服用的已过期的感冒药 ②到医院请医生诊断,凭医生的处方到医院药房拿药,按医嘱服药 ③到药店购买有“OTC”标志的感冒药,按药品的说明书服药

A.①②B.①③

C.①②③D.②③

3.下列各项中,属于安全用药、科学用药的是(  )

A.在使用处方药时,只要遵照医嘱即可

B.在使用非处方药时,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注意事项以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

C.日常病痛无须去医院,可以直接去医药商店购买非处方药

D.当朋友亲戚推荐某种感冒药药效好时,可以直接服用他们推荐的药品

4.下列与安全用药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

B.加大用药剂量有利于早日康复

C.用药时间要科学

D.注意药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5.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便宜无好药”

B.“是药三分毒”

C.服药剂量越大,疗效越快

D.久病成医,用药不用看说明

6.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一名伤者手臂的血管破裂,暗红色的血液缓缓地流出来,对这名伤者应该采取的急救方法是(  )

A.在伤口处贴上创可贴

B.用手紧紧按住伤口

C.在受伤血管的近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进行止血

D.在受伤血管的远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进行止血

7.下列情况发生后不能用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抢救的是(  )

A.溺水

B.煤气中毒

C.触电

D.肋骨折断

8.星期天李明和同学在海边游泳时,发现一名中年男子突然晕倒在沙滩上,李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你认为电话中最有效的叙述应该是(  )

A.“我叫李明,我在××第一海水浴场发现了一名病人,快来救他”

B.“我叫李明,我现在位于××的第一海水浴场东部,一名中年男子突然晕倒在沙滩上,快来救他”

C.“我叫李明,我在海边发现了一名突然晕倒的病人,我不认识他,快来救他”

D.“我们在海水浴场游泳,有一人晕倒了,快来救他”

9.下图是某药盒上的部分使用说明,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藿香正气胶囊     OTC

[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2次。

[生产日期]2018.06.28

[有效期]至2020.06.27

A.这是一种非处方药

B.此药可用于治疗肺炎

C.每日用药量不能超过4粒

D.此药现在已过保质期

10.下列各项说法错误的是(  )

A.处方药是指需要凭处方从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

B.处方药要在医生监控或指导下使用

C.非处方药是患者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物

D.患者可以根据说明书长期服用非处方药

11.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因此,必要的用药知识和急救技能,对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有关说法或措施正确的是(  )

A.遇到突然溺水者,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吹气式的人工呼吸

B.遇到有人受伤时,若伤口出现喷射状出血,要压迫伤口的远心端止血

C.处方药适用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D.遇到因触电而造成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在确保伤病员和救护者安全的环境中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12.小丁前臂受伤,血流不止,小张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对他实施急救。

当用手按压伤口近心端时,血流仍不止;改为按压伤口远心端时,血流立即停止。

由此推知受伤的血管是(  )

A.静脉B.毛细血管

C.动脉D.三种血管都可能

13.在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