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3943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2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试题.docx

《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试题.docx

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试题

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年级第三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下表为某地(北纬12.1度,东经15.0度,海拔295米)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据表完成1--4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最高气温(摄氏度)

32.4

35.2

38.7

41.0

39.9

37.2

33.5

31.6

33.7

36.9

35.8

33.5

平均最低气温(摄氏度)

14.3

16.6

21.0

24.8

25.8

24.7

23.1

22.4

22.7

21.8

17.8

1.48

降雨量(毫米)

0.0

0.0

0.3

10.3

25.8

50.3

144.0

174.4

84.3

20.3

0.1

0.0

日平均日照(小时)

9.6

9.9

9.1

9.1

9.2

8.6

6.9

6.5

7.6

9.2

10.0

9.8

1.该地降水的主要类型是

A.对流雨B.台风雨C.锋面雨D.地形雨

2.直接影响该地大气降水状况的主要气候因子是

A.太阳辐射B.下垫面状况C.大气环流D.人类活动

3.在该地降水由最多变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行星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北移B.亚洲高压逐渐形成、势力逐渐增强

C.北太平洋海域始终被夏威夷高压控制D.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盛行西南风

4.该地8月的平均日照时数比4月短,主要是因为8月该地

A.正午太阳高度低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晴天

C.受信风控制,多阴雨天D.受赤道低压控制,多阴雨天

下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h线为等高线。

读图回答5--6题

5.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a

C.d

6.若此时A地多云,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A.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7--9题

 

7.两幅图中所表示的空气环流运动,均属于

A.大气环流

B.海陆风C.季风环流D.热力环流

8.左右两图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空气环流运动,其主要差异是

①时间尺度不同 ②空间尺度不同 ③成因不同 ④气流性质不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右图中,等压面的起伏变化与气压分布的对应关系是

①同一高度,等压面高的地方,其气压就低 ②同一高度,等压面高的地方,其气压就高

 ③同一高度,等压面低的地方,其气压就高 ④同一高度,等压面低的地方,其气压就低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A.6时B.9时

C.12时D.14时

11.该日

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值,据此回答12---14题

径流带

降水量(mm)

径流深度(mm)

蒸发量(mm)

径流系数(%)

A

<200

<10

<200

<10

B

过渡带

C

D

>1600

>900

>700

>60

12.表中A、D径流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作用风力作用B.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风力作用D.风力作用海浪作用

13.与表中B、C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荒漠落叶阔叶林B.温带草原针叶林

C.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4.表中B径流带所在地区国土整治的可行性措施是

A.合理确定载畜量,防治土地荒漠化B.保育天然植被,防治水土流失

C.退耕还林还草,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D.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瓜果棉等特色产业

15.下图所示风向或河流流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

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

据此完成16---18题

16.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17.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A.东非大裂谷B.日本列岛C.阿尔卑斯山脉D.落基山脉

18.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 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

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 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下图为某日地球光照图,大圆表示以极点为中心的50°N纬线圈,弧MN为晨昏线。

理论上全球恰好平分为两个日期。

读图回答19--20题

19.此日,50°N某地日出的地方时是

A.7:

52B.4:

04

C.3:

56D.8:

04

20.此季节

A.圣地亚哥炎热干燥B.东北河流正值一年内第一个汛期

C.华北平原正播种小麦D.中国前往波斯湾的油轮逆风逆水

图甲为某古镇分布示意,图乙为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据此回答21--23小题

21.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说法正确的是

①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主因是地转偏向力②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势

③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④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b和d

⑤河岸d在洪水期相对于a、b和c最不易决堤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

⑤D.③④⑤

22.古人对该镇巷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

A.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B.街区的疏风防寒

C.街区的通风散热D.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

23.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又要保护古镇原有风貌与区域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决定在古镇附近另建新城,你认为最适合新城建设的区位是

A.aB.bC.cD.d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

读下图,回答24--27题

24.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25.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26.如果该图为

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则

A.当①②表示内力作用时,G为岩浆岩B.当H为岩浆时,G是沉积岩

C.

过程①和②能够引起地形变动,过程③和④不会引起地形变动

D.该循环时间较短时,多发生地质灾害

27.如果该图为世界

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右图是某大洋等温线分布图,读后完成28--29题

28.假定①②等温线弯曲是由洋流影响而成,则

A.①是暖流,②是寒流B.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C.①②都是寒流D.①②都是暖流

29.假定该海域位于太平洋中,②海域水温异常升高时,则

A.我国东南部沿海台风活动异常

B.秘鲁、智利筹地可能出现暴雨洪涝

C.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多雨D.秘鲁渔场饵料丰富,鱼类异常丰富

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

读图回答30--31题

30.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河谷的走向大致为

A.东北——西南B.西北——东南

C.南北走向D.东西走向

31.图示区域内最大的高差可能是

A.178米B.220米C.239米D.255米

下图

为某月某海域表层水温分布图,读图回答32--33题

32.图中③处洋流流向主要取决于

A.海陆轮廓

B.海水温度和密度的差异

C.地转偏向力

D.盛行风风向

33.导致图中①处等温线分布比②处明显密集的原因是

A.①处深受冬季风的影响B.①处靠近岛屿而②处靠近陆地

C.①处寒暖流作相向流动D.②暖流流经

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34--35题

34.下列地貌与①②③④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溶洞—①B.裂谷—②

C.沙丘—③D.戈壁—④

35.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且①板块主要位于10°W~60°E。

读图完成36--38题

 

36.⑥板块是

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南极洲板块D.美洲板块

37.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B.安第斯山C.落基山D.阿尔卑斯山

38.主要位于①板块上的大陆的地理特征有

A.分布面

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

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和沿AC线所作的岩层剖面图,读图回答39--40题

 

39.图示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形及可能存在的资源分别是

A.背斜,山地,石油、天然气B.背斜,盆地,石油、天然气

C.向斜,山地,地下水D.向斜,盆地,石油、天然气

40.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

A.从东南流向西北B.先是从西南

流向东北,然后是从南流向北

C.基本呈南北流向D.从西北流向东南

二、综合题(计60分)

41.(10分)根据所学知识,将空格中数码填在相应的地理事物后括号中

A.水平压差异()

B.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C.三圈环流()

D.水分条件差异()

E.地球形状()

F.气候特征差异()

.地球自转()

H.热力环流()

I.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

J.地球公转()

42.(10分)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从地质构造看,戊为

;从地貌类型看,丙为。

(2)(2分)从地质作用看,乙处由作用形成,丙、丁处由作用形成。

(3)(3分)如果要在甲、乙、丙、戊四处选址修一条南北向的隧道,宜选择处,如果要找石油和天然气宜选择在处,找地下水宜选择在处。

(4)(2分)图中所示的水循环类型为_,环节②代表的名称是。

(5)(1分)人类大量砍伐森林,使水循环中环节水量明显增多(填序号)。

43.(14分)下图中甲、乙分别为P、Q河流上的水文站。

据图中信息完成以下问题

(1)(6分)图中甲、乙两水文观测站发现,两河流径流量6~8月份大于12~2月份,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

   

(2)(4分)进入雨季,甲、乙两河更易发生洪涝的是哪一条,简述原因。

 

 

(3)(2分)夏季,甲、乙两河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为下图中的(  ) 

     

(4)(2分)若在图中M地修建水库,水库建成后对当地水循环有哪些影响。

4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洞庭湖位置图。

(图1)材料二:

洞庭湖湖面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距平值变化图。

(图2)

(1)(6分)根据材料说出洞庭湖湖面降水的日变化规律,并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

 

(2)(4分)分析洞庭湖面积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45.(16分)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区域图。

与欧洲相似第四纪时期北美洲曾经冰川广布,图中乙半岛在第四纪冰期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

图中甲海域附近是世界著名渔场

(1)(4分)描述图示半岛聚落空间分布特点。

 

(2)(8分)指出第四纪乙半岛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3)(4分)分析甲附近渔场冬季渔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地理参考答案

1.A2.C3.B4.D5.C

6.D7.D8.A9.B10.B

11.B12.B13.C14.A15.B

16.A17.C18.C19.C20.D

21.B22.C23.B24.B25.A

26.D27.B28.C29.B30.C

31.C32.D33.C34.A35.C

36.D37.A38.A39.B40.A

 

41.(10分)

A6B4 C7 D9  E1  F10 G2 H5 I8 J3

42.(10分)

(1)(2分)向斜;冲积扇

(2)(2分)内力,外力(3)(3分)甲处,甲处,戊处

(4)(2分)海陆间循环,水汽输送(5)(1分)④

43.(14分)

(1)(6分)图中甲、乙两河分布于地中海气候区,且位于南半球(2分),6~8月份为冬季,正值温和多雨期,雨水对河流补给量大(2分);12~2月份为夏季,为炎热干燥时期,降水少,雨水补给量少(2分)。

 

(2)(4分)甲河(2分) 河道弯曲,泥沙淤积严重,排洪不畅(2分)。

(3)(2分

)A 

(4)(2分)蒸发量增加,云量增大,降水增多(2分);通过下渗,使周边地区潜水位上升(2分);对下游河流具有调节径流的作用,使洪涝灾害减少(2分)。

(任1点得2分)

44.(10分)

(1)(6分)

夜晚降水量大于白天(2分)。

原因:

夜晚湖面气温高于陆地,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2分);白天湖面气温低于陆地,空气下沉,降水少(2分)。

(2)(4分)

①湖泊调蓄水量能力减弱(或湖泊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减弱),洪涝(旱涝)灾害频繁;②湖泊水量减少,自净能力减弱,水质下降(水污染加剧);

③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湖泊减小,调节气候能力下降。

(每点2分,任答2点给4分)

45.(16分)

(1)(4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或沿海多,内陆少)(2分);东南、东部沿海密(多),西部、北部沿海疏(少)(2分)。

(共4分)

(2)(8分)冰川作用(2分);流水作用(2分);(东北)海岸曲折,多峡湾(2分);湖泊广布,形成高原湖泊群(2分),河流众多(2分)河流呈放射状流动(2分)湖泊多位于河流上游(2分);(任4点得8分)

(3)(4分)纬度较高

,(气温低)气候寒冷(2分);水温低,港口易封冻(2分);靠近格陵兰岛,冬季多浮冰(2分);受西风影响,海面风浪大(2分);(多气旋活动),多阴雨天气(2分);寒暖流交汇,多海雾(2分)。

(任2点得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