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3873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本》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取题(共70题,每题1分。

每题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如果C表达消费、I表达投资、G表达政府购买、X表达出口、M表达进口,则按照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公式是(  )。

A.GDP=C十I十G十X          B.GDP=C十I十G—M

C.GDP=C十I十G十(X十M)  D.GDP=C十I十G十(X—M)

参照答案:

D

考题解析:

用支出法计算GDP公式可以表达为:

GDP=C+I+G+(X-M)

2.国内国有公司改革方向是建立当代公司制度,实现这一目的核心是(  )。

A.确立公司法人财产权

B.引入公司家竞争机制

C.进行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节

D.建立有效法人治理构造

参照答案:

A

考题解析:

本题考核第1章。

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国有公司改革,国有公司改革方向是建立当代公司制度。

而要达到改革目的,核心是确立公司法人财产权。

3.当代公司制度中法人治理构造是指(  )。

A.以公司法人作为公司资产控制主体一项法律制度

B.公司出资者委托经营者从事经济活动契约关系

C.明确公司出资者应对公司经济活动承担有限财产责任一项法律制度

D.公司内部权利机构设立、运营以及权利机构之间联系机制

参照答案:

D

考题解析:

考核第1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法人治理构造或公司内部治理构造是指公司内部权力机构设立、运营及权力机构之间联系机制。

4.国内当前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  )。

A.劳动者个体所有制         B.集体所有制

C.混合所有制               D.股份合伙制

参照答案:

B

考题解析:

本题考核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单选第2题,单选。

公有制涉及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其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典型集体所有制形式。

5.在国内,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  )。

A.平衡办法                 B.引导办法

C.紧急办法                 D.干预办法

参照答案:

D

考题解析:

本题考核第二章第三节均衡价格。

单选第3题。

在国内,实行最高限价和保护价格均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干预办法。

6.如果甲产品是乙产品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负数,则阐明甲产品和乙产品(  )。

A.无关                     B.是代替品

C.是互补品                 D.是缺少价格弹性

参照答案:

C

考题解析:

考核第2章市场需求、供应和均衡价格。

精讲班第一套模仿题中单选题。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比率。

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代替关系,一种商品需求量会随着它代替品价格变动呈同方向变动。

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一种商品需求量会随着它互补品价格变动呈反方向变动。

7.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产品时,所放弃使用相似生产要素在其她生产用途中所得到(  )。

A最高收入                  B最低收入

C平均收入                  D超额收入

参照答案:

A

考题解析:

本题考核第三章生产成本和市场构造。

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产品时所放弃使用该生产要素在其她生产用途中所得到最高收入。

8.当某公司产量为2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元、1200元、800元和1000元;当产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2100元、1200元、900元和700元,则该公司边际成本是(  )元。

A.0        B.150          C.100              D.300

参照答案:

C

考题解析:

边际成本是指增长一种单位产量时总成本增长额,产量由2个单位增长到3个单位,总成本由元增长到2100元,因此边际成本是100元。

9.自然垄断与(  )有着密切关系。

A.国家法令                  B.经济规模

C.规模经济                  D.产品质量

参照答案:

C

考题解析:

市场构造类型和划分原则,其中完全垄断市场中简介了完全垄断条件,涉及

①政府垄断;国内政府对铁路、邮政等就是完全垄断

②对某些特殊原材料单独控制而形成对这些资源和产品完全垄断

③对某些产品专利权而形成完全垄断

④自然垄断:

当行业中只有一家公司可以有效率进行生产,或者当一种公司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公司成本为整个市场供应一种产品时,这个行业就是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与规模经济有着密切关系。

精讲班讲义中有很明确阐明。

10.从经济学理论上说,生产外部不经济会导致(  )。

A.资源均衡配备               B.资源有效配备

C.产品供应过少               D.产品供应过多

参照答案:

D

考题解析:

考核第四章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外部不经济:

是某人或某公司经济活动会给社会其她人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公司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

对于产生外部不经济生产者,边际私人成本不大于边际社会成本,倾向扩大生产,产出水平就会不不大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

导致产品供应过多。

11.国内记录部门计算和发布反映失业水平方面指标是(  )。

A.城乡实际失业率             B.城乡预期失业率

C.城乡登记失业率             D.城乡登记失业率

参照答案:

C

考题解析:

当前,国内记录部门计算和发布就业和失业水平方面指标重要是城乡登记失业率。

1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整个行业需求曲线是(  )。

A.与个别公司需求曲线一致      B.是向右下方倾斜

C.与横轴平行                  D.不影响市场价格

答案:

B

考题解析:

考核第3章。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就是由整个行业供应和需求曲线决定,整个行业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曲线,供应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曲线,两条曲线交点价格就是整个行业均衡价格。

13.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属于非生产要素收入项目是(  )。

A.工资                        B.利息收入

C.租金收入                    D.公司间接税

参照答案:

D

考题解析:

考核第5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朴宏观经济模型。

用收入法核算GDP,涉及如下某些项目:

①生产要素收入

涉及工资、非公司公司业主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公司税前利润。

②非生产要素收入

重要涉及两某些内容:

一类是公司转移支付和公司间接税,另一类是资本折旧。

14.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关系(  )。

A.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为互补关系B.消费函数不不大于储蓄函数

C.消费函数不大于储蓄函数        D.消费函数恒等于储蓄函数

参照答案:

A

考题解析:

考核第五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朴宏观经济模型中消费和储蓄。

15.各国应当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充分运用本国充实要素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产品。

这一结论根据是(  )理论。

A.亚当.斯密绝对优势       B.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

C.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   D.克鲁格曼规模经济

参照答案:

C

解析:

考核第8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际贸易理论演变。

据赫克歇尔和俄林理论,各国应当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可以充分运用本国充裕要素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产品。

国际贸易基本是生产资源配备或要素储备。

16.对具备相似纳税能力人,不分经济成分,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实行统一税收政策,征收相似税收。

这样征税所体现税收公平称为(  )公平。

A.纵向                      B.横向

C.机会                      D.名义

参照答案:

B

考题解析:

本章考核第十一章财政收入概述中税收原则。

能力原则规定依照纳税能力来拟定税收总额、在社会成员之间分派比例。

能力原则涉及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横向公平是指纳税能力相似纳税人应缴纳相似税收。

纵向公平是指纳税能力不同纳税人应缴纳不同税收。

17.条件相似经济主体应当享有等同税收政策,这体现了公共财政(  )基本特性。

A.法治化                    B.弥补市场失灵

C.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服务    D.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案:

C

解析:

考核第9章公共财政职能特性。

体当前财政支出方面,意味着公共财政提供服务是合用于所有市场活动,或者服务于所有市场活动主体主线利益,体当前税收方面,意味着条件相似经济主体应当享有同等税收政策。

18.反映政府干预经济限度指标是(  )。

A.财政收入征管效率

B.财政支出绩效水平

C.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比重

D.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参照答案:

D

考题解析:

考核第10章财政支出,

(1)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反映政府干预经济限度。

(2)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比重,反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控制限度。

19.国内税收收入中主体税种是(  )。

A.所得税                    B.流转税

C.资源税                    D.财产税

参照答案:

B

考题解析:

考核第11章。

见教材85页,流转税是国内税收收入中主体税种,占税收收入总额60%多,重要涉及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

20.国债发行制度中,决定国债发行条件核心是国债(  )。

A.发行数额                  B.票面金额

C.流动性                    D.发行方式

参照答案:

D

考题解析:

本题考核第11章财政收入概述,见教材93页,考核国债发行制度。

单选第23题。

国债发行条件涉及国债种类、发行日期、发行权限、发行对象等。

决定发行条件核心是国债发行方式。

21.甲公司销售应税产品交纳消费税,通过提高该产品价格将税负所有转移给购买该产品乙公司。

这种税负转嫁方式属于(  )。

A.后转                      B.前转

C.消转                      D.旁转

答案:

B

考题解析:

考核第11章财政收入概述。

单选题考点。

前转:

又称顺转或向前转嫁。

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提高其所提供商品价格办法,向前转移给商品购买者或者最后消费者承担一种形式。

22.国债交易方式中,最普遍和惯用是(  )。

A.回购交易                  B.期货交易

C.期权交易                  D.现货交易

答参照答案:

D

考题解析:

考核第11章财政收入概述。

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国债交易按国债交易成交订约和清算期限划分,可以分为现货交易方式、回购交易方式、期货交易方式和期权交易方式。

其中,现货交易方式:

证券交易中最古老交易方式,也是国债交易方式中最普通、最惯用交易方式。

23.政府理财主导和基本环节是(  )。

A.信贷筹划                  B.政府预算

C.国民经济发展筹划          D.年度投资筹划

参照答案:

B

考题解析:

考核第十二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

从内容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筹划安排。

政府预算反映了可供政府集中支配财政资金数量多少。

政府预算是政府理财主导环节和基本环节。

24.下列税种中,从1月1日起成为国内中央地方共享税是(  )。

A.增值税                    B.所得税

C.证券交易印花税            D.资源税

参照答案:

B

考题解析:

考核第十二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中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见教材107页第一段第二行。

国务院决定从1月1日起实行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

1994年分税制规定:

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印花税均属于中央地方共享收入。

25.在国内,上级政府按照特定目将其财政收入转用下级政府财政收入来源补贴形式,称为(  )。

A.财力性转移支付             B.横向转移支付

C.普通性转移支付             D.专项转移支付

答案:

D

解析:

考核第12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

注意“特定目”。

 

26.制约财政收入规模主线性因素是(  )。

A.税率原则                  B.纳税人数量

C.经济发展水平              D.居民收入水平

参照答案:

C

考题解析:

考核第11章财政收入概述。

单选。

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财政收入规模主线性因素。

27.下列关于货币需求特性说法,错误是(  )。

A.货币需求是有效需求         B.货币需求是主观需求

C.货币需求是有支付能力行为 D.货币需求是派生需求

参照答案:

B

考题解析:

考核第14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中第一节货币需求。

类似一种多选题。

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有效需求。

注意:

货币需求是有效需求、客观货币需求、也是一种派生需求(即派生于人们对商品需求)。

28.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各种耐用消费品销售融资予以控制,这种货币政策工具是(  )。

A.生产者信用控制             B.商业信用控制

C.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D.消费者信用控制

参照答案:

D

考题解析:

本题考核第十五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消费者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各种耐用消费品销售融资予以控制,涉及规定分期付款购买耐用消费品首付最低金额,还款最长期限,合用耐用消费品种类等。

29.抑制型通货膨胀体现(  )。

A.人们持币待购,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变慢

B.物价普遍上涨

C.有效需求局限性

D.货币贬值

参照答案:

A

考题解析:

考核第14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中通货膨胀类型。

单选题考点。

按照通货膨胀体现形式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

(1)公开型通货膨胀:

物价水平随货币数量变动而自发波动,故而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基本标志,又称为开放性通货膨胀。

(2)抑制型通货膨胀:

一国实行物价管制状况下,商品供应短缺不能由物价上涨来反映,只体现人们普遍持币待购而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又称为隐蔽性通货膨胀。

30.中央银行独立性实质是如何解决中央银行和(  )关系。

A.政府                      B.存款货币银行

C.社会保障部门              D.政策性银行

参照答案:

A

考题解析:

考核第15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实质就是如何解决中央银行和政府之间关系问题,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直接负责还是对政府相对负质问题。

 31.普通状况下,划分货币层次根据是货币资产(  )。

A.收益性                    B.安全性

C.流动性                    D.可得性

参照答案:

C

考题解析:

考核第十四章货币供求和货币均衡。

货币供应层次划分基本原则:

普通根据资产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能力来划分不同货币层次。

32.某存款货币银行以其持有某公司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祈求信用支持,中央银行予以批准。

这种业务属于中央银行(  )业务。

A.贴现                      B.再贴现

C.公开市场                  D.窗口指引

答案:

B

解析:

考核第15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33.存款货币银行最基本职能是(  )。

A.信用中介                  B.支付中介

C.信用创造                  D.货币创造

参照答案:

A

考题解析:

考核第十六章存款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

存款货币银行重要职能涉及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其中信用中介是基本职能。

34.下列各项中,属于存款货币银行二线储备是(  )。

A.业务库存钞票              B.在中央银行准备金存款

C.存储在同业活期存款      D.短期有价证券

答案:

D

解析:

考核第16章。

一线储备是指无收益或低收益钞票资产,为应付客户提现第一道防线。

涉及:

业务库存钞票、在中央银行准备金存款、存储在同业活期存款、二线储备是指短期有价证券,重要是国库券,变现能力强,但收益较低。

35.在货币市场流动性最高、几乎所有金融机构都参加交易金融工具是(  )。

A.股票                      B.长期商业票据

C.短期政府债券              D.长期政府债券

答案:

C

解析:

考核第16章存款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

单选。

36.巴塞尔合同将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如下属于核心资本是(  )。

A.公开储备                  B.资产重估储备

C.呆账准备金                D.长期次级债券

参照答案:

A

考题解析:

考核第17章金融监管。

 

巴塞尔委员会将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1)核心资本又称为一级资本,涉及实收资本和公开储备,这某些至少占所有资本50%。

(2)附属资本又称为二级资本,涉及未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和呆账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次级债券。

37.在衡量国际收支状况指标中,反映实际资源跨国转移状况是(  )。

A.贸易差额                  B.经常账户差额

C.储备资产差额              D.综合差额

答案:

B

解析:

考核第18章,单选题。

经常差额代表经常账户收支状况,反映了实际资源跨国转移状况,等于国民收入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国内吸取之差。

38.财政收入这一记录指标属于(  )。

A.相对指标                  B.时期指标

C.时点指标                  D.平均指标

答案:

B

解析:

考核第19章记录与记录数据。

39.将一批数据进行分组,各组组限依次是“110-120”、“120-130”、“130-140”、“140-150”、“150-160”,按记录分组规定,140这一数值(  )。

A.不计算在任何一组

B.分在“140-1500”这一组中

C.分组“130-140”这一组中

D.分在“130-140”或“140-150”均可

答案:

B

解析:

考核第20章记录数据整顿与显示。

类似单选。

注意“上组限不在内”。

40.算术平均数与众数、中位数具备共同特点是(  )。

A.都合用于分类数据           B.都合用于顺序数据

C.都不受极端值影响           D.都合用于数值型数据

答案:

D

解析:

考核21章

41.某小学六年级8个班学生人数由少到多依次为34人、34人、35人、35人、36人、36人、37人、37人,其中位数为(  )人。

A.34                         B.35

C.36                         D.37

答案:

B

解析:

考核第21章

42.下列数据特性测度值中,受极端值影响是(  )。

A.中位数                     B.众数

C.加权算术平均数             D.位置平均数

答案:

C

解析:

考核第21章,中位数、众数均属于位置平均数,不受极端值影响。

43.原则差系数是一组数据原则差与其相应(  )之比。

A.算术平均数                 B.极值

C.众数                       D.几何平均数

参照答案:

A

考题解析:

考核第二十一章数据特性测度中离散系数(原则差系数)公式。

见教材197页。

离散系数普通是就原则差来计算,因而也称原则差系数。

它是一组数据原则差与其相应算术平均数之比,是测度数据离散限度相对指标。

44.在对数据实行等距分组状况下,组距与组数关系是(  )。

A.无任何关系                 B.反比关系

C.正比关系                   D.组距总是组数5倍

参照答案:

B

考题解析:

考核第20章记录数据整顿与显示。

单选题。

组距=级差值/组数

组距与组数成反比例关系,组数越多,组距越小,组数越少,组距越大。

45.平均增长速度与平均发展速度数量关系是(  )。

A.平均增长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  B.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C.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D.平均增长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

答案:

B

解析:

考核第22章时间序列,单选题。

46.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普通采用(  )。

A.算术平均法                 B.几何平均法

C.众数                       D.中位数

答案:

B

解析:

考核第22章时间序列。

当前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普通采用几何平均法。

47.记录指标按其反映内容或其数值体现形式,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  )。

A.比例指标                   B.比率指标

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

参照答案:

C

考题解析:

考核第19章记录与记录数据。

见教材175页。

单选题。

记录指标按照其所反映内容或其数值体现形式,可以分为:

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48.拟定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回归系数办法为(  )。

A.二次平均                   B.基期加权

C.最小二乘法                 D.报告期加权

参照答案:

C

考题解析:

考核第24章有关与回归。

单选。

拟定直线中未知常数a、b办法称为最小二乘法,也称为最小平办法。

49.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属于资产项目是(  )。

A.预付账款                   B.预收账款

C.预提费用                   D.盈余公积

答案:

A

解析:

考核第26章财务会计报告。

B、C为流动负债;D为所有者权益项目。

50.对各项资产应按获得时支付实际成本计量,其后不得自行调节其账面价值,这遵循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则中(  )原则。

A.客观性                     B.有关性

C.历史成本                   D.权责发生制

答案:

解析:

考核第25章会计概论。

 51.在会计核算中,对效益惠及几种会计期间支出,应作为(  )解决。

A.收益性支出                 B.资本性支出 

C.资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