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万吨有机肥加工项目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3791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20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2万吨有机肥加工项目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年产2万吨有机肥加工项目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年产2万吨有机肥加工项目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年产2万吨有机肥加工项目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年产2万吨有机肥加工项目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2万吨有机肥加工项目资料.docx

《年产2万吨有机肥加工项目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2万吨有机肥加工项目资料.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2万吨有机肥加工项目资料.docx

年产2万吨有机肥加工项目资料

**生物有机肥加工项目

实施方案

 

建设单位:

**

2015年4月17日

**生物有机肥加工项目

实施方案

 

编制单位:

**

2015年4月17日

项目名称:

**生物有机肥加工项目实施方案

编写时间:

2015年1月

项目负责人:

项目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建设地点:

编写单位(章):

**

编写人员: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及项目背景

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生物有机肥厂成立于2013年5月21日,注册资金400万元人民币,是及生物有机肥料研制、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公司位于华亭县东华镇王峡口村,现有员工35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

1.1.2项目背景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已实现连续20多年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

但是,由于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和区域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畜禽养殖的环境治理相对滞后,大量养殖废弃物排放给周围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据有关部门统计,养殖废弃物每年产生量约为17.3亿吨,是工业固体废物的2.7倍,COD排放量达到7118万吨,远远超过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COD排放量之和。

为此,《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意见(农牧发[2010]6号)要求各地要坚持一手抓畜牧业发展,一手抓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正确处理好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抓紧出台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防治规划,把畜禽养殖废弃物防治列为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重要内容,总结推广养殖废弃物综合防治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模式,对于畜禽规模养殖相对集中的地区,规划应设畜禽粪便处理中心,生产有机肥料,变废为宝。

甘肃省委省政府对大力发展畜牧业高度重视,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意见》、《甘肃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和《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指出通过加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殖环境保护工程配套建设,促进畜牧养殖业安全生产和提高畜牧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2009-2015)》把平凉市列为全省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市之一,并提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加大循环经济支撑技术的研发推广力度。

平凉市是陇上重要的畜牧基地和西北有影响的畜产品集散地,平凉市委市政府对畜牧业发展高度重视,提出了对全市经济现有实际和农业发展的长远目标,把牛产业确定为全市经济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按照建设全省绿色畜牧基地的要求,以推进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为目标,扩基地、强龙头、活机制、创品牌、促流通、增效益,平凉肉牛产业初步形成养、加、贸一体化经营的格局,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尽管畜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及基础设施条件薄弱,畜禽规模养殖产生的粪便不能得到有效及时治理,对周围水源、土壤和空气造成污染,不但影响到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给农村环境和公共卫生带来威胁,直接危害周围居民的身心健康。

为解决当前困扰畜禽养殖场户的环保难题,改善养殖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通过有关科研机构、咨询单位的市场调研、分析、预测及技术、工程、经济方面的分析论证,**提出“**生物有机肥加工项目”,该项目新建年产3万吨生物有机肥加工厂一座,购置有机肥发酵设备、筛选处理设备、造粒及包装设备、粪便及成品运输车辆、公用辅助设备等,实现华亭县散养、规模养殖场(户)畜禽粪便的统一收集处理,有效减轻了养殖区的环境污染。

1.1.3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1)解决养殖环境污染,实行清洁生产

畜禽粪便在厌氧的环境条件下,可分解释放出氨气、硫化氢、甲烷等带有酸味、臭蛋味、鱼腥味的刺激性气体,会使环境中病原种类增多,微生物、细菌聚集,病原体和寄生虫大量繁殖,导致人、畜传染病蔓延,对养殖场周边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目前的畜禽养殖污染导致的投诉日益增多,纠纷不断发生,已经成农村和城市不稳定因素之一。

本项目对养殖粪便统一收集后,进行加工有机肥,解决农村养殖尤其是散养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变废为宝,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广使用无毒、无害、无污染、无残留的绿色饲料,减少了畜禽养殖对环境污染,为建立畜禽高效规模养殖、畜产品加工安全生产、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畜牧业发展创造了环境。

(2)进行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有机农业

有机肥是有机固体废物(包括有机垃圾、畜禽粪便、饼粕、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产生的固体废物)经微生物发酵、除臭和完全腐熟后加工而成的有机肥料。

与化肥相比,有机肥料含有植物所需要的大量营养成分和多种微量元素,对植物的养分供给比较平衡持久,有很长的后效。

有机肥料是土壤肥力的主要物质基础,施用有机肥料有利于提高土壤的吸收性能、缓冲性能和抗逆性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提高土壤保水、保肥和透气性能,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同时,有机肥在土壤中分解,转化形成各种腐殖酸物质,促进植物体内的酶活性、物质的合成、运输和积累,并能有效地减轻重金属离子对作物的毒害,这对生产物污染的安全、卫生的绿色食品十分有利。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和食品品质产生了独特的要求,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杀虫剂代替化肥和化学杀虫剂,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增强土壤肥力,生产出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食品。

农田长期偏施单质化肥,是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最终影响农业生产。

本项目的实施,将促进”有机”循环链的发展,发展有机农业,实现污染物的资源化,促进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形成一个经济、合理、完整、多层次、多功能的良性循环系统,促进当地生态农业的发展。

(3)是落实科学发展,保护环境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

由于项目区秸秆利用率低,导致秋收后大量秸秆长期长在地里或者堆放在田间地头路边、农村宅院前后,严重影响镇容村貌。

同时,随着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养殖畜禽粪便不能被及时施用于农田利用,也难以进行有处理;使畜禽粪污成为严重的环境污染物,不仅严重影响镇容村貌,而且增加了农民生产生活负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环境的不断污染。

项目建设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开发和综合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对秸秆和养殖粪便进行生物有机肥加工,有效防止由于秸秆焚烧火就地丢弃对大气和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以及畜禽粪便带来的污染,不断提高草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4)提高产品品质,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

项目加强养殖污染物综合治理,切实改善生产环境,进行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满足市场消费需要,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公司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加大投入加强畜牧养殖污染重点治理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对畜禽粪便污染物进行有机肥加工,这对企业提升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综合生产水平及示范带动畜禽规模养殖进行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染物防治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项目投产后年可产颗粒有机肥3万吨,通过对项目区奶牛、肉牛、羊、鸡等养殖户粪便的有机肥转化,变“废”为“宝”,可改善畜禽养殖环境,完善企业畜禽标准化养殖生产链条,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1.2工作依据、原则和范围

1.2.1编制依据

1.2.1.1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实施);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7年1月1日实施)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实施);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实施);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实施);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颁布);

⑻《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9月1日)。

1.2.1.2条例、规定

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⑵《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务院第31号令);

⑶《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7.2.20);

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本)》;

⑸关于印发《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第一批)和《国家先进污染治理技术示范名录》(第一批)的通知 环发〔2006〕130号;

⑹《甘肃省2015年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

⑺《关于印发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2006-2010年)的通知》财政部环保总局财建[2006]318号;

⑻《甘肃省环境环境保护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甘环发[2012]89号);

⑼《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度省级环境保护项目的通知》甘肃省环境保护厅甘肃省财政厅甘环发(2014)263号。

1.2.1.3项目有关文件

⑴《甘肃省华亭银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3万吨生物有机肥生产线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甘肃科兴生态农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⑵《甘肃省华亭银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3万吨生物有机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宁夏智可达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⑶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委托书。

1.2.1.4规范、标准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国家计委;

(2)《甘肃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平凉地区基价》(2004年);

(3)《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1999年);

(4)《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甘肃省平凉地区基价》(2004年);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1993年局部修订(GBJ10-89);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7)《工业及民用通用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55-83);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9)《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96);

(10)《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GBZ1-2002);

(11)《作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12)《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

(1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1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15)《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

(1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17)《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环境排放标准》(GB12348-2008)。

1.2.2编制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

(2)根据畜禽粪便处理要求,所选有机肥生产加工工艺力求技术先进成熟、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妥可靠、高效节能、经济合理,确保畜禽粪污处理效果,减少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

(3)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运行费用,减少日常维为护检修工作量,改善工人操作条件,选用国内外先进、可靠、高效、管理和维修方便的处理设备。

(4)采用可靠、安全的控制系统,实现科学自动化管理,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5)妥善处理处置有机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恶臭和噪声,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6)为保证有机肥生产系统正常运转,供电系统需有较高的可靠性,且有机肥加工厂运行设备有足够的备用率。

(7)有机肥加工厂总平面布置力求在便于施工、安装和维修的前提下,使各处理构筑物尽量集中,节约用地。

使厂区环境和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8)采取远期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使项目建设与发展规划相协调,既保护环境,又最大程度地发挥项目效益。

1.3项目概况

1.3.1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为利用畜禽粪便加工生产生物有机肥的项目,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第一项“农林业”第30条“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有机肥料产业化技术开发与应用”,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3.2项目建设地点

甘肃省华亭县东华镇王峡口村。

1.3.3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3.3.1建设规模

新建年产3万吨生物有机肥加工厂一座。

1.3.3.2建设内容

新建有机肥发酵车间449.14m2、有机肥生产车间942.24m2、有机肥成品库987m3、仓库81.25m2、粪便堆放厂房525m2、、综合办公室172.8m2、配电室及维修间4及公用工程,配套有机肥发酵设备、筛选处理设备、造粒及包装设备、粪便及成品运输车辆、公用辅助设备等。

1.3.4主要工艺

根据畜禽粪污的特点,并结合目前国内现有畜禽粪污的成熟治理工艺,采用加入菌剂发酵的工艺。

具体工艺如下:

将含水量低于70%的畜禽粪便与辅料、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发酵菌剂混匀,再通过连续池式发酵(一机三池),使畜禽粪便充分发酵腐熟。

将发酵腐熟后含水量约为30%~35%的有机废物经筛选、磁选后进行造粒、制备圆颗粒有机肥料,添加功能菌可生产生物有机肥料。

1.3.5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有效处理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养殖场(户)的粪便等污染物,做到资源有效利用,把养殖业纳入良性循环和生态平衡的轨道,有助于项目区农业生产走向集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的协调发展,带动项目区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优化了项目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1.3.6污染物减排及环保效益

本项目对养殖粪便统一收集后,进行有机肥加工,解决农村养殖尤其是散养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变废为宝,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减少了畜禽养殖对环境污染,为建立畜禽高效规模养殖、畜产品加工安全生产、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畜牧业发展创造了环境。

该项目的实施,将会使9.3万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削减COD9585.630t/a、NH3-N32.285t/a,有效减轻了养殖区的环境污染。

1.3.7资金筹措及环保专项资金使用安排

**生物有机肥加工项目共需投资888.693万元。

其中:

申请环境保护专项支持资金223.81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19%,企业自筹664.875万元,占项目投资的74.81%。

项目投资筹资计划见表1-1。

环保专项资金投向见表1-2。

表1-1  项目资金筹措计划

项目名称

资金(万元)

比例(%)

建设项目总投资

888.693

100

申请环保专项治理资金

223.818

25.19

企业自筹

664.875

74.81

表1-2环保专项资金投向表

固定资产

投资项目

投资

(万元)

环保专项资金(万元)

环保专项资金投入比例

主要用途

建筑工程费用

434.155

0

0%

环保专项资金不用于建筑工程费用

设备费用

223.818

223.818

100%

用于有机肥加工厂全部设备购置。

工程其他费用

230.72

0

0%

环保专项资金不用于工程其他费用

合计

888.693

223.818

环保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有机肥加工设施建设及设备购置。

1.3.8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⑴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方针政策,产业政策,行业规划,项目实施有利于推动项目区种养业的产业化进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畜牧业,促进当地经济建设。

⑵项目有效利用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养殖场户的粪便资源,在解决养殖粪污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使农业生产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并为广大种植户提供高效有机肥,既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又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对加快项目区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⑶项目的建设有着比较突出的社会效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解决养殖环境污染问题,为同类企业解决相似问题提供参考模板,减轻了平凉市及周边的养殖业环境污染,保证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生产的有机肥反哺农业,形成种植业-养殖业的良性循环,发展有机农业。

⑷从财务评价的结果来看,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均表明有一定的债务清偿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发展导向,符合甘肃省及平凉市畜牧业发展政策,项目建设从投资机会、资源、市场、建设条件、技术、经济、工程、环境等方面的论证均是可行的。

 

第2章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标准

2.1项目名称

**生物有机肥加工项目实施方案。

2.2项目建设地点

**生物有机肥加工项目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县东华镇王峡口村,距最近村庄1km之外。

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

2.3建设内容

新建有机肥发酵车间449.14m2、有机肥生产车间942.24m2、有机肥成品库987m3、仓库81.25m2、粪便堆放厂房525m2、、综合办公室172.8m2、配电室及维修间4及公用工程,配套有机肥发酵设备、筛选处理设备、造粒及包装设备、粪便及成品运输车辆、公用辅助设备等。

2.4建设规模

项目为新建年产3万吨生物有机肥加工厂一座。

2.5项目建设标准及设计依据

2.5.1建设标准

⑴《生物有机肥(MicrobialOrganicFertilizer)》(NY884—2012);

⑵《有机-无机复混肥料》(GB18877—2002);

⑶《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GB/T19524.1—2004);

⑷《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GB/T19524.2—2004);

⑸《有机肥料》(NY525—2002);

⑹《复合微生物肥料》(NY/T798—2004);

⑺《生物有机肥》(NY884-2012,2012年6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783号颁布。

2.5.2设计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

(2)采用高效节能、简便易行的有机肥生产加工工艺,确保畜禽粪便的处理效果,减少工程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

(3)选用国内外先进、可靠、高效、管理和维修方便的处理设备。

(4)采用可靠、安全的控制系统,实现科学自动化管理,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5)采取远期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使项目建设与发展规划相协调,既保护环境,又最大程度地发挥项目效益。

2.5.3设计规范

⑴《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1168-2006);

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1993年局部修订(GBJ10-89);

⑶《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⑷《工业及民用通用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55-83);

⑸《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⑹《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96);

⑺《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GBZ1-2002);

⑻《作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⑼《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

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⑾《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

⑿《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⒀《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

⒁《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⒂《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环境排放标准》(GB12348-2008)。

第三章工程设计及相关说明

3.1项目建设地点概况

3.1.1地理位置与厂址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华亭县东华镇王峡口村下范庄社,距最近村庄1km之外。

3.1.2厂址占地面积及现状

厂址占地面积14.44亩(西长133.4m,南宽55m,东长138.1m,北宽90m),为租赁土地,北面为华亭县苗圃核桃苗栽植地,西面为镇村道路,南面为药材种植地,东面为农户耕地;现为荒滩地。

场内为其他建筑物,已实现“五通一平”,施工条件良好。

3.2厂址建设条件

3.2.1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华亭县属于黄土高原土石山区,关山支脉分布全县,山恋起伏、沟壑纵横、山川相间。

地势西高东低,陇山纵横西北边陲,关梁、朝那、皇甫、双凤、三乡山呈手指状贯穿全境,间隔了策底、北汭、南汭、南川、上关、痳庵7条河,形成了黑河、汭河、汘河三大水系和河川谷地,其中南川河、南、北汭河、策底河向东流经安口镇通过崇信县铜城峡谷汇入泾河,境内长113.2千米,流域面积852.81平方千米。

3.2.2地震防设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62/T25-3055-2011)的有关规定,该地区抗震防裂度为8度,设计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分组为第二组,该场地属工程建设一般地段。

3.2.3给水条件

供水由厂区新打1眼5m深机井和配套自动供水系统供给,厂区新建蓄水池150m3,通过给水管网供应全场。

3.2.3供电条件

厂区用电由厂址周边10kv高压线供给,架空已引至厂区,项目区配套1台200kvA变压器及配套设施,以满足项目建设用电需求。

3.2.4供暖条件

厂区用热主要是肥料烘干,由热风炉供热;冬季办公取暖使用煤炭炉,能满足项目需求。

3.2.5环境保护条件

建设厂址周边无大型污染性工业企业,环境状况良好。

项目建成后,粪便生物发酵加工有机肥,最终实现污染物排放资源化,、生态化、无害化、减量化,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环境保护创造了有利条件。

3.2.6防洪、防潮、防涝设施条件

项目区排灌沟渠网完善,水系畅通,场地地势高,防洪条件好,项目主要针对场内雨水排水进行排水工程建设。

3.2.7征地、拆迁条件

项目用地为国有未利用荒滩地,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面积可满足本项目建设规划用地,现为空地,不需拆迁附近建筑物。

3.3总图布置

3.3.1平面布置

3.3.1.1总平面布置原则

⑴按照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管理、运输及动力等要求,力求生产作业线顺畅、短捷,避免倒流、交叉,做到场区功能分区明显,。

⑵考虑疾病防疫要求,建筑物间设置一定防疫距离,考虑主导风向避免交叉污染。

⑶充分利用地形,建筑物布置做到整齐、实用、紧凑,竖向布置上满足生产功能及场区给排水要求。

⑷重视环境建设,做好环境绿化、美化工作。

⑸在满足生产、卫生、防疫和运输的条件下,尽可能节约用地。

3.3.1.2总体布局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华亭县东华镇王峡口村下范庄村,占地面积14.44亩,呈南北梯形,南高北低,北面为华亭县苗圃核桃苗栽植基地,西面为镇村道路,南面为药材种植基地,东面为农户耕地,常年风向为东南风和西北风。

根据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要求及加工厂场地地形特点,将厂区划分为有机肥生产加工区、生活管理及辅助工程区等两个区。

有机肥生产加工区位于厂区北部,主要建设原料预混大棚、有机肥发酵车间(含有机肥发酵池)、筛选及造粒车间、成品库、包装材料及辅助车间等。

生活管理区及辅助工程区位于厂区南部,主要设有综合办公室,职工食堂及质检化验室、配电室及维修车间、泵房及蓄水池、水井,门卫、计量及结算室等。

加工厂在厂区西面开设厂区大门,厂区主干道宽8m,次干道宽5m。

道路均为混凝土路面。

项目总平面布置见图2。

3.3.1.3总平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工程总平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3-1。

表3-1工程总平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场区占地面积

m2

9531.48

约14.44亩

2

建筑物占地

m2

4667

不含蓄水池、场地硬化

3

建筑系数

%

48.96

4

道路、场地硬化、堆场占地面积

m2

2000

5

构筑物系数

%

20.98

6

绿化占地面积

m2

800

7

绿化系数

%

8.39

3.3.2竖向布置

3.3.2.1竖向布置原则

⑴满足生产、工厂内外运输及装卸作业对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