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7374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心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心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心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心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心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心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x

《中心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心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x

中心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中心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加强对学校突发性事件处置的综合能力建设,提高紧急求援反应建设和协调水平,有效地处置学校突发事件,把事故损失、事件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据《XX市人民政府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市教育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结合学校教育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学校火灾、危房倒塌、学校安全、食物中毒、疾病感染、师生安全、交通安全、实验药品安全、水、电、暖、燃气以及其他自然或意外发生事件启动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

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伤害,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2.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原则:

事件发生时由领导小组为主处理事件,其它在岗人员积极配合,通力合作。

3、快速反应原则:

相关人员在事件过程中必须做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赶到,第一时间果断处理。

4.疏导性原则:

坚持疏导为主,防止激化矛盾,严格区别对待一般学生、群众和不法分子。

5.坚持依法处置。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区别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快速反应,适时妥善处置,尽快平息事态,恢复秩序,维护稳定。

6.各方无条件配合原则:

一切听从领导小组指挥,服从大局,绝不允许出现互相推诿、拖拉、扯皮现象。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

XXX

副组长:

XXX、XXX、XXX

成员:

XX、XXX、XXX、XXX、XXX、XXX、

XXX、XXX

办公室:

XXX

2、领导小组下设联络、抢救、疏散、宣传等工作小组

(1)联络组组长为XXX同志,值周教师为成员

(2)抢救小组组长为XXX同志,马XX、徐XX、XXX、XXX、XXX和相关班主任为成员;

(3)宣传组组长为XXX同志,XXX为成员;

(4)疏散组组长为XXX同志,于志坚、XXX、各级部协管员及各班主任为成员;

各工作小组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确保人员到齐,措施到位,密切配合,联络通畅,各司其职。

3、各部门职责

⑴校长是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保证学校安全,是学校应急预案指挥者。

⑵事故现场指挥,现场值班领导承担本预案规定的职责,指挥有关人员进行抢险排难。

⑶分管领导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①台风、暴风雨、地震等自然灾害责任人:

总务主任。

②社会人员进入校园造成安全事故责任人:

政教主任。

③火灾、爆炸、食物中毒、建筑物倒塌、车辆伤害、触电等安全事故责任人:

政教主任及总务主任。

④学生群体斗殴、校内大型活动安全事故责任人:

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政教主任及各级部主任。

⑤在突发安全事故中因学生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意外伤害事故责任人:

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政教主任及各级部主任或现场指挥。

应急电话:

火灾119报警110紧急救护120

4、具体要求:

领导小组职责:

制订学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确保全校师生了解预案;强化监测与预警,坚持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特别是消防,食品卫生、校舍安全等方面检查;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各工作组各司其职,采取有效措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有序地开展处置工作,同时向上级汇报。

学校政教、教务、工会、团委职责:

负责监测和报告自然灾害、社会安全类、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组织安全技能演练,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制观念;组织开展多种教育宣传活动,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配合做好参与突发事件人员的思想工作。

做好学校平安保卫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及时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校内发生的各类治安案件及危及治安情况;协助公安部门维护现场秩序、保护案发现场,控制事态发展,配合做好侦破校园案件的调查取证等工作。

学校后勤职责:

负责监测和报告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

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加强后勤设施服务检查,配合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做好学校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防治;监测学校人群的健康状况,并根据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或提出处理意见;及时救治学校病伤人员。

学校其他部门职责: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并采取应急措施,做好事件的前期处置工作,保护好现场,稳定情绪,防止事态扩大。

三、类别划分

学校突发事件是指由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的,具有突发性,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较大经济损失、破坏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社会稳定等严重危害和影响的事故、事件和灾害。

学校(幼儿园)安全紧急情况,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

(一)自然灾害:

主要有暴雨、洪水、台风、雷击、地质性灾害、破坏性地震等。

(二)事故灾难:

主要有教学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环境污染、校舍倒塌事故以及其他造成人员伤亡的突发事故。

(三)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学生和教职工健康的事件。

(四)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有重大恶性群体性事件、影响重大的社会治安案件以及其他危害学校(幼儿园)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破坏学校(幼儿园)和社会稳定的突发性事件。

四、等级划分

学校(幼儿园)突发事件按其影响大小和危害程度,分为一般性、重大、特大三个级别。

(一)一般性紧急情况:

对人身安全、教学秩序造成一定的影响,由学校或镇级党委、政府可以处置的紧急情况。

(二)重大紧急情况:

对人身安全、学校和社会秩序造成重大危害和影响,需由镇级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共同协调处理的紧急情况。

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重大紧急情况:

1、师生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

2、师生一次死亡、重伤10人及以上的事故;

3、一次造成师生10人及以上的急性食物中毒事件;

4、一次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事件;

5、其他影响重大的社会治安案件,或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确定为重大级的紧急情况。

(三)特大紧急情况:

对人身安全、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特别大的危害和影响,出现跨区域的大范围扩散态势,需市委、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处置的紧急情况。

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特大紧急情况:

1、铁路、水运事故造成师生一次死亡50人及以上,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

2、公路交通、校舍倒塌和其他发生一次师生死亡30人及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的事故;

3、一次造成师生100人及以上的急性食物中毒事件;

4、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或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确定为特大级的紧急情况。

五、报告程序

1、学校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值班人员,确保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渠道畅通,运转有序。

2、学校发生突发事件,应立即报告市教育局和镇政府。

3、各级各类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必须及时、准确、全面,不漏报、不虚报。

报告内容为:

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件的简要情况、死亡人数、受伤(含中毒)人数、估计直接经济损失等。

4、重、特大事件发生后,有关领导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营救,严密保护现场。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件扩散以及疏散交通等原因,需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做出标志,绘制现场平面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主要痕迹、物证。

六、预案实施

<一>、最先获悉可能发生学校突发事件的信息或发生突发事件者,应立即向校长或值班领导报告,学校应当在1小时内向市教育局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件的简要过程、伤亡人数、波及范围,经济损失初步估计和事件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已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等。

同时,随着事态的发展做好续报工作。

特殊时期实行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

<二>、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学校防震减灾应急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

防范事故,确保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1、应急演习。

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检查,每年定期开展1-2次综合性地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演习,提高学校师生地震应急意识和在地震应急状态下的应变处置能力。

2、临震应急反应。

学校接到政府发布的临震预报后,领导小组应及时主持召开应急会议,宣布校区进入临震应急状态,必要时要立即停课。

按本预案做好地震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

进一步学习和熟悉地震应急预案、应急工作程序,开展防震科普知识的强化培训、避震及疏散演练,落实抢险救灾设备、物资保障,检查并排除水、火、电、暖设施和危险建筑物等安全隐患。

校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以下工作:

(1)、召开校防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通报震情趋势,部署紧急避险和抢险救灾工作。

(2)、随时了解、掌握地震动态并及时向学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各应急工作组通报。

(3)、检查学校各部门、各应急救援工作组的应急措施和防震减灾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

(4)、督促校重点部位和易发生次生灾害的部位,采取紧急措施和特殊保护措施,检查消防设施。

(5)、根据上级指挥机构发布的地震动态宣布临震应急期的起止时间,根据震情发展趋势决定师生避震疏散时间及范围。

(6)、强化地震知识的宣传教育,防止地震信息误传和谣传,稳定社会秩序。

3、震时应急反应。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自动转为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师生疏散、抢险救援等应急处置工作。

(1)、应急指挥。

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部署、协调和开展应急救援和救护工作。

保持学校与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教育部门、地震部门的通信联系,向有关部门了解地震震级、发生时间和震中位置、震情趋势等情况。

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

(2)、人员疏散。

应急疏散组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和人员疏散、转移方案,组织师生按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域。

在疏散、转移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救护措施。

(3)、抢救伤员。

抢险救灾组应立即组织开展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人员;组织校区内搜救工作,对需要救治的伤病员组织现场抢救,并帮助其迅速脱离危险环境。

协助专业救援队搜救被埋人员。

协助卫生医疗救护队抢救伤病员、开展校区疾病预防和水源卫生监控等工作。

(4)、抢排险情。

抢险救灾组对震后破坏的供排水、供电、校内道路、基础设施进行抢排险,尽快恢复学校基础设施功能;协助公安、消防部队扑灭火灾和保护校内重点文档资料、重要设施。

(5)、安全保卫。

安全保卫组尽快组织人力,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维护校园秩序,配合公安部门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加强对学校公共财产、救济物品集散点、重点实验室的警戒。

(6)、信息收集。

学校在开展救援工作的同时,立即将伤病员数量、救治情况、救援力量以及建筑物倒塌、震灾损失的初步估计等情况报告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教育行政部门。

(7)、应急响应终止。

学校的地震灾害救援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师生情绪稳定,并得到妥善安置,学校及时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经批准可宣布地震应急响应终止。

学校防台风事故应急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

防范事故,确保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1、台风来临的整个时段,学校值班人员应不断地在校园内巡视,并与上级有关部门保持联系。

2、若发现有险情预兆,值班领导应向单位领导报告。

3、校长和分管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

若启动应急预案,各应急小组应迅速到位,进入临战状态。

4、若建筑物在台风中发生倾斜、开裂:

(1)、立即组织应急人员引导师生撤离现场,疏散至安全区域,同时切断建筑物电源。

(2)、若有人受伤,医疗救护小组进行现场救治,或打120送医院。

(3)、在危险建筑物周围设置警戒线,派专人密切观察建筑物状况。

(4)、在城建局安全监察部门或有资质的房屋检测专业机构检测后,经他们同意,方可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搬迁贵重设备和重要资料。

5、若电线杆、树木或其它高架物倾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