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3728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产党宣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共产党宣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共产党宣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共产党宣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共产党宣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共产党宣言.docx

《共产党宣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产党宣言.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共产党宣言.docx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导读

李海青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教授

课程前言:

《共产党宣言》概述

大家好,这次课我们来学习《共产党宣言》。

我们党历来重视马列经典著作的学习,今天我们来学习的《共产党宣言》就是一篇非常重要的经典著作。

《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同盟起草的政治纲领,它发表于1848年的2月,距今已经160多年,《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在《宣言》,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完整的系统的表述,可以说是我们共产党整个理论的源头。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价值、货币、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等,再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

《宣言》就是讲科学社会主义的,也就是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通过什么方式?

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来实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翻身解放和自由发展。

所以说《宣言》是第一次对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完整系统的表述,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它篇幅不大。

翻译成中文不到2万字,但是影响深远。

可以说160多年以来,在西方世界,除了基督教的圣经以外,《宣言》的发行量最大,出版的次数最多,传播的范围最广。

据不完全统计,《宣言》在全世界已经翻译成了200多种文字,出版了上千次。

如果马克思能活到今天,仅仅依靠《宣言》这个版税就能成为百万富翁乃至是千万富翁。

加上马恩全集厚厚的几十卷,马克思通过版税,如果能活到今天的话,提升到福布斯排行榜那是没有问题的。

不像当时一样非常穷,老是给恩格斯去信,亲爱的弗里德希,我又没钱了,给我寄几个英镑或者马克吧。

尽管马克思当时非常贫穷,但是留下了非常丰厚的历史遗产。

那么随着《宣言》的问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各国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宣言》的启示和鼓舞下,为了求得自身的解放和发展,与各国的敌对势力进行不懈革命的斗争,工人运动风起云涌,整个世界历史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被改变了。

一方面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我们知道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在工人阶级和广大民众不断的斗争的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得到很大程度的缓和,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马克思那个时代,我们知道工人一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现在劳动时间缩短了,劳动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福利制度也比较健全,所以今天的资本主义和马克思那个时代相比,好像变得越来越文明了。

虽然资本主义没有灭亡,但是那种残酷、剥削、压迫的资本主义的早期形态。

早期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来讲,在马克思主义批判中,在工人阶级的不断反抗中已经终结了。

而今天西方社会,工人阶级与普通民众,之所有有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首先要感谢马克思,感谢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不屈不挠的批判与斗争。

德国著名的文艺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因里希•伯尔有一篇非常著名的短文叫《假如没有马克思》讲的非常深刻也非常实在,须知:

没有工人运动,没有社会主义者,没有他们的思想家,他的名字叫卡尔•马克思,当今六分之五的人口依然还生活在半奴隶制的阴郁的状态之中;没有斗争,没有起义,没有罢工,这需要发动,需要引导,资本家是连半步也不让的。

西方世界理应感谢卡尔•马克思,尽管东方世界宣布信奉卡尔•马克思。

没有马克思的理论,没有马克思为未来斗争所制定的路线,几乎不可能取得任何的社会进步。

后代人享受这些社会进步心安理得,想也不去想一想马克思的事业、马克思的生活。

我们知道马克思在世的绝大部分时间中生活是非常贫困的,颠沛流离。

女售货员没有马克思是不可想象的,这是海因里希•伯尔举例子了,女售货员要是马克思,至今还要为其8小时工作制,为其自由的想唔自由的礼拜天,为其在工作时间偶尔坐坐的权利斗争。

可以说在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哪里还有不平等,哪里还存在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哪里还就需要马克思主义,以上我们所讲的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世界的东方社会主义有一种由理想逐步的变为现实,正像斯大林所讲的,马克思、恩格斯以自己的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创造了一个什么时代?

创造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时代。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诞生,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也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使《共产党宣言》在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之中广为流传。

毛泽东曾经说过,他读宣言很多遍,在1936年他对斯若就是写红星照耀中国的著名的美国记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有三本书深刻的铭记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三本书的第一本就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解放以后毛泽东每年都要读几遍《宣言》,晚年还同中央编译局借出了《宣言》的英文版本进行阅读。

实际上主席的英语水平也是可以的。

据主席晚年的卫士朱福明回忆,主席喜欢在床上读书,床边放了好多书,那么放在最显眼位置的就是我们都知道的,非常著名的《共产党宣言》。

小平同志也是很早接触到了《共产党宣言》,1992年南巡讲话中,邓小平讲到,我的入门老师就是《共产党宣言》。

江泽民同志在上一世纪90年代中央党校讲话中,对中央党校的全国的中高级干部讲到这个问题,说大学时候曾经打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阅读《宣言》。

所以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俄国十月革命,没有俄国十月革的一声炮响,就没有共产党的成立。

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共产党宣言》确确实实给我们国家也是影响非常深远的。

无论是对西方还是对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宣言》确确实实都堪称为经典。

今天我们就对《共产党宣言》中几本经典著作进行深入的学习。

今天我们这一讲,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共产党宣言》发表的背景,围绕着主要的问题以及基本思想;第二方面《共产党宣言》正文的框架与主要内容,第三个方面就是从新的时代条件下怎么样来认识《宣言》当中的相关的理论问题。

一、《共产党宣言》产生的时代背景、解答的根本问题与基本思想

(一)《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代背景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点,《宣言》产生的时代背景、解答的根本问题与基本思想。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代背景是资本主义早期的自由竞争阶段,是在资本主义早期大工业不断发展经济危机日益严重,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残酷的剥削压迫,阶级斗争日益激化这样一种情况下产生的。

19世纪的上半期,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已经在欧洲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际开始发展起来,那么资本主义越发展,它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也就越严重,每个资本家都想尽可能生产多的产品,那就去赚钱,我生产越多,卖的越多,赚的越多。

所有资本家都这么想,但是由于整个社会生产没有计划性,全部导致产品过剩。

同时工人阶级与劳苦大众由于受到剥削,穷的叮当响,所有也没有多少购买力,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资本家为了保持价格,往往大量的销毁产品。

比如都知道的,把牛奶倒进臭水沟里面,同时解雇工人。

因为产品过剩了,他不需要那么多工人,同时也有很多资本家就破产了。

这样经济危机一爆发,生产力浪费,工人失业,资本家破产,经济奔溃,社会混乱。

危机的频繁爆发促使人们深入思考,到底资本主义的社会出现了什么问题。

寻找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出路。

大难临头出路何在,这是《共产党宣言》发表的一方面的背景频繁爆发的经济危机。

另外一个方面,当时在资本主义的早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非常的尖锐,无产阶级可以说是深受压迫,在经济上受到资本家残酷的剥削,什么方式?

两种方式,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实际上今天也是一样,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八章专门讲到了资本家如何对工人进行剥削的。

他引用了1860年6月17日伦敦每日电讯的一个报道讲的是资本家使用童工的情况,报道是这样的,“9岁到10岁的孩子,在大清早2、3、4点钟就从肮脏的床上被拉起来,为了勉强糊口,不得不一直干到夜里10、11、12点钟。

他们四肢瘦弱,身躯萎缩,神态呆滞,麻木得像石头人一样。

”也就是对童工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这这是一个缩影,这是在经济上。

在政治上当时的无产阶级处于无权的地位,像选举权受到教育、财产限制,那么没有政治权利导致什么结果呢?

导致没有办法政治参与,没有办法在体制内通过民主的渠道通过利益表达,实际上对于一个体制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弱势群体、劳苦大众,他居然没有办法政治参与,没有办法在体制内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利益,那么他生存不下去了,怎么样呢?

他必然会在体制外进行发泄,我既然在体制内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利益,那么我就在体制外推翻你这个体制,革你的命,这是在政治上处于无权的地位。

那么在社会方面,像今天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医疗、卫生、布防等社会保障,当时几乎没有。

也就是说,不能保障人生存的底线。

青年的恩格斯曾经通过自己的亲身调研,写过一本书叫《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在这本书中他描述当时英国的个人阶级悲惨的社会生活,里面特别讲到了,当时一个应该女工人去世的一个悲惨的情景。

恩格斯是这样讲的,“各报在报道四十五岁的安•高尔威的尸体时曾描写过死者的住所。

她和丈夫及十九岁的儿子住在伦敦百蒙得锡街白狮子大院3号的一间小屋子里面;里面没有床,没有铺盖,也没有任何家具。

死者和她的儿子并排躺在一堆羽毛上,因为他们既没有被子,也没有床单。

羽毛牢牢地粘满了整个尸体,不净尸就不能进行检验,在净尸的时候医生发现尸体极其消瘦而且被跳蚤、虱子等咬得遍体鳞伤。

屋里的地板被拆掉一块,全家就用这个窟窿做茅坑。

”那么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样一种关系中,无产阶级在经济上无钱,政治上无权,在社会上无保,没有任何的社会保障,属于三无人员。

这三个方面都处在社会的底层,三个方面的不平等集中在一块。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无产阶级的生活就变得不可忍受了,生存不下去。

为了活着,必然就要反抗,就要革命。

(二)《共产党宣言》要解答的根本问题与基本思想

那么随着无产阶级的不断发展,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激化。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革命的行动需要革命的理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积极的从事理论研究和深入的参加工人阶级斗争的基础之上产生了《共产党宣言》。

那么《共产党宣言》我们通过以上分析,它要解答的根本问题就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解放道路与前景问题,通过什么道路获得解放,那么解放以后又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理想社会。

为了这一根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阐述了自己的理论观点。

《宣言》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1883年德文版序言,恩格斯逐重强调了《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这一段话实际上就是讲的社会基本矛盾这个原理,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是依据唯物史观来分析当时资本主义的一种发展趋势。

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那么社会基本矛盾体现在阶级社会就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和矛盾。

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就是(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

阶级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反映在当时的资产阶级社会,就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与斗争。

这样一种斗争的结果是身处在社会最下层的无产阶级获得翻身解放,推翻资产阶级,建立一个能够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的理想社会形态。

这就是我们讲的第一方面的内容,《宣言》的时代背景针对的主要问题以及基本思想。

二、《共产党宣言》正文的框架与内容

第二个大问题《宣言》正文的框架与内容,《宣言》正文包括一个引言主要是讲的《宣言》发表背景与目的,另外还有四章。

第一章:

资产者和无产者讲到的是阶级,资本主义社会里面两大阶级相互矛盾、相互斗争;第二章:

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讲的是政党,有阶级那么阶级它的斗争实际上所通过政党领导来实现,所以阶级比有其政党。

第三章:

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讲的是主义,阶级产生政党,政党有自己的主义、指导思想。

第四章:

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是现实的斗争策略。

所以我们看的这四章从阶级到阶级的政党,到政党所坚持的主义和指导思想,最后政党斗争的现实策略,实际上它这个内在逻辑是非常清楚的。

(一)第一章“资产者与无产者”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章“资产者与无产者”。

《共产党宣言》既然要宣传推翻资产阶级,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那么就要讲清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大阶级是怎么回事,它是怎么产生的、怎么发展的,历史命运是什么样的,所以《宣言》的第一章“资产者与无产者”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阶级,这一章主要讲了三大内容。

第一内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状况。

《宣言》在这一章一开始就强调,自从原始土地公有制阶级以来,也就是说原始社会以来一直到今天为止的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中的历史,原始社会解体以后,奴役社会出现阶级斗争,代替奴役社会的封建社会也存在阶级斗争,同样代替了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社会同样存在阶级之间的斗争和矛盾,具体到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说“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为什么整个社会会当时分裂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不断发展,原来的小农、小手工业不断的破产,绝不多数的人沦为无产阶级,只有小部分上升为资产阶级。

所以整个社会的结构两极化,在贫富差距方面也是两极化的。

这样一种两极分化的具体结构实际上是不稳定的,因为带来了各种矛盾和冲突或风险。

那么作为对立一方的资产阶级,它是怎么产生的,怎么发展的,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怎么样呢?

这是本章第二个大问题,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历史作用与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首先第一个小问题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在西欧的封建社会末期,也就是十四到十五世纪,资本主义处在小手工业和商业阶段,到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从原来的小手工业和商业阶段进一步发展到工厂手工业阶段,工作比较大了,工作的人比较多了。

到了十八世纪发明了蒸汽机,发生了工业革命,这个时候进一步发展机器的大工业阶段。

在分析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后,《宣言》进一步指出,相比与以往的社会形态,比如封建社会,比如资产阶级主义社会它具有历史的进一步作用,也就是说对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要做一个客观的、全面的、历史的评价。

对于资产阶级进一步作用,《宣言》提到了好几点。

我们重点讲两个方面,一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利润,为了在竞争中胜出,不得不对生产工具不断进行变革,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利润、为了在竞争中胜出,不得不对生产工具,不断进行变革,采用新的生产工具产生新的产品占领市场。

实际上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够在科技方面不断创新,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为了追求利润,充分激发了这样一种创新的活力。

实际上今天我们生活中用的很多东西,就像我们电脑、手机、英特网,包括我们现在用的这个ppt、投影仪等等都源于资本利润的一种创新。

实际上资本为了利润的创新,我们说极大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已经深深的改变了人类的历史,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这样一种历史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有人讲马克思这一段话就是资本主义历史作用的评价,高度评价的超出了很多资产阶级资本主义思想家本身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评价,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确确实实它有一种辩证的历史态度来分析,来看待。

那么资产阶级另外的一个历史作用,就是资产阶级为了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开拓了世界市场,促进了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以野蛮而血腥的方式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

一方面在世界市场的开辟过程中,资产阶级对落后的国家、落后的民族进行疯狂的剥削和掠夺,他们把自己的魔抓伸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各地。

比如我们都知道从16世纪到19世纪中系,西欧、西方的殖民主义者从事非常无耻的贩卖黑奴事件。

据统计,在200多年时间,他们在非洲贩卖的黑人大约有1.2亿人,但是活下来被运到美洲的只有大约1500多万人,也就是途中死亡的超过一亿人,绝大数都在运输途中死掉了。

也正是资产阶级开辟与建立世界市场的历史进程中,近代中国沦为了多灾多难的半殖民社会。

我们知道,1840年开始,在10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华民族被蹂躏了109年,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掠夺大量的金银财宝。

鸦片贸易比起贩卖黑奴更可恨,当时有一个英国人蒙哥马利•马丁,他对于鸦片贸易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评价,他说,“不是吗?

‘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

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因为我们的直接利益要求保持他们的生命;我们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坏他们的灵魂。

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了他们的肉体。

”我们都知道吸食鸦片对人是肉体和精神是双重的折磨。

所以当时的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这个蒙哥马利•马丁称英国人为杀人者,因为他输入了鸦片,从中国吸食鸦片的人为自杀者,说每时每刻中国都有新的自杀者。

那么历史证明就像马克思所讲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野蛮史,以上我们说的是资本主义开辟世界市场,追求利益的方式是及其野蛮残酷的。

但另一个方面,世界市场的开辟也从整体上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宣言》中明确指出随着世界市场的开辟,“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也就是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辟冲击和摧毁了落后的国家、落后的民族,把他们都卷入到现代文明中来,从整体上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你比如就我们现代近中国来说,为什么挨打就是因为我们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

老牛拉破车的小农经济,和现代大机器生产那么比,你没法比,并且当时中国不仅是生产力落后,观念也是落后,愚昧无知。

那么正是世界市场的开辟和西方的侵略才让我们真正认识到西方确实比我们先进,我们已经不再是天朝大国了,确实已经落后了,要向西方学习。

可以说是资本主义的侵略,把我们中国卷入到现代文明的历史潮流之中。

所以尽管世界市场开辟的方式是及其野蛮残酷的,但是世界市场开辟的本身同时对于落后的国家、落后的民族来说,也推动它们一同进入现代文明的发展潮流中来,这是我们讲的资产阶级的进步作用。

《宣言》指出尽管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非常巨大的作用,但是资本主义由于内在的矛盾,都以一种历史形态、社会形态的必然会走向灭亡。

那么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每个资本家为了获求更多利润,都想尽可能的扩大生产,最后导致生产过剩,社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我们前面讲过的经济危机一爆发,产品消灭、资本家破产、工人失业、经济崩溃,社会混乱,所以马克思讲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生产力已经强大到关系已经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收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

所谓用来推翻封建社会的武器指的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资产阶级通过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使得封建制度成为一种阻碍,从而推翻封建制度。

而现在生产力不断发展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本身成为阻碍的,所以说它现在是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

在整个第一章分析的基础之上,马克思进一步讲到这个资产阶级既然要灭亡,那么是谁来推翻资产阶级呢?

马克思讲是无产阶级。

所以第一章第三个问题我们看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与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是与资产阶级相伴而生的,有了雇主就要有雇用工人,本事同根生,确实死对头,那么为什么无产阶级能够担负起推翻资产阶级这样一个历史使命,这是因为无产阶级的特点所决定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对无产阶级的这种特点进行了分析,那么无产阶级首先具有革命性,为什么呢?

无产阶级是社会的最底层,受到剥削、压迫最为残酷,就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同时具有先进性,与小农、小手工业相比,它与坚定的社会大生产相联系,代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同时它也具有组织性,能够组织起来,同时具有广泛性,人数众多、力量强大。

基于这几个特点,所以说它能担负起推翻资产阶级这样一种历史使命。

基于整个第一章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在第一章的最后提出两个必然的结论。

也就是说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两个必然。

这是我们讲的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那么第一章中马克思、恩格斯既然提到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那么资产阶级怎么灭亡呢?

在当时的形势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通过建立起自己的政党,共产党来开展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建立新社会。

(二)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所以第二章接着就讲,“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第一章讲阶级,第二章讲阶级的政党。

第一个问题共产党的性质、特点、目的与理论原理。

《宣言》指出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呢?

“共产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也就是共产党人它所代表的整个无产阶级和广大民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私利。

特点:

实践中最坚定,理论上最彻底,因为有科学社会理论作为指导。

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把无产阶级组织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理论原理是消灭私有制。

第二个问题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按照《宣言》的分析,就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建立新社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第一步,要革命了第一步是什么呢?

第一步就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前面我们讲过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面,政治上无权,现在无产阶级和广大的人民群众要当家作主。

那么取得政权以后,就要采取措施在经济上进行改造,就像我们中国一样,政治上建立了新中国,但是经济上当时资本家还在。

《宣言》讲无产阶级要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的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这样来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改造社会向共产主义过渡。

那么,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就可以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那么,未来的共产主义是什么样的呢?

《宣言》指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产品极大丰富,阶级本身和经济对立就不复存在了,作为阶级压迫的国家就消亡了。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一段话很经典,什么意思?

我的发展是你的发展的条件,也就是说我的发展不但不影响到你,妨碍你,反而会促进你的发展。

人们在发展上是相互促进的,也就说人与人的关系、群体与群体的关系,应该是高度和谐,利益共享的,每一个人都能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与阶级社会发展不同。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称为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形式,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

按照我们的理解这样一种社会确实是一个幸福的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劳动时间大为缩短,每一个人都有自由时间来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社会关系又高度和谐,所以社会成员肯定具有高度的幸福感。

那么《共产党宣言》里面的这句话,最鲜明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也就是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1894年就是恩格斯去世的前一年,恩格斯去世是1895年。

1894年当有人请求恩格斯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