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是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关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33799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课间是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关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课间是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关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课间是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关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课间是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关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课间是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关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课间是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关键.docx

《大课间是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关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课间是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关键.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课间是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关键.docx

大课间是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关键

大课间是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关键

大课间是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关键

单位:

辽中县镇第四小学作者:

尚禹辰马良

摘要:

近两年,本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不容乐观,学生部分身体素质,特别是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及肺活量等指标持续下降,超重和肥胖的学生比例增加,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得到保证是其主要原因。

通过实践研究,发现通过实施“大课间活动”,可以明显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参与兴趣,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心理健康,表现出乐于与人合作,关心他人与集体,并能将这种良好的思想转移到日常学习与生活中。

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和有效的监管是实施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重要保障。

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1.锻炼一小时2.大课间3.保证每天

1研究的目的

我校是新合并的一所全日制小学,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不是很理想,长期以来课间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单调,教师、学生都感到枯燥乏味,因而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既没有起到认真锻炼的作用,更不能从中得到美的陶冶。

为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确保学生身体每日锻炼一小时活动时间,我校在今年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在原来的只做操的基础上融入了其他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来“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1.1更新教育观念,落实素质教育和贯彻“健康第一”。

1.2彻底改变传统的课间操模式,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1.3使学生在活动中人人享有体育乐趣,身心协调发展,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取本校4、5、6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1).数据统计法

(2).问卷调查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大课间活动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大课间体育活动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精神。

首先,它能满足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对体育运动的需要,能照顾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有助于体质的增强。

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更是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需要。

青少年参加身体练习的动因,主要来自本身的需要,而不是外界环境和教育的强加。

美国学者赫瑟灵顿研究认为,小学生最适宜的运动时间为1小时/天。

如果达不到这种数量,就会产生“运动饥渴”,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大课间的实施正是改革课间操,将原课间操延长时间,丰富活动内容,很好地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达到学生渴望运动的心理。

不少学生觉得大课间活动更刺激、更活泼,更好运动(玩),更能表现自我。

就是练得满头大汗也是乐此不疲,从而使学生灵敏、柔韧、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在大课间的活动中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根据本学期学生体检单肺活量项,查看历年肺活量大小,结果显示,大课间活动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学生肺活量比较表

年级

样本数

平均未开展大课间前

平均开展大课间后

4年1、2、3、4班

100(男女各50)

男:

1776

女:

1555

男:

1843

女:

1685

5年1、2、3、4班

100(男女各50)

男:

1851

女:

1776

男:

2010

女:

1883

6年1、2、3、4班

100(男女各50)

男:

1951

女:

1995

男:

2200

女:

2077

3.2大课间活动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新课程改革下,要求体育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实施新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的关键一环是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技术和知识的现状,加强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联系,关注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体育学习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小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兴趣与需求是直接推动自身参与体育锻炼的内驱力,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提高学习效果的前提。

所以大课间是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关键,通过下图和问卷调查显示,大课间活动能明显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1.你觉得开展大课间活动,对你的身心有益处吗?

A.很有益处B.一般C.没有

调查结果:

选A.85%B.13%C2%

2.大课间活动结束后,会影响你上课听讲吗?

A.不会B.还好吧C.是的,很影响

调查结果:

选A.91%B.8%C1%

3.大课间活动30分钟,你会感到很累吗?

A.不会B.刚好适中C.是的,很累

调查结果:

选A.55%B.35%C10%

4.大课间活动你喜欢什么内容?

(可多选)

A.球类B.韵律操C.自由活动

调查结果:

选A.88%B.75%C.57%

5根据你本人的体检报告单,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人体正常体重标准,

“男:

身高cm-105=?

kg、女:

身高cm-100=?

kg上下波动值0.25kg”你认为你属于

A.偏低体重B.正常体重C.偏高体重

调查结果:

选A.11%B.86%C.3%

6至开展大课间活动以来,你自我感觉有什么身体方面的变化(可多选)

A.生病次数明显没有以前频繁了B.上课时精力更加充沛、旺盛

C.回家后食欲增强了D.没有感觉到明显变化

调查结果:

选A.90%B.88%C95%D.1%

 

约占91.7%的学生喜欢大课间活动,其中62%的学生非常喜欢大课间的活动。

本图说明:

大课间活动能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3.3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持久性

大课间体育活动打破传统的课间操活动形式,集体舞代替广播体操,以七彩阳光、希望风帆等趣味性体育、娱乐性体育和游戏多种活动形式,让全体学生在自编自练自创中得到全面发展,这不仅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体育课堂教学向课外活动的延伸,更是学校教育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第一,它是一种校本课程,肩负着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全面育人、调节学生身心健康的重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学生喜欢;第二,它是一种体育生活,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生活的地方,大课间活动是学生的一种体育生活,是他们整个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体育一个不可忽视的起点,既然是一种生活,大课间活动就应绚丽多彩,情趣十足,为学生诗一般的生活添彩,既然是学生终身体育的一个起点,大课间活动就应该以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建构;第三,它是一种校园文化,大课间操活动既是一种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在奇妙的音乐声中,在欢快的节拍中,舒展着身姿,不仅是力的显现,也是美的表达和心的交流。

我校开展快乐大课间活动至今虽然时间不长,实践证明:

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获得体育持续发展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的兴趣、习惯和品质;有助于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健康心态和文化素养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为他们走向社会、走向未来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激发学生创造热情,培养创造能力,对提升他们生存和发展的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4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深远意义

3.4.1、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具有科学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变化规律

大课间活动内容的选择符合少年儿童的性别、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认识规律;我们把大课间活动内容趣味化和游戏化,每天安排25-30分钟左右,采用体育课的形式,把内容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整个过程符合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使学生每分钟脉搏次数控制在145次以内,这样有利于消除疲劳和体力恢复,不影响下一节课的正常学习。

3.4.2、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比以前更具有实效性,更好发挥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更大的创新空间,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并形成学校课间活动特色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搞的不是一种形式,也不是看谁搞的多么热闹,而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编出符合学校自己特点的内容。

把体育活动寓健身于快乐之中,使体育和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休闲与锻炼结合起来,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满足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益处,对于大课间活动中的一些选择项目,要以年级、班、组为单位,我校开展的内容有多种项目,其中趣味足球、花式跳长短绳等是特色项目,我们在规定音乐旋律中,创设一个自我展示、自我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去创新,促使学生在创新活动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逐步培养其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同时促使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3.4.3、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具有艺术性,体现体育与美音的完善结合

大课间活动作为一种体育教育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遵循了体育与美音的结合,学生在欢快优美的乐曲声中,自由地、有节奏地进行身心活动。

所以在大课间活动中我们重视音乐的作用,把握好活动的节奏,充分把音乐与体育活动结合起来,我们选择学生喜爱的歌曲或名曲,用音乐来调整和指挥队伍,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之中,踏着轻松自然的节拍,进行身体锻炼,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创造美、欣赏美,以艺术教育陶冶了学生情操,美化孩子的心灵,从而达到体育与美音的完美结合。

3.4.4、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营造和谐的人际交流空间,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竞争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的社会适应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提高,是现代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大课间活动的设想与实践充分体现群体性,我们要求100%的学生与100%的老师都参加,是全校师生共有的“大课堂”。

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其质量取决于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如何提高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变“要我做操”为“我要做操”,我们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使每一个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显示其自身的价值,引导学生通过活动逐步建立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逐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技能。

同时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角色类型。

例如集体舞、竹竿舞等需要学生共同合作完成,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其活动的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以体育人的目的。

 

3.5开展大课间活动还有待解决的问题

我校大课间活动能顺利开展,有赖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活动中同时也遇到几个问题有待我们探讨。

第一、季节的变化,大课间活动项目繁多,学生练习密度高,我们在内容安排时难以预计运动量;第二、内容的编排,活动内容不能一成不变,应根据季节、年龄和性别的不同不断推陈出新,所以要发动全校的师生的智慧,共同开发;第三、活动器材的管理,大课间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的体育器材,其中一小部分是学生自带,大部分是学校所有,使用前的借出和使用后的归位与学生集队、归队产生矛盾等需要我们深思,有待我们积极完善。

总之,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运动规律,选择了适合儿童特点的音乐,编排趣味性强的动作,努力实现艺术与体育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锻炼身体,提高学生的韵律感和协调性。

学生因此把“大课间”活动看作是一种享受,在快乐中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我们决心在现基础上继续探索,继续创新,把体育大课间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争取把它做成我校一张靓丽的名片。

 

4、结论

4.1大课间是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关键

学校“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措施一是在体育课堂,二是在体育活动课,三是在大课间操。

大课间操从全员、时间、活动上是有保障的,因此己经成为“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主要途径。

4.2大课间活动的持久性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大课间活动使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和活动量明显增加,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教育的灵魂,要想让学生增强体质,持久活动要常抓性的大不课间懈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校体育》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2004年3期、6期,2005年2期。

 

〔2〕杨贵仁《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在全国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现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15日

〔3〕闫海涛《辽宁省鞍山市教育局在全国“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现场研讨会上的发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15日

〔4〕《体育教学》

 

〔5〕《学校体育理论》

 

〔6〕《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

 

〔7〕《新课程的的改革》

 

〔8〕《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大课间是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关键

 

单位:

辽中县镇第四小学

作者:

尚禹辰马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