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3290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9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docx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

1、编制依据

1.1、业主提供资料

1.1.1、本工程道路平面图、基础筏板配筋图

1.1.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规范、规程及标准

1.2.1、《丰台区西城区旧城定向安置房项目南区施工组织设计》

1.2.2、结构施工图

1.2.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2.4、《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DBJ/T01-69-2003)

1.2.5、《建筑施工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6、《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2002)

1.2.7、《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1.2.8、《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

1.2.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2.10、《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手册》

1.2.11、《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1.2.12、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2007)

1.2.1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1.2.1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1.2.1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1.2.1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1.2.1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1.2.18、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规范(DBJ01-80-2003)

1.2.19、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1/T695-2009)

1.2.2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2.2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2.2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1.2.2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

1.2.2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2.25、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1/T695-2009)

1.2.2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3

1.2.2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件)

1.3国家地方法规

1.3.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3.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3.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3.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1.3.5、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3号)

1.3.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号)

1.3.7、北京市防火安全工作管理规定(政府令第53号)

1.3.8、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政府令第72号)

1.3.9、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513-2008

1.4、公司管理文件

1.4.1、公司贯彻的“综合管理体系”手册和程序文件。

即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安卫管理体系。

1.4.2、公司企业标准及有关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和施工管理的文件。

1.4.3、附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4.4、公司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情况调查记录等。

2、工程概况

2.1、工程介绍

定向安置房南区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外,西五环内,京港澳高速公路以北两公里,莲石快速路以南两公里,东临路。

建设用地57880.06㎡,总建筑面积268928.63㎡,地上建筑面积199238.63㎡,地下建筑面积69690.00㎡,地上首层为配套公建及地区配套商业,4.5米以上为住宅,地下二层。

本工程的13#楼东西两侧护坡已经施工完毕,因孤岛施工需要将该部位用素土回填,现将回填素土不破坏原有护坡的情况下挖至垫层底(-10.86m)集水坑底(最深-12.26m)。

开挖面积约为1438平方米,土方开挖量约为13596.88方。

2.2、工程地质条件

现场情况为回填素土。

2.3、水文地质条件

无地下水、潜水及层间水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基坑支护方案、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地基处理方案编制完成,报监理通过。

3.1.2、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红线点及规划院提供的高程控制点,由测量工放出底板边线和基坑上口开挖线、标高控制点,挖至中煤已经施工完毕的护坡。

测量人员用白灰撒出开挖边线,经项目土建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办好预检手续,并向监理工程师报验,方可正式开挖。

3.1.3、做好土方开挖技术交底,使每个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都做到心中有数,明确操作工艺,保证施工质量。

3.2、现场准备

3.2.1、场地清理平整,边坡上口做好防水挡墙,基坑外侧上表面采用混凝土硬化,并作好安全护栏,刷红白油漆作好标志。

3.2.2、夜间施工时,在基坑边摆设五个大的镝灯。

出入口处安放一个镝灯,对车辆作好清理,保证市政及环卫整洁。

3.2.3、在危险地段设明显标志。

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3.2.4、设置必要的施工用水设施,保证施工用水。

3.2.5、现场出口搭设拍土高凳架。

3.2.6、办理城建、市容、环卫、交通及渣土消纳等有关手续,确定卸土场。

3.2.7、确定好行车路线。

3.3、施工机械准备

施工阶段

机械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挖掘机

神冈450

1台

挖土、装土

长臂挖掘机

UH051

1台

土方收坡道

装载机

CAT950B

1台

土方辅助工作

斯太尔

18T

10台

运土

液压锤

小松300

1台

地下障碍清除

4.工程设计

4.1、土方开挖工程特点

4.1.1、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较深,最深的为-12.26m,土方开挖量约为13596.88方。

4.1.2、本工程受周边以施工完成的建筑物影响较大,施工场地狭小,作业面复杂。

4.2、土方开挖施工部署

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将基坑分为一个施工区,同步进行土方工程的施工。

本工程土方开挖出土坡道设置一道,土方开挖主坡道设置在基坑西侧,出土坡道的坡比为1:

0.6,坡道两侧的坡比为1:

0.7,挖土到最后部分在主坡道处预留长臂挖掘机进行传递式收坡挖土,剩余土挖完后利用草袋装土堆砌将坡道口恢复。

本工程土方施工量约为13596.88方,施工的工期为15天(土方开挖),工期较紧。

由于施工现场场地狭小,土方开挖施工无法大面积展开,因此土方的开挖主要集中在护坡施工完成后。

施工的工作制度采用24h工作制,土方的开挖24h进行开挖,开挖土的外运在白天晚上均可。

4.3、土方开挖顺序安排

4.3.1、各道工序严格按进度部位要求完工,及早为下一步腾出工作面。

基坑中部为大面积土方开挖区。

在开挖深度内,分步布置挖土机械,多台挖土机上下、左右齐头并进,为保持多机作业工作面,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以保持持续高产。

4.3.2、合理规划卸土场地,优化运土路线,安排好作业时间,做好车辆分流,减少道路拥挤。

4.3.3、土方挖运分层标高根据各工序施工要求合理安排。

最后挖至距基底300mm处,进行人工清槽;

4.3.4、土方收尾坡道处土方的施工采用长臂挖土机配合人工进行施工;

4.3.5、基坑中间大量土方可分4~5步挖至槽底,每步最大挖深不宜大于3.0m。

4.3.6、槽底预留土厚度为300mm,由总包专业测量人员控制开挖,槽底预留土层及局部加深部位土方应由机械配合人工清除。

4.3.7、土方平面开挖顺序为由东向西、由四周向马道口进行。

4.3.8、开挖注意事项:

a.要解决好工作面与日产量、工序间工作面相互制约的矛盾,各工序间需采用交叉流水作业。

每个工作面都要采用定机械设备、定日产量、定工期等三定措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b.本工程的施工关键是土方运输,因此要合理布置现场道路和出入口,合理规划卸土场地优化运土路线,安排好作业时间,做好车辆分流,减少道路拥挤,行车路线尽量用循环路。

c.尽量采用反铲挖土,充分利用挖土半径,提高效率,尽量抓紧时间,赶前不赶后,保证按期完成任务。

d.严格按开挖线进行开挖,严禁超挖,测量工作随时配合。

e.清土与挖土应与别的工序紧密配合,不可超前或滞后。

f.开挖前应作好沿途交通环卫工作,并交纳其费用,办理好证件,在取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4.3.9、土方收尾设计

4.3.9.1、马道口设计

a.将基坑西侧马道口作为土方收尾马道口,采用内外结合马道口,宽度不小于5.0m。

4.3.9.2、土方收尾设计

a.土方收尾前期,当马道坡度较陡(仰角大于30º),不能满足运土车爬坡要求时,可采用2台挖土机分2级向马道口倒土。

b.土方收尾后期,拟采用2台普通挖土机坐落于马道口土方收尾平台或坡顶地面,将坑内余土直接挖土装车;运土车辆停放在自然地面。

4.3.10、对现场未开挖的裸露土面进行全面覆盖,同时应对现场留存土方进行全面覆盖,防止起风扬尘。

4.4、土方施工质量要求

4.4.1、机挖土槽底标高与设计标高允许偏差+300mm,不得扰动老土。

4.4.2、各层间标高允许偏差±150mm。

4.4.3、测量员随时测量,保证基底标高和基坑线。

4.5、基底的保护

4.5.1、保证基坑底的土层必须平整,无浮土垃圾。

4.5.2、如有可能在基坑表面敷上石灰胶泥。

4.5.3、禁止超挖,万一不慎超挖,必须采用1:

3:

6混凝土回填或者是经各方协商后的方法回填。

4.6、边坡安全观测

4.6.1、基坑边坡变形观测

a.基坑开挖后,基坑边坡变形以水平位移或倾斜为主要观测内容,以变形量为参考依据,分析护坡的安全度;

b.监测仪器:

电子经纬仪;

c.监测方法:

测角法;

d.基准点布置: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基准点及方向点的布置;

e.观测点布置:

采用沿基坑周边布置观测点,布点原则是在通长的基坑边间隔不大于30.0m设置一个观测点,在变形最大、受力最大及局部地质条件最为不利的地段设置观测点。

(具体见观测点布置图。

4.7、测量基本要求

4.7.1、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初始值,且不应少于两次;

4.7.2、监测时间间隔可根据施工进程确定,在基坑开挖期间,可一天测两次,早晚各一次;以后可根据不同的变形趋势,每隔1~5天观测一次;

4.7.3、当变形超过相应槽深的1‰时,需立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同时加强基坑的变形观测;

4.7.4、测量仪器要使用精密光学仪器,并有检测合格证。

4.7.5、满足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4.7.6、在正式开挖前,要核对基准点并对其进行保护。

4.7.7、施工开挖过程中,如发现变位速率较大、支护结构开裂等情况,应进一步加强观测,缩短检测时间间隔,并及时向监理、设计和施工人员报告检测结果。

5、工程部署

5.1、施工准备

5.1.1、技术工作准备

5.1.1.1、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对原有设计和施工方案进一步调整和深化,并逐级进行技术交底,指导施工。

5.1.1.2、组织施工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掌握施工特点,复核需要采用的新技术,同时审查加工定货有何特殊要求。

5.1.1.3、组织所有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新规范、新规程、积极推广应用建设部推广的新技术。

积极学习、吸收国内外先进施工经验,充分利用已有技术,提高该工程施工的科技含量。

5.1.1.4、认真学习监理规程,积极配合监理单位工作,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5.1.1.5、进行成本控制,制定设备、材料的供料计划,科学编制施工预算。

5.1.1.6、采用项目法施工,合理安排工序的搭接。

采用项目管理电脑软件系统,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网络优化,积极作好各项技术保障。

在保证各项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做到排水、护坡、挖土交叉施工立体作业,控制有力。

5.1.1.7、对于所选用的钢筋、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作好进场检查和复试工作,同时做好各项工程试验,编制试验计划。

5.1.2、劳务人员管理

5.1.2.1、安排综合素质好的施工队伍,实行半军事化管理。

本工程选用的施工人员均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并具有令行禁止、信守承诺、敢打硬仗、突击能力强的优良品质。

本工程从管理层到施工层,全部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以确保各项施工目标的顺利实现。

5.1.2.2、根据本工程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工期紧的特点,选用参加过同类工程施工的劳务队伍,其中主要技术工种及特殊工种坚持先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

5.1.2.3、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和工期安排,随时增加劳务人员,在人力资源上给与充分保证。

5.1.2.4、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生活,按队组编制,组织上岗培训,主要有:

操作技术、安全施工、规章制度和精神文明四个方面,进行施工动员,开展“比、学、赶、帮、超”的劳动竞赛活动。

5.1.3、施工材料管理

5.1.3.1、认真核实施工图纸及设计方案,及时准确地编制预算材料明细。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要求进行材料供应分析,编制施工材料用量计划和采购计划。

5.1.3.2、对施工材料供应单位进行认真考核,实行采购招标,做到货比三家,选择质量好、服务好、价格合理的产品。

5.1.3.3、根据施工材料计划确定仓库和现场堆放位置面积,及时组织材料进场。

5.1.3.4、对进场施工材料进行全面检查,并按要求送检复试、现场检验并报验。

5.1.3.5、协调好材料管理部门与其他管理部门的关系,对施工材料计划逐级审核,保证施工材料规格型号、数量及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5.1.4、施工机具管理

5.1.4.1、严格落实现场机械管理制度,落实机械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16

5.1.4.2、所有机械必须由专职操作手操作和维修,机械操作手必须持证上岗,按规程操作和交接班,严禁非操作人员动用机械。

5.1.4.3、进场机械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并做好记录,杜绝机械带故障施工。

5.1.4.4、保证机械防护设备齐全完好,用电设备漏电保护装置良好有效。

5.1.4.5、运输车辆出场前严格清扫、冲刷,不移撒污染路面,司机文明驾驶,安全行车。

5.2、施工部署

5.2.1、施工总体流程

施工准备→工程测量、放线→第一步土方开挖→第二步土方开挖→第三步土方开挖→第四步土方开挖→第五步土方开挖→基坑程验收

5.2.2、施工总体安排

5.2.2.1、在进行施工准备期间,即组织施工人员、材料及机具等进场就位,施工临水、临电、临时设施布置,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教育期间,进行工程测量定位放线,放定主要控制轴线、基坑上口线等。

5.2.2.2、土方开挖应配合结构施工进行清槽底施工及槽底电梯井、集水坑等局部加深部位的土方开挖施工。

5.2.3现场平面布置

5.2.3.1施工现场布置原则

根据本工程基坑开挖形状、范围及周边场地条件,进行施工现场布置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5.2.3.1.1、本工程各分项工序交叉较多,在布置施工场地时应作到既方便本工序施工,又不妨碍其他工序,不妨碍车辆行走。

5.2.3.1.2、现场临水、临电、临设的布置应遵循安全、整齐的原则。

5.2.3.1.3、临水、临电将据业主提供的接口位置沿基坑周边进行合理布设,满足施工及相关规范规程要求;二级配电箱设在基坑四周坡顶适当位置。

5.2.3.1.4、各施工场地的布置应根据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以利于施工高效进行。

5.2.3.2、现场临水临电布置

5.2.3.2.1、施工临时用水管路由水源分别引至各使用部位,每根支管均设置阀门。

5.2.3.2.2、施工临时用电线路由总配电箱引出接入分级配电箱,再由分级配电箱引至适用部位,每条用电线路均应设置电源开关和漏电保护装置。

5.3、管理机构

为了确保工程各项目标的实现,成立“基坑工程专业项目部”,配备强有力的管理班子。

施工管理人员选用政治素质高,技术业务强,有着丰富的施工和管理协调经验的人员组成。

在管理上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各负其责。

管理人员职责

5.3.1、项目经理:

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经济效益负领导责任,对履行合同条款负主要责任,对工程的施工管理各方面进行部署、指挥和监督,协调施工中的人力、物力、资金,决策施工过程中重大问题,协调各职能部门和外部单位的关系,确保施工正常顺利进行。

5.3.2、技术负责:

在工程技术、工程质量等方面负主要责任,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认真贯彻有关建筑规范规程,组织编制和审查各种技术方案,检查各项技术指标的落实情况,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检查施工管理的各项技术措施;和业主、监理、设计等单位保持联系,做好信息反馈。

5.3.3、生产负责:

协助项目经理搞好施工协调管理工作;抓好现场各种方案、措施及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确保工程按进度计划正常进行;对施工安全、文明、施工人员、材料、机具及工程试验进行总体控制。

5.3.4、施工员:

负责生产具体指挥,进度计划的落实,施工材料、机具计划的编制,对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负责。

5.3.5、安全员:

对施工安全负主要责任;组织研究制定各种安全管理措施和文明施工措施;对各施工班组进行施工安全交底;定期组织安全及文明施工检查,检查施工中有关防止火灾、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空坠落、噪声扬尘、扰民民扰等措施的落实情况。

5.3.6、质检员:

对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负主要责;参与图纸会审和辅助技术负责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对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控制;对进场施工材料、机具进行检验;对施工中技术质量问题及时向技术负责汇报;负责各工序施工报验。

5.3.7、测量员:

对工程测量负主要责任。

负责各分项工程施工的测量、定位、放线;负责工程施工的高程控制;负责基坑边坡及周边建筑的变形、沉降监测;确保测量结果及测量偏差符合相关建筑规范规程及施工方案要求。

5.3.8、资料员:

对工程资料是否符合监理工程师及相关建筑规范规程的要求负主要责任;负责各种施工资料的编写、报审;负责各种施工记录的整理和施工资料的汇总、编目和存档。

5.3.9、试验员:

对各种工程试验负主要责任;提前编制各种施工试验计划,组织各种施工试验进行,对试验结果进行反馈、汇总。

5.3.10、材料员:

负责施工材料的市场调查、采购及运输、供应;负责各种施工机具租赁、运输;对施工材料和机具质量负主要责任。

5.3.11、预算员:

根据施工方案预算并控制施工成本,对工程经济性指标控制负直接责任;及时提供施工材料、机具使用计划,及时进行成本核算与预控。

6、工程施工

6.1、土方工程施工

6.1.1、工艺流程

6.1.1.1、土方开挖施工流程

设备进场→场地平整→施工放线→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土方开挖→开挖至预留土层标高→土方收尾施工→工程验收→后续施工

6.1.1.2、土方运输施工流程

土方内运:

挖土机就近平整场地或挖土装车→指点地点卸土→机械堆高→留存覆盖

土方外运:

挖土机挖土装车→运土车现场出口处清扫、冲洗轮胎→出场外运→渣土消纳场卸土

6.1.2、施工工序

6.1.2.1、土方开挖:

6.1.2.1.1、用挖掘机破碎混凝土地面。

6.1.1.1.2、对于中间区域土体可分3~4步开挖至槽底,每步挖深不宜超过3.0m。

6.1.1.1.3、对于砂层或饱和粉土时应控制土方的开挖深度(不超过1.5m)和长度(不超过50m),桩间土部位开挖需预留约30cm厚度的土方,进行人工清土,防止土方局部坍塌。

6.1.1.1.4、槽底局部需加深的部位,土方量较大处可用挖土机挖除一部分,余土由人工清理,人工清理的土运至挖土机旋转半径内,由挖土机挖走。

6.1.1.1.5、槽底预留土层厚度为300mm。

当机械挖土到设计槽底以上300mm时,由测量人员配合共同进行,标高由水准测量控制,不许超挖,以免扰动下部持力地层,预留土层及槽底局部加深部位土层应机械配合由人工清除。

6.1.2.2、土方运输

6.1.2.2.1、本土方工程拟采用2台挖掘机,配备10辆运土车。

6.1.2.2.2、外运土方消纳点应为政府指定的合法渣土消纳场,运距不超过15Km。

6.1.3、施工要求

6.1.3.1、土方开挖前,先由业主提供的放线控制桩位引线,并结合开槽图施放开挖边线,放线须经监理认可验收后,方可进行开挖。

6.1.3.2、标高控制

6.1.3.2.1、挖土时必须注意控制挖深。

前期挖土施工时在护坡坡面上抄测挖土各点标高,及时统计挖土标高,掌握最新开挖深度。

将最后一步开挖作为控制重点,开挖时由专业测量人员跟踪超测,控制挖深。

6.1.3.2.2、当护坡做至最后一步时(最后一步土方开挖)则应提前作出控制开挖的标高点。

先由测量人员给出开挖深度,由挖土机逐步向下开挖,边开挖边测量,配合挖至预留人工清槽土层顶标高。

6.2、工程测量监测

6.2.1、工程测量

6.2.1.1、测量特点与思路

6.2.1.1.1、工程测量特点本工程规模大,建筑物形状不规则,工程测量、定位及放线复杂;本工程高程测量与平面测量的精度要求高。

6.2.1.1.2、工程测量思路考虑该工程的施工放线的重要性,为确保测量精度,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拟采用如下的测量方法:

a由红线桩点引测主控点,由主控点引测主控轴线进行加密控制,依据主控点和主控轴线放出建筑物控制轴线。

b采用极坐标法和直角坐标法相结合的办法,配备先进的仪器,同时对边坡和周边地面进行变形观测。

6.2.1.2、测量标准与项目

6.2.1.2.1、工程测量标准

a符合设计图纸和测量规程规定,工程定位准确,相互间几何尺寸正确。

b控制垂直度在允许的偏差范围之内,满足顺利施工的需要。

c达到合同规定的测量质量目标。

6.2.1.2.2、工程测量项目

6.2.1.2.2.1、工程定位测量

A、定位布设原则

a、由红线桩引测3个主控点,由主控点引测主控轴线进行二级加密控制。

b、由主控轴线放出其它控制轴线,确定具体工程施工尺寸线。

B、工程定位测量

a、已知地下室外墙外边线上的三点坐标(定义为A、B、C点),由红线桩点推算并引测出A、B、C点,通过三点的几何关系认真校核无误后确定三点点位,作主控点,此三点闭合后形成平面控制网。

b、将全站仪分别架在A、B、C三点上,用直角坐标法定出主控轴线,并引测至基坑外,在距离建筑外墙轴线3.0m的地方确定控制点,形成二级加密控制网,并永久保存。

c、请监理及规划部门验线合格后放出基坑开挖边线。

6.2.1.2.2.2、工程平面测量

A、在基坑施工阶段,平面测量主要完成以下两步骤工作,第一步,在基坑外进行主控轴线投测,将主控轴线投测到基础平面上。

第二步,在基础平面上通过主控轴线确定其它轴线。

B、首先使用2"电子经纬仪进行主控轴线投测,将经纬仪架设在主控轴线方向线上,后视主控轴线,利用正倒镜的方法进行投测,如“基坑施工阶段主控轴线投测图”所示,在基础平面上用全站仪校核,合格后再进行第二步。

C、然后把仪器架在基础平面上后视主控轴线,用直角坐标法转角、量矩,定出其它各轴线。

D、为确保位于轴线间各桩位位置的精确,平面内各轴线均用全站仪进行投测,并经公司和监理部门验线认真校核合格后,最后定出坑内轴线桩及其它尺寸线。

6.2.1.2.2.3、工程高程控制

A、高程点引测:

利用总承包商提供的标准水准点(高程已知),使用精密水准仪,用附合测法,将高程引入施工现场,结合场区情况在现场内选择四个高程控制点,经往返测平差计算校核无误后,确定四点的高程值,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高程控制的依据。

B、高程点传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