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经济问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2951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经济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基本经济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基本经济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基本经济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基本经济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本经济问题.docx

《基本经济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经济问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本经济问题.docx

基本经济问题

基本经济问题

篇一:

人类社会基本经济问题

1.人类社会基本经济问题。

答,人类社会必须对如何使用资源做出选择。

(1)

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

(2)如何生产?

即用什么方法生产。

(3)为谁生产。

2.企业管理决策步骤。

答,

(1)确定目标。

目标应尽可能具体

(2)界定问题(3)找出问

题产生的原因(4)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

开拓思路,通过研究调查,看看还有没有其他更理想的方案可提,务必不要漏掉先进的方案(5)收集和估计数据(6)对各种可能的方案评估,从中选出最优方案(7)实施和监控

3.管理经济学和微观的联系区别。

有很多共同点,比如研究内容、分析方法和逻辑推理等

等。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将管理经济学视为应用微观经济学,或者说管理经济学吸收了微观经济学中对企业及管理者而言最为重要的应用部分。

区别:

(1)内容范围上的区别。

微观是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考察和分析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及其结果,管理经济学则是站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为企业的最优决策提供经济分析工具。

(2)研究方式上的区别。

微观偏重于理论分析,管理经济学偏重于应用分析,其研究的角度更倾向于企业的与实证的。

(3)研究目标上的区别。

微观是为了揭示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管理经济学则是为企业管理者服务的。

(4)在研究假设条件上的区别。

微观理论的建立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为前提,其中一个就是经济人,假设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

管理经济学面对的现实企业,通常只能追求满意的利润,而不是最大的利润。

4.为什么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

作用的结果。

替代效应是指商品价格的变化使消费者在替代品中间的选择方向发生了变动,,从而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减少了。

收入效应是指价格变化导致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导致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增加。

5.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区别。

答,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商品本

身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

所谓需求的变动是指由于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整个需求关系的变化。

6.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

答,市场均衡就是指供给与需求达到了平衡的状态,这时,该

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

看需求减少的量与供给增加的量的多少来决定均衡价格。

7.供求定理。

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

反方向变动而引起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

8.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功能。

(1)作为指示器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

人们可以通过价格的

变动来确切了解供求的变动,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就表示这种商品的需求大于供给。

(2)调节消费者的需求和企业的供给。

一方面,消费者按照价格的变动来调节需求,另一方面,企业按照价格的变动来调节供给,增加对价格上升商品的生产,减少对价格下降的商品的生产。

(3)合理配置资源。

实现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和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9.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的关系。

答,富有弹性的商品,其销售总收益与价格是反方

向变动的,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销售总收益与价格是同方向变动的。

10.需求的收入弹性对企业决策启示。

答,

(1)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

如果企业产品的收入

弹性大于1,则企业在经济繁荣时期具有良好的发展机会,可不断扩大再生产,而在经济萧条时期,应缩减生产规模。

(2)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

一方面,针对不同的收入阶层进行宣传,另一方面,不同收入水平的地区,产品的收入弹性可能差别较大。

(3)合理调整产品结构。

根据不同类型的收入弹性关系,实行产品多元化策略,以寻求收益和风险的合理组合,满足不同收入水平的不同需求。

11.企业的交叉弹性对企业决策启示。

答,企业在制定价格时要考虑替代品和互补品之间的

相互影响。

一个企业内有两种产品,交叉弹性为负值,说明这两种产品为互补产品,可

以对基本产品定低价,对配套产品定高价,例如美国的吉利牌剃须刀。

如果替代品分别在不同的企业生产,那么交叉弹性越大,说明两家企业的产品竞争越激烈,一家企业必须密切注意另一家企业的经营动向,并及时采取相应策略。

12.生产的三个阶段如何划分,为什么选第二个。

答,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从生产的初始阶

段开始,一直到平均产量最大点为止的区域。

第二阶段:

从平均产量最大点开始,到边际产量为0结束的区域。

第三阶段:

从边际产量为0开始,再投入可变要素,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开始递减。

对比第一第三阶段,可变要素投入与固定要素投入比例太低,而在第三阶段又太高。

在第三阶段,企业必须支付那些多余的可变要素投入,而这些投入只会降低总产量,而在第一阶段,企业必须支付那些没有充分利用的固定要素投入,所以第二阶段是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适当的阶段。

13.如何对待沉没成本。

答,像一些城市中建了一半又别遗弃的楼房,如果是因为房地产商

认为继续建设在经济上是不划算的,那么这些工程如果无人问津就完全是沉没成本了。

无论如何,沉没成本是过去的成本了,它与面向未来的企业决策是无关的,应采取随它去的超脱态度。

14.解释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U形。

答,原因都是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

律在起作用。

15.利润与贡献的区别。

贡献是指一项决策能为企业增加的利润,也即由决策引起的增量利

润。

16.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

(1)当MR>MC,企业

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继续增加产量,会获得更多利润,所以企业会不断扩大产量。

(2)当MR17.利润的最大化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有利润,所谓利润最大化仅仅表明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

下企业做到了最好,无法保证企业必然获得利润,换言之,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企业若获得利润,则利润最大,若亏损,则亏损最小。

18.市场效率是指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效率。

19.价格目标的设置程序?

1分析企业整体目标2提出各种定价目标3对各种定价目标进行

可行性分析4目标优化5确定目标

篇二:

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答案

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

(一)已完成1

下列不属于工业领域内部特点的是:

?

A、资本增密

?

B、劳动增密

?

C、技术增密

?

D、排斥劳动我的答案:

B

2

中国历朝历代新政权都要做的一件事情是()。

?

A、大赦天下

?

B、发动战争

?

C、均田免赋

?

D、施行仁政我的答案:

C

3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有多少次成规模的外资进入?

()

?

A、1.0

?

B、2.0

?

D、4.0我的答案:

D4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引进外资而引起的经济危机中,后两次为内生性危机。

我的答案:

×

5

在小资产阶级人口占绝对比例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先例并不存在。

()我的答案:

√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

(二)已完成

1

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A、资本主义

?

B、社会主义

?

C、新民主主义

?

D、旧民主主义

我的答案:

C

2

中共中央提出调动“两个积极性”是在()。

?

B、1957年

?

C、1958年

?

D、1949年我的答案:

C

3

中苏关系破裂之前,苏联远东舰队在中国唯一的不冻港出口是在()。

?

A、营口

?

B、旅顺

?

C、阜新

?

D、大连我的答案:

B

4

1957年,中国已经可以独立生产并出口双口座的轻型飞机了。

()

我的答案:

×

5

江泽民时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

()

我的答案:

1

四个现代化中最早提出的是()。

?

A、农业现代化

?

B、城镇现代化

?

C、工业现代化

?

D、信息化我的答案:

C

2

以下行业属于世界三大市场的是:

?

A、能源

?

B、材料

?

C、粮食

?

D、以上都有我的答案:

D

3

斯大林模式的实质是()。

?

A、社会主义

?

B、私人资本主义

?

C、国家资本主义

?

D、官僚资本主义

我的答案:

C4

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现代化的发达国家是用自己本国的财政来承担本国庞大的上层建筑支出的。

()

我的答案:

5

美国的危机多发生在热战时期,中国的危机多发生在冷战时期。

我的答案:

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四)已完成

1

欧盟国家中最先对卡扎菲采取强制政策的是()。

?

A、英国

?

B、德国

?

C、芬兰

?

D、法国

我的答案:

D

2

以人为本最早是由谁提出的?

()

?

A、毛泽东

篇三: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指标

对事物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进行观察和测算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茨涅茨第一次成功地获得了对国民产出进行计量的方法。

联合国统计司分别组织东西方经济学家,根据各国使用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制定了两种不同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一种是适用于市场经济各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NationalAccounting,SNA),另一种是适用于中央计划经济各国的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aterialProductSystem,MPS)。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采用的是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

之后采用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

相关资料链接一、国民生产总值(GNP)定义:

一个国家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1、最终产品、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而中间产品是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产品既可作为最终产品,也可作为中间产品,很难区分。

为避免重复计算,在具

二、国民生产净值(NNP)与国民收入(NI)

1、国民生产净值

定义: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计量:

国民生产总值(GNP)-折旧=国民生产净值(NNP)

2、国民收入

定义:

各种生产要素在现期商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获得的收入总额。

计量:

国民收入(NI)=雇员收入+公司利润+财产所有者收入(非公司制企业收入)+个人租金收入+净利息

三、个人收入(PI)与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NI)-(公司利润+社会保障支出)+(政府和企业对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利息净额+个人股利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PI)-个人税收-非税支付

四、国内生产总值(GDP)

定义:

一定时期内在本国领土上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计量:

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暂住国外的本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暂住本国的外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

暂住国外的本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暂住本国的外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思考与讨论:

GDP与GNP有何不同

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GNP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只要是本国(或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或地区内)居住,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

比方说,我国的居民通过劳务输出在境外所获得的收入就应该计算在GNP中。

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

GDP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

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创造的增加值就应该计算在GDP中。

GNP与GDP的关系是:

GNP等于GDP加上本国投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再减去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

以2019年为例,当年我国GDP为95933亿元,GNP为94346亿元,两者差额为1587亿元,也就是说2019年,外商来华投资和来华打工新增加的价值之和比中国人在国外投资和劳务输出新增的价值之和多1587亿元。

从1985年起,我国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正式采用GDP对国民经济运行结果进行核算。

目前,我们采用的是联合国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方法,并采取国家统计局统一制定方法制度,各级政府统计局分别核算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分级核算方法。

五、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区别的意义

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为了真实反映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除了按当年价格进行核算外,还需按可比价格(不变价格)进行核算,即剔除其中纯粹价格因素的影响,也就是由于通货膨胀或紧缩而造成核算结果的虚增或虚减,从而真实地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状况。

这就需要利用有关价格缩减指数对现价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进行缩减,从而得到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进而得到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实际发展水平。

所以,如何正确使用GDP缩减指数就成为GDP核算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六、人均GDP

意义:

美国、中国

问题:

为什么现在更倾向于使用GDP?

就业、国内福利、开放的理念

第二节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及现

行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

一、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其中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

(一)支出法(ExpenditureApproach)

支出法又称产品支出法、产品流动法、最终产品法,这种方法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和劳务所支出的货币加总起来,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即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和货币加在一起,得出社会最终产品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GNP?

Q1P1?

Q2P2?

Q3P3?

?

?

?

QnPn?

?

QiPi注意:

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在用支出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要把总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只能计算最终产品价值,而不能计算中间产品的价值。

也可以通过计算“增加值”的方法对各个生产阶段上的产品进行统计。

原则:

谁是最终产品的购买者

分类:

按支出法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可将社会支出分为

个人消费支出(Consume),包括一年内居民除了购买住房以外的一切满足消费者欲望的消费品和劳务的购买。

【如】耐用品、非耐用品、劳务、住房租金等。

私人购买总投资(Invest),指厂商和居民不是为了现期消费,而是为了扩大再生产所添臵的新厂房、耐久性生产设备(包括居民住宅)和企业存货变动的净增加额。

政府购买支出(Government),包括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但不包括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

净出口(X-M),指本年内出口(Export)与进出(Import)的净差额。

以上项目加总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即:

GNP=C+I+G+(X-M)

(二)收入法(IncomeApproach)

收入法也叫所得法、要素收入法、要素支付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投入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所取得的各种收入加总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

按照收入法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大致有以下项目:

雇员报酬,即雇主支付给工人的全部报酬

租金收入,即出租土地、建筑物所有者得到的租金

净利息,即居民过去的储蓄在本期内的利息收入扣除付出的利息的余额

公司利润,即公司股东名下的全部收入

独立业主的收入,即独立业主和非公司企业所有者的收入

间接税,即企业缴纳的营业税和国内货物税等

资本折旧,即为维持原有资本存留完整的支出

误差调整,即对经济中资本存量折旧的估算

(三)部门法(SectorApproach)

部门法是按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它反映了生产总值的来源,所以也叫做生产法。

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各部门要把所使用的中间产品价值扣除,仅计算新增加价值。

以美国为例,其按部门法计算时,包括以下部门:

农林渔业

采掘业

建筑业

制造业

运输业

邮电与公用事业

电、煤气、自来水业

批发、零售业

服务业

金融、保险、不动产业

政府服务和支付企业

以上各个部门的新增价值之和再加上统计误差就得到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再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以上三种核算方法是从不同角度进行的,西方各国在核算国民生产总值时都同时采用,以便互相验证,提高核算的准确性。

由于最终产品的使用去向比较清楚,资料也较容易收集,所以,西方各国都比较重视“支出法”。

当三种核算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不一致时,通常以支付法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为标准,利用统计误差调整收入法和部门法的数字。

二、GDP的功能和局限性

(一)GDP指标的主要经济功能

GDP是常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经济指标。

GDP作为价值形式,包含了以各种使用价值为基础的全部交换价值,进而还可以包含没有进入市场、但按照市场价格计算的产品的价值。

在GDP的统计中,不同的劳动形式和不同的使用价值,都可作为同一的东西加以计算、加总和比较。

功能1:

计量经济总量

GDP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和总的生产能力,从而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这个经济总量既可反映一定时间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社会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和地位,也可以在同一时间同其他相关国家(或地区)作比较。

功能2:

判断经济增长所处的发展阶段

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从而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综合标志。

在经济按照自然规律发展的情况下,在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GDP特别是GDP的增长和绝对水平,同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社会文明是一致的。

功能3:

显示经济增长速度,反映经济景气的程度

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运行的基本状态。

所谓经济增长速度,一般是指国内生产总值相对于上年增长的百分比。

从经济增长速度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是快还是慢,是正增长还是负增长。

功能4:

GDP的增加值构成可以表明基本经济结构

GDP作为增加值的总和,可以反映产业结构(或生产结构,即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以及各产业的内部结构)地区结构(即各地区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分配结构(即GDP的诸项目构成:

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支出结构或需求结构(即GDP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份额)等。

功能5:

人均GDP可以表明人均产出的水平

在进行国际比较中,由于各国国土面积和人口差异很大,因而最有意义的指标是人均GDP或人均GNP(GNI)。

在国际社会,用人均GNP把世界各国划分为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其中又细分为下中等收入国家和上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

这种划分基本上可以反映各国经济发展的程度和水平。

这种划分原则上也适合于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

(二)GDP指标的局限性

现行国民收入核算没有完全反映总产出

国民收入核算没有很好的反映福利状况

GDP指标本身的局限性

GDP无论是总量还是它的各个构成要素(增加值),一方面,它作为一个交换价值指标,所表明的仅仅是投入交换(广义的交换)的产出水平,而未包括尚未社会化、市场化的生产和服务。

【例如】小生产者的自给性生产和居民家庭的自我服务,不能直接反映在GDP中。

另一方面,它作为一个产出指标,不能表明为GDP的生产所支付的成本和代价,不能表明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益,也不能表明产出带来的负面效应,不能表明生产者造成的负的外部性的大小。

【例如】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GDP或总增值,需要多少固定资产投资,消耗多少资源,投人多少流动资金,造成多大的伤亡,对生态环境现实地和潜在地造成了多大的破坏,产出的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如何,对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什么样的影响等,都反映不出来。

功能3:

显示经济增长速度,反映经济景气的程度

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运行的基本状态。

所谓经济增长速度,一般是指国内生产总值相对于上年增长的百分比。

从经济增长速度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是快还是慢,是正增长还是负增长。

功能4:

GDP的增加值构成可以表明基本经济结构

GDP作为增加值的总和,可以反映产业结构(或生产结构,即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以及各产业的内部结构)地区结构(即各地区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分配结构(即GDP的诸项目构成:

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支出结构或需求结构(即GDP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份额)等。

功能5:

人均GDP可以表明人均产出的水平

在进行国际比较中,由于各国国土面积和人口差异很大,因而最有意义的指标是人均GDP或人均GNP(GNI)。

在国际社会,用人均GNP把世界各国划分为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其中又细分为下中等收入国家和上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

这种划分基本上可以反映各国经济发展的程度和水平。

这种划分原则上也适合于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

(二)GDP指标的局限性

现行国民收入核算没有完全反映总产出

国民收入核算没有很好的反映福利状况

GDP指标本身的局限性

GDP无论是总量还是它的各个构成要素(增加值),一方面,它作为一个交换价值指标,所表明的仅仅是投入交换(广义的交换)的产出水平,而未包括尚未社会化、市场化的生产和服务。

【例如】小生产者的自给性生产和居民家庭的自我服务,不能直接反映在GDP中。

另一方面,它作为一个产出指标,不能表明为GDP的生产所支付的成本和代价,不能表明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益,也不能表明产出带来的负面效应,不能表明生产者造成的负的外部性的大小。

【例如】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GDP或总增值,需要多少固定资产投资,消耗多少资源,投人多少流动资金,造成多大的伤亡,对生态环境现实地和潜在地造成了多大的破坏,产出的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如何,对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什么样的影响等,都反映不出来。

(三)如何科学地对待和使用GDP指标

不要片面追求GDP的总量及其增长率而忽视代价和负效应

长期以来,我国GDP增长率在世界上几乎是最高的,但是成本和代价很高,负效应很大,使名义的GDP大打折扣。

代价首先表现在高投入低产出上。

我国的资本形成率(资本形成额/GDP)几乎是世界最高的,但投资效果不佳且越来越差。

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新增GDP/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已经由1995年的58.5(元/百元)快速下降到2019—2019年的22.3,17.4,15.0。

2019—2019年,我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只有5.5%左右。

在我国的投资中,国有经济的份额占2/3以上,但经济效益最差。

代价和负效应还表现在能源消耗高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上。

1997年,单位(千克)能源使用产生的GDP(PPP美元),香港为10.6,日本为6.0,印度为4.2,韩国为3.9,美国为3.6,中国为3.3。

片面追求GDP的弊端早已经引起国内外经济理论界的注意了。

在西方经济学中,理论家们提出了各种有关消除这种弊端的经济增长的理论(有机增长论,反增长论,零增长论等)。

这些理论见解不一定是全面的和完全正确的,但有一点是正确的,就是在追求GDP的总量和增长率时,必须同时注意到代价和负效应的大小。

不要片面追求GDP总量及其增长率而忽视内部构成的合理性

首先是基本产业结构(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不合理。

2019年,全世界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分别为5%、31%、67%,而我国则为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