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三章末达标验收四 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2855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三章末达标验收四 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三章末达标验收四 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三章末达标验收四 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三章末达标验收四 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三章末达标验收四 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三章末达标验收四 种.docx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三章末达标验收四 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三章末达标验收四 种.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三章末达标验收四 种.docx

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三章末达标验收四种

章末达标验收(四)

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填入答题栏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得分栏

题 号

总 分

26

27

28

29

30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种群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生殖前年龄组个体数大于生殖后年龄组个体数种群数量一定增长 ②没有迁出和迁入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的数量一定增长 ③对捕捉器具有条件反射的动物种群不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④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繁殖期个体数一定大于衰退型种群的繁殖期个数 ⑤种内斗争有可能导致种群均匀分布 ⑥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

A.①④⑤B.①③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④⑤

2.对某地新引入的一种鸟在第1~7年的种群增长速率[增长速率=(生出率-死亡率)/时间]进行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年份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第7年

增长速率

0.66

1.54

2.81

3.67

2.94

1.65

0.03

下列对该鸟种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

B.种群的数量呈“J”形增长

C.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之一

D.第3~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

3.根据表中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统计数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年龄(岁)

甲(百万)

乙(百万)

≥70

1.9

17.8

60~69

2.7

15.4

50~59

3.8

21.6

40~49

6.5

38.4

30~39

9.7

39.6

20~29

13.8

36.2

10~19

17.4

37.6

0~9

29.7

38.4

A.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B.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C.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D.甲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4.如图表示某一种群在有限环境中增长的曲线。

现围绕此曲线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K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其数值是恒定不变的

B.在K值之前,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年龄结构由增长型逐渐转为衰退型

C.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死亡率

D.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数量达到K/2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5.某种群的年龄结构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B.甲图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C.甲图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D.甲图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6.某种群死亡率如图中Ⅱ,出生率如图中Ⅰ,则在哪一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的顶点(  )

A.aB.b C.c D.d

7.南海某岛气候宜人,土地肥沃,下图是该岛上人口数量的变化曲线,对该曲线分析正确的是(  )

A.在M年内人口数量的增长呈“S”形曲线

B.当人口数量接近N线时,环境阻力对人口数量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

C.整条曲线说明人类的增长曲线不符合自然界种群的增长曲线

D.随着时间的延长,岛上人口的数量一定会超过N线的限制

8.下列哪些因素对种群数量的调节有影响(  )

①寄生 ②捕食 ③疾病 ④气候 ⑤动物的内分泌功能

A.①③④     B.①②④⑤

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9.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10.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计数,统计发现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2mm×2mm)内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为13个。

假设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那么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个数约为(  )

A.5.2×104B.3.25×105

C.5.2×103D.3.25×104

11.下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K1为长期处于相对稳态时该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b点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最大值由K1变为K2。

导致K1变为K2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该种群的天敌大量迁出

B.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

C.该种群的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

D.该地区引入了新物种

12.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形增长曲线。

下列有关种群“S”形增长的正确说法是(  )

A.“S”形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种群增长速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C.“S”形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13.科学家通过对许多作物的产量和种群密度关系的研究,得到下列结果。

将此结果应用于农业生产时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种群密度为4左右时是甜菜生产的适宜密度

B.提高氮元素的供应量可大幅度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

C.欧防风草根的生长与种群密度无关

D.合理密植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某些部位的产量

14.下图中表示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下,“小球藻分裂繁殖中的细胞数量”“鸡产蛋数量(每天产一枚)”和“竹子自然生长的高度”这三种现象与时间的关系依次是(  )

A.乙、甲、丁B.甲、丙、乙

C.丙、甲、乙D.丁、乙、丙

15.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下图表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0-a年,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结构是增长型

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结构是衰退型

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形增长

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形增长

16.下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处波动主要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B.“竭泽而渔”会使鱼虾数量下降至b点以下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老鼠的数量将会很快恢复

D.种群的K值时固定不变的

17.假设鲤鱼种群的最大值K=200,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曲线上的点

S1

S2

S3

S4

S5

(K-N)/K

0.90

0.75

0.50

0.25

0.10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明显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在S3时捕捞鲤鱼最易获得最大日捕获量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在S1时,鲤鱼种群增长率最大

18.在一个水池中长期生长着藻类、水蚤、虾、鲫鱼、蚌等,这些生物可看做是一个(  )

A.种群     B.群落

C.生物圈D.生态环境

19.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

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温度、食物B.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D.光照、食物

20.下图a、b、c代表的是在-200~3800m的海拔高度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在-200~3800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温度是影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

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21.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  )

A.微生物B.苔藓植物

C.穴居动物D.落叶和土壤

22.在废弃的池塘中长出树林,大约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①干涸池塘阶段;②灌木阶段;③乔木阶段;④草本植物阶段。

演替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

23.低温低湿条件下的顶极群落是(  )

A.热带雨林B.北方针叶林

C.温带草原D.苔原

24.下列与顶极群落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都处于顶极状态

B.一般情况下形成何类顶极群落取决于气候条件

C.当群落演替达到顶极群落平衡点时群落结构最复杂也最稳定

D.顶极群落仍处于不断演替过程中即使没有外力干扰也不能永远保持原状

25.在群落的自然演替过程中,不同物种的取代顺序是可以预测的,如弃耕地上可预测的演替顺序为:

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早期演替树木→晚期演替树木→顶极群落,这可以利用“资源比假说”来解释。

该假说认为物种优势是由光和营养物质这两种资源的相对利用的有效性决定的。

下图显示了一块弃耕地上物种从a到e的取代顺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演替期间,营养物质的有效性随枯枝落叶的积累而增加,光的水平因遮阴而减弱

B.最先进入的物种多为一年生杂草,它们对土壤营养物质的要求低,但对光有最高需求

C.后来替代物种相对前面被替代的物种较为高大,且耐阴的能力也较强

D.顶极演替后若发生火灾,可预测其后的次生演替时间和过程与原生演替完全相同

答题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2分)下图为种群的两种存活曲线,请回答:

(1)如果Ⅰ是养牛场的牛群,则表示牧场经营很正常,它属于________型,其特点是________个体很多,而________个体很少,则种群的________会越来越大。

(2)如果Ⅱ是养鸡场的鸡群,则表示这个鸡场已陷入危机,经营者必须采取的措施是:

①留下________鸡,处理________鸡;

②要保持________多,________少的性别比例;

③购入或孵化出大量________加以良好的________,使它们有很高的________,让衰退型转化为________。

27.(5分)下图表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内的增长曲线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若在不受限制的环境下增长,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应是________;“不受限制的环境”的含义是__________。

若在自然环境中,由于环境的阻力,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为________。

(2)若研究的种群为一草原牧场的羊群,则此羊群的最大放牧量不应超过____________。

(3)从种群内部分析,自然种群数量达到稳定状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5分)生物种群的数量常常随着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

下图为种群自动调控的图解。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由图解可看出,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环境阻力将随之________;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解表示某村镇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则从图解可以看出:

灭鼠时只采用鼠药、鼠夹等杀死老鼠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原有的数量。

请结合图解解释原因,并提出完善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种群是一个________系统,种群中的个体数量是随________而变化的,这就是所谓的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的变化以及________的改变引起的。

能够调节种群数量的有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因素两大类。

(4)下列两图中的甲图表示绵羊引入某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①t2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在乙图中绘制绵羊进入该岛屿后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

29.(8分)下图为北温带湖泊的垂直结构(分层现象),据图回答:

(1)夏天,一个层次性较好的湖泊自上而下可以分为________、斜温层、静水层、________等4层。

(2)浮游植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在________,动、植物遗体的腐败和分解过程主要发生在________。

(3)在冬、夏等不同季节,群落垂直结构的每一个层次上都有各自所特有的动、植物种类,生物的分布和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垂直分布决定的。

这些生态因子在垂直分布上的层次越多,水生群落所包含的________也就越多。

30.(10分)仔细阅读以下事例,利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事例1:

如下图表示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植物的积累量的关系,图中的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原中植物的积累量。

事例2:

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1974年为18.7%,1981年仅为8.35%,并且因遮盖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裸实等珍贵药用植物已经绝迹。

事例3:

云南昆明滇池中水葫芦(又名凤眼蓝、凤眼莲,为水生直立和漂浮草本植物,繁殖迅速)疯狂扩散,覆盖水面,遮住阳光,耗去水中氧,使许多鱼类死亡。

加之蓝细菌大量繁殖,导致滇池部分水域水质黏稠,发黑发臭。

(1)放牧引起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研究者发现,适当放牧能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牧草生长,该草原的最适宜放牧量应为图中________点所对应的放牧量。

(2)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量长期在C点以后,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在草原地区,从草原群落的演替出发,应如何合理利用草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事例可以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可能会导致现有群落的破坏而引起群落的演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葫芦与其他水生植物的关系是________。

生活在滇池中的所有生物构成________,其中全部的水葫芦构成一个________。

通过上述例子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选C 种群数量包括各个年龄结构个体数之和,不能通过某个年龄组个体数来判定种群数量的增减,①错误;种群数量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出率和迁入率决定,当没有迁出和迁入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一定增长,②正确;动物如果对捕捉器形成了条件反射,不利于再次捕获,故不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③正确;如果食物分布均匀,种内斗争会使种群均匀分布,⑤正确;个体没有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等属于种群的特征,⑥正确。

2.选C 由题中表格可知,第1~4年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不断增大,第4年时达到最大,第5~7年种群数量增长速率虽然逐渐减小,但种群数量依然在增加。

由此可判断,1~7年内,该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组成为增长型,且种群的数量呈“S”形增长;第4年时该种群数量为K/2,第7年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慢,该种群数量接近K值(环境容纳量),故在被调查的这7年中,第7年种内斗争最激烈,其中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之一。

3.选B 甲国家幼年个体所占比例很大,老年个体所占比例很小,从年龄结构上来看属于增长型;乙国家幼年和成年个体所占比例相当,因而属于稳定型。

4.选C 种群的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可发生改变,种群数量最大值是在K值附近波动;K值前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到达K值,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为稳定型;鱼群的捕捞应在大于K/2时进行,且剩余量应维持在K/2。

5.选C 甲图中,幼年个体数量较多,老年个体数量较少,这种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

在t1时期,种群的出生率高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6.选C 在图中曲线Ⅰ、Ⅱ分别代表出生率、死亡率,当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此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达到最大。

7.选B M年内人口数量的增长呈“J”形曲线。

N线是该环境所承受的最大数量值,此数值时,环境阻力对人口数量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

人类的增长曲线符合自然界种群的增长曲线。

随着时间的延长,岛上人口的数量不会超过N线的限制。

8.选D 能够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前者包括气候、食物、疾病、寄生、捕食等,后者则包括行为调节和内分泌调节。

9.选B 种群空间特征是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而B项所述为种群的密度特征,而不是空间特征。

10.选B 2mm×2mm×0.1mm=0.4mm3,即每0.4mm3的培养液中平均有13个酵母菌,那么10mL(104mm3)培养液中酵母菌的个数约为:

13×104÷0.4=3.25×105。

11.选B K值的增加只能是环境变得更加优越或生物个体的适应能力更强造成的。

12.选B 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对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同时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的增长率下降。

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表现出“S”形增长曲线。

故“S”形增长曲线的出现与时间、食物、生活条件、种群密度、天敌等诸多因素有关。

13.选D 甜菜主要以根为可利用部分,种群密度为6左右时,产量最高;密度过高时玉米子粒产量将会下降。

曲线显示种群密度明显影响欧防风草根的产量。

14.选C 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小球藻通过分裂增殖,其细胞数量呈几何级数增加,表现为“J”形曲线(丙);鸡每天产一枚蛋,随着时间的增加,产蛋量增多,应为甲曲线;竹子生长有一个高峰期,达到一定高度后,生长变慢,符合乙图曲线。

15.选B 0-a年,λ值等于1,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结构为稳定型;a-b年及b之后的一段时间,λ值小于1,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结构是衰退型;c-d年,λ值大于1且保持恒定,种群数量呈指数式增加,种群呈“J”形增长。

16.选D K是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可根据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便会在K值上下波动。

17.选C 由题表知,种群数量越来越多,种群增长最快时为(K-N)/K=0.5,此时对应种群数量为K/2,曲线上的点是S3。

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明显影响出现在S3点之前。

18.选B 群落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题中所述的是一个水池中的所有生物,是一个群落。

19.选D 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在森林生态系统更加明显。

对于植物来讲,阳光对植物生理和分布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阳光;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动物也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与动物的食物有关。

20.选C 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照;不同高度山坡上分布着不同植物类群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影响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21.选D 落叶和土壤不属于生物成分。

22.选D 废弃的池塘上发生的演替应为次生演替,其初始阶段应为干涸池塘阶段,往下依次为草本阶段、灌木阶段与乔木阶段。

23.选D 高温高湿条件下顶极群落为热带雨林;低温低湿条件下为苔原;中温中湿条件下为温带草原;低温高湿条件下为北方针叶林;极端缺水条件下顶极群落为沙漠。

24.选D 当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将不再继续进行,此时只要无外力干扰,群落永远保持原状。

25.选D 由图可得:

随着演替的进行,光的水平因遮阴而逐渐减弱,而营养物质随枯枝落叶的积累变得越来越多;根据光和营养物质曲线的走势,可以得出,最先进入的物种多为一年生杂草,它们对土壤营养物质的要求低,但对光有最高需求。

后来替代物种相对前面被替代的物种较为高大,且耐阴的能力也较强。

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在演替顺序上基本相同,但原生演替一般需要经历一个极其漫长的土壤形成过程,而次生演替是在原有较好的土壤条件下进行的,因此速度快,时间短。

26.解析:

该题中,Ⅰ存活曲线符合上述的第一种情况:

存活曲线呈凸型。

在养牛场的牛群中,幼牛个体较多,老年个体较少,所以是增长型。

而Ⅱ存活曲线表明幼年、成年的鸡少,是衰退型,所以要加强管理,使其成为增长型,才能使鸡场维持下去。

答案:

(1)增长 幼年 老年 密度 

(2)①幼年、成年 老年 ②雌 雄 ③幼年鸡 饲养条件 成活率 增长型

27.解析:

在食物、生活空间充裕,无天敌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形曲线增长;若在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呈“S”形曲线增长。

草原牧场的最大放牧量不应超过K值(环境容纳量)。

答案:

(1)a 食物、生活空间充裕,无敌害,无疾病等 b

(2)600只 (3)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对平衡

28.解析:

(1)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环境阻力将加大。

(2)降低种群数量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小环境容纳量,简单的灭鼠可能导致种群发展阻力减小,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的局面发生。

(3)种群是一个动态系统,其个体数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其种群数量可受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的调节。

(4)①种群数量达K值后,可因食物、空间及其他因素制约而停止增长。

②绘制种群增长速率曲线时,应注意t1为钟形曲线顶点,t2~t3增长速率为0。

答案:

(1)增大 出生率、死亡率

(2)减小环境容纳量是降低种群数量最根本的途径。

简单的灭鼠并不能降低环境容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