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近代中国》部分材料题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28256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2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近代中国》部分材料题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近代中国》部分材料题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近代中国》部分材料题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近代中国》部分材料题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近代中国》部分材料题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近代中国》部分材料题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近代中国》部分材料题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地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近代中国》部分材料题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近代中国》部分材料题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模拟试题《近代中国》部分材料题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近代中国》部分材料题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1.(2018•河南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瞿秋白开始注意阅读有关方面的新书刊,汲取新思想。

1919年五四运动中,他带领俄文专修馆学生参加游行,成为五四运动领导人之一。

1921年1月到达莫斯科,3月,以记者身份参加了第十次全俄共产党代表大会。

此后在俄国两年间,他通过《晨报》《时事新报》向中国人民报道了十月革命后俄国的实况。

1922年2月,经张太雷、张国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1月瞿秋白回到北京,此后专门从事党的工作,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

1923年6月,瞿秋白在《新青年》季刊创刊号上发表了其翻译的《国际歌》歌词。

他还曾发表一百多篇论文和译作,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和在各个时期的政治主张、方针、政策以及武装工农群众的思想。

瞿秋白还参加了中共三大,并为大会起草了党纲草案。

他出席了1924年1月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参与大会宣言的起草工作。

后来,他在遭到王明等人打击离开中央领导岗位后,便集中精力从事文学工作。

他翻译了恩格斯、列宁、普列汉诺夫等论文艺的经典著作和苏联著名作家的文艺作品,积极开展文艺批评和倡导大众文艺。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分析瞿秋白成为职业革命家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瞿秋白。

2.(2018•河南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后半期,外国资本主义把鸦片、棉纱、棉布、煤油以及其他廉价工业品向中国大量推销。

同时列强又廉价收购和掠夺中国的农产品原料,促进了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市场的形成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中国以特殊形式经过了资本主义不充分发展阶段》

材料二:

第一次产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因而英国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到19世纪中期,随着其他国家,如美国、德国等国经济相继获得快速发展,它们开始在国际贸易中与英国展开竞争。

1800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各自占有的比例为33%、9%、10%、5%,1870年相应比例为22%、10%、13%、8%……1840﹣1870年,国际贸易量增长了3.4倍,而1870﹣1900年,国际贸易量增长了1.7倍,1900﹣1913年仅增长了62%,国际贸易增长速度明显低于第一次产业革命后的100多年。

﹣﹣摘编自张永安、杨逢珉《世界经济概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后半期外国资本主义对华贸易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70年前后国际贸易领域发生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3.(2018•延平区校级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脚步,告诉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者,在抵抗外国侵略的这一基本要求下,必须有了解世界、学习西方的眼光和心思,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借鉴。

我们试回溯一下近百年的历次重大政治改革运动,哪一次不是爱国与革新相结合的?

尽管随着时代的推移,革新的口号和程度不一样,性质上也有所不同,却都和学习外国有关,它的进程充分地表达了这个历史逻辑。

一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所述“历史逻辑”的合理性。

4.(2018•齐齐哈尔二模)阅读下列材料: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问时,引用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请完成: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2)分析上述战争我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我国这样的历史悲剧怎样才能避免?

5.(2018•宁阳县校级四模)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昭和研究会是日本侵华战争时期著名的知识分子国策团体。

卢沟桥事变后特别是日本侵华战争进入长期化阶段后,昭和研究会认为日本要维护并扩张其在中国的“特殊利益”,因此提出“东亚协同体论”。

“东亚协同体论”预设东西方文明对立的前提,把日本打扮成东方文明的代表,来“帮助”中国摆脱欧美列强的压迫。

认为卢沟桥事变是亚洲各国摆脱西方压迫的先声,是日本“帮助”中国实现民族独立。

他们鼓吹建立“东亚经济协同体”,通过日、“满”、华“三国”在人力、物力、资源、技术等方面分工协作,实现所谓的“共存共荣”。

该论还强调“文化协同”在战争中的作用,一方面要挖掘日本优秀文化,在东亚传播、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则须使中国人认识到中日文化“提携”的意义。

昭和研究会认为“文化是根植于我们身体中的文化力,事变(战争)时间越长越显示出其力量”。

文化沟通可以促进中日两国的真正“亲善”,比政治、军事、经济更重要。

﹣﹣摘编自史桂芳《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东亚协同体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提出“东亚协同体论”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东亚协同体论”的主要观点。

6.(2018•保定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道光二十八年以后,海运逐渐取代河运的地位,成为漕粮运输方式的主流。

外资轮船进入中国抢占运营份额,中国大量的沙船(适宜在水浅多沙滩航道上航行的海船)主破产,失业人数陡增。

中国无法制造轮船,求助于洋人,洋人却企图借机控制中国的航运业,经常表现出“狂妄悖理”的态度,同清政府特别是总理衙门以及李鸿章等人的矛盾不断激化。

1872年8月,中国第一个正式章程招商局《轮船招商节略并各项条程》出炉,规定了企业的性质是“官商合办”。

轮船招商局创办之初,资金紧张,李鸿章多次指示拨借官款。

盛宣怀在轮船招商局主事期间,挑选亲信任各种职务,而不是以“商场”规则以股份多少或才能高低任用人员。

其利润很少用来进行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管理者想方设法“分红”。

户部不断要求核查招商局账目,1891年盛宣怀每年向官方“报效”十万两。

材料二中国的改革是从中国核心难题和影响中国大多数人的农村土地着手,中国农民参与了改革的全过程。

改革开放承接了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社会如何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百年需求。

改革开放第一次把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作为行动目标和指导方针。

改革开放立足于中国国情,在学习或者模仿西方完成现代化国家的一切推进社会现代化的成果的同时,注意结合中国现代化问题的特殊性。

改革开放给世界现代化进程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特色的烙印。

《洋务运动与改革开放比较》﹣﹣庄振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政府设立轮船招商局的目的并指出轮船招商局运营中的不利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对比分析说明,在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过过程中,改革开放政策比洋务运动更为深人的表现。

7.(2018•天心区校级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定鼎中原之后,继承了明朝的朝贡体制。

但是,尽管清朝与明朝的朝贡体制外壳相同,实际内涵却较明代复杂得多。

清朝朝贡的贸易性质没有明朝那么强,礼仪和政治关系的意义更重,体现在礼仪制度方面就是清廷制订了“藩国通礼”,包括册封爵位、颁诏、颁赏、遣使会盟、朝贡、宴赏、遣人听事等一整套完整礼仪。

然而,由于日本不朝贡,朝鲜心里不服之下的朝贡,均已经导致朝贡体制在东亚的空洞化和功能化。

最后,欧洲开始处于与中国的特殊关系状态,双方不再妥协。

这表明,清朝的朝贡制度已经发生巨变。

﹣﹣摘编自李扬帆著(中国世界观变迁史论》

材料二:

19世纪初,拉丁美洲爆发革命,欧洲的“神圣同盟”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英国也乘机向拉美地区扩张。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在致国会咨文中宣称:

美国将不干预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承认并不干涉欧洲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但欧洲任何列强控制或压迫南北美洲的任何企图都将被视为对美国的敌对行为。

“门罗宣言”最初并未引起国外足够的重视,但随着美国力量的增强,美国多次调解和解决拉丁美洲国家间的边界纠纷。

在西奥多•罗斯福、威尔逊任内,美国经常干涉拉美尤其是加勒比海地区国家的内部事务。

﹣﹣摘编自[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朝贡体制的特点,并分析其弊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门罗宣言”的实质与影响,并比较明朝宗藩关系与“门罗宣言”的异同。

8.(2018•河南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近代科学组织中,英国皇家学会的产生较为典型。

1662年,查理二世颁发特许状,批准成立英国皇家学会。

皇家学会把具体的探索任务或研究项目分配给会员个人或小组,同时,学会还要求会员进行任何他们将促进学会目标和科学研究的新实验,定期举行会议,让会员通过做报告和演说向学会汇报研究成果,演示实验等,所有会员都可对所提出的科学问题进行讨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建立了一些专业学术委员会来指导学会各部门的活动。

1665年3月,学会出版学术刊物《皇家学会哲学学报》。

在科学研究方面,皇家学会致力于科学实验和科学创新。

学会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和鼓励使得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医学等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成就。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中国之有科技社团早自明代始。

明嘉靖年间,祁门人徐春甫在顺天府成立了一个名叫“一体堂宅仁医会”的医学团体。

在此后的3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科技社团一直没有得到发展。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的晚清最后十几年,是中国近代科技社团萌芽与创立时期。

民国时期的科技社团,规模都比较大,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

中国科学社于1914年夏创立于美国。

发起人是一批留学美国的青年学生,中国科学社由于后来大多数会员回国工作,便于1918年把社所迁回祖国。

中国科学社的科学事业在社章中做了规定。

这些科学事业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创办《科学》月刊。

第二,创办上海明复图书馆。

第三,创设研究所。

第四,开展各种学术活动。

中国科学社的所有这些工作都对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旧中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重要的科技社团之一。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西方科技社团的相同点并分析各自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西方科技社团相比中国科技社团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9.(2018•荆州区校级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94年,基于筹集对法战争巨额资金的需要,英国政府以8%的利率发行了120万英镑的公债,建立了英格兰银行,该银行筹集了大量长期贷款,帮助威廉三世政府度过了难关。

此后英国组建了联合东印度公司、南海公司。

这两家企业同英格兰银行一样都向国家提供长期贷款。

这加强了英国战时的力量,也保证了英国在和平时期的政治稳定与经济增长,降低了英国政府的融资成本。

1844年的《英格兰银行条例》赋予了英格兰银行基本垄断货币发行的权利,1872年,英格兰银行开始对其他银行遇到困难时提供资金支持,确立了“银行的银行”地位。

现代银行体系在英国最终确立,英国政府通过英格兰银行能够在发生金融危机或恐慌时迅速向困难金融机构提供清偿手段,维护英国金融和经济体系的稳定。

随着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建立,英国确立了世界金融霸主地位,各国货币系统与伦敦金融市场结合在一起,使得英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世界货币的供应,推动了国际经济交流中的安全和增值准则的建立。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等

材料二:

洋务运动的资金一部分来自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拨款,一部分来自以股份公司名义募集的资金,但只是吸引公众财务投资的一种形式,企业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并不受影响。

1883年开平矿局受上海金融风潮影响股票大跌,有巨款厚资者表示“誓不买公司股票”。

中国当时的金融机构主要是钱庄和票号,但它们一般规模较小,向它们借款的人多以应急为主,满足不了政府大宗借款的需求。

清朝实行银本位制,主币是白银,而且是银两,国家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银行,针对这种情况,李鸿章在1887年批准了与美国人合办的华美银行,但被朝廷喝止。

政府清最后只能向外国银行借款,这些钱不仅需要高额利息,而且许多借款都以关税、盐税、路权作抵押。

﹣﹣摘编自陈忠海《洋务运动:

一场金融缺位的“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银行体系在英国确立的背景,并概括其在推动英国崛起中所发挥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英国相比,中国在近代化起步阶段在财政金融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10.(2018•长沙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古希腊各城邦,国家观念也随之出现。

随着基督教的出现,神学国家观逐渐形成,教会提出国家存在是因为人有原罪,国家是减轻原罪所必须的安排,国家是上帝的产物。

启蒙运动时期的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都用社会契约论来阐释自己的国家观念。

霍布斯认为人生是自私自利且充满恶意的,理性为人们提出一些简单可行的和平契约,每个人都同意把权力和力量转让给主权者,从而形成国家。

洛克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不可让渡、不可剥夺,否则人民将有权革命,强调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和分权。

﹣﹣摘编自《西方文明史》等

材料二:

中国传统的君主统治形式实质是“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

维新时期,梁启超批判旧的国家观念,介绍西方新观念。

他认为当务之急是速养成自己的国家观念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

他强调只有兴民权才能强国家,人人有自由之权,国事决于公论。

他更明确了君、臣、民三者的关系,君和臣都是为民办事者。

﹣﹣摘编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启蒙思想家对近代国家观念形成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时期的国家观念与近代欧洲国家观念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11.(2018•扬州一模)【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詹天佑出身于平民之家,他将终生奉献给中国交通事业,他是铁路事业的科技骄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张家口距京师驿路计四百余里,既属重镇,又当孔道,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也。

此次勘路,所过大小集镇,均不寂寞,沿途民户亦繁,口外货车更源源不绝。

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益,商旅亦早享一日之便安,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觊觎;而路工之难,亦实为向来所未有。

从1905年5月10日到6月2日,詹天佑率队对京张铁路全线进行了初步勘测与估算,历时24天,他始终工作在勘测第一线,与测量队员同吃同住同工作。

8月6日,詹天佑指挥工程技术人员“立标桩标出一条新路线,由原测路线走进黄土岭的路线的入口,然后再退出,走向原测路线去往八达岭。

”著名的青龙桥“人”字形线路,经过詹天佑和技术人员多次勘测、计算、比较、讨论后产生了。

这种线路被西方著名的线路勘测权威拜汉所肯定,称“人”字形。

﹣﹣摘编自经盛鸿《人字是如何打造的﹣﹣詹天佑》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詹天佑在规划京张铁路蓝图时,重点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字是如何打造的。

从詹天佑的经历中,体现了哪些科学品质?

12.(2018•岳阳楼区校级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徽商之所以能称雄商坛教百年,除了是自身勤俭补素、艰苦奋斗的结果外,主要归功于在商业活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优秀的商业伦理观。

徽商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贾而好儒”,力求用儒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做到“利缘义取”诚实经商,注重自身职业道德的修养,在商界中有着良好的信誉,这才是立商之本,徽商认为只有走儒商的道路,才不会沦为唯利是围、见制忘义的…重粮商善贯形象的塑造,愿意为社会做慈善事业,树立起良好信誉、经商致富的商帮并不少,而像微商那样重视教育,大力资助教育,有“富而救不可缓也,徒积资财何益平”思想的商帮并不多,

材料二:

资本主义的商业伦理观主要包括了自由竞争和契约精神,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宣传个人自由,个人尊严、个人平等,资本主义商业发展要求以自由竞争。

自由贸易、平等交换的契约型的社会关系取代封建等级制的身份制社会关系。

自由竞争是契约关系的本质属性、在商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

社会集体的形成,是通过契约、交换和商品买卖取得的。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逐渐打破了自然经济中形成的人身依附关系和宗法等级观念,增强了人们的独立、自由、民主的意识,造就了在多种不同的才能和活动基础上的丰富的社会关系。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韩媛媛《徽商的商业伦理观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徽商商业伦理观的内涵,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商业伦理观产生的原因,并谈谈关注商业伦理观的现实意义。

13.(2018•河南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63﹣1914年,是欧洲获得世界霸权的时期。

这期间,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

早期的科学革命主要发生在16、17世纪。

赫伯特。

巴特菲尔德认为,17世纪的科学革命使基督教兴起以来的一切事情都相形见绌。

18世纪后期开始进行的工业革命与科学革命互相影响。

19世纪末,科学在西方日益重要,它创造了全新的工业,影响了西方人的生活和思想方式,也影响了整个世界。

正是科学及技术,使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

因此,从前的受压迫民族,如今正力求通过弄清楚西方对人类贡献的秘密,来矫正现有的不平衡状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辛亥革命时期,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形势发生了重要变化。

1896年以前出版的西学译著,中国人翻译38部,中外学者合译123部,外国人翻译139部。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学者翻译415部,中外学者合译33部,外国人翻译33部。

此时,中国也出现了上海科学仪器馆等许多科学团体,科学传播达到新的规模,传播的途径更宽阔、内容更丰富,国人对科学的认识更加深入了,对科学的传播和宣传已经成为在国民中进行思想启蒙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史革新《辛亥革命与近代科学传播》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科学革命在欧洲近代发展历程中所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辛亥革命前后科学在中国传播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类列表归纳近代前期(1840﹣﹣1919年)中国在科学传播方面试图“矫正现有的不平衡状态”所做的努力。

14.(2018•湖北模拟)材料:

关帝庙承载了上至天子,下至士大夫,甚至最广大普通民众的价值理念、心理诉求、利益冲突。

皇帝和士大夫通过一系列的封号和庙记,叙述着他们维护伦理纲常、追求社会稳定需求;普通百姓则在关帝庙缭绕的香雾中,倾诉着他们对于所生存的周围环境最起码的渴望与满足,然后再形成一个个灵异故事,不断地传播和强化着既有的信念。

历史上关羽庙有着多种称谓,常见的有关庙、关帝庙、关圣庙、关王庙、关圣帝君庙、缪侯庙、显烈庙、义烈庙、忠武庙、义勇武安王庙等。

﹣﹣张强《关帝庙建筑的布局及其空间形态分析》

(1)根据材料,概括封建社会对关羽膜拜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羽被尊奉的原因。

15.(2018•安徽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清政府实行了鼓励垦荒,建立农牧垦殖公司、农业学校和农业试验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等政策,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大量农牧垦殖公司应运而生。

历年注册的农牧垦殖公司民国元年共有171家。

农牧垦殖公司主要分布在江苏的盐垦区、东北新垦区和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绝大部分公司由私人集股,合伙投资,在经营上推广近代工业中的组织和管理方法。

一一摘编自《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二:

从1860到1910年的这半个世纪内美国经历了一次农业革命,其中包括着农业机器的发明和科学耕种方法的日益推广,也产生了政府迅速和不断地对农业加以注意和协助,以及农业教育运动的广泛开展。

由于受到“宅地法案”的鼓励,农业区域便向西部推进,直到许多可用的土地都被优先占领。

1860年美国的人口总数是三千万人,到了1910年,住在农庄和乡下为农业所养活的人口就达到了五千万,农庄的数目由1860年的二百万个增加到1910年的六百万个。

在这半个世纪的时期以内,曾经有五亿亩以上的新土地被用于耕种;这个巨大的区域,为千百万人提供了新的住处,为欧洲与美洲不断增长的工业阶层提供了粮食。

﹣﹣摘编自《美国经济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中国农牧垦殖公司大量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20世纪早期和美国1860到1910年期间农业发展条件的相似性,并分析美国“农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16.(2018•怀化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4年英国颁布济贫法修正案(又称新济贫法)。

第一次全面以社会政策的方式规定接受救济的人应给予一种比独立的劳动者低的生活标准。

在全国兴建济贫院,要接受救济的人只能进入济贫院接受统一管理。

而进入济贫院要经过严格审查,只有真正的赤贫之人才能进入。

中央成立济贫法部的行政部门,有权颁布施行济贫条例;成立督察组专门监督中央条例在地方上的执行情况。

院外救济的申请者在家接受救济,这些人往往都是些寡妇、暂时性残疾的人、老年人等。

1905年英国政府成立了皇家调查委员会,颁布《失业工人法》,1908年颁布《养老金法》,1911年颁布《健康保险法》,自此正式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摘编自崔明远《英国贫困问题解决探析》

材料二:

若吾国,既未以机器施于地,作生财之力尚恃人功,而不尽操于地主之手,故贫富之悬隔,不似欧美之富者富可敌国,贫者贫无立锥。

在这种小地主时代,大多数地方还是相安无事,没有人和地主为难。

我们现在没有大富人,多数都是穷……以至使得今日中国已经到了民穷财尽的地位了,若不挽救,必生受经济之压迫至于国之种灭而后已。

将已耕之地依近世机器及科学方法改良。

以农为经,以商为纬,本末具备,具细毕赅。

必也治本为先,救穷宜急……实业发达,民生畅通,此时普及教育可实行矣。

﹣﹣摘编自姜朝晖《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与传统养民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济贫的措施与孙中山治贫的理念,并分析近代中英两国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英两国处理贫困问题的目的和手段的差异,并指出其对当前我国解决贫困问题的启示。

17.(2018•青州市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重商主叉,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至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基本观点包括:

一是国家主叉观点。

主张振兴国家经济,要求国家利用进口税、产品价格补贴、垄断外贸等手段来控制和干预经济,保护本国工商业,发展外贸。

二是价格观点。

主张根据人口和市场价格情况,管制商品进出口贸易。

三是货币财富观点。

认为货币即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国家推行的经济政策,是为了取得更多的金银货币。

四是积累金银观点。

认为金银是天然的货币,国家要取得金银,盐须积累贵金属,禁止金属货币输出,加强外汇管制。

五是贸易差额观点。

主张实行保护关税、限制商母进口、鼓励商品出口政策等。

﹣﹣摘编自史件文、胡晓林《世界全史》等

材料一:

萌生于19世纪60、70年代的晚清重商主义,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

前期以早期改良派为主要代表,也包括部分洋务派代表。

他们通过对“重本抑末”传统的否定与批判,提出了以“士商平等”“商战固本”“以商立国”为中心的一系列的重商主义思想。

晚期重商主义到20世纪初的新政寸期达到了顶峰。

以1901年清廷在西安宣布上谕、宣布新政为肇始,1903年清廷设立商部为契机,拉开了振兴工商实业的浪潮。

清政府、地方大变和资产阶级、人民大众振兴工商业的呼声彼此交织,构成了20世纪初重商主义的主流。

﹣﹣摘编自张步先、苏全有《晚清重商主义与西欧重商主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