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考点复习第16讲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精讲精析剖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2530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考点复习第16讲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精讲精析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地理考点复习第16讲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精讲精析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地理考点复习第16讲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精讲精析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地理考点复习第16讲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精讲精析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地理考点复习第16讲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精讲精析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地理考点复习第16讲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精讲精析剖析.docx

《中考地理考点复习第16讲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精讲精析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考点复习第16讲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精讲精析剖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地理考点复习第16讲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精讲精析剖析.docx

中考地理考点复习第16讲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精讲精析剖析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

考点1 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状况

 1.世界人口的数量

 2011年10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70亿。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_多_的国家。

 2.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人口_出生_率与人口_死亡__率决定的。

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就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表示人口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零,表示人口减少。

 考点2 世界人口的分布及人口问题

1.人口密度

  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人口疏密的程度一般用人口_密度_来表示。

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的人口数,其计算公式: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总数/总面积。

  2.人口的分布

  世界人口一般分布在_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发展早,经济发达。

通过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可知,世界三大人口稠密区是指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

  3.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包括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带来的问题。

现在世界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__带来的问题。

考点3 世界人种、语言与宗教

考点精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B.亚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C.热带雨林地区水热条件十分优越,人口稠密

D.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考点】62: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

【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

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

【解答】解:

人口增长过快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的问题,故A错误;

非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故B错误;

热带雨林气候区人口稀疏,故C错误;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故D正确.

故选:

D.

 

2.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西部的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

B.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西亚

C.非洲北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D.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考点】63:

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65:

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66:

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沙特阿拉伯.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和南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属于黄种人.

【解答】解:

亚洲西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A错误;

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亚洲,基督教、伊斯兰教发源于西亚,佛教发源于南亚,B错误;

非洲北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C正确;

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D错误.

故选:

C.

 

3.下列选项中不是乡村人口迁往城市的原因的是(  )

A.经济水平提高,乡村有剩余劳动力

B.人口增长太快,乡村居住不下

C.城里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D.城里教育、医疗、生活条件好

【考点】62: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

【分析】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人口增长过快和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问题.农村人口迁向城市的原因有:

①城市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向城市转移,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②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人口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城市里可以提供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

【解答】解:

农村人口迁向城市的原因有:

①城市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向城市转移,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②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人口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城市里可以提供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根据题意.

故选:

B.

 

4.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的分布,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上的共同特点是都位于(  )

A.中、高纬度的近海地区B.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C.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D.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考点】62: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

【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四大人口稠密地带: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带:

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解答】解:

从纬度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上看,主要分布在近海地区;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

C.

 

5.下列四地中,人口最稀疏的是(  )

A.亚洲东部B.澳大利亚中部C.欧洲东部D.南美洲东部

【考点】62: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

【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

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

【解答】解:

亚洲东部、欧洲东部和南美洲东部都属于人口稠密区,澳大利亚中部多沙漠,人口稀疏.

故选:

B.

 

二.填空题(共3小题)

6.“黑非洲”的许多国家的经济属于单一商品经济. √ .(判断对错)

【考点】63:

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又被称为“热带大陆”.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人口、粮食与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

【解答】解:

长期以来,非洲许多国家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造成了经济比较落后.为促进非洲发展,其合理建议是改变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结构,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科教兴国,提高人口素质.

故答案为:

√.

 

7.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般地说,发达国家较 慢 ,发展中国家较 快 .

【考点】64:

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分析】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解答】解: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故答案为:

慢;快.

 

8.拉丁美洲主要通行的语言是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 (判断对错)

【考点】66:

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世界上使用的较多的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这六种语言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其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的分布与它们的殖民主义及殖民地分布有关.拉丁美洲除巴西和一些岛国是葡萄牙的殖民地通行葡萄牙语以外,还有许多国家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所以导致拉丁美洲许多国家讲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解答】解:

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称为拉丁美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所以导致拉丁美洲主要通行的语言是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故答案为:

√.

 

三.判断题(共5小题)

9.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主要分布在亚洲. × .(判断对错)

【考点】65:

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与非洲的北部.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教徒以亚洲为最多,在亚洲又集中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

【解答】解:

世界第三大宗教是佛教,伊斯兰教是第二大宗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与非洲的北部.

故答案为:

×.

 

10.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麦加奉为圣城. × (判断对错)

【考点】65:

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昔日圣殿的遗迹西墙,仍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根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所以基督徒也把耶路撒冷看成圣城,伊斯兰教为纪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认为耶路撒冷也是他们的圣城.

【解答】解:

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地区,该城市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奉为圣城.

故答案为:

×.

 

11.长城、故宫和颐和园都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判断对错)

【考点】6E:

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分析】北京是著名古都,更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荟萃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解答】解:

北京市一座文化古都,历史上有多个朝代都在此建都,所以遗留下来许多名胜古迹,如八达岭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故答案为:

√.

 

12.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属于白色人种. × (判断对错)

【考点】63:

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群,在外表和体质上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世界上的居民可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解答】解: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过去叫爱斯基摩人)也属于黄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由于历史上的原因,美洲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黑色人种.

故答案为:

×.

 

13.欧洲、北美等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所以人口分布较稀疏. × (判断对错)

【考点】62: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

【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四大人口稠密地带: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带:

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解答】解:

人口稠密地区有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南北美洲的东部.欧洲西部是世界上人口较稠密的地区.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

 

四.解答题(共5小题)

14.读“竖版世界地图”,回答问题.

(1)B地的主要人种是 黑色人种 .

(2)C国的居民主要使用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这种语言是 英语 .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D地所属的板块是 太平洋 板块.

(4)B地所在国家与C国间的合作称为 南北对话 .

(5)写出A点的地理坐标 0°,75°E .

【考点】63:

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66:

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79: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分析】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解答】解:

读图分析可知:

(1)B为非洲的南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主要是黑色人种,是世界黑种人的故乡.

(2)C国为澳大利亚,居民主要使用英语,该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D地所属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

(4)非洲的南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澳大利亚为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商谈称作南北对话.

(5)图中A点的经线与105°W经线相对,因此经度为75°E,该点有位于赤道(0°)上,因此地理坐标是0°,75°E.

故答案为:

(1)黑色人种;

(2)英语;(3)太平洋;(4)南北对话;(5)0°,75°E.

 

15.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人口已经超过70亿,但人口分布却极其不均衡,生活在发达国家的人口不足世界人口的20%,超过80%的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材料二: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总人口的15.5%,达到了2.12亿,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材料三: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实行“全面二孩”政策,这是对“只准生一个”人口政策的重大调整,对亚洲以至世界人口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1)世界人口四大稠密的地区分别是 亚 洲的东部和南部, 欧 洲的西部,以及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

(2)图中D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气候干旱 .

(3)图中因地势高峻而导致人口稀少的是 C (填字母).

(4)E地区人们多数为 白色 人种,信仰 基督 教.

(5)图中F地区居民的通用语言是 英 .

(6)根据联合国的标准,2015年全球最不发达国家共有45个,他们主要分布在 A 

A.非洲、亚洲、南美洲B.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C.欧洲、亚洲、大洋洲D.北美洲、大洋洲、亚洲.

【考点】62: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63:

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79: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

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

【解答】解:

(1)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稠密.

(2)图中D地位于非洲北部,该地区气候干旱,人口稀少.

(3)图中因地势高峻而导致人口稀少的是C,该地是青藏高原.

(4)E地区是欧洲西部,该地区人们多数为白色人种,信仰基督教.

(5)图中F地区位于美国,该国家居民的通用语言是英语.

(6)根据联合国的标准,2015年全球最不发达国家共有45个,他们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南美洲.

故答案为:

(1)亚;欧;

(2)气候干旱;(3)C;(4)白色;基督;(5)英语;(6)A.

 

1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

材料二:

亚洲、欧洲、非洲人口密度分布图

材料三:

亚洲、欧洲、非洲人口资料表格

 亚洲

欧洲 

 非洲

 人口数(亿)2001年

 37.20

 7.27

 8.18

 人口自然增长率(%)

 1.4

﹣0.1

2.4

(1)读材料一可知A、B、C三地最早形成聚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D 

A.资源B.人口C.气候D.河流

(2)B地是三大宗教中 佛 教的发源地,C地主要人种是 黄色 .

(3)三地成为人类文明发祥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等 .

(4)阅读材料二可知,世界上人口稠密区在地理位置分布上的共同特点是位于 C 

A.中、高纬度的近海地区B.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C.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D.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5)亚洲的南部和东部人口稠密,而亚洲北部的甲地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纬度高,气温低 .非洲的乙地区人口密度也很小,其主要原因是 气候炎热,降水少 .

(6)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表明欧洲的总人口出现 减少 (增多、减少)的趋势,该大洲国家由于这种人口特点容易产生哪些问题?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 .

【考点】6C: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65:

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C9:

欧洲人民的生活概况.

【分析】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临海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

【解答】解:

(1)读材料一可知,A、B、C三地都位于河流沿岸地区,因此最早形成聚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河流;

(2)从图中看出,B是南亚地区,该区域是三大宗教中佛教的发源地,C地处亚洲东部,其主要是黄色人种;

(3)三地成为人类文明发源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位于沿江沿河地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交通便利等;

(4)从阅读材料二可知,世界上人口稠密区在地理分布上的共同特点是位于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5)亚洲北部的甲地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纬度高,气温低,冬季漫长而严寒,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非洲的乙地区人口密度也很小,其主要原因是:

干旱的荒漠,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

(6)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表明欧洲的总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该大洲国家由于这种人口特点容易产生的问题有:

人口老龄化,国防兵员不足,社会养老负担过重等.

故答案为:

(1)D;

(2)佛;黄色;(3)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等;(4)C;(5)纬度高,气温低;气候炎热,降水少;(6)减少;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

 

17.读“世界各大洲人口数量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亚洲 ,其人口数量是 38.7亿 .

(2)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和最高的大洲分别是 欧洲 , 非洲 .

(3)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是 中国 和 印度 .

(4)目前欧洲大部分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有哪些?

【考点】61:

世界的人口数量概况;33:

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67:

计算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

【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带来人口问题,人口的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解答】解:

读图分析可知: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其人口数量是38.7亿.

(2)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欧洲.

(3)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

(4)欧洲有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这会带来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

故答案为:

(1)亚洲;38.7亿;

(2)欧洲;非洲;(3)中国;印度;(4)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

 

18.公司派小丽到某国出差,她在该国看到了许多如图所示的宗教建筑,据图判断

(1)~

(2)题.

(1)这种建筑是基督教的教堂. √ (判断对错)

(2)小丽出差所到的国家肯能是日本. × (判断对错)

【考点】65:

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世界主要宗教有典型的建筑物,如:

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解答】解:

(1)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基督教的教堂,基督教堂典型的特点是十字架.

(2)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日本主要信仰神道教、佛教、基督教三个大的宗教和许多小宗教,因此小丽出差所到的国家不太可能是日本,欧洲西部的可能性较大,故原叙述错误.

故答案为: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