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资料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2467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资料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资料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资料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资料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资料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资料汇总.docx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资料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资料汇总.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资料汇总.docx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资料汇总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资料

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一、走进心理学,理解什么是心理学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人的心理现象就是指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和状态。

3、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1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的心理特征:

人的心理现象中表现出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

(3心理现象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互相联系着。

不仅在认识、情感、意志过程之间,而且在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之间也密切联系。

没有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就无由形成。

同时,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又制约着心理过程,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

(4事实上,既没有不带个性特征的心理过程,也没有不表现在心理过程中的个性特征。

二者是同一现象的两个不同方面。

我们要深入了解人的心理现象就必须分别地对这两个方面加以研究,但在掌握一个人的心理全貌时,是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的。

总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过程及其机制、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过程及其机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相互关系的规律性的科学。

其性质是兼有自然科学性质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

二、人民教师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

1、要及时地对学生的各种心理作出反应

2、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成为新生一代的培养者。

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履行其基本职责。

三、怎样了解和研究学生心理

对学生个体进行综合了解,全面分析就能够了解学生集体。

具体方法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要充满爱心和信任。

2.要熟悉每个学生。

3.要善于观察学生。

4.要与学生谈心。

5.要重视学生的书面材料。

6.要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

四、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任何心理活动都产生于脑,即心理活动是脑的高级机能的表现;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即所有心理活动的内容都来源于外界环境;心理是外界事物在脑中的

主观能动的反映。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1从动物的系统发展看:

没有脑就没有心理,心理的发展变化与大脑结构的变化是一致的。

(2从心理的个体发育看:

只有人的大脑才能有人的心理。

(二心理是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

心理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外界客观世界,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没有客观现实就没有心理。

心理活动会进一步影响到身体机能。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

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

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等。

这折射着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就是心理过程。

按其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五、遗传、环境与教育

遗传、环境、教育作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发展的三大要素,将此三大要素按其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如下所示:

(一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发展产生主导性的作用

(二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影响深远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着青少年的发展程度和范围,比如贫富差距的拉大,炫富现象,攀比现象,社会腐败现象等物质层面存在的问题均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其次,社会关系影响着青少年的发展的方向和性质,虽然青少年还未离开校园真正融入社会,但是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人际交往的原则等,还是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最后,社会的精神文化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内容。

许多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案例说明,相当一部分的青少年就是受到网络上暴力和色情等不良信息的影响,并效仿之从而犯下了抢劫罪、强奸罪、故意伤害罪等恶性犯罪行为;反之,积极向上的正面文化则会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媒体对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的传播,榜样的力量有助于青少年努力完善自身,积极追求真善美。

(三遗传的差异性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一定影响

(四遗传、环境和教育之间的联系

遗传、环境和教育作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三大主要因素,是在交替映射、互相作用的前提下而产生影响的。

首先,遗传素质为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和教育则保证了身心发展的现实性。

良好的环境可以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甚而

会弥补其遗传上的缺失和不足;教育的作用就是改变人性,引导学生挖掘和追求

人性中真善美的一面,而摈弃丑恶的趋向。

其次,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具有普遍性,也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

青少年之间存在的

心理差异,有遗传的天性使然,但更多的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先天的情境与反应之间存在着联结,而这些联结就成为一切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

一、心理咨询概述

1、所谓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解除咨询对象的心理问题(包括发展性心理问题和障碍性心理问题,来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

对心理咨询的解释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心理咨询包括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有时心理检查、心理测验也被列为心理咨询的范围。

狭义的心理咨询不包括心理治疗和心理检查、心理测验,只局限于咨访双方通过面谈、书信、网络和电话等手段向来访者提供心理救助和咨询帮助。

2.心理咨询的基本要素

(1心理咨询解决的是来访者心理或精神方面的问题而不是帮助他们处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2心理咨询不是一般的助人行为。

(3心理咨询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4心理咨询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5寻求心理咨询是基于来访者心理需要的自愿行为。

3、心理咨询的性质

(1心理咨询是一种职业性的帮助和顾问行为,咨访双方是在咨询范围内的一种彼此合作的职业关系,这种关系一般随咨询关系结束而结束。

(2心理咨询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教育、治疗和交友的意义,但又不遵从教育、医疗和交友的模式。

(3心理咨询是咨访双方共同探讨和磋商的过程,通过来访者的倾诉和双方的切磋讨论,使来访者在心灵上得到慰藉、启发、教育和帮助,从而消除心理困扰,实现心理咨询的目的。

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

第一、工作的任务不同。

心理咨询的任务主要在于促进成长,强调发展模式,帮助来访者发挥最大的潜能,为正常发展消除路障,重点在于预防。

而心理治疗多在弥补病人过去已经形成的损害,解决和改变发展结构障碍。

第二、对象和情景不同。

心理咨询遵循教育的模式,来访者多为正常对象,主要涉及日常生活问题,一般在学校、单位、心理咨询机构等情景中开展工作。

心理治疗的对象是心理异常的病人,是在临床和医疗情景中开展工作。

第三、工作的方式不同。

心理咨询应用更多的方式介入来访者的生活环境之中,如参与他的直接环境,与来访者的家庭、亲友取得联系,应用更多的日常生活设施(如电话咨询等,设计和组织学习班和各种团体活动。

而心理治疗的形式则更多为成对会谈。

第四,解决问题的性质和内容不同。

心理咨询具有现实指向的性质,涉及的是意识问题,如有关职业选择、培养教育、生活和工作指导、学习辅导等,因此多采用认知和论理的途径。

心理治疗涉及内在的人格问题,更多的是与无意识打交道。

三、心理咨询的原则、步骤和形式

(一心理咨询的一般原则

1、理解支持原则

2、保密性原则

3、耐心倾听和细致询问原则

4、促进成长的非指导性原则

5、咨询、治疗和预防相结合原则

(二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

建立咨访关系——收集资料——澄清问题——确立目标——制定方案——实施行动——检查反馈——结束巩固

(三心理咨询的常见形式

来访者数量:

个别咨询团体咨询

咨询内容:

障碍咨询发展咨询

咨询方式:

门诊咨询通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现场咨询等等

四、心理咨询的方法

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森田疗法、合理情绪疗法

支持性疗法

催眠暗示疗法

气功疗法

娱乐疗法

家庭疗法

五、咨询员的专业知识

(1广泛的教育背景

(2基础的心理学知识

(3熟悉咨询的基本理论

(4熟悉心理咨询的过程和基本技巧

(5了解心理咨询的情境

(6心理咨询专业经验的充实

六、咨询员应有的心理素质

品格:

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自我平衡能力

·有能力将负面信息造成的不良情绪排除掉

·能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不因个人问题干扰咨询工作

善于容纳他人

有强烈的责任心

“自知之明”

心理测量与诊断

一、什么是心理测量

(一心理测量的定义

心理测量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即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和心理属性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心理测量的特点

1.间接性

人的心理特质是内在的,只能通过外显的行为去推测。

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由结果推测原因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2.相对性

对于人的行为的测量在个体间做比较时,没有绝对的标准,也没有绝对零点。

一般而言,人的某种行为都有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测量就是看每个人处在这个序列的什么位置上,因此位置具有相对性。

二、什么是心理诊断

1、心理诊断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的心理活动和人格特征进行评估和鉴定的过程,目的是确定其心理变化的程度和性质。

心理诊断能确切说明治疗前的决策过程。

心理诊断在内涵方面仍然是通过观察法、会谈法、实验法、测验法和量表法来评定人的心理和行为状态。

外延上存在分化(广义、狭义

2、心理诊断的对象与目标

(1心理诊断的对象是健康人、亚健康人和不健康人,主要诊断的对象是身心处在亚健康中的人。

首先,心理诊断是通过心理症状学知识来研究非健康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其次是研究心理障碍的诊断和发病规律;

最后,特别强调诊断方法,技能和病因的讨论。

(2心理诊断的目标与一般性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极不相同的。

一般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寻求人类总体或某一群体的共同心理规律;

心理诊断则是以个体为目标,探求某一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

确定个体行为与常模偏离的程度和距离。

三、心理诊断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区分正常精神活动和异常精神活动

2、寻找心理紊乱的原因

3、对心理紊乱状态进行分类诊断

四、心理诊断的基本特点

1对象是从没有任何心理紊乱到患有精神疾病之间的连续带人群;

2对象的模糊性较高,推广难度较大;

3心理诊断与精神病学关系紧密;

4心理诊断的重要手段是心理测量;

5心理诊断要求对问题进行归类,强调结果和确定性,因此是相对静止和孤立的;

6)心理诊断的直接目的是对心理紊乱的性质,类别,程度作出判断,并探所心理问题的原因。

五、心理诊断的基本方法心理诊断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各门学科都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

观察法、测量法、产品分析法、摄入谈话法和综合分析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是有计划地用自己的器官或借助科学的观察仪器与装置,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和考察,以取得研究所需资料的方法。

1)观察法分为:

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两种类型。

2)观察内容包括:

外表、行为、语言特点、思维内容、认知功能、情绪、灵感与判断等。

3)观察法的实施包括:

观察步骤和注意事项。

2、测量法:

心理诊断的测量法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量化手段对心理现象或行为加以确定和测定的方法。

1)心理测量的分类:

根据功用划分为:

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学测验等。

根据测验方法为:

问卷法、作业法、投射法等。

2)测验过程包括:

实施步骤、测验分数的解释、注意事项。

3、产品分析法:

产品分析法是通过采集求诊者的作品(包括绘画、手稿、雕刻、雕塑等),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资料对产品进行分析,从而有效地评估其心理水平和心理状况的分析方法。

产品分析法分为:

自然产品分析法和控制产品分析法。

其过程分为:

产品分析、分析结果得到求诊者认可及注意事项。

4、摄入谈话法摄入谈话法是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会谈,从而获得求诊者的背景资料、求诊目的和对求诊的期望的谈话方法。

其操作步骤分为:

确定谈话主题、确定提问形式、认真仔细倾听、控制谈话方向、谈话内容分类、规范结束谈话及注意事项。

5、综合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是综合求诊者各个方面的信息对其进行诊断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