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量核实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23958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3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储量核实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储量核实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储量核实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储量核实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储量核实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储量核实报告.docx

《储量核实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量核实报告.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储量核实报告.docx

储量核实报告

附图目录

图号

顺序号

图名

比例尺

1

1

内蒙古自治区桌子山煤田东麓千里山库里火沙兔普查勘探区千里沟吉祥煤矿地形地质图

1:

10000

2

2

千里沟吉祥煤矿Ⅲ-Ⅲ′剖面图

1:

5000

3

3

千里沟吉祥煤矿岩煤层对比图

1:

500

4

4

千里沟吉祥)矿千2

钻孔综合柱状图

1:

200

4

5

千里沟吉祥煤矿千4

钻孔综合柱状图

1:

200

5

6

千里沟吉祥煤矿8号煤层

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1:

10000

5

7

千里沟吉祥煤矿9号煤层

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1:

10000

5

8

千里沟吉祥煤矿10号煤层

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1:

10000

6

9

鄂托克旗千里沟吉祥煤矿8号煤层

采掘工程平面图

1:

5000

6

10

鄂托克旗千里沟吉祥煤矿9号煤层

采掘工程平面图

1:

5000

6

11

鄂托克旗千里沟吉祥煤矿10号煤层

采掘工程平面图

1:

5000

 

附表目录(附正文后)

附表一工程点坐标表

附表二煤层质量评定表

附表三煤炭资源储量估算表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目的与任务

一、目的

2006年1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以内国土资采划字[2006]0011号文下达《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对鄂托克旗千里沟吉祥煤矿、鄂托克旗阿尔巴斯巴音温都尔可可乌素煤矿、鄂托克旗千里沟培有广煤矿实施整合(以下分别简称原吉祥煤矿、原可可乌素煤矿、原培有广煤矿)。

整合后的采矿权人为“鄂托克旗千里沟吉祥煤矿”。

该矿为编制矿井技术改造设计,办理《采矿许可证》、《生产许可证》等相关管理作业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依据,特委托内蒙古科欣矿业开发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对其矿区的煤炭资源储量进行核实,并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桌子山煤田东麓千里山库里火沙兔普查勘探区千里沟吉祥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二、任务

1、叙述井田范围所处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概况;本矿及周边煤矿的生产建设情况。

2、叙述以往与本井田有关的地质勘查工作及工程质量评述。

3、叙述井田内的地层层序、时代,详细划分含煤地层。

4、叙述井田及周边地质构造基本形态,评价井田构造的复杂程度。

5、叙述井田内煤层层数、厚度、结构;可采煤层的厚度、结构、顶底板岩性、可采范围;初步评价可采煤层的稳定性。

6、大致叙述可采煤层的主要煤质特征,大致确定煤类并对煤的工业用途做出初步评价。

7、叙述井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其它有关的开采技术条件。

8、估算井田内可采煤层的资源储量。

9、对该井田煤炭资源开发的可行性时行概略评价。

第二节位置与交通

一、位置

整合后的千里沟吉祥煤矿位于桌子山煤田东麓千里山库里火沙兔普查勘探区Ⅱ~Ⅴ线之间,行政区划隶属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管辖。

见桌子山煤田东麓千里山库里火沙免普查区与千里沟吉祥煤矿位置图,图1-1。

其地理坐标为:

东经106°59′03″~107°00′40″

北纬39°50′55″~39°48′14″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于2006年1月18日以内国资采

划字[2006]0011号文下达《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有效期限至2007年1月底。

矿区范围由20个拐点圈定,拐点坐标如表1-1,整合后的千里沟吉祥煤矿包括原千里沟吉祥煤矿、原可可乌素煤矿、原培有广煤矿及扩区四部分。

原千里沟吉祥煤矿,2004年12月3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150********50。

有效期限三年,自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

生产规模15万吨/年。

矿区范围由7个拐点坐标圈定(见表1-1)。

面积1.3695km2,开采深度1500m~1050m标高。

原可可乌素煤矿,2005年6月8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颁发采矿许可证,证号150********93。

有效期限四年,自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生产规模15万吨/年,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坐标圈定(见表1-1)。

面积0.4263km2,开采深度1450m~1050m标高。

原培有广煤矿,2005年7月由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150********32。

有效期限7个月,自2005年7月至2006年2月,生产规模3万吨/年,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坐标圈定(见表1-1),面积0.276km2,开采深度1417m~925m标高。

扩区范围由15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为1.4406km2,开采深度1417m~925m标高。

以上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表1-1

矿名

点号

X

Y

点号

X

Y

千里沟吉祥煤矿

1

4412501.00

36414754.00

11

4411650.00

36413940.00

2

4412954.00

36414759.00

12

4411650.00

36414230.00

3

4412966.00

36413689.00

13

4411070.00

36414400.00

4

4413223.00

36413692.00

14

4410760.00

36414520.00

5

4413200.00

36413548.00

15

4408317.00

36414715.00

6

4413267.00

36413544.00

16

4409539.00

36415137.00

7

4413306.00

36413069.00

17

4409900.00

36415340.00

8

4413080.00

36413130.00

18

4410760.00

36415170.00

9

4413030.00

36413100.00

19

4411070.00

36415170.00

10

4412314.00

36413719.00

20

4411650.00

36414930.00

原千里沟吉祥煤矿

1

4409900.00

36415340.00

5

4411070.00

36414400.00

2

4409539.00

36415137.00

6

4411070.00

36415170.00

3

4408317.00

36414715.00

7

4410760.00

36415170.00

4

4410760.00

36414520.00

原可可乌素煤矿

1

4411070.00

36414400.00

3

4411650.00

36414930.00

2

4411070.00

36415170.00

4

4411650.00

36414230.00

原培有广煤矿

1

4412050.00

36414080.00

3

4411650.00

36414930.00

2

4412050.00

36414760.00

4

4411650.00

36414230.00

扩区

1

4412501.00

36414754.00

9

4413030.00

36413100.00

2

4412954.00

36414759.00

10

4412314.00

36413719.00

3

4412966.00

36413689.00

11

4411650.00

36413940.00

4

4413223.00

36413692.00

12

4411650.00

36414230.00

5

4413200.00

36413548.00

原培有广煤矿1

4412050.00

36414080.00

6

4413267.00

36413544.00

原培有广煤矿2

4412050.00

36414760.00

7

4413306.00

36413069.00

20

4411650.00

36414930.00

8

4413080.00

36413130.00

二、交通

千里沟吉祥煤矿距乌海市的海勃湾区23~41km,向南距鄂托克旗煤业重镇棋盘井镇约40km,从煤矿去上述两地均有矿区公路和地方公路(沥青路面)相通。

见交通位置图,图1-2。

公路:

在乌海市可接通110国道,在乌珠尔镇可按能109国道,对外交通十分方便,有利于煤炭的公路外运。

铁路:

包兰铁路在矿井西部通过,包兰铁路上的乌海站、碱柜站均为集装站,距离本煤矿分别为41km、35km,有利于铁路的煤炭外运。

 

第三节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一、地表地貌及水系

桌子山煤田地处内蒙古高原,地形起伏较大,千里山勘探区西边为高山地形地桌子山脉,东边为一较大的千里山沟,向西为白垩系及第四系地层出露的丘陵地带。

井田范围内地形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最高点位于井田南端,海拔标高为1531.8m,最低点位于井田北部,海拔标高为1388.80m,相对高差143m。

区内没有常年地表迳流,区内大小沟谷颇为发育,一般干枯无水,只在雨季才有洪流沿各沟谷汇集到千里沟中,向西流入黄河。

二、气象

本区属内蒙古西部的半沙漠干旱地带,属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年降水量173mm,而且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年平均蒸发量3481.10mm,最高气温38.6℃,最低气温-30.4℃,年平均气温9.3℃,冻结期达半年之久,冻土深度1.24m,最大风速24m/s,平均风速3.2m。

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为0.20;对照0烈度为8度。

三、区域经济概况

矿井范围虽属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但该矿井临近乌海市区,亦属乌海市经济区的范围。

乌海市近年来已发展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工矿城市,主要为各种大小煤矿、石灰石矿、铁矿、石英砂矿。

结合矿产发展了洗煤厂、焦化厂、发电厂、水泥厂、炼铁、铁合金厂、玻璃厂、化工厂等,已成为自治区生产水泥、烧碱、电动机、建筑材料、生铁、原煤、焦炭等的重要基地。

随着工矿企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猛增,由1963年的3.7万人到1989年26.4万人,目前已有42万人,商业、服务业也具有相当规模。

农业发展相对滞后,粮油基本全部为外运,蔬菜、肉食、水果等副食尚难全部满足本市的需求量。

第四节矿山建设与生产简介

千里沟吉祥煤矿包括原千里沟吉祥煤矿、原可可乌素煤矿和原培有广煤矿。

原千里沟吉祥煤矿始建于1966年,前身为鄂托克旗公其日嘎第三煤矿,后几易其主,经千里山钢铁厂转到现在矿主徐治祥手中,更名为吉祥煤矿,现有职工70多人,属民营企业。

1998年由原伊克召盟煤矿设计院设计开采10号煤层,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年,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残柱式采煤法,炮采工艺。

经2001年底的专项整改,形成现有的生产系统,主斜进风、运输、运料排矸,副斜井回风、行人,目前生产能力为10万吨/年。

主斜井坐标X:

4410276.00,Y:

36414683.00,井筒方位角南东120度,倾角8度,副斜井坐标X:

4410404.00,Y:

36414698.00,井筒方位角南东145度,倾角10度。

经过多年开采已累计采出原煤80万吨,回采率约40%。

原可可乌素煤矿始建于1994年,现有职工40多人,属民营企业。

原设计生产能力3万吨/年,开拓方式煤斜井开拓,残柱式采煤法,炮采工艺。

现规划设计生产能力12万吨/年。

主斜井进风、运输、运料排矸,副斜井回风、行人。

主井坐标X=4411420.72,Y=36414354.46,副井坐标X=4411515.92,Y=36414332.41,开采10号煤层,累计生产原煤19万吨,回采率约40%。

原培有广煤矿建于80年代末,由于煤矿地处偏僻的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的山区,交通不便,仅有汽车勉强行驶简易道路,而且遇有雨季无法通车的千里沟,交通十分不畅,又由于煤炭质量不好,销路不畅,多年来处于停产状态。

1999年曾经作过技术改造方案,但2003年前仍达不到相应的3万吨/年产量,2003年以后煤矿生产稍有起色,销路也比较好,估计多年来生产原煤5~6万吨,与估算的资源储量14万吨相比,回收率为40%左右。

该矿现采10号煤层。

本矿主井为斜井长60m,倾角9°,位置坐标为X=4411730.00,Y=36414125.00,井口标高1422m,副井亦为斜井坐标为X=4411926.00,Y=36414136.00m,标高1425m,斜长40m,倾角9°,采煤方法为残柱式采煤,全部垮落爆破落煤,通风方式为自然通风。

矿井动力系统:

从乌海市至矿区10KV供电线路,引回供电电源。

水源:

矿井生产和生活用水,由附近沟谷中的水井取水,由于人员较少,用水量不大,可以满足要求。

原三个煤矿累计生产原煤83万吨,本次核实查明消耗资源量206万吨,回采率为40%。

第二章地质工作简述

第一节以往地质工作简述

1、1968年~1971年内蒙古煤田地质局117勘探队在桌子山煤田东麓千里山、库里火沙兔区普查勘探区共投入主要工作量:

(1)1:

25000地质测量:

150km2

实测地质剖面:

21527m

钻探:

16孔计4906.25m

槽探:

2473.02m3

煤层简易大样:

1个

抽水试验:

1段

于1972年提交了《内蒙古自治区桌子山煤田东麓千里山库晨火沙兔区普查勘探地质报告》。

提交储量13538.5万吨,其中Ⅰ类储量(C1级)7051.1万吨,Ⅱ类储量(C2级)6787.4万吨,C1/(C1+C2)=52.08%。

报告经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勘探公司“(72)蒙煤勘革字第48号”文审查批准。

其中本矿区拟登记范围地质储量150万吨,可采储量90万吨。

2、1972年内蒙古地质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进行J-48-Ⅵ1:

20万区域地质调查,对矿区进行了矿山调查,并编写区域地质测量报告。

3、2004年3月由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编制并提交了《内蒙古自治区桌子山煤田东麓千里山库里火沙兔区千里沟吉祥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经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通过评审,评审意见书文号:

内国土资储审字[2004]153号,查明原千里沟吉祥煤矿资源总量307万吨,消耗资源量144万吨,保有资源量(333)163万吨。

2004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编制并提交了《内蒙古自治区桌子山煤田东麓千里山库里火沙兔区可可乌素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经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通过评审,评审意见书文号:

内国土资储审字[2004]265号。

并经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储量处备案备案文号为内国土资储备字[2004]313号,评审基准日为2004年8月31日。

2005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工程总公司编制并提交了《内蒙古自治区桌子山煤田东麓千里山库里火沙兔普查勘探区培有广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经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通过评审,评审意见书文号:

内国土资储审字[2005]216号,查明培有广煤矿资源总量162万吨,消耗资源量14万吨,保有资源量48万吨,其中(333)34万吨,(334)?

14万吨,并经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储量处备案,备案文号为[2005]216号,评审基准日为2005年3月31日。

第二节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工作

本次煤炭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是应整合后的鄂托克旗千里沟吉祥煤矿委托,依据《内蒙古自治区桌子山煤田东麓千里山、库里火沙兔普查勘探地质报告》,参考原千里沟吉祥煤矿、原可可乌素煤矿和原培有广煤矿的核实报告进行编制。

首先对原矿核实报告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结合整合后的矿区范围重新进行编制。

本次工作共利用原勘查报告4个钻孔的钻探、测井、煤芯煤样测试成果及1:

10000地形地质图等相关资料。

本次煤炭资源储量核实共获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333万吨,预测的资源量(334)?

265万吨。

本次核实区位于桌子山煤田东麓千里山、库里火沙兔普查勘探区Ⅱ~Ⅴ线之间。

详见本次报告与最近一次审批储量范围关系图(图1-3)。

第三章区域地质

桌子山煤田东麓千里山库里火沙兔普查勘探区位于桌子山背斜东翼,大地构造单元属于鄂尔多斯西缘坳陷的桌子山褶断束(三级构造单元)。

本区以桌子山背斜为主体,基底岩系为太古界千里山群,元古界震旦系不整合覆盖于上,震旦系长城统为浅海相石英建造,镁质碳酸岩建造,上覆寒武系、奥陶系为浅海碳酸盐建造,其上假整合覆盖的石炭系、二叠系为海陆交互相和陆相含煤建造,三叠系、侏罗系为湖泊相含煤建造及碎屑岩建造,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为陆相碎屑沉积的风积砂、冲洪积、残坡积层等。

一、区域地层

桌子山煤田出露地层为太古界的千里山群、震旦系长城统(Z)、寒武系(ε)、奥陶系中下统的三道坎组和桌子山组(O1-2),石炭系上统本溪组(C2b)、太原组(C2t)、二叠系的山西组(P1s)、下石盒子组(P1x)上统上石盒子组(P2s)和石千峰组,三迭系中下统、上统的延长组(T3y),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中统直罗组(J2z)和安定组(J2a),侏罗白垩系志丹群(J3-K1zh),第三系(N)、第四系(Q),区域地层情况详见表3-1。

二、区域构造

桌子山煤田主要构造线方向为南北向,由于地处桌子山褶断束故构造较为复杂,自东向西依次出现的构造是千里山逆断层、桌子山背斜、岗德尔~西来峰断裂组、岗德尔背斜。

1、千里山逆断层:

位于桌子山背斜东侧,为一压扭性逆断层,倾向西,倾角大于50O,向南分叉多条逆断层,如苛素乌逆断层、阿尔巴斯逆断层、棋盘井逆断层等,该断层对桌子山背斜东翼煤矿区破坏较大使石炭二叠系含煤面积变小,倾角变陡,造成桌子山背斜两翼不对称,但是断层却将鄂尔多斯台向斜的侏罗系煤系地层抬起,形成了产状直立乃至倒转的侏罗系地层煤产地。

2、桌子山背斜:

以千里山及桌子山为主体,出露长度约80km,轴部为老地层,两翼较平缓,为石炭、二叠系地层的出露区,由于千里山逆断层影响,背斜不对称,东翼倾角大于25O以上,西翼较平缓在12O以下,为桌子山煤田的主要发育区。

3、岗德尔~西来峰断裂:

位于岗德尔山的东坡,为两条压扭性断裂,南北长达65km,在南部西来峰逆断层转向西南成为白云乌素矿区的西南边界,岗德尔逆断层南下成为老石旦矿区的西边界。

由于几个大逆断层挤压,矿区内部东西向的新断裂发育较多,南部倾没端的白去乌素区及棋盘井区则发育南北向的逆断层和东西向正断层,次一级的南北向褶皱也较发育。

 

桌子山煤田区域地层表表2-1

符号

厚度(米)

岩性描述

新生界

第四系

Q

0~>400

风积沙、亚粘土、砂砾岩等

第三系

R

0~>300

中粗粒砂及砂砾岩组成,不含煤

中生界

侏罗白垩系

志丹群

J3-K1zh

625

胶结疏松的中粗粒砂岩组成,泥岩、粘土岩层

侏罗系

中统

定安组

J2a

188

灰白浅黄色粗砂岩为主,夹泥岩为煤线

直罗组

J2z

92~260

灰白色细砂岩为主,含煤,主要可采层3~层

下统

延安组

J1y

238

粗砂岩为主,夹煤线,最下部为砾岩

三叠系

上统

延长组

T3y

>200

棕红色粉砂岩、砂质泥岩夹中细砂岩

中下统

T1-2

1755~2060

浅灰色中~细砂岩,粗砂岩夹砂质泥岩条带

古生界

二叠系

上统

石千峰组

P2-T1sh

85~544

以粗砂岩为主的中细砂岩组成,下部有猪肝色粘土岩

上石盒子组

P2s

灰白色厚层状含砾粗砂岩、砂岩等组成

下统

下石盒子组

P1x

123

灰绿色泥岩、砂泥岩、细砂岩、上下部为粗砂岩

山西组

P1s

113

灰黑色砂泥岩与砂岩互层,含煤1~11号共11层煤,中部有菱铁矿结核,含植物化石

石炭系

上统

太原组

本溪组

C2t2-3

68

深灰色泥岩、砂泥岩为主,夹砂岩含煤12~18号六号煤,16号煤为主采层,顶部有薄层灰岩,含腕足类化石

C2t1

西来峰断层

上部含3层薄煤层,灰白色细砂岩,下部为铁质砂岩,中部多为软质粘土岩和泥岩,南厚北薄

3~54

25

西

400~1200

奥陶系

中下统

上部岩段

O1-2

117~422

泥岩、灰岩、砂岩互层

下部岩段

O1-2

290~794

钙质泥岩组成

寒武系

ω

266~653

竹叶状、鲕状薄层石灰岩,间夹大量泥岩

元古界

震旦系

长城组

Z

127~>694

灰色石英岩、石英砂岩组成

太古界

千里山群

Ar

1296~2344

花岗片麻岩,穿有不同时代的侵入岩

三、区域煤层、煤质

桌子山煤田共有编号煤层18层,主要可采煤层为乙煤组的8、9、10号煤层和丙煤组的16、17号煤层,其它1、2、3、5、12、13、14、15、18号煤层仅为薄煤层,或局部地段有可采区段,如14、15号煤层在木耳沟区,12号煤层在老石旦、公乌素矿区为可采煤层。

各煤层在各矿区的煤质变化基本不大,乙煤组的8、9、10号为中灰分~高灰分、低硫分、低磷煤,精煤回收率较低,可选性为难选煤层,丙煤组的15、16号煤为中灰分~高灰分、中硫分~高硫分、低磷煤,煤类为气煤、肥煤、焦煤,若不考虑精煤回收率、选煤情况及硫分等因素,应为可利用的炼焦用煤。

第三章矿区地质

第一节地层

桌子山煤田为石炭~二叠系含煤建造。

经钻孔揭露,矿区地层由老至新有寒武奥陶系(ε~O)、石炭系J统本溪组(C2b)和太原组(C2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二叠系上统石盒子组(P2s)、二叠~三叠系(P-T),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2)及第四系(Q)。

现根据原报告各时代地层进行叙述。

1、寒武奥陶系(ε~O):

下部为薄层状、耳状石灰岩,上部为灰色厚层状石灰岩,其质纯、坚硬,含动物化石。

尚未全层揭露,厚度不详。

2、石炭系上统本溪组(C2b):

由灰色石英质细、中粒砂岩,灰~灰绿色、深灰色砂质粘土岩、粘土岩组,含18号煤层,区内不可采。

底部有一层不稳定的底砾岩,全组厚度3~54m,与下伏地层呈超覆不整合接触,沉积在各老地层之上。

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2t):

下部由灰—在白色石英质细粒砂岩、黑色泥岩或钙质砂泥岩及煤层组成。

砂岩中一般含1~2层深灰色粘土岩、泥岩,丙煤组备煤层不发育,基本都为不可采的薄煤层。

上部以灰色砂质泥岩为主,夹灰白色细粒砂岩。

该组地层厚70~90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

下部由灰—灰黑色粘土岩、砂质泥岩,灰色砂岩及煤组成,富含植物化石,含2~10号煤层,但仅10号煤发育好,其余煤层为不可采的薄煤层或煤线,厚度22.83~75.19m,平均51.55m。

上部由灰绿—深绿色砂质泥央、砂质粘土岩及灰白色砂岩组成,含植物化石,厚度80~105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5、上二叠统(P2S):

由灰白色厚层状含砾粗粒砂岩、中细粒砂岩、灰绿色、紫红色砂质泥岩、泥岩组成,平均厚度95.50米,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6、二叠~三叠系:

上部为黄绿色中粒砂岩夹薄煤线,砂岩与砂质泥岩互层,下部为紫色铁质胶结石英砂岩,底部为暗紫色砂岩夹砂质泥岩及粘土岩层该层出露于千里山逆断层以东地区。

7、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2)

主要岩性为黄绿色、蓝绿色中粗粒砂岩夹砂质泥岩,底部为砾岩

该层出露于千里山逆断层以东地区。

8、第四系(Q)

黄土层近代河床冲积砂、砾层及残坡积层厚0~20m。

该层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