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车辆实验指导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22226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7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车车辆实验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机车车辆实验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机车车辆实验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机车车辆实验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机车车辆实验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车车辆实验指导书.docx

《机车车辆实验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车车辆实验指导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车车辆实验指导书.docx

机车车辆实验指导书

机车车辆

实验指导书

机电工程学院

机车车辆工程系

 

实验一、动车组转向架模型直观教学

(2)

实验二、动车组车辆构造直观教学(3)

实验三、液压减振器性能试验(6)

实验四、车辆制冷与空气调节(9)

实验一、动车组转向架模型直观教学

一、实验目的

掌握动车组转向架的结构组成及特点。

二、实验内容

类比图1了解动车组转向架的结构特点;掌握动车组转向架组成及各部件的装配关系与作用。

图1动车组转向架组成

三、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实验室中转向架模型的类型及特点。

2.简述CW-200转向架的组成及其组装过程。

3.简述实验室中1种转向架模型的横向、纵向及垂向力的传递路线。

实验二、动车组车辆构造直观教学

一、实验目的

掌握动车组总体结构、转向架、车体、车钩缓冲装置、制动系统及车内设备的结构组成及特点。

二、实验内容

1.总体结构组成及特点

类比图1掌握动车组总体结构组成特点。

图1动车组组成

2.转向架的结构组成及特点

类比图2了解动车组转向架的结构特点;掌握动车组转向架组成及各部件的装配关系与作用。

图2动车组转向架组成

3.车体的结构组成及特点

类比图3了解动车组车体结构特点。

掌握动车组车体结构组成。

了解动车组车内常用设备布置及作用。

掌握车电装置、空调装置、水暖装置的布置形式。

图3动车组车体结构

4.车钩缓冲装置的结构组成及特点

类比图4掌握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组成及作用原理。

掌握密接式车钩的结构特点,熟悉橡胶缓冲器等各型动车组缓冲器的结构组成及特点。

图4动车组车钩缓冲装置组成

温馨推荐

您可前往XX文库小程序

享受更优阅读体验

不去了

立即体验

5.制动系统的结构组成及特点

掌握动车组制动装置的组成及作用原理,类比下图掌握动车组空气制动机系统。

类比图5掌握动车组基础制动装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图5基础制动装置

三、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现场车辆的类型及特点。

2.简述现场所见车辆的组成及其作用。

3.简述现场转向架的类型、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4.简述车轴和车轮的特点及各部分的名称。

5.简述现场见到的轴箱定位装置和弹性悬挂装置、空气弹簧系统和油压减振器的

类型及组成。

6.简述现场见到的1种车辆的横向、纵向及垂向力的传递路线。

7.简述现场见到车钩连挂缓冲装置类型及特点。

8.简述现场见到车体特征,车辆轻量化和防火的措施。

9.简述现场见到制动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实验三、液压减振器性能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液压减振器的具体结构,增加感性认识;

(2)求得液压减振器的实际阻力特性,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3)掌握新造或检修后液压减振器的性能试验.

二、实验内容

(1)熟悉解体的液压减振器各零部件的结构、形状.大小尺寸等

(2)掌握SFK型液压减振器拉压行程的特性,测定阻力系数。

三、液压减振器试验台简介

试验台由电机经三角皮带.蜗轮蜗扦带动偏心连杆机构1,使减振器3缸筒作上下运动,减振器下端装在偏心连杆机构的滑块上,上端固定在曲拐上,曲拐装在一根测力扭杆上,利用扭杆的变形测量减振器阻力的大小。

当偏心轮转动时,带动滑块2怍上下往复运动,减振器活塞上下运动时,产生阻力,这阻力迫使B点跟着上下运动.A

点位移与偏心轮的运动有关,而B

点的位移与减振器所产生的阻力

有关.A点与B点的位移之差,就

是减振器上下两端的相对位移.扭

杆的作用就好象在B点的上方有—

个假想的测力弹黄,根据B点位移

的大小就可以反映减报器在运动

过程中所产生的阻力.实际上扭杆

受力是反映在扭杆变形上,这变形

通过绘图臂而得到放大,所以绘图

臂下端的记录笔在左右方向的偏移量即表示扭扦扭力的大小,也就是减振器阻力的大小.记录笔本身不作上下移动,而记录板跟A一起作上下移动这样记录笔所记录的图形在上下方向表示活塞的位移,记录下的倾斜椭圆图形,其面积就是减振器上下一次

所消耗的功,此即减振器示功图(见图1,x轴表示减振器的阻力,y轴表示活塞的上下位移).

四、试验方法及步骤

1.试验台的校准

为了计算示功图上长度A拉、A压所代表的阻力大小,需要对试验台进行专门的校准,定阻力的比例系数K校.校准的方法可以用法码和杠杆进行校准,也可以用校准器进行校准.本试验台用校准器校准.

2.校准步骤

a.安装校准器;

b.由记录笔画出校准曲线如图

2;

c.测量滑块在最低点和最高点

时筒盖与安装座的距离s,即塞与筒

体的相对位移;

d.随后卸下校准器。

3.实验步骤

a安装减振器;

b绘制示功图(见图3).

图中:

2Z1a——试验台滑块行程;

2zoa—一减振器活塞的相对全行程,即振幅的两倍;

A压一—减扳器压缩行程时,记录笔的最大位移;

A拉一减振器拉伸行程时,记录笔的最大位秸。

五、实验数据整理

1.计算校准比例系数Kjiao

Kjiao=

111ASK?

式中:

K1——校准器刚度464.7kg/cm(设计数据);

S1——活塞与筒体的相对位移;

A1——校准曲线的水平长度,

2.计算阻力系数C

SA

KSnA

KCjiaojiao?

?

?

=?

?

?

=65260260ππkg·s/cm

式中:

n——试验台偏心轮转速,采用65;

Kjiao—校准比例系数;

A--示功图水平长度,等于A拉加A压;

S—勾贝行程,等于2Z0a。

三、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减振器目的及实验原理。

2.根据所得实验数据,计算校准比例系数Kjiao=80.45kg/cm的减振器阻力系数C。

对计算结果进行简要分析。

实验四、车辆制冷与空气调节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关于车辆空调装置现场教学的课程,是与本科课程《车辆制冷与空气调节》相配套的实验教学课程。

通过学习,应使学生加深对正在学习的车辆制冷与空气调节专业理论的理解,使学生掌握车辆制冷和空调装置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组成,并使学生对《车辆制冷与空气调节》这门专业必修课程的内容形成较为深刻的感性认识,为本课程的完整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培养学生在车辆制冷和空调领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生在学完《车辆制冷与空气调节》课程前六章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

1.掌握客车空调装置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组成;

2.掌握客车空调装置制冷机结构特性及相关问题的分析方法;

3.了解客车空调装置现场检修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

4.了解客车空调装置现场性能测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

三.实验内容

本课程共安排4学时,主要内容如下:

1.在学校多媒体教室观看车辆空调单元机组结构组成摄像资料;

(2)

2.去兰州车辆段空调检修车间现场教学:

(2)

2.1.对照车辆空调单元机组实物认识车辆空调单元机组结构组成;

2.2.对照车辆空调单元机组实物理解车辆空调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2.4.对照车辆空调单元机组实物分析各组成零部件的作用原理;

2.5.了解车辆空调单元制冷机性能参数测试主要内容;

2.6.了解车辆空调单元制冷机制冷量测试用的主要设备;

2.7.掌握车辆空调单元制冷机制冷量测量方法;

2.8.根据制冷机制冷量测量数据,分析制冷机的性能状态。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叙述空调单元制冷机组制冷量测量原理;

2.画出制冷机组制冷量测量装置系统组成示意图;

3.叙述空调单元制冷机组制冷量测量数据项目;

4.分析空调单元制冷机组制冷量测量数据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