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国历史常识大全集公务员必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2177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中国历史常识大全集公务员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实用中国历史常识大全集公务员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实用中国历史常识大全集公务员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实用中国历史常识大全集公务员必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实用中国历史常识大全集公务员必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用中国历史常识大全集公务员必备.docx

《实用中国历史常识大全集公务员必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中国历史常识大全集公务员必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用中国历史常识大全集公务员必备.docx

实用中国历史常识大全集公务员必备

实用中国历史常识大全集-公务员必备

1、姓和氏有什么区别?

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为了把各个氏族区分开来,“姓”即应运而生了。

“姓,人所生也”(《说文》),姓字从女从生,表明了出生的血缘关系,清楚地说明同姓的人都是一位女性祖先的子孙,也是母系氏族社会同一血缘关系人群的标记。

这一时期,实行氏族外婚制,同姓之间不能通婚,因而姓还起着“别婚姻”的作用。

我国最早从女而成的原姓十几个,如姚、姜、姬、姒等,它们往往表示某一氏族的居住地或崇拜的图腾。

由于人口不断地繁殖,一个氏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生分解,由姓衍生出它的一系列分支“氏”。

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姓、氏则为父系氏族或部落的标记。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氏以别贵贱”,氏成为贵族男子的专称。

命氏之法主要有:

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卿大夫以所赐的采邑为氏,有的以职官为氏,有的以居住地为氏。

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近亲结婚会产生不良后代,“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因而在贵族女子称谓中则著之以姓,因为“姓”可表明她出生于某个氏族,起到“别婚姻”的重要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姓氏制度也出现混乱,姓氏逐渐混同。

到两汉时,姓已基本确立,与现在通用的姓大体相仿了。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古人改姓之事常有发生。

2、古人是怎样取名的?

随着语言文字和文化观念的发展,中国古代的人取名也越来越复杂,既有“名”又有“字”,有的还有“号”。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故又称“表字”。

“字”是男女成年后才加取的,表明他们开始受到尊重。

一般名、字多由父母长辈所取,其中多表达长辈对子女的期望。

如关羽,字云长,意为“展翅入云”;赵云,字子龙,取“云从龙”之意。

“号”,是人的别称,又叫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以寄托或标榜自己的某种情操和旨趣,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以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共六个“一”取号为“六一居士”,以表示自己鄙视利禄;南宋画家郑思肖在宋亡后自号“所南”,以示心向南方,不忘故宋。

封建社会中的士大夫往往有自己的别号,宋代以后,取别号之风尤盛。

古人对取“名”、“字”比较重视。

有的古人名、字涵义相近或相辅,例如屈原,名平,字原。

(《尔雅.释地》:

“广平曰原。

”)岳飞,字鹏举。

有的古人名、字取自古书上的名句或成语,例如曹操,字孟德,出《荀子》“夫是之谓德操”句。

有的古人名、字互为反义,例如曾点,字皙。

(点,黑也;皙,白也。

)有的古人还有“小字”,即乳名,例如曹操被称为阿瞒,刘禅被称为阿斗,都是乳名。

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

先秦时,常在名、字中加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长幼,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

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示同辈关系。

同样,古人在名、字、号的用法上也很有讲究。

名一般用于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在尊称、下对上称呼时则称字、号,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

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时直呼其名,是一种很不礼貌的做法。

3、古人在交往中,称呼方面应遵循怎样的规矩?

古人一向重视礼仪,因而在日常交往中的自称和相互称呼方面,形成一套较严格的规矩。

一般来说,在相互交谈或书信往来中,凡提到自己的则用谦称或卑称。

在古人的自我谦称中,使用较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鄙人”,即自谦为见识浅陋之人;“不才”、“不佞”,即自谦为无才能之人;“不敏”,即不聪明之自称;“不肖”,即自谦为不贤之人。

此外,一般男子自称“臣”、“仆”,女子自称“妾”、“奴”、“奴家”,年轻者在年长者面前自称“学生”、“晚生”、“后学”,老百姓在官吏面前自称“小人”、“小民”等等,都是常见的自谦之词。

即使是地位尊显的帝王和诸侯也有谦称,一般自称“孤”、“寡”。

只是后来,“孤家寡人”渐渐成为帝王的专门自称。

与此不同的是,古人在相互称呼对方时,往往使用尊称。

古时常用的尊称有:

“父”、“子”、“长者”、“先生”、“公”、“君”、“足下”等等,对象不同,使用的尊称也会有所不同。

“父”,是对年长男子的尊称,如仲尼父、伯禽父;“子”,多用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敬意,如孔子、孟子;也有的在字的前面加“子”,如子产(公孙侨)、子贡(端木赐);“长者”,一般用来对有德行之人的尊称,一些古代名人如伍子胥、信陵君等,都被人称为“长者”。

“先生”,古人对师长、老人、有德行者均称“先生”。

至于“公”、“君”和“足下”,它们运用范围很广泛。

在古代官场中,还有一些专用的尊称,如君称臣作“卿”、“爱卿”,臣称君作“陛下”。

另外,人的字、号,也属尊称,但只能用于特指的个人。

4、什么是避讳?

所谓“避讳”,指的是古人在言谈和书写时要避免君父尊亲的名字,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历史现象。

避讳起源于周朝。

秦汉以后,随着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避讳制度才日趋完备。

避讳在社会上存在“国讳”、“家讳”和“‘圣人’讳”三种。

“国讳”主要是避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有的朝代延伸至避讳皇帝的姓、字、生肖以及陵名等等。

封建帝王出于加强封建统治的需要,要求其统治下的臣民都必须遵守“国讳”,否则,一旦犯讳,就是“大逆不道”,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家讳”指避父祖之名,仅限于亲属内部,体现了封建伦理道德精神。

“‘圣人’讳”多数情况下指避孔子的名讳“丘”。

此外,还存在一种“宪讳”,它是封建官场的下级官员为了巴结讨好上司,主动避长官的名讳。

封建社会避讳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改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改用音近或义同的字来代替。

如苏轼的祖父名序,苏轼将序改作“叙”。

唐祖讳虎,故凡称“虎”的地方均改作“武”或“猛兽”。

“空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口”,或作“某”,或直书“讳”,如唐人撰《隋书》时,因避太宗李世民讳,而改“王世充”为“王充”。

“缺笔法”,即对所避之字的最后一笔不写,如将孔子的名讳“丘”缺笔作“”。

此外,还一种在口语中避正呼的避讳法。

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如讳字属入声,则在口语中不可出现此音,而其他三声仍可照念,但有时也会出现因避一字而四声皆讳的情况。

由于避讳,甚至把别人的名和姓也改了。

汉文帝名恒,春秋时的田恒就被改为田常;汉景帝名启,微子启则被改称微子开;汉武帝名彻,蒯彻则被改称蒯通;刘知几著《史通》,后人因避唐玄宗李隆基讳,竟然刘知几改称刘子玄(子玄是刘知几的字)。

5、什么是年号?

年号是封建帝王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它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

它始于汉代,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纪年称建元元年。

于是,“建元”就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年号。

之后,历代帝王皆用年号纪年,年号一个接续一个,从未间断。

不管是正统王朝,还是偏安王朝,“僭窃”的君主,少数民族政权,农民起义政权,只要一立国号,便要确立年号。

改换年号叫作“改元”,任何一个新君即位,都毫无例外地改元,建立自己的新年号。

但一个帝王究竟可以使用多少年号,并无定制,它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少则一个,多则几个、十几个不等。

从历史上看,元以前,一帝多年号的情况十分普遍,明清两朝则基本上是一帝一年号。

独有明英宗,因其先后两次即帝位,故有“正统”、“天顺”两个年号。

所以,我们今天称呼古代的皇帝,元以前多称其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等,而明清的皇帝则习惯以年号为其称谓,如洪武帝、万历帝、乾隆帝、宣统帝等。

我国古代的年号名称繁杂,但多表达吉祥、太平、国泰民安及皇权的神圣性的意思。

年号的用字,以二字年号居多,也有少数三字、四字的,如王莽时的“始建国”,武则天的“天册万岁”,宋徽宗的“建中靖国”等。

最长的是六个字,如西夏景宗的“天授礼法延祚”,惠宗的“天赐礼盛国庆”。

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余年,究竟出现过多少个帝王年号?

据上海人民出版社印的《中国历史纪年表》(1976年1月第一版),就有历代主要年号五、六百个。

如把重复的计算在内,那就更多了。

6、皇帝有哪些称号?

自从秦始皇首立“皇帝”名号以来,这一称号一直是最高统治者尊贵的称号。

每当开国君主“正位建号”或其后裔承袭帝位时,都要举行隆重的“上尊号”仪式,以表示名正言顺地当上了皇帝。

另外,皇帝也要给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尊奉正式的称号:

“太上皇”、“皇太后”、“太皇太后”,这些也称为尊号。

到了唐朝武则天时,尊号又有了新的含义,在“皇帝”这一称号前再加歌功颂德、神化皇权的美称。

如武则天的尊号为“越古金轮圣神皇帝”。

尊号一般是在皇帝生前就由臣下奉上的。

皇帝死后,其后世子孙和公卿大臣要为他追立两个正式称号:

一是庙号,一是谥号。

庙号是与封建宗法祭祀制度联系在一起的。

帝王死后,其后世子孙要根据他在皇族宗亲中的世系,将他的灵牌奉入祖庙祭祀,并追尊他为某祖或某宗,以确认和显扬他在皇族宗亲中的地位。

他被后嗣子孙所追尊的某祖、某宗,就是他的庙号。

一般来说,开国帝王多称“祖”,之后,承袭帝位的列代皇帝皆称“宗”。

谥号是皇帝死后,大臣们为评价帝王一生的德行和功业而拟定的一种称号,而且还可根据需要不断予以增加。

唐朝以前的皇帝,谥号多为一、二字,简明易称,所以人们习惯于称呼他们的谥号,如汉武帝、汉明帝等。

唐宋以后,由于谥号越拉越长,不便称呼,故后人对唐宋至明清的皇帝,相率改以庙号来称呼了。

帝王的庙号,始于商代,而谥号则始于西周初期。

之后,庙号和谥号为历代所沿袭,直至清朝灭亡。

 

7、谥法是怎样规定谥号的?

在封建社会中,帝王后妃,文武百官以及名儒学者等人死后,其子孙和后人会依据其生前行绩,给予其一个特殊的称号,叫作谥号,而关于给谥的规定就是谥法,谥法是“礼”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于谥法最早的记载是先秦古籍《逸周书》中的《谥法解》:

“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

”可见立谥制度始于西周初年,立谥的对象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有天子、各国诸侯、卿大夫以及他们的王后和夫人,汉朝则规定除帝王,后妃外,生前被封为列侯者,死后才可由朝廷赐谥。

唐朝又规定三品以上职事官才有得谥资格。

这一规定为历代王朝所沿袭,直至清末。

因谥号是根据死者生前的行绩,由后人予以评价的称号,故有褒扬和贬抑之分,大体分三类:

美、平、恶。

美谥是褒的,如:

经天纬地曰文,威强睿德曰武,圣闻周达曰昭,行义悦民曰元,布纲治纪曰平,辟土服远曰桓,温柔好乐曰康,布义行刚曰景,柔质慈民曰惠,圣善闻周曰宣,安民立政曰成,照临四方曰明,聪明睿知曰献,布德执义曰穆;平谥是怜的,如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怀,世国遭忧曰愍;恶谥是贬的,如好内远礼曰炀,杀戮无辜曰历等等。

封建统治阶级十分重视谥法,对各种谥号的涵义都作出明确规定,就是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礼教。

谥法中还有追谥、加谥、改谥、夺谥等名目。

追谥是给死了很久的人赐谥。

加谥,是在原有谥号上加字。

改谥是改变谥号,夺谥则是撤销谥号。

这些多因时局变化所致。

除王朝赐谥外,还有一种私谥。

私谥是宗亲门生亲属为了表示对死者的崇敬和怀念而给予死后谥号的一种行为。

如晋代陶渊明死后,颜延年为他作谏,谥为靖节徵士;宋代张载死后,门人谥为明诚夫子。

它在春秋末年出现,宋代发展到鼎盛时期,民国时仍有残余。

 

8、什么是礼?

在古代,“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就广义说,凡政教刑法、典章制度,都称之为礼;就狭义说,则专指人们的行为规范。

我国古代关于礼仪制度最著名的儒家经典是《周礼》、《仪礼》和《礼记》,它们总称“三礼”,是各种礼制的总和,包含了礼的全部内涵。

其中,《周礼》偏重政治制度;《仪礼》记载古代礼仪制度,包括冠、婚、丧、祭、饮、射、燕、聘、觐礼等的具体仪式;《礼记》则主要是阐明各种典礼的意义和制礼的精神。

礼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

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原始人类认为鬼神祖先是唯一能对人类生活进行干预的力量,因而常常举行祭祀鬼神祖先的仪式。

随着人类对自然和社会各种关系的认识逐渐深入,仪式的范围就越来越广,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从各种神事发展到各种人事。

正如郭沫若所说:

“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对人,更其后扩展而为吉、凶、军、宾、嘉等各种仪制。

”(《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

尽管礼仪三百,复杂万分,但其中心内容和基本原则就是维护封建社会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

每个人只能按着自己的社会地位,遵循相应的礼,绝不允许贱用贵礼,卑用尊礼。

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就是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都有自己特定的行为规范,任何人都在礼的约束下生活。

礼不仅构成了我国传统伦理学的核心,也构成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9、古人是如何规定座次尊卑的?

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座次,因为座次是分别尊卑的重要标志。

《仪礼》、《礼记》都有关于座次尊卑的规定。

如《仪礼·士昏礼》中的夫妻对席礼,夫坐东面西,妻坐西面东,这一座次就表示夫尊妻卑。

在封建官场中,是以官阶大小来分座次的,而座次的尊卑则是通过方向来表示的。

如皇帝聚会群臣,最尊贵的皇帝座位是座北向南的。

因此,古代常把称帝叫作“南面”,而把称臣叫作“北面”。

大臣们一般面向北而坐,按官位高低以东往西排列。

这样,官位高的居右,官位低的居左,这也是古代“右为上”的道理。

我国古代贵族的房屋一般都是堂室结构的,它座北朝南,前堂后室。

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以“南向为尊”;而在室内,则以“东向为尊”。

这是因为室一般是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故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座西面东,其次是座北面南,再次是座南面北,最后是座东面西。

由于大量的日常活动一般皆在室内进行,因此,这种室内的礼节性位次尊卑影响也就更为广泛。

诚然,以上所说的只是位次尊卑最一般的形式。

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时代的变迁,位次尊卑也会有种种变化。

如明人余继登的《典故纪闻》卷一所载:

“至吴元年十月,太祖始令百官礼仪俱尚左,改右相国为左相国,余官如之。

10、什么是跪拜礼?

古时候,在正式社交场合,人们必须严格遵守跪拜礼,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

所谓跪,即两膝着地,腰杆挺直;跪而以手碰地即为拜。

《说文》曰:

“跪,拜也,从足危声。

”说明了跪后必然拜,跪拜密不可分的关系。

跪拜礼有所谓“九拜”之称:

一曰“稽首”,即拜头至地;二曰“顿首”,即拜头叩地;三曰“空首”,即拜头至手;四曰“振动”,即两手相击而拜;五曰“吉拜”,即拜而后以额抵地;六曰“凶拜”,即以额抵地后而拜;七曰“奇拜”,即屈膝后空首拜;八曰“褒拜”,即拜而再拜;九曰“肃拜”,即作揖、鞠躬。

其中,稽首、顿首和空首这三拜是所谓“正拜”,为跪拜礼的基本类型,其它种类都是从“正拜”中衍化出去的。

在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要求人们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施行不同的跪拜礼。

跪拜礼中,“稽首”为“拜中最重”,用于十分正式、庄重的场合,如拜天、拜神、拜祖先、臣拜君、子拜父、学生拜师等等。

“顿首”是平辈之间的礼节。

“空首拜”是位尊者对于位卑者稽首拜的答拜礼。

“吉拜”和“凶拜”礼行于各种祠祭及丧葬礼中。

“奇拜”是军队中所行特殊的跪拜礼。

“褒拜”是宫廷礼仪。

以上诸拜主要是男子所行的礼仪。

由于女子在封建社会地位低下,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她们是没有资格行跪拜礼的。

所以说,封建制度是跪拜礼的根源,而跪拜礼又是封建制度的表现,两者互相依靠,不可或缺。

 

11、我国古代的宇宙理论有哪些?

从远古时代起,我国古代的先民们就对宇宙结构、天地关系等问题作出种种推测,很早就有了天圆地方、天高地卑的盖天说。

战国时期,随着天文观测材料的积累,人们对天圆地方提出了质疑,出现了第二次盖天说。

它认为,天是半圆形的,地是拱形的,日月星辰附着天而平转,不能转到地的下面等。

这一学说一直到西汉时还很流行。

汉代,人们对宇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出现了浑天说和宣夜说,它们和盖天说一起被称为“论天三家”。

浑天说是一种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理论。

它认为,天形浑圆如鸡蛋壳,地居天内似蛋黄,天地乘气而立,载水而行,比较近似地说明了天体的运行。

宣夜说则阐述了“天无形质”的思想,认为天是没有形质的,七曜星辰均浮空,依靠气的作用而运动。

它打破了其他宇宙论中认为存在一个有形质的天球的思想,在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三家宇宙理论,它们是断天论、穹天论和安天论。

断天论是由孙吴太常姚信所创。

他认为,天之体类人,南低北高。

冬至太阳离人远,所以变冷,夏至太阳离人近,所以天热。

穹天论是晋虞耸提出,其理论不出盖、浑两家所论。

而安天论则是由晋虞喜据宣夜说而创。

认为天高地深皆无穷,星辰运行,犹江海之有潮汐。

一直到西方现代天文学说传入以前,我国在宇宙理论上再没有大的突破。

 

12、我国古代有哪些主要的历法,情况如何?

我国古代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历。

阳历主要以太阳运动为依据,以一个回归年,即太阳从春分点运行到下一年的春分点为一年。

阴历则主要以月亮运动为依据,以一个朔望月,即以月亮从合朔(月亮位于地球和太阳的正中间)到下一次合朔为一个月。

十二个朔望月共有354天,比一个回归年还少11.2天。

我国古代,以回归年为一年,朔望月为一月,其日子的相差数隔若干年添加一个闰月来弥补。

阳历的年与阴历的月相结合,叫做阴阳历。

古代的历法,主需安排好年、月、日的配合,须正确地定出冬至的时刻,使每月的初一是朔日,安排闰月用以调整各个回归年中相差的日子,安排好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还要预报日、月食的来临,等等。

大致从商代就开始,我国就已实行阴阳历了。

从春秋战国到清代,我国历代行用过的历法,共有66种。

其中,较著名的有十余种。

战国时出现的“四分历法”是我国最早的历法。

它以3651/4日为一回归年,每四年需要增加一日为366天。

汉代由落下闳、邓平等人创制的太初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

它首次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以冬至所至之月为十一月,以正月为岁首,规定以没有中气的月作为闰月的置闰原则(二十四节气,从冬至起每隔一气的十二气叫中气,其余十二气叫节气。

由于两气所含的日子,多于一个朔望月的日子,所以会发生没有中气的月份),并推算出日、月食的周期,是中国历法史上的第一次大改革。

大明历是南北朝的祖冲之创制的。

他在制历时首先引进“岁差”概念,测得太阳在冬至那天的准确位置在斗15度,这是中国古代历法的第二次大改革。

到了隋朝,刘焯撰进皇极历,在历法中首次考虑太阳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创立三次差内插法来计算日月视运动速度,还改革了节气的计算方法,这是中国古代历法的第三次大改革。

授时历是古历中最优良的方法,它是由元代的郭守敬、王恂等人编制的,它正式废除上元积年,截取近世任意一年为历元,所定数据全凭实测,数据同用现代方法计算所得大都相差无几,这是中国历法史上的第四次大革命,明代的“大统历”实际上就是授时历,把两种历法看成一种,即为中国历史上施行最久的历法,历时364年。

我国古代的历法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值得我们科学地加以总结的珍贵历史遗产。

13、我国古代是怎样记时的?

我国古代记时的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逐渐有了笼统模糊的时刻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依据最常见的天象(如“日上三竿”)、行事(如吃午饭时称为“晌”)、物候(如“鸡叫三遍”)等来标志时间。

由于当时的天文学和数学不发达,所以这种记时法只能是概略地标志某一时段,而不能对一天之内的小时段作定量分析。

这种运用模糊的时刻概念记时的方法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得到了极广泛的运用。

在殷商时代,人们把一昼夜分为“日”、“夕”两个大时段,分别指白天有太阳的时候、夜晚有月亮的时候。

此外,还有许多表时刻的专名,如表示天刚亮的“明”、“朝”;表示中午的称“中日”;表示太阳落山天色昏暗时的专名称“昏”、“暮”等等,秦至两汉时期,人们对于时刻的确定和记录,在殷商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在增加了不少新的记时专名,并且能对一昼夜间的时刻加以整体划分。

至东汉时,民间分每日为十二个时辰,即: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时指夜十一时到次晨一时,丑时指凌晨一时至三时……午时指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余此类推。

宋以后,又把每个时辰平分成“初”、“正”两部分,即分十二辰为二十四辰,称为“小时”(见下表)。

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漏刻、圭表、香篆、辊弹等计时器的发明,使记时进入了计量化的新阶段。

东汉时,人们利用计时器把一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刻”开始成为计时单位,这是记时法的大变革。

百刻制确立后实施了相当长的时期。

直到明末提出了96刻制的改革,至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并沿续到今天,在96刻制里,每个小时就是四刻,这也就是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的“小时”和“刻”。

 

23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4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14、我国古代是怎样用数字记数的?

远古时代的先民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逐渐有了事物数量的概念,起初略知“一”“二”,后来,知道的数目日益增多,随着识数的增多,在对具体事物个数抽象的基础上产生了数,有了记数的符号。

甲骨文中已有了“一二三”这些符号来表示一到十。

以后经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等文字形体的演变,遂成为一、二、三、四……等记数符号。

另外,从甲骨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记数法已遵循十进制。

对十、百、千、万等数,除以专门的文字表示这些倍数外,还用合文来书写,如50即用“”与“1”合记作“”,这种文字记数法含有明显的位值制,与现代位值制记数法基本一致。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对这种记数法予以很高的评价,他说:

“总的说来,商代的数字系统是比古巴比伦和古埃及同一时代的字体更为先进,更为科学的”。

从万至亿的数,有四种不同的记数法:

“一,以十万为亿,二,以百万为亿,三,以千万为亿,四,以万万为亿。

”(宋释法云《翻译名义集》)很早以前,我国在记数中就以囗代表零位和空位。

后来因为书写的方便囗就变成0了,0在我国记数法中的使用约始于南宋。

现在,数学上通用的阿拉伯数码字约在公元十三世纪由伊斯兰教徒传入我国,但当时我国对数码并未采用。

明清之际,随着西方历算知识的传入,基本与近代相同的阿拉伯数码字体再次传入我国,人们在记数中逐渐使用它们,称为“洋字”、“洋文码子”或“码子”,直到近代才在实际运算中基本以它取代了传统的算码和中国数字。

15、何谓“算经十书”?

我国古代在数学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数学家,留下了不少数学典籍。

其中,《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五曹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和《缀术》等十部书是汉至唐一千多年间的最重要的数学著作。

唐初著名学者李淳风奉诏为这十部数学著作作注,书成后成为唐朝国子监算学馆学生必读的教科书,因而有《算经十书》之称。

《周髀算经》原名《周髀》,是一部阐明盖天说和四分历法的古天文著作。

由于天文历法要应用数学计算,因此书中有许多数学内容,如分数的乘除法、公分母的求法、勾股定理等。

《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一世纪下半叶,它是世界著名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一共收集了246个数学问题和解法,并按问题的性质分为九章。

《海岛算经》是三国刘徽撰写的一部关于测量数学的著作。

主要讲述利用标杆测量目的物的高和远的计算方法。

《孙子算经》成书于公元400年前后,它分为上中下三卷,主要叙述筹算方面的内容。

《夏侯阳算经》是唐代韩延撰写的一部实用算术书,书共三卷,概括地叙述了乘除法则、分数法则。

《张丘建算经》是北魏数学家张上建所撰写。

该书是对《九章算术》的一些问题提出新的解法。

《五曹算经》、《五经算术》都是北周著名学者甄鸾撰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