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重点难点业主关注问题合理化建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19948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重点难点业主关注问题合理化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施工重点难点业主关注问题合理化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施工重点难点业主关注问题合理化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施工重点难点业主关注问题合理化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施工重点难点业主关注问题合理化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重点难点业主关注问题合理化建议.docx

《施工重点难点业主关注问题合理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重点难点业主关注问题合理化建议.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重点难点业主关注问题合理化建议.docx

施工重点难点业主关注问题合理化建议

施工重点、难点、业主关注问题、合理化建议

一、施工重点/难点

结合本工程设计及现场实际考察情况,本合同段重点(关键)和难点在于如何尽快投入施工生产并确保隧道施工的工期及安全质量,主要集中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的防坍塌措施和涌水的处置。

(一)隧道开挖过程中的防坍塌措施

黄石隧道Ⅳ、Ⅴ类围岩较多,隧道洞身段(K0+640)还穿越断层,岩石较破碎、岩石软、碎裂,开挖后,围岩稳定性极差,很容易产生塌方,因此防止坍塌是确保隧道施工顺利进行及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为此结合隧道的特点及其地质情况,拟采用以下主要的防坍措施:

1、采用超前地质预报

通过地质超前预报合理选择调整爆破参数和开挖进尺。

2、制定和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

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在不同地质条件下选用合理施工方法是防坍的重要手段。

在制定和选择施工方法时我们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在软弱围岩中的施工方法稳妥可靠,遵循“管注浆超前、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早成环、二衬紧跟”的原则。

在保证不坍的原则下再考虑加快施工进度。

(2)选定初期支护参数贯彻“宁强勿弱”的思想,由于对岩体工程性质的认识很难恰如其分,对于介于两级围岩之间的按偏低的围岩级别进行初期支护。

(3)正确选用Ⅳ类围岩的施工方法。

Ⅳ类围岩介于稳定的Ⅴ类围岩和不稳定的Ⅲ类围岩之间,既无Ⅲ类围岩的自稳能力,又无Ⅴ类围岩设计初期支护中完善的防坍措施。

因此,Ⅳ类围岩如施工方法或支护不当很容易坍塌。

施工时根据围岩实际情况改进施工方法。

3、采用新奥法原理指导施工

(1)采用控制爆破,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充分利用围岩自身的承载力。

(2)尽快进行初期支护,初期支护承受主要荷载。

(3)开挖后自稳能力差的地段采用超前支护或超前加固。

(4)尽快封闭成环。

(5)用监控量测指导施工。

(6)对变形超限的初期支护要及时进行加固。

(7)初期支护变形稳定后立即进行二次衬砌,软弱围岩地段二次衬砌适度紧跟。

4、保证初期支护质量

(1)提高开挖质量是保证支护质量的关键,凡爆破成形不良地段均考虑超前支护;

(2)确保喷混凝土与围岩密贴,并保证喷混凝土强度。

钢支撑后部不允许有空洞,不许填片石和木料,喷混凝土将钢支撑封闭。

(3)钢支撑间距符合设计,安装位置正确,保证接头处的等强连接,钢支撑底角采用锁脚锚杆加固。

(4)锚杆孔的长度、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5、进出口浅埋段防坍措施

(1)洞口土石方开挖前首先施作截水沟,防止地表水冲刷。

(2)分段分层进行洞口土石方开挖,每开挖一层及时按设计进行边仰坡的支护。

(3)进洞前首先施作Φ22超前药卷锚杆,加固洞口松软地层。

(4)进洞采用上下环向预留核心土台阶法施工,上台阶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以减少开挖时间,尽早进行初期支护。

(5)采用格栅钢架、超前小导管、锚杆网喷混凝土联合支护手段,以加强初期支护。

(6)加强量测工作,及时反馈指导施工。

6、岩体破碎带施工

(1)隧道开挖过程中严格执行超前地质预报制度,准确判断前方围岩类别和破碎带位置。

(2)根据破碎带具体状况,制定详细的开挖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

(3)加强超前支护及注浆加固,必要时采用特殊施工工艺。

(4)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及时按照规范进行收敛、沉降检测,必要时加强检测密度,如果发现沉降收敛超限,立即采取加强措施。

(二)涌水地段处置措施

1、主要安全防范措施

从“查、测、探、放、堵”五个方面拟定预测及应对预案。

(1)查

①根据地质资料,掌握各分层的含水性和透水性;

②裂隙和断层位置、破碎带位置、含水情况和导水性能;

③老窑、古井和的分布范围、深度和积水情况;

④围岩破坏及地表塌陷情况,观测岩层塌落带、断裂带、沉降带、弯曲带的高度及其对涌水的影响;

(2)测

①收集当地气象、降水量和河流、水文地质资料,查明地表水的分布;

②查明井水的来源;

③、观测涌水量及其变化规律;

(3)探

①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防水原则;

②下列情况必须探水前进:

a、接近可能积水的部位;

b、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

c、接近可能与水井、泉水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

d、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

e、接近其它可能出水地区时;

③探水作业参数

A、探水的起点:

a、当采空区、溶洞、废弃硐室等积水区的位置准确,在隧洞中不得小于20米;

b、对积水区有图纸,但不能确定积水区边界时,其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米;

c、遇断层或陷落柱时,最小距离不得低于20米;

B、钻孔深度与超前距离

采用过探过掘时,探水钻孔的孔底位置必须始终保持超前掘进工作面一定距离;

C、探放水钻孔直径<75㎜;

D、探水钻孔数目,不少于3个,一般布置为扇形;

④探放水的安全措施

a、加强钻场的巷道支护;

b、配备与探放水量相适应的排水设备;

c、在打眼地点或附近设专用电话;

d、测量和探放水人员必须亲临现场指挥;

e、钻孔内水压较大时,应采用反压和主喷装置的方法钻进;

f、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钻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常情况时,必须停止钻http:

//www.mkaq.org进,但不得拨出钻杆,现场负责人立即向地面指挥人员报告,并派人观测水情,如发现情况紧急时,必须撤出所有受威胁地区的人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放

根据地质勘测报告,放水容易造成塌方,在一般情况下不采取放水。

在必要的情况下采取。

①疏放水方法

a、直接放水法:

适用于水量不大时;

b、先堵后放:

先堵积水点,然后排放积水;

c、先放后堵:

水源补给量不大;

d、地面疏放

e、利用钻孔疏放

②疏放水注意事项

探到水源后,水量不大时,一般可用探水钻孔放水;在水量很大时,需要打钻孔,直径为50~70㎜

a、钻孔放水前,必须估计水量,控制放水量;

b、钻孔放水量,必须设专人测定水压、水量等情况;

c、在放水设计中,应规定好人员撤退路线;

(5)堵

根据地质勘测报告,隧道透水主要采取以堵为主的施工方案,可采用超前探水、超前帷幕灌浆,超前堵水。

一般在下列情况下应采用注浆堵水:

当涌水水源本身水量不大,但与其它水源有密切联系,单纯用排水方法不可能或不经济时;

当隧道必须穿过含水层或充水断层,如果不堵住水源使掘进无法进行时;

当隧道严重淋水时;

2、施工安全措施

受到断层破碎带的影响,岩体不完整,自稳性差,可能有涌水现象,为确保安全、高质量的通过不良地质地段,结合设计文件及以往经验制定主要施工安全措施。

(1)加强地质预报

利用超前地质探孔的施作,能直观、有效探明前方水文地质情况,判断是否由发生涌水的可能性,并排除部分地下水,减少水量,降低水压;并请有资质单位进行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以便进行综合分析。

(2)预放水施工

根据超前钻孔预报情况,如果有涌水的可能,在涌水段以前10~20米处进行超前预放水。

放水孔采用潜孔钻机打孔,根据预探含水情况布设放水孔数量及位置。

(3)预先增加排水设备

为确保施工安全,出口在隧道内提前开挖集水坑,以利于涌水收集,同时配备2台的污水泵提前安装在集水坑上,输水管道接至沉甸池,另外出口增设移动泵站和备用水泵,正常情况下,掌子面利用电动潜水泵排水、有特大涌水、突水时,将移动泵站及备用水泵移至掌子面排水,各级泵站的水泵全部启动。

进口隧道内提前施工好排水沟与地面涵洞相联通,并随时确保水沟畅通。

3、防排水措施

对地下水要“防、排、截、堵”结合,形成畅通的排水通道,原则上采用超前钻探、单层超前大管棚和周壁小导管双液注浆堵水(掌子面不注浆),在初期支护中钻孔引水设置多层Ω型排水半管,将水引入纵向排水管、横向排水管,出口流入积水坑集中排出洞外,进口通过排水沟排出洞外。

二、业主关注的问题

(一)关注的施工措施和保障

1、如何解决山体隧道中突水、突泥问题

(1)总体原则

坚持“早预报、先治水、强支护、快封闭,早衬砌”的施工原则组织施工。

施工前严格执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通过超前地质预报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岩溶或断层破碎带延伸、规模、方向与类型。

对可能存在突泥涌水地段采取全断面超前预注浆结合局部注浆方法,经注浆止水效果达到要求后,方可组织开挖施工。

注浆结束后,进行注浆效果检查。

当地层含水量不大时,浆液填充率须达到70%以上,地层富含水丰富时,浆液填充率须达到80%以上。

按总注浆孔的5~10%设置检查孔,检查孔的布设应在均布的原则下,结合注浆资料的分析做重点检查。

检查孔应无涌泥、涌砂,不塌孔,渗水量应小于0.2L/min·m。

不取芯钻孔时,应记录钻进速度、钻进压力、排渣成份等,进行认真分析。

注浆效果达到要求后,方可组织开挖施工。

为防止突泥涌水对人员及设备造成危害,隧道施工时,通过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手段探明前方地质条件,以便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避免施工突发灾害的发生。

遇溶隙、裂隙水可以以堵为主;遇到暗河或管道流,必须以疏、排为主。

(2)工艺流程

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支护——短开挖——强支护——仰拱砼——拱墙二衬。

(3)突泥涌水探测

施工时加强超前地质预报,把超前地质预报纳入施工工序管理,建立完善的超前地质预报系统,采用先进可靠的预报方法(TSP203地震波法、红外线探水仪、水平声波反射法、地质雷达和超前钻孔等),采取长短结合、相互验证的综合预报手段,根据预报成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制订施工方案。

(4)施工方法

隧道进、出口成立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小组,小组需配备1名专职地质工程师及1名隧道工程师和1名测量专业技术人员,专门负责该项工作。

每个开挖工班必须配一名工程师跟班。

随时掌握掌子面地质情况,并指导督促措施、技术标准、技术交底的落实,确保按操作规程标准化作业。

施工到设计突泥涌水段前,开挖班打炮眼时,必须用风钻打一长炮眼,长度比一般炮眼长3米,目的用于探测前方是否有涌水流出。

若无涌水流出,则按正常施工方法进行。

若探明前方有突泥涌水,则对掌子面进行帷幕注浆。

帷幕注浆结束后,进行弱爆破短开挖,开挖一榀钢架距离及时立钢架锚喷支护。

开挖支护够12延米后,及时施作仰拱砼。

开挖支护够24延米后,仰拱砼施作12延米后,及时施作拱墙二衬。

按此方法反复循环施工,直至渡过突泥涌水段。

2、如何解决小断面隧道排渣难问题

鉴于黄石隧道断面较小(2.7m×2.7m)的特点,我公司将采用扒渣车配合有轨电瓶车出渣,电瓶车将弃渣运至洞口后,用装载机装渣,自卸车运输,运至弃渣场。

3、如何解决长距离隧道的排风、排水等安全问题。

(1)双头掘进,缩短距离

黄石隧道长822m,为解决长距离的排风、排水等安全问题,我公司采取双头掘进的方式,缩短了排风、排水的距离。

(2)通风设计以管道压入式为主,并采用大直径风筒,并且通风管理工作必须跟上,保证整个系统发生作用。

(3)黄石隧道为人字形坡,采用双头掘进,施工排水方案采用自然排水,在隧道两侧挖排水沟。

同时在掌子面设集水坑,用泥浆泵将掌子面的水抽入已施工完毕的水沟中。

控制施工进度,尽量不采取下坡施工,如果必须下坡施工,施工排水方案采用潜水泵抽水,在靠近掌子面的地段设置积水坑,及时抽出洞内积水。

在隧道洞口外设置污水处理、沉淀池,施工废水经污水处理达到有关标准后方可排放,以保证环境不被污染。

4、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特殊地质变化的风险识别与应对措施

对地质条件与设计变化较大、可能产生地质灾害或影响隧道施工安全的地段(断层、岩溶富水地段,煤层瓦斯段等)所做的地质超前预报,要及时将专题预报成果提交项目部、公司、勘察设计及监理单位,以便及时进行动态设计;情况紧急时,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1)必须将变形监控量测纳入施工工序,配备监控量测专业人员。

(2)制定详细的监控量测方案,地质条件变化时调整实施方案。

方案及其调整均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3)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布点量测,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4)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将每次量测数据及其分析结果在当天传送监理和设计单位,如变形异常,设计单位及时验证后调整设计参数,办理设计变更。

5、如何确保爆破作业不超挖或欠挖

(1)超欠挖原因分析

根据研究和调查的结果,影响超欠挖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钻孔精度;

爆破技术;

施工组织管理;

测量划线;

地质条件变化;

其它

(2)解决方法与途径

改变“宁超勿欠”的传统观念;

改变“宁超勿欠”的传统观点,树立“少欠少超”的观点。

提高钻孔技术水平;

进一步解决好爆破技术参数;

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和组织。

测量放线

对控制超欠挖而言,主要是开挖轮廓线(或周边孔线)的精度要控制好。

为此,首先要保证中线和标高的准确。

其次是要通过正确的方法来保证轮廓线位置的准确。

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是客观条件,它是确定爆破参数的基本依据。

目前,爆破设计主要是经验、类比或现场实验设计、因而地质条件的影响就主要表现在随掘进而不断变化上。

其中主要是围岩节理裂隙的变化。

在现场施工中,应根据情况调整钻孔方位和角度,或适当调整周边孔的参数。

为此可采取如下措施:

在施工中,紧跟开挖面进行调整观测描述;并对围岩的节理裂隙状态进行预测;据此调整爆破参数和施工方法或采取局部内移炮眼、局部空孔不装药、加密炮眼、局部调整起爆顺序等辅助措施。

6、雷管、炸药的存放措施以及使用手续的办理

火工品系指炸药、雷管、导火索、导爆索、非电导爆系统、起爆药、爆破剂等爆破器材以及公安机关认为需要管理的其他爆炸物品。

(1)管理要求

火工品安全管理工作贯彻“从严管理,依法监督,方便生产,保障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为了加强火工品安全管理,我项目部必须成立火工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领导小组组长。

使用火工品的施工单位,分管安全副经理对火工品的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主管物资管理部门领导负责火工品的购买、运输、储存过程安全,主管爆破作业领导负责火工品使用过程安全。

火工品购买、运输、储存、使用管理部门,必须依照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本办法规定,详细制定各岗位的安全责任,培训、教育职工严格遵守和执行有关规程,并设立专门机构或专人进行监督检查。

使用火工品的作业队,必须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所在地公安机关对标段内火工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2)火工品器材储存

施工现场的火工品必须储存在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并验收合格的专门(正式或临建)仓库,由取得合格证的保管、看守员昼夜保管、守护。

严禁随意存放火工品器材;严禁非法设立火工品器材临时存放点。

因工作需要设立的,我部应将存放地点、存放时间、存放数量、安全措施、主管负责人等书面报所在地公安机关审批,合格后备案实施。

临时存放时,存放数量不得超过当日使用量。

我部建立严格的火工品出入库审批、检查、登记等工作制度。

火工品收存、发放,应严格按照制度登记、签字,库房管理做到帐目清楚,手续齐备,帐物相符。

火工品要按其性质分类专库存放,库存量必须与公安机关批准的容量相符,严禁混存和超量储存。

火工品在库房内堆放时,应设置明显的标牌。

堆放时,堆垛高度要防止倒塌,其中硝铵炸药垛高不应超过1.8米;胶质炸药不应超过1.5米;堆垛之间留有通道,通道宽度不应小于0.6米,堆垛边缘距离库墙不小于0.2米,底部应垫高0.2-0.3米。

置放雷管时,必须铺设胶质皮垫,码放整齐,不准超量。

储存火工品的库房,库内禁止存放其他物品,并确保通风良好,相对湿度控制在45%-70%范围内,温度控制在15-30℃范围内。

(3)火工品器材管理

负责管理和使用火工品的部门,必须建立验收、领发、退库、检查、看守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火工品在管理过程中不发生被盗、被抢、丢失、失火、滥发、误发、错发等问题。

储存和加工火工品的仓库、车间,应相应制定安全管理、治安防范措施及发生爆炸、火灾、水灾、盗窃及意外性自然灾害事故等事件的处置预案。

我部将选派火工品仓库保管员和看守员时,应挑选政治可靠、责任心强并经公安机关培训,取得合格证的正式职工担任。

每个火工品仓库,我部需派3名以上的看守员担负守库任务并配备必要的自卫防护器械,保证24小时有人值班和巡守。

火工品库房应当安装报警器或采取养犬等技防、物防措施,配备必要的通讯联络工具并确保其状态良好。

每天作业后剩余的火工品,施工现场必须于当日清点登记,退回原库,严禁带回工棚、宿舍或随意存放,严禁私藏、私用、赠送他人。

对于变质和过期失效的火工品,作业队不准随意丢弃或掩埋,应在认真清点登记后,由分管部门提出报废申请,连同报废清单、实施方案等资料经单位主管领导审核后,报当地公安机关批准,经当地公安机关备案后方可实施。

销毁时,应在批准地点进行,并有安全部门和公安等有关部门人员在场监督,作好现场销毁记录。

积压的火工品,严禁单位或个人擅自转让、倒卖、私存、以物易物。

严禁擅自向外单位提供或代为保管火工品;严禁将火工品承包给使用的民工队保管、使用。

工程项目在爆破作业结束后,主管部门应及时做好清库和撤库工作。

撤库后,保管员须将原始台帐资料移交所在地公安机关存档。

(4)火工品器材使用

我部使用火工品在向所在地县以上公安机关申请领取“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后,方可使用。

并建立出库炸药与施工现场使用的详细记录,具体细化到每个工点及里程。

我部将根据工程情况和爆破施工需要,合理配备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取得“爆破人员安全作业证”后持证上岗的爆破工,严禁无证人员从事爆破作业。

我部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爆破作业人员进行检查考核,发现不合格人员,应立即停止其作业,收回爆破作业证。

当爆破作业人员工作变动和工程竣工后,应及时收回“爆破人员安全作业证”。

使用火工品时,施工作业班组应根据施工进度提出当日使用的申请计划,在物资部门审核后,开具发料单,经现场负责人或公安人员签字后,由指定的领料员到库房领取。

库房发料后,要填写“爆炸物品每日消耗登记表”,并由领取人员签字。

爆破工领取爆破器材时,应根据当班作业量提出申请,经批准后由2人以上共同领取。

性能相抵触的火工品,不得同时领取。

爆破作业必须由专人统一指挥,划定安全区,布设警戒岗哨,设置警标。

爆破前应发预警信号,待危险区内人员撤离后再发爆破信号。

爆破作业中出现哑炮时,应当按照既定方案进行处置,不准擅自草率处理。

爆破作业结束后,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解除警戒。

进行大型爆破作业或在城镇、居民区、风景区、建筑设施附近进行控制爆破作业时,我部应将爆破作业方案及安全措施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并经当地公安机关批准后,方可实施。

对当日未使用完的剩余爆炸物品,爆破工应认真清点后及时退库并登记造册,严禁私存、截留、藏匿、出售转让、私用、倒卖和以物易物。

7、如何控制隧道塌方、冒顶及漏水现象,如何处理掘进与二次衬砌的关系

(1)塌方及冒顶事故防治

质量问题及现象

1)出现大量超挖,增大出渣量和填塞量。

2)造成人身伤亡,机械设备损坏事故。

3)影响工期,增大投资。

原因分析

1)隧道开挖中,围岩性质及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岩质由硬变软,或出现断层、破碎带、梯形软弱带等不良地质情况而未及时改变开挖方法、支护方式。

2)未严格按钻爆设计要求钻孔、装物;孔间距不符合要求或过量装药,爆破后使岩壁围岩过于破碎、裂缝深大而坍落,或爆破震动过大,造成局部围岩失稳而塌方、冒顶。

3)水害:

因出现大面积淋水或涌水。

4)组织管理不善、工序衔接不当,支护不及时,采用支护方式不妥,衬砌未及时跟进。

5)忽视对开挖面和未衬砌、未支护段围岩变化情况的监测检查。

6)隧道通过沟谷凹地等覆盖层过薄地带或通过沿溪傍山偏压浅埋地段。

7)洞口围岩节理发育、严重破碎,或因不利岩层走向而产生沿岩层面滑塌。

预防措施

1)隧道开挖中,如发现围岩性质、地质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对所用的掘进方法、支护方式作相应调整,以适应新的围岩条件,确保安全施工。

2)施工操作人员应严格按钻爆设计要求钻孔、装药、爆破,严禁超量装药,爆破员必须经培训合格方可上岗,避免人为因素造成塌方冒顶。

3)对于出现突发性大面积淋水或涌水,应根据水量大小、补给方式、变化规律及水质成分等情况,正确采用诸如“超前钻孔或辅助坑道排水”、“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止水”、“井点降水及深井降水”等辅助施工方法,排除淋水、涌水对掘进施工的干扰和影响,消除坍方、冒顶隐患,确保围岩稳定及施工安全。

4)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各工序应有序跟进,相互衔接。

5)加强对开挖面、未支护及未衬砌断面围岩情况的监测和检查,如有塌方,冒顶症兆要及时做强支护处理。

对已支护地段亦要经常检查,有无异常变形或破坏,锚杆是否松动,喷砼层是否开裂、掉落等,一经发现应立即补救,采取适当方式加固处理。

还要防止在施工过程中机械对支护的碰撞破坏。

6)当隧道掘进通过沟谷凹地等覆盖层过薄地带或通过沿溪傍山偏压浅埋地段时,因围岩自身成拱能力差,缺乏足够稳定性,施工时应特别谨慎、应采取先支护、后开挖、快封闭、勤量测的施工方式,再根据不同地质条件,辅之以必要加固措施,稳定开挖面,确保施工安全。

7)如发现洞,围岩节理发育、严重破碎,或因不利岩层走向,有可能产生滑塌,则应对开挖线以外围岩顺洞向打设锚杆并注浆加固处理。

为确保洞口安全还应进行管棚钢架支护,以防洞口坍塌,影响掘进。

(2)掘进与二次衬砌的关系

施工图纸设计规定:

根据测量资料可得位移—时间曲线、位移速度—时间曲线、位移—距开挖面距离曲线、并对测量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位移—时间曲线,当水平收敛位移速度为0.1—0.2mm/天时,拱顶位移速度为0.1mm/天时,一般认为围岩已经稳定,可以是做二次衬砌。

招标文件规定:

对于围岩差地段需采取二次衬砌(具体见设计要求),为防止塌方、冒顶、收敛等,在初期支护完成后紧跟二次衬砌,禁止出现未进行二次衬砌而不断进行隧道掘进施工。

8、施工区域内的固有建(构)筑物、道路及其它设施的保护措施

本技术投标书中第六部分的“工程施工HSE管理方案”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中对施工区域内的固有建(构)筑物、道路及其它设施的保护措施有详细介绍,此不赘述!

9、工程完工后,施工区域内(弃渣场地、占用的道路、通道、场所、临时设施及其它)的地面清理(包括需要清除的临时设施、废弃物料、垃圾、机具,等等)和地貌恢复措施和保证。

(1)拆除临时设施等,清除所有垃圾,将环境恢复如初。

(2)对占用的道路进行维修,保证路面畅通,平整不积水。

(3)隧道施工产生的废弃物如混凝土块、临时支撑石块、大块片石、废弃的设备及材料等不得随意弃置,应采用自卸车装运至弃碴场,大块件废弃物应采用挖掘机进行掩埋。

(4)弃土工程完成后,对弃碴场顶面进行平整,覆盖50cm三类土,保持坡面平、顺、直,并及时采取撒播草籽恢复绿化。

10、工期保证措施和工期风险控制方案。

(1)工期保证措施

为确保工程按期完工,通过计划控制、合同控制、现场控制、施工调度控制和征地协调措施等五项控制和管理措施在施工全过程中的应用保证施工工期。

依靠科技进步,采用新技术,关键工序采用施工效率高的机械设备,对影响施工进度的技术难题,开展QC小组活动,组织攻关,充分听取各方面的合理化建议提高施工进度;根据施工总进度的要求,分别编制年、季、月、旬施工生产计划,实施中对照检查,找差距,找原因,完善管理,促进施工。

计划控制

1)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项目执行计划》,实行动态控制,采用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合同管理措施加以规范和约束,确保施工进度可控。

2)进度计划的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