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第二单元.docx
《七下历史第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历史第二单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下历史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经济中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复习课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进一步了解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及战争与议和;熟练掌握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表现;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
能够简要复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科技文化方面,熟悉“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明确《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
以宋词、元曲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了解宋元时期书法、绘画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巩固本单元的知识点。
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归纳能力;提高析读图表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时空概念;提高辩证分析历史现象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的复习,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展示本单元历史时间表、历史地图、知识示意图、重要人物像,引导学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启发学生回顾宋元历史内容,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从总体上把握本单元的重要事件、现象、人物及发展线索。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组织丰富多彩的讨论、探究、情景再现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知识的迁移和拓展中,理清宋元时期历史发展的线索,联系现实生活,比较宋代社会生活与今天的异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复习,一方面正确认识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区的开发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另一方面,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从岳飞、文天祥等人物身上学习、借鉴爱国主义精神。
【学情分析】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但是,他们比较擅长形象思维而分析、理解能力稍差。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古代史知识,可是不善于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因此,应该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一些图片资料,用图示法揭示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交流探究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复习重点】 1.辽、西夏与北宋的关系,金与南宋的关系。
引导学生析读本阶段历史年表、示意图、表格,理清历史发展线索。
2.南方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通过讨论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通过列表,了解宋朝经济发展状况。
3.叙述宋代社会生活概貌,结合《清明上河图》,借助想象的翅膀,走进宋代,了解宋代社会生活,并与今天的生活加以比较,认识古今社会的异同。
4.“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
通过补充资料,联系目前的行政区划以及回族的发展状况复习这一内容。
5.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联系伟人对“四大发明”作用的评价,站在一定的高度理解四大发明传播的意义。
6.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元曲。
引导学生将司马迁的《史记》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相比较,在了解差异中明确各自的特点;联系各个时期的文学成就,复习宋词和元曲,将其至于知识体系之中,注重知识的迁移和拓展。
【复习难点】 1.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宋代的社会生活与经济发展、民族融合的内在关系。
通过讨论分析澶渊之盟的影响,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教师给予适当的启发与点拨。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通过列表,了解宋朝经济发展状况。
进一步分析宋代的社会生活与经济发展、民族融合的内在关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注重历史现象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2.元朝的行省制度。
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分析行省制度的影响。
3.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结合马克思、培根的话,让学生感知四大发明引起的世界面貌的改变,建立其历史的纵横联系。
4.复习宋元时期的文化,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
探究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关系。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学方法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图、示意图、表格等关于本单元的资料,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合作探究的形式读图析图(地图、示意图),完成表格,系统归纳、总结、巩固本单元所学习的知识点。
学习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主要以合作探究的方法,认真阅读、分析地图或示意图等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认真完成表格的内容,归纳本单元重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充分研读《课标》要求,制作适用的多媒体课件,以示意图、表格等形式归纳本单元的知识点,设计有梯度的问题,预设复习过程中出现的情况。
学生的准备预习本单元内容,勾画疑难问题,留待课上解决。
【教学过程】导入:
教师:
宋元时期,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南下,民族关系出现了新变化。
让我们回顾这段时间的历史,归纳、复习第二单元的内容。
复习:
时空篇
1.教师出示《中国历史纪年表》(七年级下册)。
引导学生先明确七年级下册内容所在的历史时间段。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下图一,对照上图,明确第二单元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时间段。
然后出示示意图二,明确政权并立的形势。
再出示《辽、北宋、西夏形势》、《金、南宋对峙形势》,树立正确的空间概念。
将几幅图片综合考虑,树立正确的时空概念。
图一
图二
2.出示表格,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完成表格内容。
辽、北宋、西夏形势
金、南宋对峙形势
民族政权
建国时间
民族
杰出首领
都城
与宋的重大事件
辽
耶律阿保机
西夏
党项族
金
12世纪初期
阿骨打
中都
宋金议和
战争篇教师提问:
第二单元涉及到的战争主要有哪些?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研究后归纳,然后各组交流。
考答案:
1.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后消灭割据政权,结束分裂局面。
2.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宋真宗亲征,打退辽军。
3.西夏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宋交战。
4.金军进攻南宋,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议和篇教师提问:
第二单元涉及到的议和有哪些?
有何影响?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研究后归纳,然后各组交流。
参考答案:
1.辽宋议和:
宋军打退辽军后议和。
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2.宋与西夏议和: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西夏积极吸取中原文化。
3.宋金和议:
南宋向金称臣,给金岁币,双方在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议和的影响,强调对于双方经济贸易发展所起的作用。
人物篇1.教师提问:
你最敬佩第二单元中哪一位历史人物?
请简要讲述其故事,阐明理由。
各组讨论,选一名代表回答交流。
岳飞
成吉思汗
忽必烈
文天祥
毕升
参考答案:
例:
(1)岳飞:
北上抗金,表现出为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不怕牺牲的精神。
军纪严明,廉洁正直,不计较个人得失等。
(2)成吉思汗:
统一蒙古,顽强的毅力,勇敢的战斗精神,远大的抱负等等。
(3)文天祥:
拒绝降元,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
(4)毕升:
发明活字印刷术,具有创新精神。
2.元世祖的功绩:
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多次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开凿两段新运河;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影响深远,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还加强对西藏、琉球的管辖。
元朝商业繁荣,中外交往频繁,疆域空前辽阔。
经济篇
一、宋朝1.探究原因教师提问: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了宋代最后完成,江南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原因是什么?
请同学们讨论完成。
参考答案:
从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南方自然条件的变化(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
迁移上册江南地区的开发。
),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2.发展成就 教师出示表格,学生分组讨论完成。
参考答案:
行业
发展成就
农业的发展
粮食作物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制瓷业
江南成为制瓷业中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景德镇成为瓷都。
造船业
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商业的繁荣
商业都市
杭州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
在当时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
大;外贸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货币
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二、元朝1.探究原因:
参看人物篇,元世祖采取了发展生产的措施。
2.元朝商业繁荣。
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社会生活篇教师提问:
观察《清明上河图》,围绕宋代城市社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等,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比较古今异同。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宋代衣、食、住等方面图片或诗词资料,加强印象。
民族融合篇教师指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开始,中经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到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进而提问,分析元朝的民族融合表现在哪些方面?
元朝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原因是什么?
有何影响?
小组讨论回答。
参考答案:
表现:
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表现在四个方面:
汉族人民开发边疆;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的融合;回族开始形成。
原因:
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影响:
民族融合又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文化篇
小结:
本节课进一步系统复习了本单元内容,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及战争与议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及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宋代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宋元时期的文化。
同学们能够比较熟练地归纳本单元主要知识点,进一步理解重点难点,基本上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完成复习任务。
【板书展示】
【课堂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示意图错误的是( )
A
B
C
D
2.某同学在梦中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南宋的都城临安,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他不可能看到的是( ) A.大街小巷店铺林立 B.人们在早市、夜市购物C.国外的客商也来临安做生意 D.汴河沿岸的繁华景象
3.下列节日在宋代已经出现的有( )①春节②元宵节③端午节④植树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浩气一腔吞巨浪,丹心万古照寒沙。
成仁取义酬君父,读史谁能不叹磋?
”你认为诗句赞颂的南宋抗战派大臣应该是( )A.寇准 B.文天祥 C.忽必烈 D.岳飞 5.某同学要在板报上介绍司马光编写的史书,配图应该选择( )
A
B
C
D
二、某历史课外小组要编一期关于宋元时期历史的手抄报,请你参与。
【主题设计】1.根据单元题目,你认为他们应该围绕哪两个主题的内容组织材料?
【栏目设计】2.你认为他们可以从哪些角度设计报纸的栏目?
(举三个例子) 【精挑细选】3.请你为报纸选择三则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
参考答案:
一、1.C2.D3.A4.B5.A
二、1.经济重心的南移,民族关系的发展。
2.例:
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民族关系、文化等。
(三项即可)3.例:
宋代的衣食住行、元世祖忽必烈、回族的形成、宣政院的设置、宋词元曲赏析等。
【教学反思】本单元复习课是让学生在纵横联系中灵活地把握宋元时期的历史发展线索及重要知识点。
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历史年表、示意图、地图,引导学生发挥历史迁移能力及想象能力,树立正确的时空概念。
二、引导学生归纳同类知识点,注意知识之间的纵向、横向联系。
将本单元分为六大篇章,将宋元两个朝代的知识点归类分析。
三、利用表格呈现民族政权并立及宋朝经济发展的知识点,清晰明了。
四、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发挥组织学生讨论研究的作用,适当点拨,而知识网络的构建,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完成。
不足之处:
由于内容多,时间紧,学生活动不够丰富,课堂气氛相对沉闷。
在以后的复习课教学中,将不断改进。
作者简介:
袁绍萍,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学高级教师。
从事教学工作12年,教研工作6年,现在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教育科研中心任初中历史学科教研员。
多篇论文在《新作文》、《地理教学》、《长春教育》等刊物发表,多篇稿件在教辅报《新课程》、《中学历史报》、《少年智力开发报》及智卓教育网上发表。
七下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复习课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以教师的归纳提示引导点拨为辅。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方法贯穿始终。
2.复习突出单元重点,知识渐次出现、不断深化,环节层层相扣,呈阶梯状呈现。
3.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知识整合梳理,从整体上去领悟所学知识,实现有效高效复习。
【复习目的】1.通过复习,达到查漏补缺、知识系统、温故知新目的。
2.通过学案导航,自主复习,知识提升,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和对历史的感悟能力。
【复习目标】(标★的问题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请同学们一定要特别关注!
)
★1.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2.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3.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4.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统一的主要措施。
★5.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
分析其历史影响。
★6.以长城、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7.知道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名医名著;《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
8.以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复习方法】
单元标题解读法、学案教学法、知识梳理法、综合归纳法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整体感知】解读单元标题,从整体上感知单元内容。
师:
同学们好!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的标题是什么?
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师:
那么谁对这个单元主题有什么看法呢?
生:
老师,这个单元的标题是否矛盾?
师:
好,你非常善于动脑思考问题。
那么现在老师就来解读一下该单元的主题特征吧: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因为该时期主要是清朝前期平定了叛乱、消灭了分裂势力、抗击了外来侵略,而且科技和文化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时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对外闭关锁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师总结过渡: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结合学案,逐课快速复习第三单元的内容。
【复习乐园】学案导学,自主复习。
学案导学1 第15课
一、温习旧知──达成目标(小组合作,自主复习)
1.明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和建立方式
2.明太祖是如何治理国家的?
说明了什么?
3.明朝在科举制上是如何规定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4.明成祖为加强君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5.明朝前期加强君权的措施中哪些是前代未曾出现过的?
说明了什么?
(参考:
如特务机构的出现、思想专制的强化;说明了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
二、互动说学──强化目标(同桌互相提问、教师抽查。
看谁记得更熟练!
)
学案导学2 第16课
一、温习旧知──达成目标(小组合作,自主复习)
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根本原因。
2.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出发地、到达地区,所交换的货物,有何意义?
3.明朝与日本的关系如何,戚继光是如何取得抗倭成功的?
唐朝时期,日本和中国的关系如何?
说明了什么?
二、互动说学──强化目标(同桌互相提问、教师抽查。
看谁记得更熟练!
)
学案导学3 第17课
一、温习旧知──达成目标(小组合作,自主复习)
1.请分别叙述努尔哈赤的贡献、皇太极的贡献。
2.满洲是何时入关的?
3.清朝时如何统治国家的?
4.从明朝到清朝政治统治的特点是什么?
如何评价?
二、互动说学──强化目标(同桌互相提问、教师抽查。
看谁记得更熟练!
)
学案导学4 第18~22课
一、温习旧知──达成目标(小组合作,自主复习)
1.清朝是如何处理民族关系的(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
是如何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
各有什么意义。
2.明朝引进的农作物有哪些?
3.资本主义萌芽的时间、地点、行业、表现、机户与机工的关系?
4.什么叫闭关锁国政策?
出现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5.明朝长城的知识,李时珍、宋应星的贡献。
6.知道四大名著的作者、成书时间、价值;知道汤显祖和京剧;明朝的书画成就。
二、互动说学—强化目标(同桌互相提问、教师抽查。
看谁记得更熟练!
)
教师寄语:
复习要用心、复习要动脑、复习要求实。
祝同学们开心愉快复习!
第二课时
【拓展提升】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终极目的。
接下来,便是你们大展伸手的时候了!
自己可以解决的自己完成,不能单独完成的小组合作完成,还可以和老师交流哟。
老师相信:
你们一定是最棒的!
一、有人说: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其中主要的特点就是把平定叛乱。
消灭分裂势力与抗击外国侵略结合起来了。
面对这个话题,班上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你也参与进来:
1.你认为同学们讨论这个话题有何意义?
2.请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用史实说明以上所说的“主要特点”。
二、阅读材料: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域,迥隔于烟雾缥缈之间。
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诚荷朝廷威福之致,尤赖天妃之神护佑之德也。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说出其起止时间。
通过对这一事件的过程的学习,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2.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精神?
3.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发生在几百年前的这件事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歌曲《爱我中华》中唱到: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1.五十六个民族中的维吾尔族主要生活在我国的新疆地区。
这一地区开始接受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是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此设置了 (机构)。
2.五十六个民族中的 (民族)形成于元朝。
3.五十六个民族中的藏族主要生活在西藏地区。
为加强这一地区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在此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4.五十六个民族中的高山族主要生活在台湾地区。
该地区在中国古代史上曾被 (国家)侵占了38年,后被民族英雄 收复。
5.请用一句话揭示这首歌的主题。
四、一位历史学家说:
“中国文明曾经影响了全世界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历史上曾有开放的时代,中国人敞开博大的胸怀,拥抱了来自印度、阿拉伯、甚至地中海沿岸的文明,洗礼了自己,包容了世界,丰富了人类的文明。
”请以宋、元、明三代中外经济文化相互交流的重要史实证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五、同学们试仔细归纳一下书本,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说明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统治正走向衰落。
【收获感悟】说收获,谈感悟,让我们的思想展翅飞翔!
师:
同学们,通过复习,相信同学们对本单元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那么结合你对重点事件的掌握和理解,结合自身情况和当今社会现状谈谈你的感受和收获吧。
生:
我们要学习郑和团队的精神科学探索,百折不挠、奋勇拼搏。
尤其是在我们的学习上一定要具备这些品质,学习成绩才会更加优秀。
生:
国与国之间要交流、合作。
生:
开放则兴,封闭则衰。
生:
自我封闭、夜郎自大,会断送民族的生机,导致社会落伍。
生:
要坚定不移地走开放之路。
生: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热爱和平、珍视友谊,我们将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从而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
师:
同学们说地太好了,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伟大的祖国会因同学们的努力和奉献,前景变得更加美好、焕发勃勃生机。
教师寄语:
复习要用心、复习要动脑、复习要求实。
祝同学们开心愉快复习!
拓展提升参考答案:
一、1.意义:
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一个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当自觉从历史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应当警惕并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分裂活动,坚决抗击外来侵略。
2.史实说明:
a戚继光平息倭患,维护了国家主权;b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c台湾的归顺和加强管理,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d康熙帝时的雅克萨之战的胜利,使中俄双方能平等协商,最终签订了《尼布楚条约》;e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维护了西北边疆的稳定。
二、1.郑和下西洋。
1405—1433年;结论:
远航时间早、次数多、规模大、到达范围广;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航海家2.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高超的智慧和非凡的勇气,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3.郑和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4.应该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加强国家间的交流和合作,紧追世界发展潮流。
三、1.西域都护府。
2.回族。
3..驻藏大臣。
4.荷兰、郑成功。
5.民族团结、民族友好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四、宋朝: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元朝:
元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大商业都市,中外交往也很频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华,居住了十几年。
他的《马可·波罗行记》,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明朝前期:
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船队到达各国,丝绸和瓷器最受当地人喜爱。
他们从各国换回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特产。
船队返航时,许多国家的国王和使臣,往往搭乘他们的船只,前来中国访问。
促进了中国和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