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194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doc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doc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结课报告

2012—2013学年第2学期

开课单位厦门理工学院商学院

课程名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班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

摘要: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新的问题和挑战,特别是消费者隐私权在电子商务中不能受到很好保护的问题日渐突出。

我国电子商务消费者对隐私问题不够重视,人们相关的防范意识相对缺乏立法保护比较欠缺,同时由于我国的立法保护比较欠缺和特殊的国情,使得解决消费者隐私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

我国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提出些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关建议,营造健康安全的电子商务环境。

关键词:

电子商务;消费者;隐私权保护

“广义的电子商务是指所有以电子技术手段所进行的与商业有关的活动。

狭义的电子商务是指以因特网为运行平台的商事交易活动。

”[1]本文所指的电子商务更为狭义,将限定在利用因特网开展的商务活动,或者说在线进行的各种商业交易。

电子商务可提供网上交易和管理等全过程的服务,包括广告宣传、咨询洽谈、网上订购、网上支付,电子账户、服务传递、意见征询、交易管理等各种商务活动。

电子商务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各国经济增长的重点领域,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正是看到了电子商务的巨大潜能,对电子商务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据艾瑞咨询公司的最新报告,2002-2012中国B2B电子商务贸易额占B2B贸易总额的比例逐年递增(见下表)。

但是,同时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因电子商务的特殊性和消费者自身保护能力弱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电子商务消费者处于弱势。

同时电子商务消费者的隐私权等权利的保护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1、我国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现状

“隐私权”概念的产生最早要追溯到美国学者沃伦(SamuleD.Warren)和布兰代斯(LouisD.BRandeis)于1890年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的《论隐私权》一文。

他们认为隐私权是“生活的权利(righttolife)和“让我单独呆着的权利”(righttobeletalone)。

也就是说,隐私权本质上就是一种决定权,即决定自己的各种事务是否公开给他人的权力。

现在国内一般认为,隐私权是指自然人自主决定其私人事务、个人信息等个人生活领域内的事情是否让他人知悉,禁止他人在本人不知情或不同意的情况下非法干涉或利用自己私人信息的一种独立的人格权。

换言之,隐私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2]

电子商务中的隐私权是隐私权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延伸,是隐私权在网络空间中的体现,是伴随着因特网的普及而产生的新问题,主要内容与网上个人资料有关[3]。

现行环境下,我国在关于电子商务方面的消费者隐私保护还比较落后,消费者的隐私受到侵犯时会因缺乏相关法律和政策支持而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同时消费者在隐私受到侵犯时的维权意识也令人担忧。

我国目前尚没有具体保护电子商务消费者隐私权的法律条文,只是参照传统隐私权来进行保护。

并且我国关于隐私权的规定目前尚无全国性的立法,对隐私权的保护散见于各部门的法律当中,并不成系统。

《民法通则》中并没有明确规定隐私权这个概念,这是立法上的一个疏漏。

[4]

2、我国电子商务消费者的隐私权保护的制约因素

2.1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意识不足

电子商务中消赞者隐私权遭受到侵犯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自我保护意识不足。

大多数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有很大的欠缺,不知道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或者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很多情况下,他们并不知道这个信息是可以被保护、应该被保护或者必须被保护的,他们不清楚自己拥有什么样的权限;消费者提交的信息具有随意性,没有意识到提交这些信息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影响;不善于利用已有的保护措施。

然而也正是因为电子商务中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不足,才使得现在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受到侵犯。

2.2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技术保护存在不足

现在的网络安全保护技术是越来越强了,但还是存在不足之处。

数字签名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系统、信息加密技术、安全认证技术、防病毒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减少了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的侵犯,但因为技术只是工具,它具有双刃剑的特性,既先进的技术可以用来保护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也有可能会被用来侵犯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

所以技术保护可能永远无法彻底解决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保护问题,先进的技术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完善和加强对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的保护。

2.3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法律保护不足

隐私权保护的立法依据缺失,在网络立法上的规定也较为笼统,这就直接导致目前我国对隐私权法律保护基本上处于一种无法可依的状态。

就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为保护奠定了一定的法律基础,但缺乏明确其体的规定,不便于具体的操作,也未专门涉及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的问题。

所以对我国的电子商务中消费者而言,在法律上既没有新的网络隐私保护和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的规定可供适用,也不能求助于传统隐私权的保护手段来保护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一旦出现网络服务提供商或其它的主体通过网络非法搜集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隐私资料,并用作对消费者不利的方面,电子商务中消费者就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由上可知,虽然我国法律己经开始重视对消费者的隐私保护,但却没有一部法律直接将隐私权这个词写进法律条款中,也并没有具体规定隐私权的内容和侵犯隐私权行为的方式。

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体制不完善这就导致了网络隐私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缺陷,使网络隐私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遭受侵害时寻求司法救济成为难题,限制了被侵权人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身权益。

因此,构建完善的电子商务消费者隐私法律保护十分必要。

3、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相关对策

3.1加快相关消费者隐私保护立法建设

我们应该在立足于本国国情的同时,积极关注国际上的立法趋势和立法动态,从中吸取可行的经验措施,形成我国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立法的一般方式和原则。

并逐渐向隐私保护的国际标准靠拢,取得国际协调,争取在电子信息网络建设和发展刚刚起步的时候取得主动。

首先应从法律上明确隐私权作为独立民事权利的地位,进而尽快制定《隐私权法》,既加强对隐私权的传统法律保护,也重视对信息时代下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的调整,建立一套完整的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目前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拟定相关条例、决定或司法解释,填补我国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保护方面的空白。

3.2加强电子商务经营者的自我管理机制

3.2.1.电子商务经营者应该制定完善、健全的个人资料保护政策,并在网站上公开声明这些政策。

为浏览网站者和消费者提供使用匿名身份的选择,在明显的地方提供顾客可注销或继续的选项。

3.2.2.经营者应尽可能地考虑到消费者担心隐私被泄露的心理,除了注意收集信息的方式尽可能降低涉及用户个人隐私的程度以外,还应该向消费者提供更高级的隐私保护控制方法。

在网站明显的位置上告知消费者网站将以何种方式收集用户的个人资料以及网站收集个人资料的范围和消费者所拥有的权利,并在收集敏感信息时采用加密措施。

3.3提高个人防范意识

通过政府及相关舆论的宣传及引导,以及相关知识的普及,用户应随时注意上网时所可能产生的隐患,不向网站泄露自己的真实情况,不把重要的信息存放在电脑中,不随便使用网上下载的软件,定期清除历史记录,访问完网站之后通过浏览器的Internet选项,删除过时的Cookies文件,养成良好的浏览习惯,从而从源头上杜绝网络隐私安全问题的发生。

3.4逐步完善消费者隐私权的科技保护手段

3.4.1.宏观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

首先国家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尽量发挥潜能研究更高端更安全的电子商务安全技术。

其次是可以借鉴国外科技研发的经验,我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激励更多的民间资本介入科技研发领域,这样既可以缓解国家资金投入有限的问题,还可以让高新技术更好更快的应用到电子商务中,尽早防范和保护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

3.4.2.微观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

一、在网络系统中安放网络巡警。

在网络系统中寻找可疑节点,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彻底删除,或者进行冻结让它无法通过传播。

还可以在商务网站中设置报警链接,方便消费者进行网络举报、方便警察及时打击;二、针对搜索引擎技术的滥用,搜索引擎提供方可以在搜索关键词上进行限制,针对过于详细的个人信息的搜索需要提供个人的身份证明才允许查阅;三、针对网络木马和黑客技术,对于普通电子商务消费者来说,可以采用最实用简便的方法——使用正版的杀毒软件,及时更新病毒库,这样可以简单的、有效的防护个人隐私不被侵犯。

[5]

4、结语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还面临着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在我看来,所有保护电子商务消费者隐私权的相关措施中,尽快建立完备的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法律体系应属重中之重。

只有将电子商务中出现的新的法律问题和法律关系及时纳入到我国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之中,并有效地规范电子商务活动,才能使广大网上消费者的隐私权得到法律保障,从而保证我国电子商务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楚网络法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

群众出版社.1997:

21.

[3]秦成德.电子商务法教程[M].北京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3-1

[4]杨立新.关于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的几个问题[J].人民检察2000,

(1).

[5]孟晓明.电子商务隐私的保护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0).

[6]汤啸天.电子商务与个人信息保护[J].政府法制研究,2011年第9期.

[7]王浩.浅谈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隐私权保护[J].中国科技信息,2011,(10).

[8]孟晓明.电子商务隐私的保护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0).

[9]吴菲.论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隐私权保护[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11,(3)

[10]佴澎、朱丽萍.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5).

[11]王仁干.电子商务中的隐私保护[J].经济视角,2011,(7).

[12]毛利.论电子商务中的隐私权保护问题[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

[13]赵立平.电子商务概论[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