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猪病技术手册范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1898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大猪病技术手册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正大猪病技术手册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正大猪病技术手册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正大猪病技术手册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正大猪病技术手册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正大猪病技术手册范文.docx

《正大猪病技术手册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大猪病技术手册范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正大猪病技术手册范文.docx

正大猪病技术手册范文

正大药业猪病技术手册

第一章养殖篇

一、母猪的科学管理新技术

(一)母猪的配种技术:

1、母猪的发情症状

母猪兴奋不安,对环境敏感,食欲下降,卧睡减少,走动及排尿次数增多,鸣叫或爬栏、爬跨其他猪或接受其他猪爬跨,接近公猪,静立不动,外阴肿大,充血,湿润有黏液。

2、母猪发情识别方法

(1)公猪试情

母猪愿意接受公猪爬跨后24小时为排卵时间,排卵持续时间一般为3-6天。

接受爬跨时间经产母猪为48小时,初产母猪为56小时。

(2)压背法

静立反应表示母猪发情盛期。

(3)黏液判断法

发情初期:

黏液发亮,有光泽有湿润感,但黏液少且稀薄,阴唇较丰满,有轻微出血。

发情盛期:

黏液增多且变稠,手感有粘性,可拉短丝。

发情末期:

黏液明显减少。

(二)猪适配时期

1、最佳配种时间

(1)公猪试情,开始接受爬跨半天后。

(2)静立反应后。

(3)阴部红肿到起皱,颜色由潮红变淡红,黏液由稀变粘稠。

(4)断奶后六天之内发情的经产母猪,出现静立反应后8-12小时进行首次配种,断奶后七天以上发情的经产母猪,后备母猪,返情母猪出现静立反应后马上配种。

2、配种次数

一个发情期配种两次,间隔12小时。

3、配种方式

后备母猪发情后第三天上午配种一次,12小时换一头公猪再配一次。

经产母猪发情后第二天上午配种一次,12小时换一头公猪再配一次。

(三)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1、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1)60-90kg阶段,自由采食,每天每头猪至少饲喂2.5kg料。

90kg至配种前10-14天适当控制喂料量,实行限饲,可保证后备母猪良好的生长发育,又可控制体重的高速增长。

(2)配种前14天进行催情饲养,提高饲养水平,增加母猪排卵数。

(3)以第二或第三次发情配种为宜。

2、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1)妊娠母猪的保胎管理

(1)孕初防止高能饲料的喂食。

(2)孕期防高温应激,配种3天至15天应避免高温(32-39℃)。

(3)孕初防各种应激,配种后3-28天为生理不稳定期,应防止各种应激。

2)妊娠母猪的饲养

(1)怀孕初期(配种至21天):

怀孕母猪的喂料量视体况每日每头1.5-1.8kg为宜,以保证胚胎的早期发育,提高坐胎率。

(2)怀孕中期(21-80天)料量以每日每头1.8-2.1kg为宜,不能随意增加喂料量。

(3)怀孕后期(80-114天)妊娠后期是胚胎生长速度最快的阶段,胎儿初生重的60%是在此时期生长的,此期最好饲喂哺乳母猪专用料,建议每日每头喂料2.5-3.2kg较适合。

3、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1)产前准备:

(1)产房要求:

通风换气好,温度22-23℃,温暖干燥。

(2)产房清洗消毒:

产前10-15天将产房清洗干净,再用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

(3)猪体消毒:

母猪在产前5-7天赶入产房,进产房前应用消毒剂对猪体进行消毒。

(4)接产用具及药品准备:

照明灯、擦布、剪刀、5%碘酒、结扎线、剪齿钳、断尾钳、保温灯、乳猪保温箱等。

2)哺乳母猪的饲养:

母猪分娩2-3天后,逐渐增加湿料喂量,7天达到饲养标准,最好每日四餐,能提高20%采食量。

以产仔十头为例,每天至少饲喂5.5kg哺乳母猪料,每增减一头乳猪应增减0.5kg饲料。

二、科学管理仔猪新技术

(一)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1、不耐低温:

初生仔猪在生后6小时内最适宜的温度为35℃左右,2日内为32-34℃,7日龄可从30℃逐渐降至25℃。

2、消化机能不完善:

初生仔猪消化器官的结构和机能不完善,而且胃液中的消化酶主要是凝乳酶和胃蛋白酶,其它的消化酶分泌很少,很难消化吸收除乳汁以外的其它营养物质。

3、生长发育迅速:

仔猪初生重,一般为1-1.5kg,经过两个月饲养可达15-20kg,增十倍以上。

4、缺乏先天免疫力,容易得病:

猪的免疫抗体不能通过母体血管直接输送给胎儿,所以初生小猪没有先天免疫力,容易受外界细菌病毒的侵袭而得病,但当初生小猪吃到初乳后,就可以获得母体的免疫抗体,免疫力迅速增强。

(二)仔猪饲养的关键时期及主要措施

1、抓“三食”

乳食:

抓好仔猪哺乳,尤其在出生6小时内吃足初乳。

开食:

训练小猪提早吃料,小猪吃料越早,对以后生长发育越有利。

旺食:

小猪的生长发育主要靠饲料,哺乳只是起辅助作用。

2、过“三关”

出生关:

做好小仔猪的接产。

补料关:

抓好小仔猪的开食和旺食。

断奶关:

从饲养管理到环境条件为仔猪创造优越的生长发育条件,减少断奶应激,提高成活率。

3、新生仔猪的护理

1)减少死亡

仔猪从出生至断奶的死亡率高达10-25%,因此对初生仔猪的护理就显得特别重要。

减少仔猪死亡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仔猪的初生重:

从长期统计的结果来看,仔猪的初生重越低,育成率就越低,可以引入品种杂交,加强妊娠母猪后期饲养管理来提高仔猪的初生重。

(2)降低分娩时仔猪的死亡率。

2)及时哺乳。

3)防压防冻。

4)及时补铁:

一般仔猪2-3日龄,肌注红桃1+11-2ml,必要时10日龄再注射一次(夏季)。

5)预防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

(2)做好消毒工作。

(3)加强饲养管理。

(4)在饲料中加杆痢净可有效预防仔猪的腹泻。

(5)药物防治,使用利高先锋、呼立停、肽芪黄金、菌弓附康等。

(三)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1、仔猪的断奶和培育方法

1)断奶时间

集约化猪场,仔猪的断奶时间一般为28天,在农村仔猪断奶时间一般为35-42天。

2)正常断奶方法

(1)分批断奶法:

根据小猪生长发育情况和用途,先后分几批陆续将仔猪断奶。

(2)逐渐断奶法:

断奶的第一天,仔猪哺乳次数为4-5次,第二天为3-4次,以后逐天减少,经过4-5天仔猪脱离母猪。

2、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1)选择好饲养方式

仔猪的饲养方式一般分自由采食和限量饲喂两种方式,自由采食一般用于规模猪场,限量饲喂(即定量、定时、定质饲喂)适合用于散养户。

2)创造舒适的环境

(1)温度:

1-3日龄为29-33℃ 4-10日龄为28-30℃

11-30日龄25-29℃31-40日龄21-28℃

41-60日龄20-25℃61-90日龄20℃左右

(2)湿度:

仔猪舍中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75%

(3)光照:

要给仔猪一定时间的阳光照射。

三、猪场用药保健方案

(一)母猪用药保健方案:

1.后备母猪:

前期同商品猪;配种前10天和配种后20天左右,添加独霸(每100g拌料400kg)连喂5-7天,可有效净化圆环病毒、蓝耳病、乙脑、伪狂犬、细小病毒、非典型猪瘟等疾病,避免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现象的出现,并可提高受胎率及产仔数。

2、妊娠母猪怀孕中后期(60、80天左右),饲喂独霸(每100g拌料400kg)连喂5-7天,可有效提高产仔数及初生重。

3、母猪产前7天、产后7天,饲喂独霸和正鹏精品3#(每100g拌料200kg),可有预防母猪无乳症、仔猪黄白痢,增强母猪健康状况,提高仔猪成活率。

4、泌乳母猪停奶前后各7天,饲喂独霸(每100g拌料400kg),可有效预防母猪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缩短母猪下次发情时间。

(二)仔猪用药保健方案:

1、仔猪三针保健:

仔猪出生后3、7、21日龄注射优米先0.5ml、1ml、2ml可有效防止仔猪黄、白、红痢及血虫病的发生

2、仔猪断奶前、后各一周:

料中加独霸+正鹏精品3#

(三)育肥猪用药保健:

(1)购进仔猪后,首先用独霸(每100g拌料400kg)和正鹏精品3#(每100g拌料200kg)拌料5-7天。

(2)用药3-4天后,当猪群状况稳定时,注射6-8头份猪瘟活疫苗和3头份五号病疫苗。

(3)育肥中期用独霸(每100g拌料400kg)+菌弓附康(100g拌料200kg)或正鹏精品3#(100g拌料200kg)拌料连用5-7天。

四、建议免疫程序

1、1日龄乳猪:

需做猪瘟超免的猪场,乳猪未吃初乳前立即接种猪瘟兔化弱毒苗2头份,接种1小时后再吃初乳。

春秋季节出生仔猪,后海穴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冻干苗0.5ml。

2、3-5日龄仔猪(母猪产前未免):

猪伪狂犬双基因缺失苗免疫一次。

3、断奶20-25日龄仔猪: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1次。

若做过超免,此次不再免疫,直至60日龄再免;猪链球菌多价灭活苗、猪伪狂犬灭活苗或基因缺失苗各免疫1次,若35日龄仔猪已防疫,此次不必免疫,直到育肥出栏。

4、30-50日龄仔猪:

仔猪副伤寒弱毒苗免疫1次,在该病常发地区可于20-30日龄首免,间隔58天再免疫1次(冬季可考虑防疫,夏季可不防)

5、60-70日龄的仔猪:

进行猪瘟脾淋苗二免,直到育肥猪出栏。

6、后备公猪、母猪:

配种前一个月左右免疫猪伪狂犬、细小病毒灭活苗各1次。

种猪第一次免疫伪狂犬后,间隔30天加强免疫一次。

7、种公猪:

每年3、6、9月份用猪瘟脾淋苗各接种1次(2-3头份)。

每半年用猪伪狂犬基因缺失苗2头份防疫一次。

8、产前30-40天妊娠母猪:

用伪狂犬、口蹄疫苗各免疫1次。

9、产前20-30天妊娠母猪:

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灭活苗各免疫一次。

10、猪乙型脑炎:

在蚊蝇季节到来前45天即每年的3-4月份,对种猪、后各母猪用乙型脑炎灭活苗或弱毒苗免疫接种1次,间隔30天加强免疫一次.

11、仔猪断奶时和母猪同时注射五号病疫苗,育肥中期再接种一次。

12、蓝耳病、气喘病等根据当地及猪场实际情况,适时免疫。

 

第二章猪病诊断要点及防治

一、常见病毒性疾病的诊断及防治

(一)蓝耳病

1、病原:

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征(蓝耳病)病毒,是一种有囊膜的RNA病毒。

该病毒有严格的宿主专一性,对巨噬细胞有专嗜性。

病毒的增殖具有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DE),即在亚中和抗体水平存在的情况下,在细胞上的复制能力反而得到增强。

2、传播途径:

1)通过母猪胎盘垂直传播给仔猪。

2)配种时种公猪的精液直接传播给母猪。

3)经鼻、口腔、唾液、尿液、粪便等。

3、发病机理:

蓝耳病毒可通过血液循环穿过胎盘而使胎猪受到感染,从而引起母猪妊娠后期流产、产死胎等繁殖障碍。

虽然在母猪的整个妊娠期间,胎猪对蓝耳病毒都是易感的,但蓝耳病毒感染妊娠早期的母猪较难引起流产,这可能与早期胎猪对病毒的致死作用有较强的抵抗力和病毒难以通过妊娠早期的胎盘有关。

蓝耳病毒是猪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感染猪肺脏、淋巴结、心脏和血管均有可见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蓝耳病毒感染的抗体依赖性病毒增强作用是致病的一个促进因素。

蓝耳病毒感染可影响巨噬细胞的功能,诱导感染细胞凋亡,引起T细胞亚群的改变,对B细胞功能和体内细胞因子的生产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很多研究表明蓝耳病毒感染可造成猪的免疫抑制,感染猪易诱发细菌、原虫性继发感染。

4、主要症状:

(1)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

表现为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产弱仔、产仔数少,个别猪产后无乳等;适配母猪反复发情、不发情、屡配不孕等。

(2)仔猪呼吸系统衰竭综合征:

仔猪断奶前后或保育阶段多发。

表现为耳尖、腹部、尾部呈现青紫色,呼吸困难,毛扎、毛乱,皮肤苍白,生长速度缓慢等。

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的控制方案:

治疗方案:

独霸+菌弓附康,全群拌料,一天一次,连用三天,独霸+呼喘净全群拌料,连用5-7天即可。

(二)圆环病毒病

1、病原

猪圆环病毒(PCV),分PCV-1型和PCV-2型,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目前认为只有PCV-2型致病,PCV-1型不致病。

2、传播途径

(1)通过胎盘垂直传播。

(2)通过消化道感染、精液、血液传播。

3、发病机理

圆环病毒感染的确切致病机理尚无定论,这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圆环病毒感染可造成猪体的免疫功能抑制。

多系统衰竭综合征自然病例的外周血白细胞亚群的研究发现,发病猪血液中单核细胞和未成熟的粒细胞增多,而T细胞和B细胞数量减少,意味着急性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发病猪的T细胞和B细胞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从而缺乏有效的免疫应答。

现有研究表明:

一些病原体蓝耳病病毒、多杀性巴氏杆菌、猪肺炎支原体等在圆环病毒的致病作用中起着协同作用。

免疫刺激(如佐剂和疫苗)、环境因素(如氨气、内毒素),以及其他以及应急因素(长途运输和猪的混群)也是促进圆环病毒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蓝耳病病毒的存在可使单核/巨噬细胞活化,从而增强圆环病毒的复制能力。

佐剂或疫苗的刺激作用同样活化了猪的单核/巨噬细胞。

对病毒的定量分析发现,病猪体内病毒感染细胞数量总是高于带毒猪相对细胞的感染数量。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

猪体内病毒含量达到一定数目后才表现出临诊症状。

免疫系统的刺激对激发圆环病毒病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另一方面,在严重感染猪,淋巴组织病变(全身淋巴结水肿、出血等),是该病的主要特征,因此患圆环病毒病的猪不能产生对其他免疫原(如疫苗)的有效免疫应答。

4、主要症状:

(1)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断奶仔猪生长发育迟缓,被毛粗乱,消瘦、贫血、皮肤苍白、肌肉衰弱无力,光吃不长,且一吃多就拉稀,个别猪有呕吐现象,严重者表现黄疸,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

(2)肾病皮炎综合征:

在会阴部、四肢、胸腹部及耳朵等处,出现圆形或不规则隆起,呈红色或紫色且中央为黑色的病灶。

(3)仔猪先天性震颤:

仔猪站立时震颤,卧下或睡觉时震颤消失,受外界刺激时震颤加剧。

治疗方案:

优米先肌注,一天一次,连用三天。

同时独霸+呼喘净全群拌料,连用5-7天即可。

(三)、猪瘟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疾病。

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壁变性引起的广泛你出血、淤血和坏死。

1)诊断要点:

(1)临床症状:

①稽留高热,体温升高41-42℃;②两眼有脓性分泌物;

③便秘与腹泻交替;④四肢末端、耳、颈背侧、会阴部等皮肤有出血点;

⑤公猪包皮积尿;⑥母猪可引起流产、死胎、产出弱仔等。

2)剖检病变:

心、肝、肾、膀胱及喉头粘膜针尖状或弥漫性出血;脾脏边沿锯齿样梗死;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慢性病例,常见回盲瓣有钮扣样溃疡等。

3)治疗:

独霸拌料,长效磺迪直接肌注,一天一次,连用三天,第四天接种猪瘟细胞苗25-50头份/头,独霸+呼喘净全群拌料,连用5-7天即可。

(四)、伪狂犬病

1)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重要的传染源,特别是无症状的带毒猪在病毒的保存和传播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本病的康复猪能长时期带毒和排毒、随鼻液、唾液、乳汁、尿及阴道的分泌物排出体外。

值得注意的是,病毒在猪场中可通过猪多次传代,能使毒力增强,患病母猪可以经乳汁传给仔猪,引起本病的暴发,本病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如直接或间接接触,消化道、呼吸道、皮肤伤口及配种等。

(2)临床症状:

潜伏期平均为3-6天,很少超过10天。

妊娠母猪常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这些弱仔猪出生后1-2天内出现呕吐和腹泻,精神萎顿,运动失调,痉挛,角弓反张,通常在24-36小时内死亡。

哺乳仔猪(1-4周龄)感染本病后病情极为严重。

病初体温升高至41-42℃,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眼脸充血肿胀、瞳孔散大、眼球上翻、视力减退或丧失。

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表现特征性的神经症状,先兴奋不安、震颤、不停地向前冲或转圈运动,叫声嘶哑,继之出现痉挛、四肢麻痹、伏卧,多以鼻端触地,有的四肢作游泳状,最后衰蝎死亡,病死率可达40-60%。

断奶后的仔猪(60日龄以上),感染后症状轻微或隐性感染,只表现一过性发热、精神沉郁,有些病猪呕吐、咳嗽,一般于4-8日恢复,极少死亡。

(3)病理变化:

主要肉眼病变为上呼吸道粘膜及扁桃体出血水肿、肺水肿、胃肠粘膜可见卡他性炎症或出血性炎症,胃底呈大片出血,脑膜充血、出血、水肿、脑髓液增量

治疗方案:

热毒康+利美达,直接混合肌注,一天一次,连用三天,第四天接种伪狂犬弱毒苗1-2头份/头,独霸+利高先锋全群拌料,连用5-7天即可

(五)、口蹄疫

本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1)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①可感染所有偶蹄动物;

②传播迅速,流行猛烈;

③无明显季节性,但以秋末冬春多发。

(2)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达40-42℃,精神不振,少食或拒食,常卧地,蹄冠、蹄叉、口腔、鼻盘、哺乳母猪的乳房等部位出现发红、微热、疼痛等症状,随后形成小水疱,并逐渐破溃成烂斑。

新生仔猪、断奶仔猪感染后出现急性心肌炎、胃肠炎症状,突然死亡,病死率高达60-80%。

2)防治措施:

免疫接种在口蹄疫的防治中收到了显著成效。

现在广泛使用猪O型口蹄疫BEI(二乙烯亚胺)灭活油佐剂苗,免疫后保护期可达6个月,25kg以上猪每6个月注射一次即可。

(六)、乙脑

乙脑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母猪表现为流产死胎,公猪发生睾丸炎。

1)诊断要点

①明显的季节性:

7-10月份为流行高峰;②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

③公猪表现为睾丸炎(以一侧性为多)。

2)控制方案:

用独霸(每100g拌料400kg)+菌弓附康(100g拌料100kg)拌料,每年4-5月份全群种猪普防乙脑1头份。

(七)猪细小病毒感染

1)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本病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而感染的母猪可由阴道分泌物、粪便或其它分泌物排毒,污染的猪舍是猪细小病毒的主要贮存所。

感染公猪的精液也含有病毒,可通过配种传染给母猪,本病主要发生于初产母猪,呈地方或散发性流行。

(2)临床症状:

①初产母猪多发;②分娩多为木乃伊、畸形胎;

③当胎猪在怀孕中后期感染死亡时,外观显示的唯一症状是腹围缩小。

2)控制方案:

母猪配种前后、怀孕20天左右、产前30天左右,独霸拌料,全群饲喂,连用5-7天;并配合注射猪细小病毒苗。

(八)、猪流行性感冒

猪流行性感冒简称猪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的呼吸道传染病。

其特征为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病死率低,病猪表现发热、咳嗽、流鼻液、肌肉疼痛等症状。

1)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猪流行性感冒对各种年龄、品种的猪都易感。

呼吸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猪场一旦发生,往往在2-3天波及全群或一个地区,病死率低。

(2)临床症状:

潜伏期很短,几小时至数天。

突然发病,往往在第一头猪出现后的24小时内,同一猪场中的大部分猪都被感染。

病初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不振,咳嗽、打喷嚏、流鼻液等症。

2)控制措施

氟王金樽+全敌,分别肌注,一天一次,连用三天,独霸+正鹏精品3#全群拌料,连用7天。

(九)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

临诊特征为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

可感染各种年龄的猪,以10日龄之内的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5周龄以后的病猪,危害逐渐降低,成年猪几乎没有死亡。

1)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本病仅感染猪,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日龄的大小与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密切的关系。

1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病死率近乎100%,有明显的季节性,深秋、冬季和早春多发。

(2)临床症状:

潜伏期随感染猪的年龄而有差异,仔猪12-24小时,大猪2-4小时,本病传播迅速,数日内波及全场或一个地区的猪群,仔猪突然发生呕吐,接着发生剧烈的水样腹泻,粪便呈淡黄、绿色或灰白色,日龄越小,病程越短,病死率越高。

病愈的仔猪生长发育不良。

(3)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胃和小肠。

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粘膜轻度充血,有时在粘膜下有出血班。

小肠充血,内充满黄绿色或灰白色液状物。

2)控制方案:

方案一、上午奇病专克,下午超免·全能,分别肌注,连用3次即可。

全群可用独霸每100g拌料200kg,自由采食;配合口服补液盐饮水,连用3-5天。

(十)、猪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是近20年新发现的一种肠道传染病。

其特征为呕吐,腹泻和脱水,临床症状与传染性胃肠炎非常相似,但病原不同。

1)诊断要点

1、发病特点:

在冬末春初,11月至次年3月,寒冬季节多发;以呕吐、水泻为特征。

2、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在小肠。

肠壁变薄,肠管扩张,充满黄色液体,小肠绒毛缩短,肠系膜淋巴结水肿。

2)控制方案:

乳猪和断奶仔猪,由于发病率、死亡率较高,治疗方法同传染性胃肠炎。

(因其病原与冠状病毒极为相似)。

二、常见细菌性疾病及血液原虫性疾病的诊断及防治

1、副猪嗜血杆菌病

1)诊断要点

该病多发生于3-10周龄的仔猪,急性症状为背毛粗乱,中度发热,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不愿运动,呼吸困难,身体倦曲,腹部触痛,跛行及关节肿胀等,发病14天后症状减轻,此后主要表现关节肿大,跛行,可持续2个月以上。

2)病理变化:

心包炎、胸膜炎、腹膜炎及关节炎。

3)控制方案:

方案一:

全敌、超免·全能,分别肌注,一天一次,连用3天。

预防治疗:

正鹏精品3#拌料,连用5-7天。

 

2、传染性胸膜肺炎

本病是由放线杆菌引起猪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炎,慢性纤维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

1)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各种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易感,尤其体重在30-60公斤的猪多发,冬春季发病率较高。

(2)临诊症状:

接触感染的潜伏期为1-7天或更久。

①最急性型:

病猪死前见不到明显症状。

②急性型:

呈败血症,体温升高至42℃以上,呼吸急促、高度困难、常站立或呈犬坐姿势而不愿卧下,呼吸时张口伸舌,症状极痛苦,如不及时治疗,常于24-48小时内窒息死亡。

若病初症状较为缓和者,能耐过4-5天,症状逐渐消退,常能自行康复,但病程延续较长。

③慢性型:

多数猪感染后临床症状较轻。

(3)病理变化:

①急性型:

死亡的病例,多数为两侧性肺炎病变,肺组织呈紫红色,切面似肝组织,肺间质内充满血色胶样液体、病程达1天以上者,病灶部出现纤维素性附着物,并有黄色渗出物等。

②慢性型:

病程较长的慢性病例,可见到硬实的实变肺炎区,表面有结缔组织机化的粘连性附着物,心肺发生粘连等

2)控制方案:

方案一、红桃1+1+优米先,分别肌注,一天一次,连用2-3天。

方案二、氟王金樽肌注,一天一次,连用3天。

克毒1号威拌料,全群饲喂,连用5-7天。

3、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一类疾病的总称。

临床上急性型以败血症和脑炎为主;慢性以关节炎、心内膜炎、淋巴结脓肿等为特征。

1)诊断要点:

(1)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可达40.5-41.5℃,不食,便秘,在耳颈、腹下常出现紫红色出血性红斑,共济失调,跛行,甚至不能站立,后肢关节肿大,前肢支撑,臀部着地,转圈磨牙,死亡迅速。

(2)剖检变化:

内脏器官及肠系膜,心膜常有出血点,关节囊内常有黄色胶样液体或纤维素性脓性物质。

慢性型在心脏瓣膜上形成菜花状赘生物,鼻粘膜充血或出血呈紫红色,少数病例颈、背部潮红,经热水浸泡刮毛后呈“刮痧”状。

2)控制方案:

优米先,长效磺迪,分别肌注,一天一次,连用3-4次。

4、猪喘气病

猪喘气病也称猪支原体肺炎或猪霉形体肺炎,是猪的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1)诊断要点

(1)临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11-16天,主要症状为咳嗽和气喘,一般体温正常,继发性感染时体温升高。

①急性型:

多见新疫区的病猪群,主要表现:

呼吸困难,象拉风箱,腹式呼吸、不爱动、死亡率较高。

②慢性型:

消瘦、毛焦、生长发育停滞,弓背,干咳尤以清晨喂猪和赶猪时,可见连续性的痉挛和咳嗽。

③病理变化:

肺膨大,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气肿,在心叶、尖叶、中间叶及部分膈叶下方呈小叶性融合性支气管肺炎变化。

病变界限明显,似鲜嫩肌肉样,欲称“肉变”。

2)控制方案:

方案一、优米先+全敌,分别肌注,一天一次,连用3天即可。

方案二、优米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