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第三课时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16970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第三课时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第三课时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第三课时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第三课时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第三课时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第三课时1.docx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第三课时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第三课时1.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第三课时1.docx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第三课时1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鉴赏人物形象,感受古代小说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及出场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人物的妙处,深刻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兴趣。

本节重点欣赏人物形象王熙凤。

一. 课堂导入: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任务,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也是小说的魅力所在。

世界文学史上众多经典之作都因其创造的典型人物形象而经久不衰。

作为我国古代小说的最高成就代表——《红楼梦》,更是创造了一系列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

柔弱多情的林妹妹,典雅大方的宝姐姐,圆滑毒辣的王熙凤……脂砚斋说《红楼梦》的人物刻画十分鲜明生动,所谓“如见如闻”,“活龙活现”,“跃然纸上”,这一节课我们将重点欣赏人物形象王熙凤,感受《红楼梦》人物刻画艺术的精妙。

                               

二. 人物欣赏:

王熙凤

1.提问:

由《红楼梦》第二回节选文字可以得到关于王熙凤的哪些信息?

明确:

模样标致,言谈爽利,心机深细。

多媒体展示:

刘姥姥第一次去贾府,贾府仆人周瑞家的这样介绍王熙凤:

“我的姥姥,告诉不得你呢。

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

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

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

回来你见了就信了。

就只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

提问:

通过他人的言谈来介绍人物的方法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叫作什么?

明确:

侧面描写

多媒体展示:

成功的典型人物,他们那样容易为人们所记住,并在生活中广泛地流行,正是由于它们概括性很高,不仅概括了一定阶级人物的特征以至某些不同阶级的人的某些共同的东西,而且总是个性和特点异常鲜明,异常突出。

        ----何其芳·论《红楼梦》

2.赏析王熙凤出场的段落,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1)出场描写:

原文: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教师引导:

王熙凤在贾家不过是孙子媳妇,辈分很低,王夫人在贾母面前尚且谨小慎微,她为何能如此放肆?

提示: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周围的人的“敛声屏气,恭肃严整”与王熙凤“放诞无礼”形成鲜明对比。

出场后还和贾母开起玩笑来,可以想见,平日更是无拘无束了。

这样的“放肆”“无礼”,正说明她在贾府具有特殊地位,与众不同。

提问:

贾母称王熙凤为“辣子”“泼皮破落户”,这概括了王熙凤怎样的性格特征?

提示:

王熙凤精明过人,泼辣能干,机智诙谐,善于逢迎承欢,因而被贾母称为辣子。

(2)肖像描写:

方法:

学生自读划出描写王熙凤衣着饰物和容貌的句子,分析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原文: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教师点拨:

果戈理说:

“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

”成功的肖像描写必须巧妙地传达人物的性格内涵,须是为性格而刻画外形。

心理学上认为服饰行为本质上是心理的一种反映,衣着和修饰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别、民族、年龄、社会经济地位、职业、个性、爱好和价值观等。

衣着打扮可以起到表现内心世界的作用。

衣着饰物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和个性特征。

提示:

这一段衣着饰物的描写,塑造了一个浓妆艳饰,遍体锦绣的贵族夫人形象。

这样华丽绚烂,珠光宝气的打扮,反映出王熙凤生性奢侈和对荣华富贵的追求。

一双“三角眼”,两弯“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而”,未启先笑的“丹唇”,表现出王熙凤美丽容貌后精明、狡黠的个性。

思考:

请同学们举出一个肖像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例子。

例如:

《套中人》中的别里科夫

(3)语言描写:

方法:

学生自读划出关于王熙凤语言描写的句子,体会王熙凤的语言特点,分析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教师点拨:

中国还没有那样好手段的小说家,但《水浒》和《红楼梦》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

——鲁迅《花边文学·看书琐记》

A.原文: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说着,便用帕拭泪。

教师引导:

如果你是黛玉或者贾母,愿不愿意听王熙凤说这样的话?

迎春等姊妹听到她夸赞黛玉会不会不高兴?

提示:

王熙凤见到林黛玉就不惜对黛玉的外貌大加夸赞,而这夸赞也是滴水不漏。

短短几句话,表面是称赞林黛玉的容貌,实际上也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恭维迎春等嫡亲的孙女。

这足见她八面玲珑,机巧圆滑的性格。

这正体现了王熙凤的“言谈爽利,心机深细”。

多媒体展示:

凤姐的口才诸人都有评论。

周瑞家的说:

“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她不过。

”袭人说:

“真真二奶奶这张嘴怕死人。

”宝钗说:

“世上的话到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说书的说:

“奶奶好刚口。

奶奶要说书,真连我们吃饭的地方也没了。

B.原文:

又忙携黛玉之手,问:

“妹妹几岁了?

可也上过学?

现吃什么药?

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一面又问婆子们:

“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

带了几个人来?

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教师引导:

具有什么身份地位的人才会这样说话?

王熙凤对黛玉如此热情有没有目的?

提示:

拉着黛玉的手问长问短,叮嘱安慰,又询问下人对黛玉的安置情况,一方面则是十分符合自己当家奶奶的身份和在贾府的权威,另一方面是为了讨好贾母。

C.原文: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

又见二舅母问他:

“月钱放过了不曾?

"熙凤道:

“月钱已放完了。

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

"王夫人道:

“有没有,什么要紧。

”因又说道:

“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

”熙凤道:

“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

”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教师引导:

王夫人对是否满意王熙凤的回答?

这个插入的小细节表现了王熙凤怎样的个性特点?

提示:

脂砚斋在此处批曰:

“余知此缎阿凤并未拿出,此借王夫人之语机变欺人耳。

”王熙凤回答王夫人的话,表现出她的精明能干和随机应变。

思考:

请同学们交流讨论,举出影视或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的个性化语言的例子。

例如孔乙己的语言。

(4)神态描写:

原文:

贾母笑道:

“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

“正是呢!

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

教师引导:

哪一个字用得最为生动?

王熙凤悲喜转变为什么如此迅速?

她转变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

上文提到林黛玉的母亲去逝,立刻假哭起来,表示出极大的伤心和同情。

但一听到贾母的责备,马上又转悲为喜,一个“忙”字生动地展现了她善于察言观色,乖巧机变,虚伪做作。

1.    人物形象总结:

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后,展示结果,教师点拨、总结。

教师点拨:

人物形象总结可以从人物的肖像,思想性格,身份地位等几个方面入手。

提示:

王熙凤一出场,作者便动用多种描写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她的性格的多方面,活画出一个美貌却狡黠,善于阿谀奉承、虚伪做作、机巧圆滑的封建贵族大家庭里位高权重的当家奶奶的形象。

三. 王熙凤片段赏读:

片段一:

简介:

史湘云请贾母等人吃螃蟹,贾母等来到藕香榭,看到这水上的亭子,回忆起小时候的一件事:

贾母听了,又抬头看匾,因回头向薛姨妈道:

“我先小时,家里也有这么一个亭子,叫做什么‘枕霞阁’,我那时也只象他们这么大年纪,同姊妹们天天顽去。

那日谁知我失了脚掉下去,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了上来,到底被那木钉把头碰破了。

如今这鬓角上那指头顶大一块窝儿就是那残破了。

众人都怕经了水,又怕冒了风,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

”风姐不等人说,先笑道:

“那时要活不得,如今这大福可叫谁享呢!

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的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个窝儿来,好盛福寿的.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一个窝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高出些来了。

”未及说完,贾母与众人都笑软了。

贾母笑道:

“这猴儿惯的了不得了,只管拿我取笑起来,恨的我撕你那油嘴。

”凤姐笑道:

“回来吃螃蟹,恐积了冷在心里,讨老祖宗笑一笑开开心,一高兴多吃两个就无妨了。

”贾母笑道:

“明儿叫你日夜跟着我,我倒常笑笑觉的开心,不许回家去。

”王夫人笑道:

“老太太因为喜欢他,才惯的他这样,还这样说,他明儿越发无礼了。

”贾母笑道:

“我喜欢他这样,况且他又不是那不知高低的孩子,家常没人,娘儿们原该这样。

横竖礼体不错就罢,没的倒叫他从神儿似的作什么。

”                                             ——节选自《红楼梦》三十八回

解读:

一个疤也能讨出这么吉利的口彩,这显然是凤姐随口编的,但却编得这样喜庆,这样圆满。

凤姐的机智诙谐赢得了贾母的欢心。

片段二:

简介:

贾母的大儿子贾赦一把年纪了还想讨贾母最满意的丫头鸳鸯作妾,贾母知道后气得浑身乱颤,可巧王夫人等人在身边,就把怒气撒到了王夫人身上。

怪了王夫人,怪宝玉,最后又怪凤姐。

探春陪笑向贾母道:

“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

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里的人,小婶子如何知道?

便知道,也推不知道。

”犹未说完,贾母笑道:

“可是我老糊涂了!

……”因又说道:

“宝玉,我错怪了你娘,你怎么也不提我,看着你娘受委屈?

"宝玉笑道:

“我偏着娘说大爷大娘不成?

通共一个不是,我娘在这里不认,却推谁去?

我倒要认是我的不是,老太太又不信。

”贾母笑道:

“这也有理。

你快给你娘跪下,你说太太别委屈了,老太太有年纪了,看着宝玉罢。

”宝玉听了,忙走过去,便跪下要说,王夫人忙笑着拉他起来,说:

“快起来,快起来,断乎使不得。

终不成你替老太太给我赔不是不成?

”宝玉听说,忙站起来。

贾母又笑道:

凤姐儿也不提我。

众人都笑道:

“这可奇了!

倒要听听这不是。

”凤姐儿道:

“谁教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的水葱儿似的,怎么怨得人要?

我幸亏是孙子媳妇,若是孙子,我早要了,还等到这会子呢。

”贾母笑道:

“这倒是我的不是了?

"凤姐儿笑道:

“自然是老太太的不是了。

”贾母笑道:

“这样,我也不要了,你带了去罢!

”凤姐儿道:

“等着修了这辈子,来生托生男人,我再要罢。

”贾母笑道:

“你带了去,给琏儿放在屋里,看你那没脸的公公还要不要了!

”凤姐儿道:

“琏儿不配,就只配我和平儿这一对烧糊了的卷子和他混罢。

”说的众人都笑起来了。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解读:

凤姐这话表面上是说贾母的不是,实际上是在阿谀贾母,夸贾母会调理人,凤姐的这句话让贾母转怒为喜。

凤姐奉承人十分自然,不留痕迹。

四. 课堂结语:

红学前辈王昆仑先生在他的《红楼梦人物论》中的《凤姐论》中有一句名言:

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

这是众多《红楼梦》读者对的共同感受。

这正体现了这个人物的艺术魅力,说明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不仅凤姐,《红楼梦》的诸多人物形象都是“独特的”。

脂砚斋批“《石头记》中公勋世宦之家以及草莽庸俗之族,无所不有,自能各得其妙”。

这些人物形象各有个性,并不如“近之小说中有一百个女子,皆是如花如玉一副脸面”,而是从“举止言谈”,到“身体面庞”,都各有特点。

感受人物刻画艺术的高妙,大家课下去阅读《红楼梦》。

五. 课后作业:

阅读《红楼梦》王熙凤片段,总结选段刻画人物的方法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附阅读片段:

1.片段一简介:

王熙凤的公公贾赦看上了贾母的贴身大丫头鸳鸯,便让妻子邢夫人去向贾母讨。

邢夫人赶来和王熙凤商量此事:

如今且说凤姐儿因见邢夫人叫他,不知何事,忙另穿戴了一番,坐车过来。

邢夫人将房内人遣出,悄向凤姐儿道:

“叫你来不为别事,有一件为难的事,老爷托我,我不得主意,先和你商议.老爷因看上了老太太的鸳鸯,要他在房里,叫我和老太太讨去。

我想这倒平常有的事,只是怕老太太不给,你可有法子?

”凤姐儿听了,忙道:

“依我说,竟别碰这个钉子去。

老太太离了鸳鸯,饭也吃不下去的,那里就舍得了?

况且平日说起闲话来,老太太常说,老爷如今上了年纪,作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没的耽误了人家。

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作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

太太听这话,很喜欢老爷呢?

这会子回避还恐回避不及,倒拿草棍儿戳老虎的鼻子眼儿去了!

太太别恼,我是不敢去的.明放着不中用,而且反招出没意思来。

老爷如今上了年纪,行事不妥,太太该劝才是。

比不得年轻,作这些事无碍。

如今兄弟,侄儿,儿子,孙子一大群,还这么闹起来,怎样见人呢?

”邢夫人冷笑道:

“大家子三房四妾的也多,偏咱们就使不得?

我劝了也未必依。

就是老太太心爱的丫头,这么胡子苍白了又作了官的一个大儿子,要了作房里人,也未必好驳回的。

我叫了你来,不过商议商议,你先派上了一篇不是。

也有叫你要去的理?

自然是我说去。

你倒说我不劝,你还不知道那性子的,劝不成,先和我恼了。

  凤姐儿知道邢夫人禀性愚犟,只知承顺贾赦以自保,次则婪取财货为自得,家下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

凡出入银钱事务,一经他手,便克啬异常,以贾赦浪费为名,“须得我就中俭省,方可偿补”,儿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听的。

如今又听邢夫人如此的话,便知他又弄左性,劝了不中用,连忙陪笑说道:

“太太这话说的极是。

我能活了多大,知道什么轻重?

想来父母跟前,别说一个丫头,就是那么大的活宝贝,不给老爷给谁?

背地里的话那里信得?

我竟是个呆子。

琏二爷或有日得了不是,老爷太太恨的那样,恨不得立刻拿来一下子打死,及至见了面,也罢了,依旧拿着老爷太太心爱的东西赏他。

如今老太太待老爷,自然也是那样了。

依我说,老太太今儿喜欢,要讨今儿就讨去。

我先过去哄着老太太发笑,等太太过去了,我搭讪着走开,把屋子里的人我也带开,太太好和老太太说的。

给了更好,不给也没妨碍,众人也不知道。

”邢夫人见他这般说,便又喜欢起来,又告诉他道:

“我的主意先不和老太太要。

老太太要说不给,这事便死了。

我心里想着先悄悄的和鸳鸯说。

他虽害臊,我细细的告诉了他,他自然不言语,就妥了。

那时再和老太太说,老太太虽不依,搁不住他愿意,常言‘人去不中留’,自然这就妥了。

”凤姐儿笑道:

“到底是太太有智谋,这是千妥万妥的。

别说是鸳鸯,凭他是谁,那一个不想巴高望上,不想出头的?

这半个主子不做,倒愿意做个丫头,将来配个小子就完了。

”邢夫人笑道:

“正是这个话了。

别说鸳鸯,就是那些执事的大丫头,谁不愿意这样呢。

你先过去,别露一点风声,我吃了晚饭就过来。

”     ————节选自《红楼梦》四十六回

答案提示:

王熙凤听说此事,先是劝邢夫人不要去,理由是贾母对贾赦平日的行为作派已经十分不满。

这是实情。

见邢夫人不乐意,又想到邢夫人的愚犟个性,便立刻转了话锋,顺着邢夫人说起来,而且说得还合情合理。

通过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充分表现了王熙凤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机变逢迎的性格特点。

2.片段二简介:

王熙凤的丈夫贾琏偷娶尤二姐之后,将尤二姐安置在贾府后面的一所房室。

有一天贾琏的心腹小厮兴儿便和尤二姐讲起了贾府的事。

下面是关于王熙凤的介绍:

正说着,忽见贾琏的心腹小厮兴儿走来请贾琏说:

“老爷那边紧等着叫爷呢。

小的答应往舅老爷那边去了,小的连忙来请。

”贾琏又忙问:

“昨日家里没人问?

”兴儿道:

“小的回奶奶说,爷在家庙里同珍大爷商议作百日的事,只怕不能来家。

”贾琏忙命拉马,隆儿跟随去了,留下兴儿答应人来事务。

尤二姐拿了两碟菜,命拿大杯斟了酒,就命兴儿在炕沿下蹲着吃,一长一短向他说话儿。

问他家里奶奶多大年纪,怎个利害的样子,老太太多大年纪,太太多大年纪,姑娘几个,各样家常等语.兴儿笑嘻嘻的在炕沿下一头吃,一头将荣府之事备细告诉他母女。

又说:

“我是二门上该班的人.我们共是两班,一班四个,共是八个。

这八个人有几个是奶奶的心腹,有几个是爷的心腹。

奶奶的心腹我们不敢惹,爷的心腹奶奶的就敢惹。

提起我们奶奶来,心里歹毒,口里尖快。

我们二爷也算是个好的,那里见得他。

倒是跟前的平姑娘为人很好,虽然和奶奶一气,他倒背着奶奶常作些个好事。

小的们凡有了不是,奶奶是容不过的,只求求他去就完了。

如今合家大小除了老太太,太太两个人,没有不恨他的,只不过面子情儿怕他。

皆因他一时看的人都不及他,只一味哄着老太太,太太两个人喜欢.他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没人敢拦他。

又恨不得把银子钱省下来堆成山,好叫老太太,太太说他会过日子,殊不知苦了下人,他讨好儿。

估着有好事,他就不等别人去说,他先抓尖儿,或有了不好事或他自己错了,他便一缩头推到别人身上来,他还在旁边拨火儿。

如今连他正经婆婆大太太都嫌了他,说他‘雀儿拣着旺处飞,黑母鸡一窝儿,自家的事不管,倒替人家去瞎张罗’。

若不是老太太在头里,早叫过他去了。

”尤二姐笑道:

“你背着他这等说他,将来你又不知怎么说我呢.我又差他一层儿,越发有的说了。

”兴儿忙跪下说道:

“奶奶要这样说,小的不怕雷打!

但凡小的们有造化起来,先娶奶奶时若得了奶奶这样的人,小的们也少挨些打骂,也少提心吊胆的。

如今跟爷的这几个人,谁不背前背后称扬奶奶圣德怜下。

我们商量着叫二爷要出来,情愿来答应奶奶呢。

”尤二姐笑道:

“猴儿肏的,还不起来呢。

说句顽话,就唬的那样起来。

你们作什么来,我还要找了你奶奶去呢。

”兴儿连忙摇手说:

“奶奶千万不要去。

我告诉奶奶,一辈子别见他才好。

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都占全了。

只怕三姨的这张嘴还说他不过。

像奶奶这样斯文良善人,那里是他的对手!

”尤氏笑道:

“我只以礼待他,他敢怎么样!

”兴儿道:

“不是小的吃了酒放肆胡说,奶奶便有礼让,他看见奶奶比他标致,又比他得人心,他怎肯干休善罢?

人家是醋罐子,他是醋缸醋瓮。

凡丫头们二爷多看一眼,他有本事当着爷打个烂羊头。

虽然平姑娘在屋里,大约一年二年之间两个有一次到一处,他还要口里掂十个过子呢,气的平姑娘性子发了,哭闹一阵,说:

‘又不是我自己寻来的,你又浪着劝我,我原不依,你反说我反了,这会子又这样。

’他一般的也罢了,倒央告平姑娘。

”尤二姐笑道:

“可是扯谎?

这样一个夜叉,怎么反怕屋里的人呢?

”兴儿道:

“这就是俗语说的‘天下逃不过一个理字去’了。

这平儿是他自幼的丫头,陪了过来一共四个,嫁人的嫁人,死的死了,只剩了这个心腹。

他原为收了屋里,一则显他贤良名儿,二则又叫拴爷的心,好不外头走邪的。

又还有一段因果:

我们家的规矩,凡爷们大了,未娶亲之先都先放两个人伏侍的。

二爷原有两个,谁知他来了没半年,都寻出不是来,都打发出去了。

别人虽不好说,自己脸上过不去,所以强逼着平姑娘作了房里人。

那平姑娘又是个正经人,从不把这一件事放在心上,也不会挑妻窝夫的,倒一味忠心赤胆伏侍他,才容下了。

”                                                          ———节选自《红楼梦》六十五回

答案提示:

通过仆人兴儿之口,从侧面介绍了王熙凤两面三刀,虚伪狠毒,狡猾奸诈,专制霸道,善妒等形象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