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防欺凌安全教案20篇简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1691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防欺凌安全教案20篇简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班防欺凌安全教案20篇简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班防欺凌安全教案20篇简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班防欺凌安全教案20篇简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班防欺凌安全教案20篇简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防欺凌安全教案20篇简单.docx

《中班防欺凌安全教案20篇简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防欺凌安全教案20篇简单.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班防欺凌安全教案20篇简单.docx

中班防欺凌安全教案20篇简单

中班防欺凌安全教案20篇简单

这是中班防欺凌安全教案20篇简单,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

团结力量大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而且我们乡镇幼儿园还有很多留守孩子,较多的存在隔代爱现象,家长对孩子的溺爱造成很多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集体主义感淡薄,还不会和同伴合作、友好相处。

《纲要》在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指出:

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我认为《纲要》对发展“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排序,以及各领域对教育内容的表述,体现了一个鲜明的价值取向,那就是取向于培养让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这一幼儿教育的价值。

而且其合作的价值在于幼儿能与人共处,认识到团结的力量集体的力量。

《纲要》中又指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所以根据实际设计了这次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歌唱表演,理解团结的含义。

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2、尝试用这种方法学习互助与合作的技能,体验团结互助的成功和喜悦。

  3、初步启发集体主义情感,培养幼儿集体主义精神。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让幼儿理解团结的含义,在活动中认识合作的意义,体验团结互助的成功喜悦感。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2、难点:

启发幼儿集体意识,萌发集体荣誉感。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蚂蚁头饰8个;豆粒头饰1个;小老鼠、老爷爷、老奶奶、小妹妹头饰各1个;大萝卜头饰1个;儿歌《拔萝卜》音乐;豆子许多、杯子数个。

  幼儿准备:

每人准备一把筷子。

  教学准备:

会唱《蚂蚁搬豆》

  活动过程

  一、引入部分:

  1、教师讲故事《团结的力量》,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幼儿听后回答教师提问:

老国王去世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

为什么会这样?

  二、活动过程

  1、请幼儿分别操作折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含义。

  教师引导幼儿折一根筷子。

  教师引导幼儿折一把筷子。

  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为什么一把筷子不容易折断?

  2、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各种音乐游戏,进一步理解团结的力量以及合作的喜悦。

  

(1)进行音乐游戏《蚂蚁搬豆》活动,引导幼儿理解团结的力量。

  师生同唱歌曲后提问,引导幼儿总结故事含义,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鼓励孩子要象小蚂蚁一样团结互助。

师生共同讨论歌曲中有哪些角色,该如何表演,幼儿分小组表演。

再抽一个小组的小朋友全班展示。

  

(2)进行音乐游戏《拔萝卜》的活动,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喜悦.

  播放《拔萝卜》CD,引导幼儿理解合作带来成功的喜悦.幼儿讨论怎样团结?

  共同讨论有哪些角色?

该如何表演?

教师引导幼儿合作完成音乐游戏《拔萝卜》.

  3、拓展活动:

组织幼儿玩《数豆子》游戏

  分别请1名幼儿与3名幼儿到台上比赛数豆子。

  引导幼儿分析结果,讨论原因。

  4、教师总结

  三、结束、延伸活动

  在活动结束之后,进行谈话活动,引导幼儿说一说,在日常生活当中该如何合作?

怎样合作最有效?

小朋友之间该如何友好相处?

  区角活动:

  将筷子、豆子、杯子材料放于活动区,便于幼儿随时操作。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语言表达方面:

有大部分幼儿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游戏体验后能独立表达自己的意愿,有一小部分幼儿需要听同伴分享总结后才能自己理解总结,幼儿初步认识到了团结的力量。

  思维品质方面:

在折筷子和两次音乐游戏体验后,孩子们基本上都能对教师的提问做出反映。

有一半的孩子反映迅速。

  道德品质方面;通过本次活动,我班幼儿初步有了团结合作的意识,但还不太会把它如何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需要教师在平时一日活动中多引导。

  同时在活动中,教师还需要提炼提问的技巧和方法,在幼儿小组活动中还应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特别是个别表现稍微弱一点的孩子给予鼓励,让整个活动能顺利进行。

第2篇、中班社会活动团结就是力量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完成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众人合作!

小到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大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都需要团结合作。

2013年4月20日的雅安地震以及2008年中国经历的几件大事也证明了这点,比如"5.12"地震后的抗震救灾,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奥运会、残奥会的顺利举办更是我们大家团结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神州七号的发射成功也是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和力量。

所以只有我们大家共同合作,齐心协力,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

  

  本节课旨在:

让幼儿从小就有团结合作的意识,在幼儿的心中种下团结的种子,学会与人合作。

通过体验式的教学和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亲身体会到团结的力量,团结的重要以及合作成功后的愉悦,为幼儿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的团结他人,有团队精神做好铺垫。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人多力量大","大家团结起来力量大",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2、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亲身体验到团结的重要性和合作成功的愉悦。

  3、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4、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5、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牙签若干、视频《三只羊》、音乐《拔萝卜》

  2、准备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等头饰。

  活动过程:

  一:

游戏导入  

  1、今天,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选举大力士。

  规则:

按要求折牙签,谁能一下子折断最多的牙签,谁就获胜教学目标  

  拿出老师给大家准备好的信封,里面有一些小牙签,轻轻地先拿出一根,试着折断它。

(每个人都轻易地折断了)  

  3、好,再拿出五根,放一起,(师作示范)折折看。

  

  现在已经分出一些胜负了,一下子就把6根牙签折断的请站起来,呵,真行,大力士将在你们这中间产生。

  

  好,其他同学,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10根牙签能不能难倒他们。

  

  大力士产生了“大力士你好,请问你折10根牙签与折6根时,用力有什么不同?

”  

  (折6根时我稍稍用力就折断了,10根时我用出了全身力气才折断)  

  4、教师小结:

是啊,小朋友们都说得很好,一根牙签很弱小,不堪一折,可是当他们紧密地集合在一起的时候,小小的牙签也能像大树一样强壮有力。

  二、通过体验,进行感知

  1、小朋友们,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这个游戏叫拔萝卜。

  2、出示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大萝卜头饰。

请小朋友们听着音乐一起来拔萝卜。

  3、提问:

通过这个游戏你们发现什么问题?

(告诉幼儿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拔起萝卜)

  三、观看视频,展开讨论

  1、播放视频:

《三只羊》的故事,让幼儿明白团结的重要    

  小朋友们帮老爷爷把萝卜拔出来了,老爷爷要奖励大家一起来看动画。

   

  2、提问:

故事中有谁?

谁想吃谁?

  

  小羊没有被狼吃掉,为什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团结会怎样?

  四、活动迁移、共同合作

  小朋友们,萝卜太重了,老爷爷搬不动,请你们一起来帮助他把萝卜搬回家好不好?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而且我们乡镇幼儿园还有很多留守孩子,较多的存在隔代爱现象,家长对孩子的溺爱造成很多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集体主义感淡薄,还不会和同伴合作、友好相处。

《纲要》在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指出:

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我认为《纲要》对发展“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排序,以及各领域对教育内容的表述,体现了一个鲜明的价值取向,那就是取向于培养让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这一幼儿教育的价值。

而且其合作的价值在于幼儿能与人共处,认识到团结的力量集体的力量。

第3篇、中班音乐活动团结力量大(蚂蚁搬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长短高低特征。

  2、愿意用语言表达对小蚂蚁的喜爱。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小蚂蚁图片、歌曲《小蚂蚁》磁带、蚂蚁头饰

  活动重难点:

  听音乐能够区分声音的长短、高低。

  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小蜻蜓》,进入活动室。

  2、讲故事“搬豆”。

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引导幼儿自然进入故事情节。

  3、小朋友们,他们是谁,一只蚂蚁在洞口看到了什么?

它想把豆搬到洞里给大家吃,它用力搬呀搬呀,怎么也搬不动,又来了一只蚂蚁两人搬也搬不动,身体晃来晃去的,三只蚂蚁搬豆,轻轻一抬就搬到洞里去了。

  4、欣赏歌曲《蚂蚁搬豆》。

鼓励幼儿随音乐拍打歌曲节奏。

  5、幼儿与老师一起边拍打节奏边唱歌曲。

  6、歌曲表演结束音乐活动:

请小朋友当“豆子”坐在椅子上,另一名幼儿当找到豆子的蚂蚁,边唱边动作,唱到“请来许多好朋友”时,另外几名小朋友赶紧跑过去围在豆子周围做抬豆子动作,“豆子”这时也随音乐一起走动。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幼儿知道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初步理解一的力量小,有困难要找同伴帮忙,用音乐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

让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以此来促进幼儿之间的友好交往。

第4篇、中班安全不要用手揉眼睛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2、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活动的由来:

4-5岁的中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动作能力有明显发展,因此所表现出的年龄特点是活泼、好动,他们有积极探索的欲望,对一切未知的新鲜事物都有好奇心。

由于我们班上的萧萧小朋友得了结膜炎,每天都需要教师帮助幼儿点眼药水,好奇的孩子们每次都很关切的问:

“萧萧的眼睛怎么了?

”“他以后会看不见吗?

”“结膜炎是什么病呀?

”…从而引发了主题活动《不要用手揉眼睛》,也因为幼儿年龄小,对一些常见病的预防知识比较缺乏,为加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及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的培养,巩固中班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因此开展这个主题是十分必要的。

 教育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更加喜欢观察、探索了,更加喜欢问问题?

同时,幼儿对与眼睛对我们的重要,有了更深的理解,知道如果没有眼睛,这么美丽的世界就看不到了,了解到春季的明显特征,知道春、冬季明显特征的区别。

  小朋友之间也有了更多交流与分享经验的机会,孩子们更爱说了、尤其是那些胆小的孩子,通过这样的活动,促使他们有了成功感,他们会主动把他们的发现带到幼儿园与好朋友一起分享。

第5篇、中班语言故事以大欺小的狗熊教案

活动目标:

1、幼儿对故事有初步印象,能简单进行描述          

2、幼儿懂得“以大欺小”这个新词的意思          

3、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友善地对待他人,不以大欺小

活动重点:

能够深层次地懂得“以大欺小”的意思

活动准备:

ppt、动物卡通图片、音频

活动方法:

启发法、视听讲做结合法、直观法

活动过程:

(1)2分钟左右导入时间,用故事中的动物图片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引出故事题目《以大欺小的狗熊》

(2)6分钟左右讲述故事内容,结合幻灯片的放映

(3)5分钟左右的师生问答,通过向幼儿提问故事中的细节问题(按故事发展顺序):

1、狗熊遇到的第一位小动物是谁?

                   

2、接着狗熊又遇到了谁?

又让他做了什么?

                   

3、狗熊第三个遇到的小动物是小猴子,结果狗熊又欺负小猴子,他把他的什么东西拿走了呢?

                   

4、最后是谁来帮助小猴子拿回了帽子,他还将狗熊怎么了呢?

                   

5、后来,狗熊再也不干什么事之后,森林里的小家伙们都愿意和他交朋友了呢?

幼儿按提问顺序回忆故事内容,将记住的故事内容整理成串。

(4)5分钟左右时间为幼儿讲解“以大欺小”的意思。

先请幼儿举手回答,根据故事内容引导他们进行解答。

再进一步为他们具体解释,将“以大欺小”运用于具体的情境句子帮助幼儿更好的进行理解。

(5)10分钟左右的时间请幼儿上台扮演故事中的小动物,演绎故事教师总结:

幼儿在平时和人相处的时候,不可以仗着自己力气大而去欺负其他小朋友,要友善待人

活动延伸:

回家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表演舞台剧

森林里住着一只狗熊,它常常欺负小动物。

清早,狗熊一出门,看见小鸭子在河里游泳,就悄悄地躲到树背后,悄悄地捡起一块石头,往河里扔。

小鸭子以为狐狸来了,吓得赶紧躲到芦苇丛里。

狗熊说:

"哈哈哈哈,胆小鬼!

"小鸭子说:

"狗熊最坏!

"狗熊继续往前走,看见小刺猬,便拦住它,叫它背着苹果走路。

小刺猬害怕狗熊,只得乖乖地背着苹果走路。

狗熊说:

"哈哈哈哈,不中用的小家伙!

"小刺猬说:

"狗熊尽欺负人!

"狗熊继续往前走,看见小猴子,跑过去夺下小猴头上的草帽戴在自己头上。

小猴说:

"狗熊哥哥,把草帽还给我吧,狗熊哥哥,把草帽还给我吧,"狗熊说:

"你有本事自己来拿呀!

"长颈鹿来了,低下头去,咬住狗熊头上的帽子还给小猴。

狗熊说:

"你、你、你多管闲事!

"长颈鹿不说话,咬住狗熊,把它举得高高的,狗熊吓坏了,说:

"放开我,放开我!

"长颈鹿放下狗熊,说:

"下次不许大欺小!

"狗熊说:

"我知道,我知道!

"狗熊再也不做大欺小了的事了,森林里的小家伙们都愿意和它交朋友了。

结束语:

好了,我的故事今天就讲到这里,大家说,棒不棒?

第6篇、中班主题防校园欺凌教案反思

、教育主题:

我将本次活动确定为"拒绝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

二、教育背景及目的:

背景:

上半年媒体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主要有42起,其中初中生参与的校园暴力事件33起,占总数69%,初中成校园暴力事件高发阶段。

我校近期也出现了几起学生打架斗殴的事件。

目的:

通过学习《中小学生守则》的内容,使同学们明礼守法,更好地认识什么是校园暴力,校园暴力的危害性,如何预防和抵制校园暴力,能与校园暴力做合理有效的斗争,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冲突,防微杜渐。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给学生发放《中小学生守则》,人手一份,制作多媒体课件、并搜集典型的校园暴力事例等。

2、学生准备:

让学生宣读背诵《守则》,事先熟知《守则》内容,并思考校园暴力的表现及怎样正确处理校园暴力事件,在活动之前让学生先思考,活动过程中学生能更轻松的接受和理解活动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认识校园欺凌

1、部分学生对校园暴力这一词语还很陌生,或理解不准,所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校园欺凌的定义,首先让学生明确何为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资料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

此类案件不仅给被害者造成长期的心理阴影,甚至影响人格发展,施暴者也很可能滑入违法犯罪的歧途,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暴力。

其主要表现是身体强壮的学生欺负弱小的学生,令其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

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

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

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且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

因此,恶性循环导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

围绕"什么是欺凌?

为什么要反欺凌?

"与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分享:

所谓欺凌,简单来说就是以大欺小,(教案出自:

快思.教案网)以强凌弱,以多欺少。

欺凌不但对"受伤者"造成伤害外,而且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造成伤害。

"欺凌者"由于长期欺负别人,内心得到极大满足,以自我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而"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

"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伤害也不可小视,受欺凌的学生通常在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

同时"校园欺凌"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

所以,学校要严厉制止和预防欺凌事件的发生。

2、观看校园暴力视频,学生可以更直观的感受校园暴力的恶劣性质,进而讨论校园欺凌的危害,提出问题"校园欺凌有哪些危害?

"校园欺凌首先给受害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次是更为严重的心理上的伤害,使受害者产生不安全感,产生恐惧和焦虑。

3、多媒体出示2015年上半年校园暴力事件,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产生校园暴力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会根据平时的生活实际,总结出一些原因。

1月9日,广西宾阳县初中女生打群架,目击者称现场惨烈。

2月28日,云南富宁县一中学女生宿舍内遭围殴凌辱拍照上传空间。

4月9日,山东邹城初二女生宿舍内被殴打被逼下跪。

4月17日,北京105中学一女生遭轮番扇耳光。

4月17日,广东汕头多名青少年围殴一名身着校服男生。

4月19日,湖北红安00后为争女朋友斗殴,操板砖砸人手段凶残。

4月30日,福建南安一初一男生被同校学生及社会青年追打,捅伤。

5月12日,福建晋江学生校外打架一死两伤。

5月19日,辽宁沈阳宁官实验学校篮球暴力事件。

6月16日,山东济南一中学多名学生暴力殴打同校学生。

6月21日,湖南怀化一女生在校园遭8名学姐群殴致耳膜穿孔。

(二)抵制校园欺凌此环节设置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分别是:

1、同学间发生矛盾时,作为当事人,我们应该如何解决?

2、矛盾一时难以解开,如何有效扼制校园欺凌的发生?

3、一旦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如何应对?

这三个问题,分别是从学生间出现矛盾时、校园欺凌发生前、校园欺凌发生中三个不同阶段提出的,能够让学生思考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处理矛盾,并尽可能的避免校园暴力的发生,一旦发生校园欺凌,也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伤害。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避免校园欺凌的做法:

从受害者的角度想:

不理睬;找老师;懂自救。

从施暴者的角度想:

想后果;勿冲动;换位思考。

(三)校园欺凌案列分析某中学一女生食堂打饭时,和另一名女生发生口角,没想到,竟遭到多名女生毒打,其中一位打人后,还做出胜利的手势。

根据以上案例,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正确方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引案例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如何保护自己,并引导学生回答:

1、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是避免侵害的前提;2、面对不法分子的侵害首先要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然后机智勇敢灵活地与其斗争;3、积极寻求家长、学校和社会的保护;4、受到侵害时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四)总结

教学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努力,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每位幼儿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

第7篇、中班故事以大欺小的狗熊教案

活动目标:

1、幼儿对故事有初步印象,能简单进行描述          

2、幼儿懂得“以大欺小”这个新词的意思          

3、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友善地对待他人,不以大欺小

活动重点:

能够深层次地懂得“以大欺小”的意思

活动准备:

ppt、动物卡通图片、音频

活动方法:

启发法、视听讲做结合法、直观法

活动过程:

(1)2分钟左右导入时间,用故事中的动物图片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引出故事题目《以大欺小的狗熊》

(2)6分钟左右讲述故事内容,结合幻灯片的放映

(3)5分钟左右的师生问答,通过向幼儿提问故事中的细节问题(按故事发展顺序):

1、狗熊遇到的第一位小动物是谁?

                   

2、接着狗熊又遇到了谁?

又让他做了什么?

                   

3、狗熊第三个遇到的小动物是小猴子,结果狗熊又欺负小猴子,他把他的什么东西拿走了呢?

                   

4、最后是谁来帮助小猴子拿回了帽子,他还将狗熊怎么了呢?

                   

5、后来,狗熊再也不干什么事之后,森林里的小家伙们都愿意和他交朋友了呢?

幼儿按提问顺序回忆故事内容,将记住的故事内容整理成串。

(4)5分钟左右时间为幼儿讲解“以大欺小”的意思。

先请幼儿举手回答,根据故事内容引导他们进行解答。

再进一步为他们具体解释,将“以大欺小”运用于具体的情境句子帮助幼儿更好的进行理解。

(5)10分钟左右的时间请幼儿上台扮演故事中的小动物,演绎故事教师总结:

幼儿在平时和人相处的时候,不可以仗着自己力气大而去欺负其他小朋友,要友善待人

活动延伸:

回家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表演舞台剧

森林里住着一只狗熊,它常常欺负小动物。

清早,狗熊一出门,看见小鸭子在河里游泳,就悄悄地躲到树背后,悄悄地捡起一块石头,往河里扔。

小鸭子以为狐狸来了,吓得赶紧躲到芦苇丛里。

狗熊说:

"哈哈哈哈,胆小鬼!

"小鸭子说:

"狗熊最坏!

"狗熊继续往前走,看见小刺猬,便拦住它,叫它背着苹果走路。

小刺猬害怕狗熊,只得乖乖地背着苹果走路。

狗熊说:

"哈哈哈哈,不中用的小家伙!

"小刺猬说:

"狗熊尽欺负人!

"狗熊继续往前走,看见小猴子,跑过去夺下小猴头上的草帽戴在自己头上。

小猴说:

"狗熊哥哥,把草帽还给我吧,狗熊哥哥,把草帽还给我吧,"狗熊说:

"你有本事自己来拿呀!

"长颈鹿来了,低下头去,咬住狗熊头上的帽子还给小猴。

狗熊说:

"你、你、你多管闲事!

"长颈鹿不说话,咬住狗熊,把它举得高高的,狗熊吓坏了,说:

"放开我,放开我!

"长颈鹿放下狗熊,说:

"下次不许大欺小!

"狗熊说:

"我知道,我知道!

"狗熊再也不做大欺小了的事了,森林里的小家伙们都愿意和它交朋友了。

结束语:

好了,我的故事今天就讲到这里,大家说,棒不棒?

第8篇、中班主题活动团结起来力量大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培养合作的精神。

  2.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5.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活动准备:

  头饰、道具、椅子。

  活动过程:

  

(一)1.歌表演:

"一只蚂蚁"引导幼儿理解"团结起来力量大""人多力量大"的主题。

  2.分组表演,体会团结的重要性和合作成功的愉快。

  

(二)比赛搬椅子

  两队:

一队四人、一队一人,每队要搬四把椅子,看哪队先搬完,其它小朋友看后评议哪队赢,为什么会赢。

  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总结。

  实际点评:

  在进行搬椅子比赛时,第一遍孩子们是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孩子们总结出"人多力量大",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第二遍时豆豆小朋友一人四把椅子(左手两把,右手两把)一起搬起和四个人同时到达,结果出现了变化,有经验的老师启发引导孩子们说出,只要动脑筋,想出好办法,战胜因难,就能以少胜多。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语言表达方面:

有大部分幼儿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游戏体验后能独立表达自己的意愿,有一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