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156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docx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docx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新源县小学数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第六单元

单元主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

授课班级

教学内容

教材P68-90

授课教师

本单元包括9个例题,主要在“数的运算”方面:

(1)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例1――口算(20×3)、例2――估算(29×8);例1――笔算1(12×3)、例2――笔算2(18×3)、例3――笔算3(24×9)、例4――笔算4(634×8)、例5――关于0的乘法、例6――笔算5(508×3)、例7――笔算6(280×3)。

  

三年级第六单元备课

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

重、

难点

重点:

笔算。

重中之重是两位数乘一位数(基础、常用)  

难点:

有两处:

一是笔算竖式的模型建构,二是连续进位计算的正确率.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两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新源县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三年级数学“三学五环”集体备课教案

第1课时

课题

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课型

新授

学习内容

69页例1,练习十五1-3题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1)学生理解和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的进行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练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正确的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难点:

培养学生类推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习准备

口算卡,课本情景图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示标导学

二、查学诊断:

三、导学施教:

1、引导观察教材第68页的情境图收集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2、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中,有的问题很容易口算出来,有的问题却要笔算,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口算乘法

(板书课题:

口算整十整百乘一位数)

3、学生观察教材第69页第一幅图。

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

板书问题。

1、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元?

怎样列算式计算?

学生学生独自完成,汇报。

2、师:

10人要多少元?

怎样列算式计算.

学生汇报交流师:

板书.

2×10=20

学生汇报交流算法说一说哪种算法更简便。

反馈练习:

做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元?

②怎样列算式计算说一说算法?

③以上我们学习了整十数乘一位数那么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该怎样计算

出示下列算式:

学生独自完成

100×23000×33×2004000×4

4、归纳概括:

口算下列算式,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4×22×3

40×220×3

400×2200×3

4000×22000×3

板书(口算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方法:

先用0前面的数去乘一位数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后面有几个0,就在积末尾填上几个0.)

3×1010×65×107×1010×9

3、学生观察教材第69页第二幅图。

①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四、练测促学

第71页第1、2、3题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五、反馈延伸:

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1)小练习册相关题。

(2)预习作业

口算整十整百乘一位数

例1

(1)2×9=18(元)

2×10=20(元)

答:

9人要18元。

10人要20元。

(3)20×3=60(元)

答:

20人要60元。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课题

乘法的估算

课型

新授

学习内容

教材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7题。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具准备

口算卡,课本情景图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示标导入:

二、查学诊断:

三、导学施教:

同学们,秋天美吗?

学校准备组织大家去秋游,但在秋游中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一起去看看。

(出示教材第70例2主题图:

三年级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你认为这些同学会遇到什么问题呢?

(买门票一共要多少钱)

是啊!

买门票要多少钱呢?

(接着出示例2的问题:

王老师带250元钱够吗)

比一比,你们提出的问题和王老师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请同学们讨论讨论,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我们来看看小精灵是怎么来解决王老师的问题的。

(课件展示小精灵的方法)

小精灵:

同学们,我是这样想的:

29×8大约得多少?

29×8≈240(元)240<250,所以王老师带的钱够啦。

看了小精灵的解答过程,你有什么问题要说吗?

板书学生发现的问题:

小精灵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是什么意思?

29×8为什么等于240?

看来同学们对小精灵的解答很感兴趣。

那他的解答到底有什么道理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

小精灵把29×8≈240,你认为他是怎么想的?

请同学们讨论:

因为29很接近30,所以把29看作30来乘,就变成了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我觉得很有道理。

小精灵真聪明。

其实,在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不需要我们进行精确的计算,估算一下就可以了,这样做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呢。

现在你知道小精灵为什么不用“=”,而用“≈”这个符号了吗?

你觉得这个符号和等于号有什么区别?

介绍“≈”的读法和写法以及表示的意义。

“≈”读作“约等号”,他表示计算的结果是不精确的,是估算时常用的一种符号。

练一练:

下面的数和哪些整十的数最接近?

21346788947617

四、练测促学:

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说说。

你有什么问题?

32×649×5218×4581×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

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即可。

(1)完成教材第70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

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2)完成练习十五第7题,说说是怎么想的。

(3)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估算的例子。

五、反馈延伸:

(1)上这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2)作业:

小练习册相关内容。

(3)预习作业

乘法的估算

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够吗?

8×29≈240(元)

答:

带250元够.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课题

口算乘法

课型

练习课

学习内容

教材第73页练习十五第8--12题。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1)复习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的方法,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在日常中广泛应用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感悟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难点:

明白口算方法和估算思路,培养估算意识和习惯。

学习准备

口算卡,课本情景图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示标导入:

二、查学诊断:

三、导学施教:

(1)第8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计算顺序,再口算。

算完后,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第十题:

先让学生读题,然后问题中的大约表示什么意思?

让学生用估算进行解答。

(3)第11题: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练习,可以让学生根据题意写成下面的算式:

()×()=240.先让学生自由解答。

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解答时要注意的问题和要用到的方法。

30×8=24040×6=24060×4=24080×3=240

四、练测促学:

(1)投影欣赏大超市里面的各种商品:

篮球:

59元;足球:

38元;羽毛球拍:

27元;随身听:

412元;书包:

43元

同学们看到这么多的商品,你想买什么?

你会提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0×()=90()0×()=80

()0×()=90()0×()=80

五、反馈延伸:

你对乘法口算和估算又有什么样的认识?

他们在生活中的作用大吗?

请具体说说。

作业:

(1)练习十五第9、12题。

(2)预习作业

口算乘法(练习课)

30×8=24080×3=240

40×6=24060×4=240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课题

笔算乘法(不进位)

课型

新授课

学习内容

教材第74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16第1、2、3、4题

学习

目标

知识技能:

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计算的含义;正确地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

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课前

准备

小黑板,列1情景图,练习本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

示标导入

二:

查学诊断

三:

导学施教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金秋十月,水果飘香,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国庆节。

十一长假,小明一家来到了那拉提大草原,他们买了3张门票,每张30元。

请问:

一共要付多少钱?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0×3)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因为是求3个30)怎样计算?

(复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师:

景区内真是人山人海!

入口处,3辆电动车正忙着把游客载往大草原,(出示挂图)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上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有3辆电动车,每辆电动车上最多可以坐12名游客。

)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一个什么问题呢?

(3辆车一共可以坐多少名游客?

)板书问题。

(二)、自主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