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8 人类社会的开端与古代文明备战中考历史考点一遍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1422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0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18 人类社会的开端与古代文明备战中考历史考点一遍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考点18 人类社会的开端与古代文明备战中考历史考点一遍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考点18 人类社会的开端与古代文明备战中考历史考点一遍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考点18 人类社会的开端与古代文明备战中考历史考点一遍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考点18 人类社会的开端与古代文明备战中考历史考点一遍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点18 人类社会的开端与古代文明备战中考历史考点一遍过.docx

《考点18 人类社会的开端与古代文明备战中考历史考点一遍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18 人类社会的开端与古代文明备战中考历史考点一遍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点18 人类社会的开端与古代文明备战中考历史考点一遍过.docx

考点18人类社会的开端与古代文明备战中考历史考点一遍过

一、人类的形成

(一)人类的出现

1.“正在形成中的人”

(1)起源:

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

(2)形成: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2.“完全形成的人”:

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进化阶段。

(1)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2)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3)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

(4)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

3.世界三大人种的形成

(1)原因: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2)世界上有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白种和黑种人。

(二)氏族社会

1.产生的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阶段:

分为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

3.比较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

氏族社会

婚姻状况

生产状况

社会地位

财产状况

母系氏族社会

“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以采集、狩猎为主

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财产公有

父系氏族社会

“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

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后期出现了私有制

二、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

(一)古埃及文明

1.地理位置:

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2.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3.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

(二)古巴比伦文明

1.地理位置:

亚洲西部的两河(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文明成果

(1)制定者:

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

(2)目的: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评价:

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印度文明

1.地理位置:

亚洲南部的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

2.种姓制度

(1)含义:

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内容:

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

学#科网

三、西方文明之源

(一)雅典城邦的繁荣

1.雅典

(1)概况:

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

公元前6世纪,它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2)特点:

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

2.伯利克里

(1)当政时间: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2)评价:

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3)采取措施:

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

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3.雅典民主政治

(1)最高权力机构:

公民大会。

(2)参政人: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

(3)雅典的民主宣扬全体公民共享政治权利和义务。

但实际上,重要官职被贵族掌握;妇女、奴隶和外邦人都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

(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1.罗马城的建立:

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

2.罗马共和国

(1)建立: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2)扩张:

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3)布匿战争:

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为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最终取得胜利。

(4)成为霸主:

经过长期征伐,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5)衰落:

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共和制再也无力统治。

(6)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

不久,他被罗马元老贵族刺杀。

3.罗马帝国

(1)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

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2)罗马帝国延续了约五百年(公元前27—公元476年),它与秦汉时期的中国一样,是古代世界强大的帝国之一。

四、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大化改新

1.背景:

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

2.时间:

7世纪中期。

学%科网

3.主要内容

(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2)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意义: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1.伊斯兰教的诞生

(1)背景: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

为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

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2)创立者:

穆罕默德。

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2.统一的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1)建立国家:

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教,受到麦加贵族的迫害。

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

(2)加速统一:

穆罕默德为实现最终目标,多次率兵攻打麦加。

630年,他再次兵临麦加城下。

最后,双方达成协议,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的政治和宗教领袖地位;穆罕默德承认对方的经济和宗教利益。

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3)基本统一:

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五、中古欧洲社会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法兰克王国:

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2.查理·马特改革

(1)内容:

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9世纪后期,这种封地逐渐变成世袭领地。

(2)作用:

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3.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他们加紧对人民的精神统治,残酷压制与教会观点相悖的“异端”思想。

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概况: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的城市衰落了。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10世纪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

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等都有许多著名城市。

西欧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

2.城市的自治斗争:

(1)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

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日益贪婪,对市民加紧剥削。

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

(2)琅城是法国北部一个比较富裕的工商业城市。

法国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是一个典型例子。

法国琅城的市民为争取自治权,进行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

起初,琅城市民募集金钱,赎买了自治权,建立了自治机构。

但是,主教大肆挥霍完赎金后,背信弃义,取消了琅城的自治权。

12世纪初,激愤的市民高呼口号,杀死主教。

封建势力急忙镇压,琅城人民坚持斗争十多年,终于取得自治权。

3.市民阶级

(1)形成: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

(2)发展:

市民阶级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

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

(3)作用:

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1.拜占廷帝国的建立: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廷,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

(圣索非亚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和结晶)

2.国力日衰

(1)6世纪,东罗马帝国为了恢复过去的罗马帝国,穷兵黩武,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

国家无力维持庞大的军事力量来统治广袤的地区,国土不断被外族蚕食鲸吞。

此后几百年,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日益衰落。

学&科网

(2)13世纪上半期西方军队东征,征服并统治拜占廷长达半个多世纪。

拜占廷虽然一度复国,但领土大大缩小,而且四分五裂、国力衰微,政权岌岌可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3.灭亡

(1)13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国家在西亚兴起。

奥斯曼土耳其积极向外扩张,先占领小亚细亚,又渗入巴尔干半岛,矛头直指已经没落的拜占廷帝国。

(2)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国灭亡了。

六、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一)希波战争

1.背景:

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频繁地出征和扩张,先后征服埃及等国家和地区。

2.概况:

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3.结果:

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彻底战胜波斯侵略军,赢得战争的胜利。

4.意义:

这次战争是东方帝国波斯与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

(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背景:

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强大起来。

公元前4世纪后期它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

不久,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史称亚历山大大帝。

2.东征路线:

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1.强盛时的疆域:

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

2世纪时,罗马帝国的疆域达到最大规模,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2.影响:

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七、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1.通过丝绸之路,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文明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2.阿拉伯人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3.阿拉伯数字

(1)发明:

古代印度人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2)传播:

阿拉伯人学会了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

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二)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

1.1271年,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前往中国。

到达中国后,他一行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被留在元朝朝廷中任职。

他曾奉命外出视察,走遍大江南北。

2.《马可·波罗行纪》

(1)内容:

记述了马可·波罗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

(2)影响:

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八、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文字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时间

公元前3000年左右

公元前3000年左右

地点

古代埃及

两河流域

作用

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世界三大宗教

名称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背景

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社会矛盾尖锐

公元1世纪时,巴勒斯坦一带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

穆罕默德

创立地点

古代印度

巴勒斯坦地区

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教义

“众生平等”,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耶稣就是“救世主”,忍受苦难,死后就可以升入“天堂”

信仰“真主”安拉

节日

浴佛节、成道节、涅槃节

圣诞节

开斋节、宰牲节

(三)杰出的科学家

1.古代世界产生过很多杰出的科学家,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就是其中之一。

2.他以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他发明的螺旋式水车,可用来排水或灌溉。

(四)文学与戏剧

1.《荷马史诗》

(1)作者:

相传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的。

(2)评价:

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学科&网

2.索福克勒斯

(1)评价:

古希腊悲剧作家,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

(2)作品:

《俄底浦斯王》。

3.《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

(1)内容: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2)名篇: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和《阿拉丁和神灯》。

(五)著名建筑

1.麦加大清真寺坐落在现今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中心,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

寺内中心的克尔白神庙,是前来朝觐的穆斯林必须拜谒的地方。

2.巴黎圣母院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考向一世界早期文明大多产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1)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2)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因此,世界早期文明大多出现在大河流域。

【典例引领】连线简答。

(1)将下列知识点相关联的用线连接起来。

(2)概括大河文明地理环境的特点。

【答案】

(1)

(2)大河流域地势平坦,水源充沛;河水定期泛滥,从上游冲积下来的淤泥肥沃了土地,适合农业种植。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属于大河流域文明有中国、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属于海洋文明的有古希腊、古罗马。

中国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古希腊和古罗马则发源于地中海。

(2)从地势、水源、土地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考向二全面辩证地认识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

伯利克里时代高度发展的奴隶主民主政治,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

学科@网

在这种制度下,公民享有比较广泛的权利,他们享受国家的津贴,有权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管理人员直至最高长官,可以广泛地参与国家大事,同时,他们也有义务为国家走上战场。

但是,享有公民权的只有本邦的成年男子;外来移民、奴隶以及妇女是没有公民权的,他们不能享受公民的种种权利。

在这一制度下,真正掌权的仍然是贵族等上层分子。

【典例引领】假设你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古希腊的雅典,这里正在召开公民大会,人们纷纷涌向会场,下列能进入会场的是

A.13岁的小男孩

B.妇女

C.外邦人

D.成年男性公民

【答案】D

考向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大化改新”是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一场改革。

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大化改新之后,日本在经济方面废除了部民制,建立起封建土地国有制。

在政治方面,废除了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与原先的政权形式具有本质的区别,各级国家官吏均由中央任命,且都是地主阶级。

大化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

从此,日本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典例引领】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事件是

A.明治维新

B.大和统一日本

C.大化改新

D.幕府统治建立

【答案】C

1.原始社会的一个小孩,有时跟着妈妈去采野果子,有时在父亲面前撒娇。

据此判断,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婚姻关系相对固定

B.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C.家族长和氏族首领都是男性

D.父系氏族取代了母系氏族

2.某历史兴趣小组在人类的起源和人种产生的问题上产生了争论。

下列他们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A.人类形成于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

B.不同的人种在智力和社会等级上没有差别

C.由于语言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人种

D.目前世界上主要有黄、白、黑三大人种

3.小明同学设计了四个历史小论文题目,其中错误的是

A.古埃及与金字塔

B.西亚与汉谟拉比法典

C.“完全形成的人”的三个进化阶段

D.中国古代的分封制

4.下图反映的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留下这一重要遗产的文明古国是

A.古埃及B.古巴比伦

C.古印度D.古中国

5.“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比较日本的大化改新与法兰克的查理·马特改革,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D.促进了本国封建制度的形成

6.下边表格是某同学在历史学习时所做的归纳,据此判断,这位同学学习的主题应是

A.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B.西方文明之源

C.亚洲的封建国家

D.中古欧洲社会

7.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B.中西文明和平交往

C.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D.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8.宗教反映在建筑上,呈现出不同文明区域的特点。

下面四幅图片所示建筑中,属于西方哥特式建筑风格又与基督教有关的是

A.巴黎圣母院B.麦加大清真寺C.洛阳白马寺D.北京故宫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效仿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的改革,在政治上,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在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同时,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材料二阿拉伯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两河流域、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的先进文化成果,与本民族的文化成就相结合,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1)材料一反映了世界历史中古时期哪次著名的改革?

这场改革的成效如何?

(2)阿拉伯帝国形成过程中起纽带作用的是哪种宗教?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1.(2017年广东深圳)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

根据古印度种姓制度,下列选项符合当时农民身份的是

A.担任祭司B.与国王或官吏的女儿成婚

C.掌握军权D.纳税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2.(2017年广东深圳)伯利克里时期,根据雅典民主制度,下列四位人物中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A.B.

C.D.

3.(2017年广东深圳)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分别是

A.道家思想、佛教B.法家思想、基督教

C.儒家思想、佛教D.儒家思想、基督教

4.(2017年吉林)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是

A.大和统一日本B.大化改新C.幕府统治建立D.明治维新

5.(2017年江西)“罗马从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共和国转变为一个庞大的帝国,是突然而惊人的,这使人联想起亚历山大的征服。

”下列对材料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A.罗马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同时建立

B.亚历山大征服迦太基后建立了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征服迦太基后建立了罗马共和国

D.罗马取得布匿战争胜利后称霸地中海

6.(2017年山东临沂)图中的“伊斯兰历”即伊斯兰教的历法,在我国也叫回回历或回历,为世界穆斯林所通用,这种历法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是为了纪念穆罕穆德在这一年

A.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B.使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C.使各部落承认了他的独尊地位

D.基本上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7.(2017年新疆乌鲁木齐)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流和传播。

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

对世界文化传播与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

A.印度人B.希腊人C.阿拉伯人D.罗马人

8.(2017年山东泰安)下列关于楔形文字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B.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

C.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D.由古代埃及人最早创造和使用

 

考点冲关

1.【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小孩“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而题干材料中的小孩“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由此可判断这一时期处于父系氏族社会。

在父系氏族社会中,婚姻关系相对固定,人们才能“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家族长和氏族首领都是男性,男子开始支配社会。

A、C、D正确,B是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

故选B。

2.【答案】C

【解析】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A正确;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不同的人种没有优劣之分,B正确,C表述太片面;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黄种、白种和黑种人,D正确。

故选C。

4.【答案】B

【解析】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他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的重要成果,B当选。

5.【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是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C是法兰克查理·马特改革的重要内容。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查理·马特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为欧洲封建制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石。

D符合题意,当选。

6.【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西罗马的废墟上建立起法兰克等许多国家,西欧进入了封建社会,习惯上称为中古时期。

8世纪前期,法兰克的查理·马特实行改革,在西欧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8世纪中期,“丕平献土”,加强了国王与教会的联系,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10世纪时,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

十一二世纪,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争取城市自治权。

城市和基督教在中古时期西欧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影响深远。

D符合题意,当选。

学科%网

7.【答案】C

【解析】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属于文明的冲撞,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属于文明的和平交往,它们都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分析四个选项,只有C符合题意。

答案为C。

8.【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圣母院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它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B、C、D与题意不符,答案选A。

9.【答案】

(1)大化改新。

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伊斯兰教。

(3)要立足实际,勇于改革;要充分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并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加以改造和创新等。

(3)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直通中考

1.【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的种姓制度自上而下分四个等级: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高高在上的是“婆罗门”,“吠舍”和“首陀罗”社会地位低下。

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按照印度的种姓制度,农民属于吠舍,需要纳税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因此,AB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说法正确,答案选D。

2.【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主要包括两个奴隶制国家:

斯巴达和雅典。

雅典在国王伯利克里当政期间,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

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只有全体成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