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年维特之烦恼》看歌德的爱情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11699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少年维特之烦恼》看歌德的爱情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从《少年维特之烦恼》看歌德的爱情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从《少年维特之烦恼》看歌德的爱情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从《少年维特之烦恼》看歌德的爱情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从《少年维特之烦恼》看歌德的爱情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少年维特之烦恼》看歌德的爱情观.docx

《从《少年维特之烦恼》看歌德的爱情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少年维特之烦恼》看歌德的爱情观.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少年维特之烦恼》看歌德的爱情观.docx

从《少年维特之烦恼》看歌德的爱情观

学号

10411020221

院系

人文艺术学院

 

西安翻译学院

XI’ANFANYIUNIVERSITY

本科毕业论文

DissertationforBachelor’sDegree

 

题目:

从《少年维特之烦恼》看歌德的爱情观

学生姓名:

王鹏飞

指导教师:

鲁小艳

学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

2013年5月

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毕业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在网上发表的设计。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设计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从《少年维特之烦恼》看歌德的爱情观

王鹏飞

 

摘要:

本文以歌德的成名作《少年维特之烦恼》为文本联系歌德的生活背景、思想观念和情感经历,深讨歌德的爱情观念以及其产生的原因。

本文既关注到了歌德自身的某些因素,也考虑到了社会背景因素;同时又关注到了歌德的情感经历和思想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体现,使得歌德与其著作相结合来讨论歌德的爱情观点。

通过对作家和论著的讨论,总结出了歌德“追求个性、向往自由、自由恋爱、骑士精神”的爱情观。

维特身上带有少年歌德的许多身影,维特的时代爱情悲剧也是歌德坎坷爱情经历的预示和写照。

虽然歌德没有和维特一样的结局,但他的爱情观已在那个时代为他的爱情判了死刑。

关键词:

个性自由自由恋爱骑士精神

TheGenderDeconstructionofYanGeling’sNovel

Wangpengfei

Abstract:

Geling Yan, known by her superb writing skills, is a famous Chinese writer who beca-me famous in 1980s. As a female writer, Geling Yan always cared about the living situation of women.She shaped various images of the female through the unique perspective of observation . Throughout her works, we can find the figures she sha-ped present different levels of gender deconstruction phenomenon, which reflects her meditation of human nature. The author uses Virginia Woolf's gender deconstruction t-heory and psychoanalytic theory as supportive structure by analyzing different period-sofGeling Yan’s works, seeking The Gender Deconstruction theoryin her worksandexploringunderlyingfeminismsoastonotifythegenderdeconstructionphenomenonintoday’ssociety.

KeyWord:

Genderconstruction;Feminism;Femalemasculinization;Malefeminization

 

目录

1绪论1

1.1研究现状1

1.2研究意义2

2歌德爱情观探因3

2.1客观因素3

2.5主观因素9

3歌德爱情观体现11

3.1个性自由11

3.2心灵纯朴12

3.3热爱自然13

3.4骑士精神14

4歌德爱情观实质15

4.1追求个性15

4.2向往自由15

4.3自由恋爱16

4.4反对世俗16

5结语17

参考文献18

致谢20

1绪论

歌德的名字出现在中国,据钱钟书先生考证,最早是在1878年,来自一位清廷外交官(李凤苞)的驻德日记。

日记中记叙了他参加一位美国同事----《浮士德》著名英文译本的译者------贝亚德•忒勒的葬礼中提到死者是翻译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代表作家。

洋务运动开始后,在德国和日本留学的学生带回了关于歌德更多的信息,到辛亥革命为止,先后有章鸿铭、马君武、苏曼殊、鲁迅、王国维等人介绍或翻译歌德。

他们只是顺便提到歌德,有的并不是真正的歌德(他们用儒家或叔本华的观点来介绍歌德)。

歌德进入中国的公众视野是在1902年左右,诸如赵必振,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他根据日本人编本所作的《德意志文豪大家》的《歌特传》(“歌德”在那时被译作“歌特”)将歌德介绍给了中国。

在中国,严格意义上的歌德研究专著要数董问樵的《<浮士德>研究》了,但他只是对歌德的《浮士德》做了些赏析,没有结合歌德进行仔细的研究,只是关注到了《浮士德》这部作品。

歌德在中国产生影响是通过郭沫若的翻译和介绍,他只限于歌德的“狂飙突进”时期的作品,而他翻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最为流行的。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王炳钧的《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945年以来在德国的接受史》是1980后德国留学者的主要研究思路。

冯至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洋为中用”的思想进行对歌德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主要收入1986年出版的《论歌德》。

他扩大了歌德的研究范围,增进了我国学术界对歌德的全面认识,为读者理解歌德打开了一扇大门,继郭沫若之后再一次使歌德在中国普及。

南京大学的杨武能教授则继其师冯至的“歌德研究”,他一方面在《歌德与中国》中较为全面的梳理了歌德与中国的关系;二是在冯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本分析、文学比较的所谓影响研究和实证的方式方法对歌德作品、思想做了研究,对歌德有了较深的理解;三是德文撰作的《歌德在中国》使德语界有可能中国的歌德接受与研究。

德国史学家梅尼克在《德国浩劫》中从“德国精神”对歌德的诗作做了研究,主要讨论歌德诗作中体现出的德国的民族民族精神;他的《德国浩劫》、《批评者眼中的歌德----歌德在德国影响史资料》从“德国精神”的塑造层面对歌德的诗作做了研究,希望从中找出“德国性”来,为德国民族提供巨大的精神资源;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的《时代精神状况》,讨论了歌德的时代意义,拓宽了“歌德学”的研究视野。

他的《歌德在中国》、《走进歌德》中主要讨论了中德的文学关系问题;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他在《时代精神状况》中提出了“歌德界限”问题,拓宽了歌德学的视野,确立了它的高度。

我们通过解读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来探究歌德的爱情观,有利于我们对歌德进行更为全面的了解,也对我们解读赏析他的其他作品有着重要的意义。

很多学者对他的生平、作品做过很多研究,要读懂一个人和一个人的作品,应该从他的情感入手,特别是爱情。

一个人的作品之中往往融入了一个人的大量情感,因此我们通过对歌德的爱情观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歌德和他的作品。

无论是歌德,还是《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维特,都是德国那个时代的代表,年轻人的代表。

他们反映了当时年轻人对自由恋爱的向往与追求,也反映出他们在那个时代的无奈、挣扎与反抗。

通过对歌德爱情观的解读,我们能够更好的认识社会,树立自己的爱情观,更好去的追求爱情和美好的生活。

2歌德爱情观探因

歌德因其爱情观的超时代性导致了歌德的爱情旅途坎坷而漫长,总结其爱情观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两个大的方面入手。

在客观方面主要有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两个方面;主观因素概有性格因素,思想观念和情感经历几个方面

2.1客观因素

歌德爱情观产生的客观因素,我们主要从社会背景和他的家庭环境两个方面入手。

就社会背景来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写于1774年,此时正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

欧洲封建制度日趋崩溃,各国的革命力量也不断高涨,德国也不免受到新思想的冲击。

歌德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也不断地受到了先进思潮的影响。

1756年,普鲁士国王腓烈特二世与维也纳宫廷之间爆发了“七年战争”。

恩格斯在致《北极星报》编辑的心中,描述了当时德国的社会:

“这是一堆正在腐朽和解体的讨厌的东西,没有一个人感到顺畅......政府的搜刮,商业的不景气......一切都非常糟糕。

不满的情绪笼罩了全国。

”这场战争将他们分为两派:

弗俐茨派和反弗俐茨派,这使得当时的法兰克福人民激动起来,“我也布鲁士化了或者说的确切一点,成了一个弗俐茨派;普鲁士和我们有什么相干?

”年老的歌德在他的《诗与真》中是这样写的。

在《诗与真》的18卷中,歌德冷静地分析了这一时期的状况:

“真诚的愿望反对专横跋扈,自然反对习惯,才华反对惯例,天才反对自己,力量反对软弱,未发挥出来的才干反对发挥出来的平庸。

这样人们可以总结起来,把这些战斗看成是宣战后接踵而来并宣告一场大战的前哨战。

因为只要仔细观察一下,我们就可以看到,这场战斗打了50年还未结束,还要一直打下去,只是在更高的领域里打下去。

”激烈的政治斗争,剧烈的社会变革,使得歌德的精神也不得不变地紧张起来。

他希望能够参与政治,在当时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但同时又对社会现状感到强烈的不满,极力地逃避着现实。

他想要“深居”,期望在大自然中找到慰藉,在社会底层中找到希望。

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导致了歌德的内心十分敏感。

欧洲资产阶级开始崛起,封建制度走向没落,社会中的阶级矛盾表现地愈来愈突出;而思想、文化的矛盾在人们的生活中也越来越明显。

歌德生活在封建宗教旧思想与资产阶级新思想相互碰撞的年代,使得他很难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

歌德“一直在勤奋地攻读”,但他“始终不能够适应当时的学校教学环境”。

英国启蒙运动的思想波及到德国,歌德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在1776年的复活节,歌德在莱比锡认识了一名知识分子,名叫恩斯特·沃尔夫冈·贝里施。

“他的最大乐趣是一本正经地做一些逗笑的事情,他还喜欢冥思苦想一些荒唐的事情”(《诗与真》),他与歌德的交往中使得歌德的思想更加的激进,“这个战友对现实、对艺术的批判怀疑的态度促使歌德去寻求真理”。

他们在思想上彼此互相影响,追求个性自由是少年歌德对启蒙思想的传承,也是少年歌德思想中重要的一部分。

但这无疑是对社会制度、宗教和封建世俗礼教发起的挑战。

就家庭环境而言,歌德生活在一个特权家族。

他的父亲,约翰·卡斯帕尔是一个手工业者的后代,在1748年与颇有名望的市长特克斯托尔的女儿结婚,约翰·卡帕斯托尔从其父亲那继承了一笔足可维持生计的数目可观的遗产。

在这之前,歌德的父亲学过法律,做过律师,并且在帝国政府、雷斯堡会议,以及维也纳帝国枢密院任过职。

虽然18世纪法兰克福的解放道路已经迈开了几步,但是平民阶层仍受到富有手工业者的统治。

歌德的家族的社会地位在当时的法兰克福无疑是一个上层阶级的剥削者,过着大资产阶级的生活。

歌德从小就接受着良好的教育。

歌德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出人的天赋,其父亲决定自己担任歌德的家庭教师,把许多基础知识交给歌德。

当父亲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歌德的求知欲时,父亲又给他请了其他的教师。

歌德在《诗与真》中回忆到:

“我对知识理解,吸收非常快,短时间内,短时间内父亲和其他老师的课就不能够满足我了,虽然未达到精通。

”歌德便自己去学习一些自己喜爱的书籍,他很快就被丹尼尔·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和J.G.施纳贝尔的小说《弗尔森堡岛》及16世纪古老的德意志通俗小说迷住了,而且从小便开始幻想。

他能够在自己的学习中与生活现实进行思考,发现深藏于德国资产阶级中的毒瘤和德国社会的道德病。

2.2主观因素

歌德爱情观产生的主观因素我们主要从性格因素,思想观念和情感经历几个方面来看。

歌德的性格矛盾而复杂,他时而欢乐的像上了天堂,时而却苦闷的如入地狱一般;他有时自信地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自己就是上帝的儿子,有时怀疑所有,甚至包括自己。

凯斯特纳把对他的评价总结为如下几句话:

“他是一个具有人们所说的天才(Genic)的人,具有很生动的想象力。

他具有强烈的感情和高尚的思想方法。

他是一个有个性的人,他热爱儿童,喜欢同他们一起玩耍。

他有怪脾气,他的举止和他的外表不同凡响,这可能使人们不喜欢他,但是孩子、妇女还有许多人都真心地喜欢他。

......

凡是他感兴趣的事情他就去做,而不管这些事情是否合别人的口味,是否符合习惯以及生活中是否允许这样做。

他憎恨一切强迫命令。

......

他十分重视妇女,......

他没有确定的原则,还正在追求一种体系......

他和孩子们在一起时,他玩得总是那样欢,仿佛也成了一个孩子。

他和孩子们笑得那样开心,这使得那些严肃的成人都要摇头。

“歌德和我们在一起,他是一个25岁的美男子,他从头到脚都可以说是才智,精力和卓越;他感情丰富,具有火一般的一往无前的雄心。

”(W.海因泽,1774年9月13日致格莱姆的信)

他的师长赫尔德这样评价他:

“歌德真是一个好人,只是太轻率,过于轻率,过于忘乎所以,我一再责备他不该这样。

《歌德传》的作者彼谢斯基在书中生动的描写了歌德性格世界:

“这个人,平时温柔忍耐,竟有时愤怒到咬牙跺脚。

他能娴静,又能活泼,愉快时犹如登天,苦闷时如堕地狱。

他有时坚强的自信,他又常自若怀疑。

他能自觉为超人,去毁灭一个世界,但又觉得懦弱无能,不能移动道途中的一块石头。

“我是偶然认识他的,可我对他的第一个评价是,他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您知道,我是不会草率地作出评价的。

”(J.chr.凯斯特纳1772年致A.V亨李斯的信,摘录)

“关于法兰克福的歌德,我可以给您说,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在谈到有些问题时,我觉得同他的交谈比之同我旅途中访问过的所有人的谈话要有趣的多。

”(G.D.哈特曼1774年致J.J.博德墨尔的信)

叛逆的思想,由于歌德的父亲、母亲的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在那个“叛逆”的年龄就有了“叛逆”的歌德。

“无聊的课程一再使他想冲出城门,到那又去的世界里去。

”(《歌德传》P.19)可是歌德所处的社会阶层使他不能够接触到“下等人”,也就是平民阶层。

歌德的父亲希望他能去莱比锡学习,然后成为一名精干的律师,而歌德却不喜欢法学(前文有叙述过)。

但其父亲是决定一切的,他只好奔程莱比锡城。

不过这样也好,是他追求自由理想的开端,“他终于摆脱了同父亲在一起时感到的拘束,并且胆子变得大了起来”。

根据歌德友人的评价我们不难看出,歌德的性格中包含了诸多的矛盾,常常会体现在不同的生活场合中,而且往往表现的格外的极端。

彼谢斯基的评论也证明了歌德性格的矛盾性,而他的矛盾体现出来又不是单一的,是诸多矛盾错综相交的。

但他矛盾复杂的性格又具有统一性。

他的喜爱与憎恶统一于当时社会中的的美与丑,他热爱人民、亲近妇女和孩童,憎恨压迫、奴役和战争。

他有火一样的热情,也有冷静的理智,这也是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他的“轻率”往往表现的是内心真挚、自然的情感。

在莱比锡的岁月里,歌德想要有所作为,但是他的努力在短的时间内并没有什么结果,他甚至感到灰心丧气,因此,他便开始“挑战”、“叛逆”。

“这个年轻人倔强好动,他走街串巷,到戏院里看莱辛的《扎拉·扎姆宗女士》和《敏娜·冯·巴恩海姆》,莫里哀的《伪君子》,......他的发式与众不同,棕色的头发上不撒粉,齐脖子结在一起,他不失时机地利用每一个机会表明他的举止自然而别致,以示他对正派作风的挑战。

”他用他的行为来挑战世俗,挑战阶级,“不同的发式”、“不撒粉”,都是他对社会现实不满的宣泄。

他对克里斯提安·沃尔夫等人的唯物著作“嗤之以鼻”,他的思想又徘徊与理性和非理性之间。

歌德说“像魔鬼本身一样,人也将是绝对的同时又是有限的。

虽然人和上帝相似,同时也像魔鬼一样用他的分离来背叛上帝,就像魔鬼与天使所做的那样。

”歌德认为“分离”和“背叛”等于忘恩负义,但他很快又接受了斯宾诺莎的新观点,开始徘徊。

他特别强调“上帝与人”之间的矛盾,因而对于人与叛逆者的同一性的肯定就包含了积极自助和自我负责的行为,这也是从《普罗米修斯颂歌》直至《浮士德》诗歌的主要特征。

亲近自然的自然主义思想:

歌德主张“自然主义”,即要求人的自然本性全都得到发展的“自然人道主义”。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之后,“人道主义”、“信仰自由”、“理性”等口号之后,“自然”成为了“狂飙运动”的重要口号,也是继承了思想解放运动的特征,“歌德曾作为主将的德国狂飙运动,正是以这种对自然的崇仰作为它的思想体系的精髓”。

歌德有大量的诗句是在讴歌自然,例如:

“在我眼前,大自然何等灿烂!

”(《五月之歌》);

“水面上一片深深的沉寂,大海应然不动”(《静静的海》);

“我爱,看一下那茂密的灌木枝!

让我指给你那些荚有刺的绿色果实。

”(《西东诗篇·苏莱卡卷》)

虽然有的诗歌的主题是歌颂爱情,但是其都要将美丽的自然景物带入到诗歌里,把思想与情感融入到大自然中,才得以“真切”、“自然”。

他一直想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就像一个孩子渴望投入母亲的怀抱那样。

他认为要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才能找到最“真的人”,真的自己。

启蒙运动时期的卢梭提出的“返归自然”的理论。

他喜爱爬山,远足,旅行,到乡村去,到远离城镇的郊外去,到森林里的小木屋里去。

歌德说“除了死,再也没有别的门路通往自然了”(卢纳恰尔斯基《论文学》)。

歌德从小就接受着良好的教育。

歌德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出人的天赋,其父亲决定自己担任歌德的家庭教师,把许多基础知识交给歌德。

当父亲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歌德的求知欲时,父亲又给他请了其他的教师。

歌德在《诗与真》中回忆到:

“我对知识理解,吸收非常快,短时间内,短时间内父亲和其他老师的课就不能够满足我了,虽然未达到精通。

”歌德便自己去学习一些自己喜爱的书籍,他很快就被丹尼尔·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和J.G.施纳贝尔的小说《弗尔森堡岛》及16世纪古老的德意志通俗小说迷住了,而且从小便开始幻想。

他能够在自己的学习中与生活现实进行思考,发现深藏于德国资产阶级中的毒瘤和德国社会的道德病。

歌德从小就喜爱大自然,希望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他从小就喜欢自然学科,不喜欢法律、政治。

在莱比锡的岁月中经常去爬山、郊游,他不喜欢死板的书本知识,希望在大自然中去体悟生活,学习知识。

“他不仅对许多教授只是教给他书本知识,例如法学、政治感到不满。

更使他不堪忍受的是他们的陈腐观点。

”他曾有将他的感情注入到他的是诗歌里,他在《五月之歌》中写到:

在我眼前,

大自然何等灿烂!

阳光普照!

原野欢笑!

在每个枝头上,

花儿竞相开放。

从灌木丛里,

无数的声音歌唱,

......

我爱你爱得

热血翻腾,

你给我带来了青春,欢乐和应用。

......

虽然这首诗歌在表达歌德对爱情的向往,把它作为人生最高的追求,但诗中描写的意象中牧羊人的姿态,自然景物和美妙的幻想充满了自然的因素。

歌德所说的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的大自然,即包括自然的人在内。

斯宾诺莎严整的方法论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一直影响着歌德。

这位荷兰思想家宣传“人同自然与现实的统一,人能动的参与着现实存在”,歌德在诗歌创作中总是流露出对大自然、对人的无限赞美。

歌德喜欢远足,喜爱旅行,特别是去高山大川。

“去年冬季,哈尔茨山之行可谓一大享受。

......大约在去年11月,我独自一人骑马,带着旅行袋启程,......”他还为此行作了诗歌《哈尔茨山冬游记》。

还有他在诗歌《欢迎和告别》中写到“我骑马疾驰,心在跳跃!

勇猛向前!

像一个杀向战场的英雄。

”这是歌德多少次骑着马儿穿越夜色朦胧的森林奔向赛森海姆后的感受。

伦茨在1775年发表、拟作的短剧《日耳曼万魔殿》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一幕就是描写歌德和伦茨身着旅行服,攀登一座陡峭的山峰。

“他总是心烦意乱,......一个人背着旅行包到山中漫游”,1780年9月,他在基克尔哈思山上的小木屋里过夜时,写下了《游客的夜歌》。

年老的歌德在1831年8月26日去伊尔梅锱旅行。

在乘车去科尔哈思时,他突然有一个愿望。

当车子爬到森林覆盖的山上去时,他又想起了初到魏玛时的情景,夜里的篝火,树荫下的小诗,早晨的雾气,他写过的《伊菲盖尼》......他再次登上曾经上过的山顶,眺望以前的看过的同一片山谷,去探望那间深藏于森林中的曾在那过夜的小木屋。

歌德的一生中有不少的爱情经历,有姐弟恋、三角恋、黄昏恋。

仅在他完成《少年维特之烦恼》之前就有过多次情感经历。

1776,歌德在莱比锡念大学时,她爱上了“年轻貌美,活泼可爱”的薛安卡----“小安妮”。

年轻的歌德在恋爱游戏中总是很认真,所以得到的痛苦往往多余欢乐,这也是他爱情生活的总结。

而这样一个年轻人也往往使姑娘们也不“轻松”。

小安妮是酒店老板舍思科普夫的女儿,歌德狂热爱上了这位姑娘,歌德为她写了许多情诗,愿意为她付出一切。

当然,这位姑娘也爱他,但小安妮不能理解他的生活冲动,以及他发自内心的精神力量。

大概有多少欢乐就有多少痛苦,他们在相爱中争吵,在争吵中相爱着。

当他与小安妮解除不愉快的关系后,他似火般地创作发表了她人生的第一部诗集《安妮特》,全诗香气馥郁,情深意切,深深地表达了青春年少的歌德对爱情的眷恋渴望和失恋的巨大痛苦。

他不但在精神上让自己痛苦不堪,而且还在肉体上疯狂的糟蹋自己。

1768年,他的抑郁症越来越严重,夏天的一个傍晚,他吐血倒地。

1770年,歌来到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学习法律,爱上了小镇色深海牧师约翰·雅克布·卜里翁的诺女儿,18岁的弗里德里克“,她用明亮的蓝眼睛十分认真地向四周环顾,用美丽扁平的小鼻子自由呼吸着空气。

仿佛世上不可能有任何叫人忧郁的事情。

他的手臂上挂着草帽,我一见到她就很高兴,一下子就看出了她全部优雅和娇媚。

”(《诗与真》)歌德向她示爱,弗里德里克也欣然地接受了。

歌德回到斯特拉斯堡后,于10月5日给弗里德里克写了一封信,措辞虽然含蓄,但是还是倾诉了对她的爱慕。

歌德在这一段幸福的日子里写下了《五月之歌》:

“啊!

姑娘,姑娘,

我是多么爱你!

你的眼睛多么明亮!

你又是多么爱我!

......”

还有《欢乐与离别》《野玫瑰》等脍炙人口的爱情诗,后来歌德与她只是通信,不久之后两人就断绝了来往......“一举感到终生都已属于一个远方男子的人,心灵上受到了创伤”,弗里德里克终身未嫁。

1772年,歌德从法兰克福到威兹拉帝国法院实习,在那里认识了夏绿蒂。

6月9日的在沃尔佩茨豪森的一次舞会上认识了约翰·克里斯蒂安·凯斯特纳的未婚妻----夏绿蒂·巴夫,并和她在舞会上愉快的跳了舞。

在这个夏夜的随后几个星期里,歌德被这个充满热情、聪明伶俐、漂亮标致的姑娘迷住了。

他毫不隐瞒自己的感情,尽管他知道夏绿蒂已经与凯斯特纳订婚,而且凯斯特纳和绿蒂对他都十分友善。

夏绿蒂·巴夫最后不得不告诉歌德,她不能嫁给他。

歌德因失恋感而到十分痛苦终于在9月11日不辞而别,回到了法兰克福。

回到故乡之后,歌德回想起自己的艰辛的情感旅程,心中无限苦闷,以至于产生过自杀的念头。

他在《诗与真》第十三卷中写道:

“当时,我在床边上总是摆放着一把精致而锋利的小刀,每晚熄灯前都要拿着它对着自己的胸口,想试试能否把刀尖刺几公分进去。

可是我这尝试一直没能成功......于是,我决定活下去。

”他和绿蒂的未婚夫始终保持着朋友关系,后来甚至给他们送去了戒指作为结婚礼物。

 

3歌德爱情观的体现

晚年的歌德在回顾自己一生的创作时说,他所有的作品“仅仅是一部巨大的自白的一个个片段”。

杨武能教授在《走进歌德》中说:

“要认识歌德,特别是青年歌德;不能不认真读《维特》,倾听他借青年主人公(维特)之口所作的‘自白’;反之,要深刻理解《维特》,也必须对歌德的有关生活经历进行足够的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