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工程考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1024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9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系统工程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物流系统工程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物流系统工程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物流系统工程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物流系统工程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流系统工程考点.docx

《物流系统工程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系统工程考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流系统工程考点.docx

物流系统工程考点

系统工程考点

一、选择、判断、简答

1、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

●一般系统论

●大系统理论

●运筹学

●经济控制论

2、系统结构

由系统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联来确定的。

3、物流系统工程的主要包括的内容

(一)物流系统的要素分析

(二)物流系统的分析与建模

(三)物流系统的预测

(四)物流系统的规划

(五)运输与配送路线优化

(六)物流系统仿真

(七)物流系统的评价

(八)物流系统决策

4、物流系统要素之间的冲突主要体现

(1)目标冲突

典型的目标冲突

1).运输目标与储存目标之间的冲突

2).包装目标与其他要素目标之间的冲突

3).企业物流子系统的目标冲突

(2)产权冲突

1)物流要素载体的产权冲突

对于载体产权严重分割、且物流载体市场不发达的国家,忽略载体的产权状况就不可能建立一个能够进行商业运作的物流系统。

2)物流信息要素的产权冲突

物流系统内信息共享不充分。

造成物流系统内交易成本的增加,降低了整个物流系统的反应速度和获利能力。

(3)运作冲突

物流要素都有各自的运作规律和标准,在没有建立统一的物流运作规范的情下,各要素间可能会因为不适应对方的业务特征和流程、标准、制度、票据格式等而产生矛盾和冲突。

5、物流系统结构的主要特性

●稳定性;

●层次性;

●开放性;

●相对性

6、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

制度和政策

法律和规章

行政和命令

标准化系统(最大的支撑要素)

7、霍尔三维结构

8、物流需求的特征

(1)需求的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

(2)需求的不规则性与规则性

(3)需求的派生性与独立性

9、区域物流系统的基本构成因素

(1)区域物流主体要素:

货主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储运企业等

(2)区域物流客体要素:

服务的需求:

区域内的工业、农业、商贸业等产业以及企业与消费者的物流服务需求

(3)区域物流载体要素:

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

10、区域物流系统的布局原则

按行政区域的划分进行布局

★优点

计划区域的资料易于收集,容易为政

府所关注和支持。

★弊端

●按行政区域的划分来布局,强化了行政干预力量,往往会违背市场规律的作用,对物流中心这样的企业化组织来讲,市场化运作会受到严重制约。

●按经济区域划分进行布局:

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体现了自然资源禀赋状况,同时也体现了区域物流中心的完整性和开放性。

●因此:

应该按照“经济区域”而不是按照“行政区域”进行。

●虽然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可能出现某种重合和一致,但他们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区域不像行政区域划分有着明确具体的界限,它的界限是模糊的,是一条过渡带,这形成了经济区域的开放性。

●行政区划分常以自然地势、人口数量、以及行政管理作用等因素为依据,具有相对长期的稳定性,而经济区域的发展表现得相当活跃。

11、区域物流系统的竞争优势

(1)产业发展环境

(2)物流系统的生产要素

(3)企业组织与企业战略

(4)市场需求情况

12、二次指数平滑法的优点

二次平滑法是指在一次指数平滑值基础上再做一次指数平滑,然后利用两次指数平滑值,建立预测模型确定预测值的方法。

虽然二次指数平滑值是在一次平滑值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但是,二次指数平滑法解决了一次指数平滑法存在的两个问题:

(1)解决了一次指数平滑不能用于有明显趋势变动的市场现象的预测;

(2)解决了一次指数平滑只能向未来预测一期的局限性。

13、物流系统的流动要素有哪些

★流体

★载体

★流向

★流量

★流程

★流速

14、风险型物流决策方法

(1)最大可能受益准则

(2)期望值准则

15、不确定型物流决策的决策方法

(1)乐观准则

(2)悲观准则

(3)折中准则

(4)后悔值准则

16、规划物流系统要考虑的事项

(1)物流系统的输入条件:

指物流系统的范围以及外部环境

(2)物流系统的输出结果:

指物流系统的目标任务

(3)物流系统优劣的评价标准:

一般的评价标准应包括经济性、技术可靠性、灵活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劳动强度、易操作性、服务水平、环境保护、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内容。

(4)物流系统规划时的注意事项

●原始数据的收集

●可控变量和不可控因素的选择

17、起讫点不同的单一路线的优化方法

(1)最短路径的动态规划法

(2)最短路径的网络图法——Dijkstra算法

18、多车辆路径问题求解方法

(1)精确优化方法

(2)人工智能方法

(3)模拟方法

(4)启发式方法:

节约法、扫描法

19、经济订货批量P301

20、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判法就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对问题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

21、指数平滑法a的取值

a值越大:

对近期需求影响大,对时间序列变化敏感;

a值越小:

对近期数据影响小,历史数据的权数越大,反映长期的大致发展趋势。

22、AHP中判断矩阵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

23、物流综合评价方法有哪些?

(1)成本-有效度分析法

(2)层次分析法

(3)模糊综合评价法

24、成本—有效度分析方法的一般步骤

(1)明确系统要实现的效用目标

(2)确定反应系统有效度的评价指标

(3)提出备选方案

(4)采用成本固定法或效用固定法筛选系统方案

25、物流系统分析的内容

(1)物流系统目的的分析

(2)物流系统结构的分析

(3)物流系统的环境影响分析

(4)物流系统的成本效益分析

26、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

(1)政策性指标:

政府有关物流产业和物流系统方面的政策、法规、标准、法律、发展规划等方面的要求。

(2)技术性指标:

物流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快捷性,系统建设的仓储、运输、搬运等子系统的设施,设备的技术性能指标等。

(3)经济性指标:

物流系统的成本分析、区域经济分析等。

(4)社会性指标:

物流系统对国民经济大系统的影响,对地方经济,就业,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影响。

(5)资源性指标:

物流系统建设对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影响。

(6)时间性指标

27、物流需求预测存在的特殊问题及处理方法

(1)新需求预测

方法一:

将最初的预测任务交给营销人员来做,由营销人员通过促销宣传、消费者行为调研等方式,积累一定的销售历史数据。

方法二:

利用生产线中类似产品的需求模式估计新产品的销售情况。

原有产品的需求模式可以为新产品的早期需求预测提供借鉴。

方法三:

使用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将指数平滑系数定得很高(≥0.5)。

一旦得到了足够的需求历史数据,就可以将平滑系数降低到一般水平。

(2)不规则需求预测

第一,寻找导致需求不规则变化的关键原因,再利用这些因素进行预测;将不规则需求预测与其他规则性需求预测分开进行,分别使用不同的方法。

第二,如果没有找到促使需求发生突变的关键原因,就暂时不对这类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变化作出反应;相反,要利用一些简单的、平稳的预测方法。

第三,对预测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场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要求适当调整预测值,保证需求的可靠性。

(3)地区性预测

对所有地区的物流需求进行总量预测要比单独预测各地区需求后再汇总更精确一些。

因此,一般先进行物流总需求量的预测,然后将总量分配到各地区。

(4)预测的误差问题

•一般需要将几种预测模型的结果进行综合,才会使预测误差尽可能小,预测值更稳定、更可靠。

28、开环库存控制系统P303

 

29、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思路(简答)

(1)对构成评价系统的目的、评价指标及替代方案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2)对同属一级的要素以上一级的要素为准则进行两两比较,根据评价尺度确定其相对重要度,据此建立判断矩阵A。

(3)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以确定各要素的相对重要度。

(4)最后通过综合重要度的计算,对各种方案要素进行排序,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30、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的关系

•实体系统

指由矿物、生物、能源、机械等实体组成的系统.

以硬件为主体,以静态系统的形式来表现。

•概念系统

指由概念、原理、方法、制度、程序等观念性的非

物质实体所组成的系统。

以软件为主体,依附于动态系统的形式来表现。

31、物流系统的模式

物流系统和一般系统一样,具有输入、转换及输出三大功能,通过输入和输出使系统与社会环境进行交换,使系统和环境相依存。

(一)物流系统的环境

(二)物流系统的输入和输出

输入----是外部环境对物流系统的直接输入,包括物品、设备、技术、信息等,这是物流系统运行的前提。

输出----是物流系统对外部环境的作用和功能的体现,表现为物品的送达、贮存及相应的信息,其最终表现是物流服务和成本效益。

(三)物流系统的约束、干扰和反馈

约束----是外界环境对物流系统的间接输入,包括人力、物力、信息、能源以及政策法规、政治环境、宏观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约束。

干扰----是一种偶然的约束,也是一种间接的、强迫性的输入。

反馈----是信息的反馈,存在于输入过程和输出过程中,在约束或干扰中也有。

(四)物流系统的转换处理

其基本原理就是通过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加工、信息处理等作业环节,并借助先进的技术与方法,对输入的物品/信息赋予空间效用、时间效用或形质效用,使之变成顾客所需的物品或信息,并且向环境进行输出。

32、物流设施选址决策一般要考虑的因素

(一)企业内部因素

•战略因素

•产品技术因素

(二)外部环境因素

•政治因素及经济政策

•基础设施因素(例如,场地、劳动力供给,运输枢纽、靠近机场、码头及高速公路入口,地方性公共设施)

•竞争因素

(三)物流运营成本和物流设施成本的权衡

•库存成本

•运输成本

•设施成本

二、计算题

1、一次指数平滑法

2、重心法

3、运输方式的选择

4、物流多设施选择混合规划模型建模

5、不确定性决策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