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跟踪观察记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0989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13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幼儿跟踪观察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中班幼儿跟踪观察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中班幼儿跟踪观察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中班幼儿跟踪观察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中班幼儿跟踪观察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幼儿跟踪观察记录.docx

《中班幼儿跟踪观察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幼儿跟踪观察记录.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班幼儿跟踪观察记录.docx

中班幼儿跟踪观察记录

 

幼儿园课程改革支架1

(观察篇)

 

班级:

中一班

幼儿:

徐歆曈

教师:

钱晓娟曹雅青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吴江区坛丘幼儿园

幼儿跟踪观察记录

3月1日星期二

时间或地点

幼儿行为表象

8:

50

户外建构区

徐歆曈、李莺歌和张振轩三个小朋友在一起合作搭积木,他们将几块一样的长方形积木以相同的距离间隔排好,然后在上面放上长条形的木板,最后还用一块长条形的木板搭了一个斜坡,他们说这是立交桥。

10:

36

角色游戏(医院)

刚开始的时候医院的生意不好,只有几个病人来看病,徐歆曈和王露萱一直闲着,过了一会,徐歆曈找来了一个大脸盆要把它当作宝宝的浴缸,和我说要开宝宝浴室,不一会生意渐渐就好起来了。

15:

10

楼顶(种植区)

今天我们在楼顶种植区观察蚕豆的生长情况,我给小朋友介绍了蚕豆特有的豆耳朵,小朋友们兴趣都很浓厚忙着去找,过来一会就听到徐歆曈叫喊道:

“我们蓝队找到4个豆耳朵了”,原来他们是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比赛看谁找得多。

在这种良性的竞争中孩子们找到的豆耳朵也越来越多。

 

幼儿跟踪观察记录

3月2日星期三

时间或地点

幼儿行为表象

8:

45

运动器械区

徐歆曈拿来了一根绳子将滑板车和脚踏车连在一起,让钮昊祺趴坐在后面的滑板车上,她在前面骑脚踏车。

11:

35

教室走廊

吃晚饭小朋友都在搭积木,徐歆曈把一个一个的圆环积木连在一起,连成长长的一条然后套在4把椅子上,围成了一个城堡,和其他小朋友玩起了冰雪女王的游戏。

15:

15

操场

今天我们在操场上练习转呼啦圈,我将几个不怎会转的小朋友叫到身边教他们怎么转,徐歆曈看到之后也也学着老师的样子把钮昊祺叫到她旁边教他怎么转呼啦圈。

 

幼儿跟踪观察记录

3月3日星期四

时间或地点

幼儿行为表象

9:

05

教室

今天的小点心我让小朋友自己去找5个小朋友一起上来拿饼干,只见徐歆曈一会儿时间就召集了其他4位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来了,其余的小朋友还在找。

10:

00

教室

今天徐歆曈玩的音乐区,她用一块布披在身上当披风,用理发店的夹子夹在头上,模仿动画片里公主的样子在跳舞,好多女孩子看到她这样做,她们也一样模仿了。

14:

46

沙水区

徐歆曈和张振轩一起在挖沙坑,然后把捡来的石头放进沙坑,再埋好,然后又去水龙头上接了水过来浇在上面,原来他们在玩种树游戏。

 

幼儿跟踪观察记录

3月4日星期五

时间或地点

幼儿行为表象

8:

00

教室

今天早上来了之后,徐歆曈就来到了美工区,很认真的画了起来,然后又用剪刀剪,最后还用胶棒把纸贴在一起,最后戴在自己头上,原来她做的是一个皇冠,接着又去外面的收集箱里找了一块美丽的布披在身上,玩起来魔法女王的游戏。

9:

28

教室

今天上的是美术课,小朋友都在认真的画画,只有钮昊祺不怎么愿意,他坐在位子上一动不动的,坐在他旁边的徐歆曈就小声的问他,要不要我帮你,只见钮昊祺点点头,徐歆曈就拿起他的小手,一笔一笔的教他画。

15:

:

00

下午我们户外活动时间是转呼啦圈,徐歆曈转呼啦圈已经转的非常熟练了,所以我就请转得比较熟练的幼儿先去玩滑滑梯,听见徐歆曈在滑滑梯那边喊,老师说了出汗的小朋友要休息一下,龙擎天快下来休息,龙擎天听了他的话就停下来休息了。

 

幼儿跟踪观察记录

3月8日星期二

时间或地点

幼儿行为表象

9:

25

数学活动

今天是数学课,当我出示一个由三角形组成的树时,大多数小朋友都兴致勃勃地数了起来,有的说9个三角形,有的说10个三角形,于是我和小朋友一起点数验证,徐歆曈也跟着我的点数在数数:

1、2、3……,最后当数到10个三角形时,小朋友们一起大声地告诉我,一共有10个三角形。

徐歆曈也兴奋地一起喊:

10个三角形!

我请她站起来再大声地说一遍,虽然她的口齿不是特别清楚,但在我的要求下重复了3次之后说话逐渐地清楚了。

我及时地表扬了她,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10:

20

角色游戏

(小吃店)

角色游戏时间到了,幼儿自由选择好角色后,都各自来到了自己的岗位上,徐歆曈也不例外。

她今天是小吃店的厨师,不仅动作熟练而且能够做到厨房干净整洁,在服务员告诉她要什么菜的时候,她大声的喊了句:

“收到”作为回应。

菜做好了,她会通知服务员过来取菜。

14:

50

探险区

下午户外活动,我们玩的是探险区,小朋友们都排好队站在探险区的场地上听着老师说在游戏中要注意的事项。

不一会儿,活动开始了,轮到钮昊祺爬梯子了,徐歆曈在钮昊祺的耳边轻轻的说了一句:

“钮昊祺,这个梯子有点高,你要小心一点哦”

幼儿跟踪观察记录

3月9日星期二

时间或地点

幼儿行为表象

8:

50

户外建构区

今天的户外建构区,我增加了纸管让幼儿配合积木一起搭建出不同的东西,好多小朋友都在搭桥,但是我看到徐歆曈在搭房子,我就问她了“房子不是应该站立在地上的吗?

”她好像明白了我的意思,想了一下,于是把积木一块块的竖了起来。

9:

10

吃点心时间

吃点心时间到了,我让小朋友们去小便洗手然后排队盛饭菜,钮昊祺和徐歆曈是一组的,只见他们一前一后的排在了队伍中间,钮昊祺比较好动,我本想告诉他让他排整齐,但是看到徐歆曈在悄悄的跟他说“钮昊祺,排好了”

15:

00

楼顶

(种植区)

下午在种植区,我鼓励小朋友们在区域里寻找植物里有趣的事情,因为种植区的蚕豆都开花了,我就给小朋友们介绍了一下“猫耳朵”。

然后让小朋友们自己去找“猫耳朵”一开始徐歆曈一直没有找到,跑来跟我说,在我的帮助下,徐歆曈已经慢慢的可以自己找到“猫耳朵”,然后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快乐的发现。

幼儿跟踪观察记录

月日星期

时间或地点

幼儿行为表象

8:

46

晨间活动

有一天,班级的区角里拿来了几张漂亮的报纸,上面有棋谱,徐歆曈第一个发现,课后,她就立即叫上了他的好伙伴,她们就在区角里翻弄起了这张报纸,讨论着:

“这个棋谱我见过。

”“我也见过,我还知道是怎么玩的。

建构区

今天徐歆曈、陈诺、朱馨怡三个小朋友商量搭一座四层楼的高楼,他们运的运,搭的搭分工相当合理,不一会四层楼就搭好了,这时陈诺对徐歆曈和朱馨怡说:

“没有楼梯怎么上呢?

”徐歆曈说:

“我去造电梯,我乘过电梯,呜的一下就到了,”就这样她们一会儿就搭好了。

美术活动

今天美术活动的主题是《我的新家》,小朋友们都在画各种各样的房子,可是徐歆曈却在画机器人,我走去问她:

“你怎么画的都是机器人啊,”她说:

“我觉得未来的世界肯定会有很多机器人,他们会变身,只要人需要他们就能变成房子。

 

幼儿跟踪观察记录

月日星期

时间或地点

幼儿行为表象

晨间活动

晨间活动开始了,徐歆曈来到玩轮胎的场地,看到李莺歌搭了一个山洞是四个轮胎垒在一起,怎么上也上不去,便跑过去使劲托他,托不动,她说:

“我有一个办法,你去推几个轮胎来。

”于是李莺歌推来几个轮胎,徐歆曈摆起来,一会摆成一个阶梯状,3个、2个、1个一垒,徐歆曈踩着轮胎的阶梯一下就上去了,于是两人开心的玩起来了。

幼儿跟踪观察记录

3月11日星期四

时间或地点

幼儿行为表象

 

幼儿跟踪观察记录

3月12日星期五

时间或地点

幼儿行为表象

 

幼儿跟踪观察记录

3月日星期

时间或地点

幼儿行为表象

 

幼儿跟踪观察记录

3月日星期

时间或地点

幼儿行为表象

 

幼儿跟踪观察记录

3月日星期

时间或地点

幼儿行为表象

 

后记:

我的所思所想

 

 

请以“过客”为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

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字数不少于800字。

【答案】过客

往往有许多人总会在记忆中湮灭,假若人生可以重来,那是否可以选择曾经?

然而人生没有假如,许多人与物终将会在记忆中忘却。

独走竹道,其也悲凉。

总会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为梦想踏上学习的道路,行行色色的人在学校中相聚,相遇、相知,以至相散,有的会成为知己,有的则会成为朋友,然而最多的却是相散后成为过客。

人走茶凉,难留其温。

太多的太多,无尽的记忆时常会在眼前浮现。

我以为抓住了记忆就不会忘却,可是我错了,我不知道记忆也会消散。

记忆消散,那么许多人是否也会随之消散?

我时常这样反问自己,可我看到的是太多的空洞。

我时常担心自己会忘掉某些人,我怕我会成为过客,我不愿去想,也不敢去想。

我很迷茫,也很疑惑,更多的或许是不愿吧!

生而无奈,然而不易。

人一生中会遇见许多人,往往真正在乎自己的也就那么几个,这是真正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总会在自己危难时帮自己度过,因此记忆也总选择记住朋友,所以它并不会因为时间而忘却。

朋友曾经和朋友聊天,他说和小学同学相遇,可却无话对他说去说,感觉关系淡了吧,最终也就成了过客。

我总是在想,人生就像演戏,我们用不同的心态对待不同的人,形行色色的人也就让我们有了多样的心态,而此过程中充满了欺骗和伪善,真正的友情却少之又少。

人一生中拥有几个真心朋友也就无憾了。

但人生中太多的谎言,太多的无奈却终将会吧大多的人变为过客,或许人生最悲的事也就莫过于此吧!

人与人之间有时就如宇宙天际,地月旋转,彗星擦肩。

真正朋友就如地月旋转,长久相伴。

人生过客就如彗星擦肩,一转即逝。

然而人生大多却如彗星,擦肩而过。

曾经无知以为人生虽有过客,但却少之又少。

然则物极必反,慢慢地才看清世界,才逐渐明白自己不过是大千世界中万千过客的一员罢了!

人生亦凉,其也悲凉,流星易逝,恍若过客。

【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

首先要明确“过客”这个词语的表层义和可以引申的意义,“过客”是过路之人,表明是短时间停留的人,那也可能指不重要的人或生活方式,由此展开联想,立意要积极昂扬,应该立足短暂的人生也要活出意义来;生命不能永久,精神(影响)可以不朽;生命(人生)的意义(价值)取决于爱(行为)和影响(作用、能量等)这样立意比较好,或者从生命短暂,立意不要计较蜗角虚名,应活出自我来也可以。

也可以添加语素或句子来拓宽立意,如:

即使是“过客”,也不能只是“做客”。

点睛:

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词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词或者是词语。

如《肩膀》。

短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改变自己》

句子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想握住你的手》

审题思路:

添加语素,构成语境:

有些命题,如词语或短语式命题,审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办法来完成审题,即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丰满所给的词语,来显示自己要表达的主旨。

要尽可能多角度添加,以便自己有筛选的余地。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抽象概括;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找到抓手;还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我们则需要虚实结合。

把握内涵,梳理关系:

对于关系型命题作文,审题的关键是要在把握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找准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梳理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的关系。

由表及里,揭示寓意:

有些命题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审题时不能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该抛开表面意义去挖掘隐藏在背后的寓意。

需要注意的是,在审题过程中,以上几点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步入高中,已是秋天。

在这样的时节,我们会想起那些曾经的秋天。

“秋天”,也许并不仅仅是一个过往的季节,它可以是一种心情,一段生活。

秋天是丰富多彩的,它有霜花,有萧索,有凄楚;也有硕果,有繁华,有喜悦……

请以“那个秋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那个秋天

记得那个深秋,天气已经转为寒冷了。

落叶开始增多,黄的、绿的、红的……洋洋洒洒落满一地,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那天,阴雨绵绵,我和阿姨在超市里逛着,这边看看,那边瞧瞧。

突然,我开始关注起一个小男孩来,他的脸上充满着童真,茫然的眼神里流露出些许无助。

这个本应沐浴在父母关爱中的男孩刹那间牵动了我的思绪。

正当我用怜悯的目光注视着他时,触目惊心的一幕发生了。

他在拥挤的人群中四处张望着,我想,他是在找妈妈吗?

但事实证明:

不是。

他先环顾四周,确认四周没人看他,然后,把那稚嫩的小手伸进了一个妇女的包里,熟练地拿出钱包,然后藏进自己的口袋,消失在人海中。

在一瞬间完成了这一系列的动作,神不知鬼不觉,分明是个“惯偷”!

我疑惑了,心头也为之一颤,这是那活泼可爱的男孩的本质吗?

不敢再想象了,觉得好可怕,我想说出来,但那时我的嘴就像被胶水黏住了一样,什么都说不出来。

但好奇心让我再次用目光去搜寻他。

他,果然又出现了,这次盯住了一个年轻男子,那个男子个子很高,不算瘦,看样子也不富有。

他似乎没有察觉到小孩的存在,专注地看着货架上的商品。

小孩的手再次伸进了男子的口袋,男子似乎有感觉了,大吼一声:

“你在干什么?

”男孩没有我想象人那样惊慌,反倒气定神闲地说:

“叔叔,可以帮我拿下那个玩具赛车吗?

”“噢!

”他帮他拿了下来。

“谢谢!

”男孩笑了。

看似那么的无邪,我不由地冷汗直冒。

突然间,我觉得我是自私的,自私到我不敢说出真相,我甚至觉得我是他的同谋,罪恶感遍布全身。

我几乎是奔跑着冲出了超市,风依旧吹在脸上,但雨似乎更大了。

天,似乎也在为这件事忿忿不平。

从此,秋,我不再喜爱了。

虽然它用金黄诠释了丰收,用寥阔萌生了诗情,但我始终缺乏面对的勇气,为他,为我,为那个风雨交加的秋日。

【解析】

【详解】

一、审题要点

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是“那个秋天”。

在题目前面有材料,“也许并不仅仅是那些过往的季节,它可以是一种心情,一段生活,秋天是丰富多彩的,它有霜花,有萧索,有凄楚;也有硕果,有繁华,有喜悦……”,由此可知写作的重点应该放在“秋天”的比喻意义上,如“惆怅”“挫折”“收获”“思考”等。

从文体看要求写记叙文,注意记叙的要素,行文中可从实际的秋天引入,让现实中的秋天和生活中的“秋天”在文中统一,在叙事中加入描写和抒情,让文章有感染力。

二、立意要点

根据“它可以是一种心情,一段生活。

秋天是丰富多彩的,它有霜花,有萧索,有凄楚;也有硕果,有繁华,有喜悦”可得出立意:

1、写人物在秋的心情

2、写人物在秋的一段生活

3、结合秋天的花草描写,抒发自己的感想

4、结合秋天的硕果,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

三、参考素材

1、每当秋天的开始,我还会想起她,想起她对家的眷恋与思念。

也许过些天,我们都能够看到秋天硕果累累,落叶层层的景象了。

但是,我们不要否定一点,树让叶子的离开,并不是因为她的不迷恋,而是她更想有一个新的开始。

所以在秋天这样一个浪漫的季节里,我们能够大胆的去设想自己的未来,追逐自己的梦想,摘取那属于自己的累累果实。

2、翻过一座小山,我们又仿佛走进了花的世界。

盛开的野菊花遍地都是。

红的、白的、紫的、粉的、淡绿色的、玫瑰色的,在微风中婷婷玉立,婀娜多姿,五彩缤纷。

好看极了。

我们一边看花,爸爸一边讲解:

这叫金丝钩,这叫黄石公,这叫绿新苹,这叫满斗星……啊,真是千姿百态!

四、可参考的作文结构

根据作文材料及作文要求“请以‘那个秋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可知本次作文要注重细节,在叙事中彰显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所以本文既要有记叙又要有抒情,本篇作文可以有两种结构模式:

1、先叙事,后议论。

考生可先写秋天的景物,再抒发自己的情感;2、夹叙夹议。

考生可以一边叙述秋天的景物一边抒发自己的情感。

【点睛】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四个步骤:

1.审读话题,划出关键词语,关键句。

2.根据话题中的关键词语,关键句,列出你所能想到的所有立意(多角度立意)。

3.根据罗列的立意,选择较为核心的一两个进行作文题目立意。

4.从自己对所掌握的作文材料中,选取有新意又有把握的立意(最佳立意)。

审题关键:

(一)、寻找关键词。

(二)、分析句子,理清关系。

(三)、根据命题,筛选最佳立意。

请以“与______同行”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将文题抄写在答题卡“题目”后的横线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与幸福同行

我们总是在抱怨生活,抱怨日子过得窝囊,抱怨没有知己。

我们真正的朋友总是少得可怜。

孰不知同一片天空下,开朗的笑容只是梦幻般的幻影,阳光的背面,隐隐的孤独。

有时我们也会露出落寂的微笑,有时我们也会对自己说要坚强地走自己的路。

岑寂的夜晚,抬起眼帘便见一轮明月,孤寂敢愈加地强烈。

明明白天不曾在意这些感受,也许是被刻意地遗忘了。

我们常常会觉得只有自己一个人,非主流里的颓废眼神并不是做作,而是来自于心底的那座空城。

我曾在杂志上看到一句话——“能同行在一个世界上,就是一种幸福。

这句话让我蓦然醒悟。

我们彼此都是幸福的,却无知地憧憬着幸福。

幸福的概念是什么?

能够会心地笑,笑得很甜很甜,这就是幸福。

在我们的生命中,过客无数,有的见过一面下一秒就忘了,有的相处很久印象很深。

这些印象深的人被定义为朋友。

有不少人从我身边匆匆走过,只给我留下了一个个背影,也有不少人在我身边与我并肩而行,转头便能看见清澈的眸子与勾起的嘴角。

有多少人会对你微笑?

那么我还在忧伤什么。

过客们走了,却留下了份份幸福。

身后足迹漫长,却是我们一起走过的最好证明。

成长的路是逆着风的,被吹得纷飞的是发丝,依然坚定的是我们的追求。

许多人追求幸福的时间远远多于珍惜幸福。

我不止一次听到别人说,不要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我们通常都忘记了那只牵着好友的手,等到了松开的时候,才倍感懊悔。

既然现在是幸福的,为什么不好好把握呢。

珍惜幸福——这是我的追求。

生活其实是很公平的,挚友走了,另一个知己会与你同行,知己走了,另一个伙伴会与你在一起。

至少,老天不会让你一个人,还有人陪着你,这就是幸福的法则。

如果你还在抱怨什么,如果你还在说“我被遗忘了”,如果你还在低声地哭泣,为什么不想一想那些与你同行的人呢——能同行在一个世界上,就是一种幸福。

这便是我的理解了。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

此题属于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写作,考生首先要注意围绕半命题拟写属于自己的写作立意的角度,其次是选准角度后集中进行合理的挖掘命题的内含。

考生要注意命题的要求是:

请以“与______同行”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文章。

考生要注意从半命题中选择好写作的角度,例如可以补写为:

“与乐观同行”考生就可以围绕“乐观”这一心态进行写作;“与刻苦同行”考生可以围绕“刻苦”的品质进行写作;“与挫折同行”考生可以围绕“挫折”的应对进行写作。

以上都可以是考生写作立意的角度。

同时要注意作文的具体要求:

①请将文题抄写在答题卡“题目”后的横线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以上具体的要求,考生都要做到,这是写作的硬性要求,不容忽视,要一一落实。

【点睛】

命题作文审题七法:

(一)增补信息法(添枝加叶法)(“组词造句”)有一些命题作文题比较宽泛,有时让人摸不着边际,可以采用“增补信息法”,即在理解命题作文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的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如果题目中有代词,则指出具体指代的内容、对象。

)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明确范围、方便入题旨的目的。

如“举手投足之间”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题目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在审题时,可以先把它当成是半命题作文,运用“增补信息法”,增补新的信息,将短语补充成一个句子,在补充完善中确定中心论点,然后取其一点入题。

(二)明确重心法(审题眼)所谓“重心”是指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

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

考生在审题时要重点对表修饰或限制的“偏”的部分进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

如:

“诗意地生活”其表意重心在“诗意”上,所以审题时就要紧扣“诗意”二字,“诗意”是什么?

“诗意”不仅是诗情画意,更是一种心灵的和谐,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等。

那么,“诗意地生活”就是用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或乐观豁达的精神去面对生活。

如果考生眼睛只盯着中心词“生活”,而没有仔细思考修饰语(重心)“诗意”的含义,立意就会走偏。

(三)探究寓意法。

(比喻象征联想法)寓意通常是指所指对象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有些作文题目,除了直白说法以外,还有一种比喻说法或者象征说法,“探究寓意法”就是探究其比喻义或象征义的方法。

对于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审题立意要注意两点:

(1)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当然可以写它的本义,但一般不是“就事论事”地写它的本义,而是重点写出它的寓意,即便你的作文要从其本义入手,但最终还得要写出它的寓意,这样才会使主题得到开掘。

(2)寓意性的命题作文题往往是一种具体事物,因此,它的寓意就有一种开放性的特点。

这就要求作者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作文。

否则,就难以把作文写得情文并茂。

这一类作文,命意的关键在于抓住命题中的核心词素,把抽象命题具体还原,再把具体概念抽象提升;或者把大话题从小处着手,小话题从大处引申。

(四)追问法“追问法”就是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的方法。

一般可针对题目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并自问自答。

“追问法”可使考生多角度地审视题目,发散思维,最终使中心论点周密而深入。

(五)化意为象法(化虚为实)有些命题作文题目或题目中的某个词语仅仅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时,我们如果仅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来审题立意的话,就很难找到突破口。

只要我们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就容易多了。

此法称为“化意为象法”。

(六)一分为二法“一分为二法”是辩证法的一种,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分析研究问题,既要看到它的这一个方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个方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

只有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

这就是“一分为二法”。

(遇到“中性题目”时,要注意正反思维、辩证思维)(七)巧用材料法有的材料(提示语),蕴含着跟题目有关的丰富的信息。

审题时就是充分探究材料,分清层次与角度,结合追问法、添枝加叶法等,明确写作的内容和范围。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请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立意积极向善,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不少于800字。

【来源】云南省楚雄州牟定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答案】绿水青山图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

你踏着微湿的土壤,淡绿色的裙摆轻拂过大地的发梢,轻转回眸,身后一片碧绿,硕果生机。

望着自己的杰作,你展颜一笑,皓眸红唇,晃得娇美的樱花在微风的渲染下,静静飘落在你的头顶,在你柔顺的发丝里,留下一抹清香。

他们说,你是自然的女儿。

你总会牵着春姐姐的手,漫步在山间田野里,嗅着花儿的芬芳,用晶莹的露珠涤尽尘埃;你也会跟在夏哥哥的身后,左瞧瞧又看看,用红唇亲吻娇艳欲滴的荷,为受太阳炙烤的蚂蚁遮挡阳光;你常常伏在秋姐姐的肩头,趁她不注意掀起一群落叶,或是在红彤彤的果子里择一个吮着汁液的美好;当冬哥哥来了,你总会整个身子倒在雪地里,享受着冰凉与纯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