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望江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08658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望江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省望江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省望江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省望江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省望江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望江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地理试题.docx

《安徽省望江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望江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地理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望江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地理试题.docx

安徽省望江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地理试题

安徽省望江中学10级高三年级第5次月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地形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重要因素。

下表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的1、4、7、10各月平均最高气温(单位:

℃)随坡度的变化统计,表1为北坡,表2为南坡。

据此回答1~2题。

表1

坡度

1月

4月

7月

10月

9.5

20.7

27.4

19.8

25°

9.3

19.3

27.4

20.4

45°

5.8

17.0

27.1

18.0

表2

坡度

1月

4月

7月

10月

7.9

19.7

26.5

18.9

12°

8.0

19.9

26.6

19.0

23°

8.5

21.0

26.6

19.2

1.随着坡度的增加,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降低幅度最大的是(  )

A.冬春季的南坡 B.夏秋季的南坡

C.冬春季的北坡D.夏秋季的北坡

2.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随坡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昼夜长短B.正午太阳高度

C.天气状况D.植被覆盖率

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

据此回答1~4题。

3.据图中信息判断(  )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4.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季风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

北极圈里的爱斯基摩人看着不断融化的冰川,高兴得手舞足蹈;而远隔数万千米的图瓦卢人,却越来越日夜难眠,北极不断融化的冰川就像一个个巨型炸弹,随时都会将他们轰入海底永远再难见蓝天。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爱斯基摩人“手舞足蹈”最主要是因为(  )

A.冰川下沉睡了数千万年的石油、矿产将会带给他们更加富裕的明天

B.气候变暖,生活更舒适

C.可以拥有更多的淡水资源

D.渔业资源增加

6.图瓦卢人“日夜难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气温高,炎热难耐B.陆地面积缩小

C.风暴潮加剧D.赤潮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读下面两图,完成7~8题。

7.两个河口附近平原发展农业的共同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

A.旱涝灾害  B.雨热不同期

C.土地沙漠化D.风沙危害严重

8.①②两河三角洲处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

①荒漠 ②热带季雨林 ③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⑤温带落叶阔叶林

A.①③B.①⑤C.③④D.②⑤

读下图,完成9~10题。

9.图示地区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  )

A.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小B.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大

C.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大D.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10.关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草原、高寒草甸等植被为主

B.受地势的影响大,夏季温度高

C.冬季经常受寒潮的侵袭,降温剧烈

D.地势平坦,沙漠广布

读“某地区1月份等潜水位线与等高线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

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D.河流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12.下列关于6月份等潜水位线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两侧的等潜水位线都向南弯曲

B.河流东岸的等潜水位线向北弯曲

C.河流东岸的等潜水位线向北弯曲,西岸向南弯曲

D.河流两侧的等潜水位线不会发生变化

13.图中地下水流速最大的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某年一次台风侵袭太湖水域(如图A),湖面风向先为东北风然后转为东南风。

图B是沿湖甲乙丙丁4个水文站实测的水位变化过程线,回答14~15题。

14.乙水文站实测的水位线是(  )

A.①   B.②C.③   D.④

15.在此期间台风的移动方向是(  )

A.向东北移动B.向西北移动

C.向西南移动D.向正北移动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多次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

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冰岛素有“火山岛”之称。

读下图,完成16题。

16.冰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  )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地带

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地带

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

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分离地带

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17题。

17.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B.大气污染

C.森林破坏D.温室效应

“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

下图为我国劳动力变化及预测情况(新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段)。

读图,回答18~19题。

18我国开始出现“用工荒”的时间拐点大致是(  )

A.2002年  B.2007年C.2012年  D.2020年

19.针对“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我国政府应(  )

A.继续实行严格的低生育政策

B.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

C.鼓励大量外资企业的入驻

D.增加对企业的补贴,提高劳动者工资

下图中,图①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图②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图①中郊区地价变化的原因和图②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

A.交通通达度提高、发展中国家

B.交通通达度提高、发达国家

C.城市规模变小、发达国家

D.城市规模变小、发展中国家

21.图②反映了该城市(  )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

B.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城市规模变化缓慢

C.城市规模扩大,出现郊区城市化

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

读漫画《你是从城里来的吗?

》,回答22题。

22.漫画所反映的是(  )

A.城市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

B.城市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

D.城市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明显,下图为我国某种主要农作物不同地区的农时图,其中时间为该农作物最迟的播种和收获时间,读图完成23~25题。

23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春小麦B.早稻C.晚稻D.冬小麦

24.据图分析,与相近纬度相比,M地该农作物生长时间长短及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

A.短、热量B.长、热量C.长、光照D.短、光照

25.在K地收获该农作物期内,N地最有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  )

A.连续降水带来的洪涝B.台风肆虐

C.寒潮频繁来袭D.受副高控制下的伏旱

 

座位号

安徽省望江中学10级高三年级第5次月考

地理试题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得分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

26.2009年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十周年,十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套地区、鄂尔多斯地区经济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分)

(1)影响河套平原成为“塞外粮仓”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2分)如果农业种植面积盲目扩大会引起哪些生态问题?

(2分)

 

(2)图中甲城市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基地。

当地发展钢铁工业有哪些区位优势?

(3分)

 

(3)经过西部大开发的十年建设,鄂尔多斯已形成了煤—电、煤—焦、煤—油、煤—肥、煤—醇和天然气—甲醇等多条产业链。

简述这些产业链的发展对当地的影响。

(4分)

 

27.图甲为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图乙为该局部某岛屿的放大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分)

(1)比较图乙中虚线框内东南部与西北部地形特征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4分)

 

(2)图乙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气候要素有明显的影响,请分析具体的影响情况。

(5分)

 

(3)图甲中145°E东侧的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简要分析原因。

(3分)

 

28.在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中央为深圳发展注入新动力。

国务院批准未来十年深圳城市总体规划。

今后十年,深圳将突出以人为核心,注意考虑和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多样化需求,成为一座更宜居的城市。

这一总体规划要求深圳采取集中紧凑的发展模式,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城市常住人口控制在110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890平方千米以内。

深圳将建成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性城市。

阅读案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0分)

(1)深圳规划中的城市工业以哪一类型为主?

(2分)深圳有哪些条件发展该类工业?

(4分)

 

(2)图中三条绿化带南伸的环境效益是什么?

(2分)

 

(3)图中哪些地方体现出宜居城市特点?

(2分)

 

29.分析以下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7分)

太平洋沿岸

大西洋沿岸

位置

37°48′N

位置

36°51′N

一月气温

9.7℃

一月气温

4.7℃

七月气温

15.3℃

七月气温

25.6℃

(1)一月气温旧金山高于诺福克,七月气温诺福克反而高于旧金山,为什么?

(4分)

 

(2)甲所在区域从粗放的放牧业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水果、蔬菜基地,其农业区位发生了哪些变化?

(3分)

 

(3)美国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粮食大量出口,是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请你分析美国农业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指出解决的措施。

(4分)

 

美国大西洋沿岸各州生产的工业品在全国所占比例从1860年前的80%下降到1890年的58%,原来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在制造业方面超过了东北部。

 

(4)读“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发展示意图”,分析在第Ⅲ阶段经济衰退的原因。

(3分)

 

(5)分析在第Ⅳ阶段东北部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原因。

(3分)

 

安徽省望江中学10级高三年级第5次月考

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A

A

B

A

D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C

B

B

C

A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得分

答案

D

B

D

B

D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

26、 

(1)有丰富的黄河水源灌溉。

土地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

(2)接近煤、铁资源,原料、燃料丰富;靠近黄河,水源充足;沿线有铁路运输,交通便利。

(3)有利影响:

提高了煤炭、天然气等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提高了附加价值,促进经济发展;改变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促进工业结构多元化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不利影响:

能源资源的开发造成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重化工业集中布局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27、

(1)地形特征的区别:

东南部总体地势高于西北部,起伏较大(或西北部地形平坦,东南部以山地为主,起伏较大)。

判断理由:

东南部河流流程短,西北部河流流程较长,说明区域内分水岭位置偏向东南部。

(2)虚线框中的地形对气候的具体影响表现在对降水的影响。

夏季由于受东南季风影响,东南季风在山地的南侧(东南侧)受到抬升,产生丰富的地形雨,而北侧(西北侧)则处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冬季由于受西北季风影响,两北季风经过北侧海洋携带的水汽遇山地阻挡,在其北侧形成丰富的降雪,而南侧则处于背风坡,降雪相对较少。

(如学生回答对气温也有影响也可以,东南部地区地势偏高,使其气温偏低等,也可以)

(3)小岛周围四面环海,水汽充足;且岛屿附近寒流经过,水汽遇冷凝结,从而形成大雾。

28、

(1)高新技术产业。

高技术人才多,环境优美,开放程度高,劳动力廉价。

(2)扩大城市绿地与城市的接触空间,将南北湿地联系起来。

(3)濒临海洋,气候的海洋性强;工业以高新技术为主,环境优美;绿地面积大。

(答两点即可)

29、

(1)冬季(1月):

旧金山虽然受寒流影响,但高大山脉对北部冷空气有明显的阻挡作用;诺福克虽然受暖流影响,但冬季受北部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

夏季(7月):

诺福克不仅受暖流影响,且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明显;旧金山受寒流影响明显。

(2)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城市化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增大。

(答三点即可)

(3)问题:

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及滥垦土地,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经常面临农产品过剩等问题。

措施: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行轮作和免耕以保护耕地;减小市场风险。

(4)这一时期,本区出现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劳动力成本上涨、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等问题,导致区域经济的衰退。

(5)传统工业区采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加强科技、教育,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部门,治理污染等措施,使老工业区重新走向繁荣。

(答三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