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技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细则试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0862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78 大小:11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技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细则试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8页
安徽省技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细则试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8页
安徽省技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细则试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8页
安徽省技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细则试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8页
安徽省技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细则试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技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细则试行.docx

《安徽省技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细则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技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细则试行.docx(1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技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细则试行.docx

安徽省技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细则试行

安徽省技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细则(试行)

1、学校管理

三级条目编号及名称

1-1-1教育方针与办学方向

分值:

1.0

内涵及标准

内涵:

 

1、技工学校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培训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坚持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促进劳动者就业的办学方向。

2、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努力培育工匠精神,做到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构建职业生涯终身学习体系。

3、学校办学层次定位准确,形成了符合技工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学校教职员工树立了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

标准:

   优秀:

成效显著;   合格:

有一定成效。

评等计分方法

90≤优秀≤100;60≤合格<90;

根据内涵标准及说明与补充要求分别定等赋分,再综合评分,不合格不得分。

教育方针与办学方向出现严重偏差,学校评估为不合格。

说明与补充

应备材料

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总结,有关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案,学生就业情况及服务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

反映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学理念、教育理念 办学方向及发展战略等有关资料等。

操作建议

评估时结合相关条目综合评价。

三级条目编号及名称

1-1-2人才培养目标

分值:

1.0

内涵及标准

内涵:

1、技工学校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服务需要的中级技工,同时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并承担职业技能鉴定和就业服务等任务;

2、人才培养符合相应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需求;

3、培养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与目标和规格定位一致。

标准:

   优秀:

目标符合;   合格:

目标基本符合。

评等计分方法

90≤优秀≤100;60≤合格<90;

根据内涵标准及说明与补充要求分别定等赋分,再综合评分,不合格不得分。

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不明确,学校评估不合格。

说明与补充

应备材料

专业培养方案和相关文件。

操作建议

评估时结合相关条目综合评价。

三级条目编号及名称

1-1-3发展规划与组织实施

分值:

1.0

内涵及标准

内涵:

1、学校制定了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办学定位准确,发展思路清晰;

2、学校有效组织实施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有年度实施计划,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有力,完成规划中的既定目标和任务有成效。

标准:

优秀:

成效突出; 合格:

成效明显。

评等计分方法

90≤优秀≤100;60≤合格<90;

根据内涵标准及说明与补充要求分别定等赋分,再综合评分,不合格不得分。

说明与补充

学校应积极主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办学规模、质量与效益协调发展中,更加注重质量和内涵发展,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教育改革与创新等方面定位准确,思路清晰。

学校的发展规划与国家当前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保持一致,特别是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学校注重规划的宣传、贯彻和落实,组织管理和实施过程科学有效。

应备材料

学校实施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情况的有关资料,其他同l-1-1。

操作建议

同1-1-1.

三级条目编号及名称

1-2-1 政策与法规执行

分值:

1.0

内涵及标准

内涵:

学校模范遵守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规定,执行严格、落实到位,有成效。

标准:

优秀:

成效突出; 合格:

成效明显。

评等计分方法

90≤优秀≤100;60≤合格<90;

根据内涵标准及说明与补充要求分别定等赋分,再综合评分,不合格不得分。

学校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办学行为,学校评估不合格。

 

说明与补充

学校遵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主管部门有关技工教育发展的相关规定;严格规范,落实到位是指: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了相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规定,有明确、严格的措施保障,有相应的责任制,监督调控有力。

 

应备材料

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的保障措施、实施效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考核、检查、审计和评价结果和学校教育发展年报等相关资料。

 

操作建议

同1-1-1。

 

三级条目编号及名称

1-2-2纪律与行为规范

分值:

1.0

内涵及标准

内涵:

学校建立了严格规范的纪律约束机制,在办学过程中,各项管理和活动特别是财务管理、学生资助、招生和校企合作等工作中未发生违规违纪现象,在当地职业学校中起到表率作用。

标准:

 优秀:

表率作用突出,   合格:

表率作用一般。

评等计分方法

90≤优秀≤100;60≤合格<90;

根据内涵标准及说明与补充要求分别定等赋分,再综合评分,不合格不得分。

学校办学有违纪 或不规范行为,不能评为优秀等级。

说明与补充

1、学校的办学行为应符合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学校财务管理、学生资助、招生和校企合作等有关制度,执行严格、落实到位、监控有效;

2、专业设置合理、科学、客观、审批手续完备;自觉维护招生秩序,不发布虚假广告、不买卖生源;无乱办班、乱招生、滥发文凭等现象;

3、切实保护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

4、表率作用:

是指学校在财务管理、学生资助、招生和校企合作等相关工作中,获得过市级以上表彰。

 

应备材料

财务管理、学生资助和校企合作等有关的制度,校务公开、收费公开等约束机制及执行落实情况的相关资料及上级考核.奖励、审计等有关资料。

 

操作建议

同1-1-1。

 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

三级条目编号及名称

1-3-1 领导结构与素质

分值:

1.0

内涵及标准

内涵:

1、校级领导和主要部门负责人配备齐全、结构合理、符合任职条件;

2、校长、教学副校长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以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且具有3年以上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或企业工作经历。

其他校级领导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

3、学校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队伍,团结务实,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凝聚力强,业绩突出,素质较高。

标准:

  优秀:

1、结构合理,2、校长或教学副校长研究生学历;3、素质高;

合格:

1、结构较合理;2、学历达标,3、素质较高。

 

评等计分方法

90≤优秀≤100,60≤合格<90:

根据内涵标准及说明与补充要求分别定等赋分,再综合评分,不合格不得分。

说明与补充

结构合理是指:

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工作阅历等方面比较合理,校长、教学副校长具有的高级职称应为教师系列或与学校设置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技术系列的职称,领导能力是指,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应备材料

学校人事档案或经学校主管部门盖章的学校领导综合情况介绍(包括自然状况、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业务实绩和奖惩情况等),上级组织部门考核材料,学校中层干部测评及考核材料,有关业绩的说明与补充、证明材料等。

操作建议

同1-1-1。

 

三级条目编号及名称

1-3-2战略思维与治理体系

分值:

1.0

内涵及标准

内涵:

1、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战略思维和发展方略,统领驾驭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有成效:

2、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设置与技能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行政后勤服务、招生就业及培训工作等管理机构,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

3、建立了学校协调运行和充满活力的组织保障体系及机制,学校内部组织机构健全、职责明确、治理体系完善。

标准:

 优秀:

成效显著;   合格:

成效尚可。

评等计分方法

90≤优秀≤100;60≤合格<90;

根据内涵标准及说明与补充要求分别定等赋分,再综合评分,不合格不得分。

说明与补充

战略思维主要指:

校长的办学理念、学校办学定位、发展思路、治校方略、教育与市场规律的把握、特色品牌战略及改革创新举措等;

内部组织机构健全主要指:

学校设立了与办学规模、专业建设、教学及学生管理、就业服务、后勤保障及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相适应的科学合理、高效运行的机构和部门。

学校领导分工合理,建立教学联系制度,共同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应各材料

校长近三年述职报告、学校改革创新案例、反映学校办学理念、治校方略等方面的相关资料等;其他同1-1-1;机构设置及说明与补充材料;学校规章制度;校级领导发表文章及获奖情况。

操作建议

同1-1-1。

三级条目编号及名称

1-4-1 制度建设与落实

分值:

1.0

内涵及标准

内涵:

学校管理制度健全、规范,教学管理、学生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等制度落实有效。

标准:

优秀:

成效显著;   合格:

成效尚可。

评等计分方法

90≤优秀≤l00;60≤合格<90;

根据内涵标准及说明与补充要求分别定等赋分,再综合评分,不合格不得分。

学校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学校评估为不合格。

说明与补充

风险管理,包括校园师生食品卫生、实习伤害、交通事故、自然灾害、校舍安全等意外伤害、校园治安和学校发展改革、管理运行等方面的风险与危机。

应备材料

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应对风险的各种预案、预警、办法和管理制度及规定;教学管理、预算管理、学生管理,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等制度实施情况的有关材料及反映成效的相关材料。

操作建议

评估时要结合l-3-2进行综合评价。

三级条目编号及名称

1-4-2质量管理与监控

分值2.0

内涵及标准

内涵:

1、学校建立了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目标明确,责任清晰,落实有效;

2、教学管理规范、科学、有效,教学质量考核和检查执行严格,教学督导机制健全,监督调控措施得当,教学秩序稳定,管理手段先进。

标准:

优秀:

成效突出,   合格:

成效尚可。

评等计分方法

90≤优秀≤100;60≤合格<90;

根据内涵标准及说明与补充要求分别定等赋分,再综合评分,不合格不得分。

说明与补充

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指:

学校以育人为核心,建立了教育、管理和服务等运行管理规程,质量考核与评价体系健全,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责任明确,落实有效;

教学管理规范是指:

根据市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定出学校的教学管理细则或实施办法,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期授课计划等教学文件齐全;教学进程表、课程表及排课、调课、实习(实训)等常规管理制度完善、齐全;教学质量考核和检查、教学督导监控机制健全;学生学习质量、考核成绩管理严格;教材管理、使用严格规范;教师业务档案完备,教师工作量考核、记录准确等。

应备材料

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计划、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近3年的教学进程表、课程表、学期授课计划、教师日志、教学管理资料及各种用表、教学质量检查、分析的有关资料。

操作建议

评估时要结合4-2、4-3、4-4、4-5等进行综合评价。

2、基础条件

三级条目编号及名称

2-1-1 占地面积

分值:

2.0

内涵及标准

内涵:

学校占地符合国家建设用地标准和相关管理规定。

1、学校实际使用的土地面积(K)3万平方米以上;

2、校园布局结构台理、土地利用率高,效果好。

标准:

优秀:

K≥4.5万平方米;效果好;   合格:

3万≤K<4.5万平方米:

效果较好。

评等计分方法

90≤优秀≤100;60≤合格<90;  

 根据内涵标准及说明与补充要求分别定等赋分,再综合评分,不合格不得分。

说明与补充

学校占地面积不包括教工住宅区等非教学用地;一校多址的,合并计算;租用土地的,要根据租赁协议和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认定。

一般租用已满三年的且用于学校长期办学的(一般在十年以上),可以统计在内,但该条目取下限分;校园布局包括各类房舍、场地绿地的分布情况及校园环境和安全情况。

应备材料

 土地证、租赁合同,新征地批文、校园平面图等。

操作建议

评估时参考学校现场资料综合评价,对一校多址、租用土地的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核查。

三级条目编号及名称

2-1-2校舍建设与合理使用

分值:

2.0

内涵及标准

内涵:

学校各种建筑和设施符合国家建设和安全标准,生均建筑面积20平方米以上。

1、学校实际使用的校舍建筑面积(K)1.8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实习、实验场所建筑面积不少于0.5万平方米。

企业办校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可包括企业用于职工培训的相关场所面积;

2、各类用房搭配比例恰当,利用率高,效果好;

3、有满足日常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并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4、所有专业建有1间以上符合专业特点,能满足项目教学、现场教学需要的专业教室;

5、有独立的实验实训场所,所有专业实验实训项目的工位均能同时满足一个以上教学班实习实训的需要;

6、有独立的图书馆(室),教师阅览室座位数达到教职工总数20%以上,学生阅览室座位数达到在校生总数10%以上;

7、有独立的学生公寓,住校学生的床位率达到100%;

8、有独立的学生食堂,就餐座位数达到住校学生30%以上;

9、有清洁、卫生的澡堂和厕所,能满足学校师生的需要。

10、有独立的文体活动场所。

标准:

优秀:

K≥2.7万平方米,分配合理,使用效果好;

 合格:

1.8万平方米≤K<2.7万平方米;效果较好。

评等计分方法

 90≤优秀≤I00:

60≤合格<90:

根据内涵标准及说明与补充要求分别定等赋分,再综合评分,不合格不得分。

说明与补充

学校建筑面积不包括教工住宅等非教学用房;已开工的在建项目,有批准文件,有资金来源的,可计入总面积,一校多址的,合并计算,租用校舍的,要根据租赁协议和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认定。

一般租用已满三年的且长期用于学校办学的(一般在十年以上),可以统计在内,但该条目取下限分;各类用房搭配是指: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图书、活动、就餐、办公、宿舍、后勤服务设施等用房搭配是否合理。

计算生均建筑面积时,可不统计三年级顶岗实习的学生数。

应备资料

建筑物权属证、平面图、各类用房建筑面积统计表。

操作建议

同2-1-1。

三级条目编号及名称

2-2-1实训条件及设备总值

分值:

2.0

内涵及标准

内涵: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各专业均建有教学必须的校内实训场所,配备满足教学需要的较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和设施,数量和工位与办学规模相适应。

以校内设备总值(K1)为评价标准,实习、实验设备总值不少于300万元,生均设备值(K2)不少于0.4万元。

标准:

优秀:

K1≥450万元,K2≥0.6万元,先进;   

合格:

300万元≤K1<450万元,0.4万元≤K2<0.6万元,较先进。

评等计分方法

  90≤优秀≤100;60≤合格<90;

根据内涵标准及说明与补充要求分别定等赋分,再综合评分,不合格不得分。

说明与补充

1、“教学必须的”是指:

按相应专业设置标准要求,配置各专业主要实习实训项目需要的设施设备,相近、相关专业可共用某些仪器设备和设施;“较先进”,应具体分析,一般应是近三年之内的最新产品;若设备和设施,数量和工位与办学规模不相适应,则该条目最高为合格等次;校内设备总值含校内实训基地设备。

计算设备生均值时,可不统计三年级顶岗实习的学生数。

2、所有专业均按照专业教学需要设置了相应实验实训室,主干专业建设了具有真实(或仿真)职业氛围、设备先进、软硬配套的实训基地,实际利用率高,实训基地具备学生实训、员工培训、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鉴定等基本功能,设施设备布局安排合理,配套齐全,价值达标率80%以上、完好率90%以上。

3、实习训练计划、大纲、教材、制度等教学文件齐全,训练内容符合培养目标要求,能保证学生足够的实训时间,学生实习实训效果好。

4、专业实习实训室建设有计划,有方案,资金投入有保障;每个专业开设1个以上综合实训项目。

应备材科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习计划、实习大纲、有关设备账册、管理运行记录等。

操作建议

参考学校现场资料综合评价。

三级条目编号及名称

2-2-2校内外实训基地

分值:

2.0

内涵及标准

内涵:

1、各类专业均有设备较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场地面积、设备设施、数量和种类配备等与专业规模相适应,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2、各专业均有校外实训基地或实习场所3个,骨干专业均建立了数量充足和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标准:

优秀:

1、充分满足;2、数量充足和稳定;

合格:

1、基本满足;2、数量较充足和稳定。

评等计分方法

90≤优秀≤100;60≤合格<90;

根据内涵标准及说明与补充要求分别定等赋分,再综合评分,不合格不得分。

说明与补充

1、实训基地是指:

对应一类专业或专业群的实训教学过程实施的实践训练场所,一般应具备接纳一个班级以上学生同时训练的能力和规模,其基本功能是,完成实训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的任务,并具有一定的生产或技术研发能力;

2、相对稳定是指:

实训基地设立均在3年以上,有协议,且每年都接纳学生实习;

3、建有与所设专业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每个专业3-5个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达到计划的90%以上。

应备材料

校内实训基地名称、场地面积、实训工位数和设备等统计表,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实训基地名称、设立时间、接纳专业(工种)及人数、成果等],学校与实训基地签订的协议书、近三年校外实训计划、记录、总结及实训基地运行使用的有关资料、相关说明与补充材料等。

操作建议

同2-2-1。

三级条目编号及名称

2-2-3重点建设的实训基地

分值1.0

内涵及标准

内涵:

 具有政府重点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利用率高、效益好、引领示范作用突出。

标准:

优秀:

国家(中央财政)或省(省级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

合格:

市(市级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

评等计分方法

90≤优秀≤100;60≤合格<90;

根据内涵标准及说明与补充要求分别定等赋分,再综合评分,不合格不得分。

说明与补充

本条目是指近5年经国家(中央财政)、省(省级财政)、市(市级财政)正式批准的重点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利用率高、效益好是指:

在满足校内实习实训的同时,充分利用实训基地设备资源面向其它职业院校同类专业和社会培训提供实训服务,建立并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培养培训技能型人才成果显著,为其他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有益经验。

应备材料

确定重点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的文件或复印件、原申报材料、使用情况和反映引领示范作用的相关资料等。

操作建议

同2-2-1.

三级条目编号及名称

2-2-4实训及实训开出率

分值2.0

内涵及标准

内涵:

1、学校实习(实训)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考核严谨;

2、实习(实训)开出率(K)90%以上。

标准:

优秀:

K﹥95%,成效突出; 合格:

90%≤K≤95%:

成效一般 。

评等计分方法

90≤优秀≤l00;60≤合格<90;

根据内涵标准及说明与补充要求分别定等赋分,再综合评分,不合格不得分。

说明与补充

实习(实训)开出率以专业为个体统计,再群体组合平均计算,即各专业实习开出率之和:

   

K=各专业实习开出率之和

专业个数

1、专业实习课的授课时数不低于专业课授课时数的50%;

2、学校分专业制定完善的实训教学方案,形成了以学生作品为主,以实习实训报告或毕业设计为辅的实习实训教学制度,毕业作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有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学生毕业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3、学生顶岗实习岗位与专业对口,顶岗实习时间符合规定要求,学生在顶岗期的每个环节、每个时间段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并有检测的标准和措施;

4、建立了规范的、操作性强的校内外实习(实训)教学考核评价制度,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评价有标准,设计科学合理,方法上有创新。

应备材料

专业培养计划、实习(实训)指导书、实习(实训)考核制度、考核规范及标准、实习(实训)开出项目统计汇总表、实习(实训)教学进程表、实习报告(总结)、实习成绩单、校外实习(实训)方案和接受单位协议、有关设备账册等。

操作建议

抽查学生作品、学生实习实训考卷,学生实习成绩册;走访、座谈;实地考察。

三级条目编号及名称

2-2-5图书资料与体育运动实施

分值1.0

内涵及标准

内涵:

学校根据办学需要,建有独立的图书馆(室)和体育运动场所,保障教学活动和学生发展需要。

标准:

优秀:

充分满足需求; 合格:

基本满足需求。

评等计分方法

90≤优秀≤l00;80≤合格<90;

根据内涵标准及说明与补充要求分别定等赋分,再综合评分,不合格不得分。

说明与补充

1、生均纸质图书藏量达到20册以上,其中专业图书达到50%以上,有与课程相配套的多媒体音像资料;

2、年购置纸质图书费用生均达到20元以上;

3、建有电子阅览室,有一定数量的电子图书,能同时容纳100人以上上网;

4、学校征订报刊100种以上,其中专业报刊达到50%以上。

5、有独立运动场;

6、有4个以上篮球场,1个排球场,2个羽毛球场,10个乒乓球台;

7、有符合《体育教学大纲》需要的体育设施和器材。

应备材料

查图书登记册、借阅登记表、购书凭证;考察现场。

操作建议

实地考察

三级条目编号及名称

2-2-6后勤保障

分值2.0

内涵及标准

内涵:

技工学校应具备完善的学生生活设施,后勤保障有力,满足学校正常教学、管理、服务功能需求,校园环境优美。

标准:

优秀:

充分满足需求; 合格:

基本满足需求。

评等计分方法

90≤优秀≤l00:

80≤合格<90:

根据内涵标准及说明与补充要求分别定等赋分,再综合评分,不合格不得分。

说明与补充

1、后勤保障体系完善,学生宿舍、食堂不以赢利为目的,学校各项教学、生活设施设备完好;校园绿化美化,环境优美;

2、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按规定设立医务室、配备专职校医,定期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和卫生检查;

3、财务管理严格,强化财务过程监控和审计,无违反财经纪律和乱收费现象。

应备材料

后勤管理制度和相关文件、业务台账、财务审计报告、相关荣誉和证明材料。

操作建议

实地查看,召开学生座谈会。

三级条目编号及名称

2-2-7经费保障

分值2.0

内涵及标准

内涵:

技工学校应具有与培养规模相适应的日常运行、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师资培训等稳定可靠的办学经费保障。

办学经费(含生均经费等)标准不低于当地同类学校标准;学校办学经费有渠道、有保障,能够保证学校正常运转。

标准:

优秀:

满足需求; 合格:

基本满足需求。

评等计分方法

95<优秀≤l00:

90<合格≤95;

根据内涵标准及说明与补充要求分别定等赋分,再综合评分,不合格不得分。

办学经费无法保障,学校评估为不合格。

说明与补充

1、办学经费(含生均经费等)标准不低于当地同类学校标准。

公办学校教职工工资(含国家规定的津补贴)纳入当地财政预算,按时足额发放,民办(行业)学校教职工工资按有关规定核定,学校举办者按时足额发放;

2、学校举办者按一定标准拨付相适应的日常运行、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师资培训等稳定可靠的办学经费保障,学校学杂费等办学收入全部由学校使用,政府及行业有关部门没有收取调节基金,没有冲抵财政拨款、没有截留或挪作他用,当地有关部门无对学校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现象;

3、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