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0756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91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汇总.docx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汇总.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汇总.docx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汇总

前言

城市绿化建设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和保证。

它不仅可以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滋养生物,还能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体育锻炼等场所,并起到美化城市、陶冶身心的作用。

某某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绿化和生态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园林绿化工作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1986年某某市邀请武汉城建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专家编制了《西山风景区总体规划》和《洋澜湖风景区总体规划》。

为适应城市不断发展的需要,2000年某某市又委托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凤凰广场景观规划设计》,已获批准并实施。

2001年9月受某某市园林绿化管理局的委托,我院承担编制了《某某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本次规划在某某市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要求,规划方案力求高技术、高标准、高起点,科学合理,全面系统,规划超前,实施便利,并结合某某市园林绿化实际情况,在湖北省2001年9月批准的《某某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15年)的原则指导下,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原则,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建宜居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优化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从而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2002年5月22日,由省建设厅组织在某某召开了《某某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评审会,专家组由武汉市园林局、华中农业大学、省规划设计院、省建设厅、市园林局等领导和专家组成,某某人大、政协、政府的有关领导也参加了会议,专家组在认真听取某某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关方案介绍的基础上,查阅图纸,现场踏勘,认为“规划设计单位在城市市域生态的研究、突出城市园林特色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方案中规划指标先进、规划层次合理,对现有资源的利用考虑比较充分,规划内容比较全面,原则同意该规划”,并对规划方案的优化和完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我院在专家组评审意见的基础上,在次对规划方案从说明、文本、图纸等方面进行进行修改、完善,于2002年7月完成此规划设计工作。

 

第一章概况及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及人口分布

某某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是武汉城市圈核心圈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鄂东、长江中游有优良港域的重要港口之一,是鄂东交通枢纽和地区性物流集散中心,是湖北省风景旅游的重要支撑点。

跨东径114°30′——115°05′,北纬30°01′——30°36′。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最高点为汀祖的四峰山(485.8m),最低点为梁子湖的梁子门(11.7m),主要有四峰山、白雉山、沼山、麻羊垴等,主要湖泊有梁子湖(境内面积91km2),鸭儿湖、三山湖、花马湖、梧桐湖、红莲湖、洋澜湖等大小湖泊近百个,素有“百湖之市”的美称,现有水域面积约4.4万公顷。

某某市现辖鄂城、华容、梁子湖三个县级区,古楼、樊口、西山、凤凰四个直管街道办事处。

至2000年,全市总人口102.397万人,市域面积1504km2,其中建成区面积23.4km2,主城区人口21.84万人。

(二)自然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

金属矿资源主要有铁、铜、钼等,非金属矿资源有煤、硬石膏、沸石、膨润土、珍珠岩、花岗石、硫等,现已探明铁矿储量为2.5亿吨,居全省第二位。

某某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构成各种类型生态环境,有利于各种植物的生长。

境内有植物3000多种,有各种木本植物83科,192属,358种,主要是竹木等类。

有芳香植物60多种,主要是草本、木本等类。

有药用植物125科,542种。

某某动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水产名贵品种繁多。

全市有鱼类21科,106种,其中鲤科63种,占鱼类总数的60%,其他稀有鱼类在本地也有生长,梁子湖的银鱼,畅销国内外。

有家禽10多种,家畜20多种,野生动物有兽类20多种,飞禽40多种,爬行和虾贝类动物数十种。

富饶的自然资源,为我市发展钢铁工业、建材工业、纺织服装业、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水产养殖业、旅游业提供了优越条件。

(三)历史沿革

某某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五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息劳作在这里。

某某历史上多次分合,几度兴衰。

在华容、蒲团、燕矶、太和、余家垴等地,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10处,夏商时代遗址20多处。

西周中期,本境为鄂,秦代为鄂县,辖今某某、黄石、阳新、咸宁等地。

三国时期,鄂县属吴,魏黄初二年(221年),孙权建都于此,改鄂县为武昌,并设武昌郡。

宋、齐、梁、陈各代,城区一直是州、郡治所。

唐代以后,武昌成为文人墨客游览吟咏胜地,李白、孟浩然、岑参、元结、苏轼等,或步上西山游宴,或在澜湖泛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与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置鄂城县,1983年9月将鄂城县、鄂城市及黄冈县之黄州镇和长江乡合并成立省辖市——某某市。

1987年,某某市所属的黄州区(黄州镇及长江乡)划属黄冈县(现属省辖黄冈市的黄州区),此建制沿袭至今。

(四)历史文物概述

1、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

某某自古就是长江中游重镇,西周时属樊国,三国时吴王孙权曾在此建都,以后历代设郡、县,留下了许多的名胜古迹。

全市已发现古文化遗址54处,古遗址3处,石刻6处,古建筑8处,近现代建筑7处,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8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至今仍保存有孙权、庞统、陶侃、慧远、元结、李阳冰、苏轼、黄庭坚等历史文化名人的遗址、人文景观汇集。

吴王城遗址、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阳冰书的怡亭铭摩崖石刻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万里长江第一阁----观音阁,几千年洪水不毁,至今屹立江中;灵泉寺、九曲亭、松风阁、庾亮楼、文星塔、城隍庙等古建筑,保存完好。

2、文物精品珍贵,出土文物众多。

某某市仅在市区及近郊就发掘古墓上千座。

其中六朝墓葬600余座,出土文物2万余件,其中六朝文物1万余件,发掘古井11座。

国家珍贵文物的有4014件,包括国家一级文物64件、二级文物610件、三级文物3340件。

文物中古铜镜和六朝青瓷等最有特色,闻名海内外的500多面古铜镜的出土(流散在民间的不计其数),使某某获得“铜镜之乡”之盛誉。

3、光荣的革命传统,众多的革命旧址和纪念建筑。

某某市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

北伐时期贺龙军部旧址位于市区小北门,辛亥革命时期武昌起义中牺牲的彭楚藩烈士安葬于西山风景区内,辛亥革命军临时总指挥部吴兆麟将军纪念馆,建在风景秀丽的洋澜湖畔,现已成为我市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五)旅游资源

某某市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东靠黄石市,南接大冶市,西邻武汉市,北与黄冈市隔江相望。

主城区距武汉58km,至黄石市31km。

某某市襟江抱湖枕名山,山、水、城浑然一体,构成了某某独特的城市景观。

位于市中心的西山,青翠灵秀;莲花山蜚声海内外,是闻名遐迩的城市文化公园;洋澜湖连江衔山,秀色可餐,一个展现吴王古都文化底蕴和江南水乡园林风格的凤凰广场就坐落在这里。

某某南缘的沼山,山野谷幽,为省级森林公园;梁子湖碧波万顷,景色宜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三国”为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以孙权、葛洪、元结、李阳冰、苏轼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西山、梁子湖、洋澜湖、红莲湖、莲花山等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正在开发利用中,使地处“长江旅游线”和“三国旅游线”交叉点的这坐江南古城充满了迷人的魅力。

(六)经济社会发展

某某市建市二十多年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29亿元,国民生产总值达到90.47亿元。

已形成冶金、建材、丝织、服装、绿色食品为主导的多个门类的工业体系。

二、园林绿地概况

(一)园林绿地现状概况

根据某某现状遥感调查报告及市区地形图上所做的绿地现状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某某的老城区建设密度较大,绿地率相对较小,公园绿地极少。

有些地块虽经改造建有新房,却因居民拆迁困难而“见缝插建”,造成区域内的总建筑密度并没有下降,产生“建筑新颜,环境旧貌”的强烈反差。

新开发的城市新区,主要集中在滨湖西路、滨湖北路、滨湖南路一带,这些区域内的绿化建设较好,整体环境较旧区有明显改善。

尤其近年来城市建设部门大力提倡“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想办法多取一点绿地,初步形成了散点状绿地与带状绿地相结合的园林绿地结构。

2000年底某某建成区面积23.4km2,绿地总面积850.18公顷,建成区绿化率34.29%,绿化覆盖率36.33%。

1、公园绿地

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公园绿地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公园绿地的建设提升了城市品位。

公园绿地主要分布在西山、雷山、洋澜湖、莲花山等地。

2000年底,某某市建成区公园绿地面积144.25公顷;其中公园4个,面积160.11公顷;绿化广场3个,面积15.73公顷;游园8个,面积15.3公顷;街旁绿地20个,面积44.75公顷。

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6.63M2,林地336.61公顷。

2、生产绿地

园林生产绿地在城区现有王成周苗圃场、东佛园艺场,以及鄂钢、程潮铁矿等自建的苗圃场。

城区用于生产和培育的苗圃园林用地面积为87.86公顷。

3、防护绿地

防护绿地主要分布在城区北侧的长江沿岸一带,构成了一条不连续的防护林带,包括上游的杜沟、陈家墩,下游的菜园头等两部分,共有116.17公顷。

另外长港、新港(樊口段)两岸的防护林带尚匮乏,不能有效的保护长港、新港两岸的河堤。

4、附属绿地

单位庭院、居住区等绿化虽稳步发展,但总体面积不大,呈星星点点状随住宅区分布。

已有居住区绿地8.69公顷,占绿地总面积的1.02%。

单位附属绿地108.29公顷。

到2000年底,全市道路绿化长度已达到56.77公里,街道绿地面积33.87公顷,绿化率为90%,道路绿化覆盖率为39.1%,共植各类树木达50余种,已初步形成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雏形。

如古城路、凤凰路、文星大道等已初步实现了四季常青、四季花香的园林景观。

但由于近几年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较快,新建道路两旁的树木还未长成,故道路及街道绿化覆盖率不高。

(二)城市园林绿地发展条件分析

根据对某某市园林绿地现状的调查,城市园林绿地发展优势有:

1、某某地处武汉城市圈核心圈层,铁路、高速公路、水路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迅速。

主城区有《西山公园》(省级)、《洋澜湖生态公园》,城南有莲花山文化公园、《葛山城市森林公园》,在梁子湖区更有烟波浩渺的梁子湖风景区,加上遍布城乡的文化古迹和文化遗址,可供旅游的资源较丰富,某某市已成为武汉市的“后花园”。

近年来某某市经济发展较快,工农业生产具有很大潜力,特别是武昌鱼集团的成功上市,为绿色农业的集团化、产业化、工业化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2、某某为历史文化古城,文物古迹众多,素以三国“吴王城”享誉海内外,现存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1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8处,这些文物古迹尤其是怡亭铭、吴王城、观音阁等,为园林绿化规划及旅游开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主城区依山抱湖,倚江而立,地理优势明显,西山、莲花山、葛山、洋澜湖等风景区镶嵌在城区东、西、南片,构成了山映水、水衬山的“山水滨江城市”格局。

4、某某市园林绿化建设起步较晚,发展较快。

在批准建市后的20年里,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为未来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山水园林的优美风景,是某某市成为山水园林及生态城市的根本。

保护、建设、经营好某某的山水园林风景与园林绿地,是某某市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但是,与先进园林城市相比,与某某市得天独厚的山水园林资源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

1、城区绿地指标不足

根据对某某市目前绿地现状进行分析,2000年我市建成区绿地率为34.29%,绿化覆盖率为36.3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63平方米。

2、各类绿地分布不均

就整个市区而言,尚未形成较完善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主城区公园绿地的布局不合理,特别是老城区没有一块开放性公园绿地。

主要集中在西山公园、洋澜湖周边以及莲花山一带,集中式的绿地较少,人均公园绿地的指标相对较低。

市区内单位附属绿地的绿化建设发展不平衡,居住区级公园比较缺乏。

城市建设与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重建筑、轻绿化、侵占园林绿地、开山采石、蚕食侵占山体和水体、破坏性开发的现象时有发生。

主城区的建设普遍实施“见缝插楼”方针,使旧城取区的居住人口越来越密集。

园林绿化建设欠账日渐增多,城市热岛效应随建成区发展呈扩散趋势。

3、城区内外绿地生态结构与格局上缺乏连续性

建成区与城郊绿地尚未形成有机的整体,城区各绿地斑块之间缺乏联系,与城市边缘区的山体、水系、林地、田原没有结构上的联系。

一些景观格局联系通道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和利用。

4“山水园林城市”等人文特色表现不足

某某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是鄂王城、吴王城、武昌城等繁荣昌盛之古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一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没有有机结合,人文特色表现明显不足。

一些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边建筑密布,空间狭窄,缺乏相应的园林景观配套。

 

第二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4、《城市绿化条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

6、《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7、《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8、《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9、《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10、《某某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15年);

11、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

二、指导思想

以《某某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15年)为依据,以“创业”、“宜居”和“发展最快”及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目标,以景观生态学、园林学、经济学理论为指导,统筹城、乡两个绿化领域,以维护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美化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品位、方便居民游憩为目的,立足某某自然与人文特点,充分利用现状资源条件,强化生态城市理念,将吴都文化、自然山水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建立指标合理、结构优化、功能齐全、体系完整、特色鲜明的某某市城市生态园林绿地系统。

实施园林绿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城乡结合,注重大环境绿化,使发展绿地与调整农业结构结合,建成区与市郊绿化协同发展,绿地与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齐头并进,提高城市整体的绿化质量,体现现代化城市的绿化水平。

三、规划原则

城市绿化工作遵循的总原则是:

根据“一主三新十特”的城市发展思路,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为市民构筑适宜创业发展和安居的人居环境,建设山水型生态城市。

将主城区逐步建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态和谐、经济繁荣、特色鲜明的山水型生态园林城。

1、依法治绿,生态优先原则。

以生态效应为核心,完善绿地生态功能,将城区周围的自然环境引入城市内部和园林植物的配植,以生态的原理进行城市生态框架的布局。

2、合理布局,均衡发展原则。

各类公园绿地均衡布置,满足不同居民的出游需要。

即点(公园、花园、小游园)、线(街旁绿地、带状公园、环湖绿带、林荫道)、面(风景区绿地、苗圃基地)相结合,城区郊区相结合,大、中、小型相配套,专类公园、生态绿地的多种类型的组合,形成数量和质量符合标准的完整有机的绿色空间网络结构。

3、因地制宜,可操作性原则。

结合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充分利用西山、葛山、莲花山、洋澜湖、长江等自然资源,合理引导城市功能空间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城市绿地布局要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地面绿化与空间绿化相结合”,在重点发展公园绿地的基础上,加强居住小区与道路绿化、城市组团隔离绿地和近效生态景观绿地的建设,构筑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的生态绿地系统。

4、整体优化,多样发展原则。

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将一切对生态有积极作用的山体、水系、林地、农田区通过楔形绿地同城市绿地系统连通,构成完整、合理、有机的系统,确保两者平衡发展,努力构建有利于维系区域生态平衡的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达到整体最佳状态,实现优化利用。

在城市绿化建设中注意体现生物多样性,丰富植物种类,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

5、远近结合,分期实施原则。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既要有远景目标,也要有近期的安排,远近结合,首尾相顾,分期建设,滚动发展,做到生态绿地与城市发展同步建设。

四、规划期限、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范围为城市总体规划主城区界定范围。

其中包括凤凰、古楼、西山、樊口四个街道办事处全部范围及新庙镇、泽林镇、杜山镇、燕矶镇、临江乡的部分村镇,共184.71km2。

其中主城区规划建设用地43.48km2。

规划期限:

近期2001年—2005年;

远期2006年—2015年。

 

第三章规划目标

一、规划目标

按照建设“创业”、“宜居”和“发展最快”城市的总体要求,通过城乡绿化空间的均衡、协调和互联布局,树立大绿化观和系统观,确保在某某市域城乡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绿化生态体系,形成城市良好的生态背景和基础,实现城乡绿化系统一体化,建设现代化山水园林旅游城市。

保护某某的自然山川地貌,充分利用某某襟江抱湖枕名山的自然地理特性,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构筑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空间结构,把某某建成具有和谐怡人的城市生活环境和特色风貌的现代化的“山水园林城”。

1、以某某市总体规划调整确定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为依据,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大生态战略,坚持城乡绿化的有机融合,在全市范围内构筑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框架。

2、结合某某市的自然山水资源,突出城市园林绿化的滨江滨湖特色和文化内涵,努力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色生态环境。

3、对市区有限的绿地资源,进行科学、系统的布局,形成多层次、多功能和绿树成林、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适于市民居住的绿色人居环境。

4、以城市绿地规划为基础,结合城市“四线”规划,明确划定各类绿地的控制范围线,逐步建立城市绿地的“绿线管制”制度。

二、规划主要指标

规划确定某某市主城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指标:

(1)近期目标:

2001—2005年主城区绿化覆盖率40%,绿地率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m2;

城市规划内的各类绿地要尽可能结合城市功能均匀分布,以达到接近居民、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实用要求,文教区、行政区、居住区在方圆500m—1000m的半径之内,必须配置有相应服务面积的公园绿地。

(2)远期目标:

2006年—2015年,即主城区绿化覆盖率45%,绿地率40%,人均绿地面积16.6m2。

主城区分期建设规划指标一览表

规划分期

人均公园绿地(m2/人)

绿地率

(%)

绿化覆盖率(%)

城市人口

(万人)

近期2005年

9

35

40

31.5

远期2015年

16.6

40

45

45

第四章  市域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一、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目标

市域生态绿地系统规划是将市区绿地系统延伸,突出山水自然景观特色,结合市域的“水道众多,湖网纵横”的自然地理特征,进行组团式、生态型的城市空间布局,以湖网水系及滨江绿化带、道路绿化带、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为构架,加强各生态廊道的绿化建设,形成绿域、良田、碧水的生态环境格局。

某某市市域生态绿地系统规划要充分利用本市丰富的地形地貌自然资源,即“山、城、湖”并存的自然基础,构建“山水城市”的框架,构建生态廊道;保护山水,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发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冲突;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形成武汉、某某相互连接、各有特色的互动城市绿化圈。

二、市域绿地系统布局

规划形成以某某主城区绿地系统为核心,以106国道、316国道、武九铁路、武黄高速公路等交通走廊绿化带为市域主轴,以长江、长港、新港防护林带为绿色骨架,以梁子湖风景区、红莲湖旅游度假区、沼山森林公园、天平山旅游区、公友湿地森林公园为基本生态要素,构筑楔形山体绿地与江湖水网相结合的“绿心加楔形嵌入式”生态绿地系统。

1、沼山森林公园

沼山森林公园位于梁子湖区沼山镇,距主城区50km,铁(山)贺(胜桥)公路从公园脚下穿过。

从1996年开始,沼山森林公园正式对外开放,是集旅游接待、度假、休闲、会议为一体的综合型省级公园。

公园保护区森林面积30000亩,山野谷幽,松竹苍翠,峰奇石异,沟壑纵横,主峰海拔418.5米。

公园内四季景观千姿百态,是春季踏青、夏季避暑、秋季登高、冬季观雪的秀丽场地。

沼山森林公园,物产丰富,野生动物50多种,植物种类120多种,茶油为荆楚优质品,松菇、毛栗、猕猴桃为沼山“野生三宝”。

沼山森林公园是一座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生态型公园。

翠竹山庄、鸡公石、关帝庙、烽火台、朱妃庵、龙凤寺、大寺庙、晒甲山、仙人谷、罗汉崖、笔架山、鄂王台、跑马场、校兵场、佛泽泉、神龟望月、张衡问天、牯牛饮泉、飞鹰掠湖、鲶鱼上水、罗汉观脐、狮子开口、情人崖、茗香居、凌霄峰等景点,美不胜收。

2、红莲湖旅游度假区

红莲湖旅游度假区位于华容区庙岭镇,距主城区34km,沪蓉高速公路旁,紧邻武汉。

规划面积2400公顷,湖光滟丽,山色葱茏,环境清幽,建有红莲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

红莲湖旅游度假区规划建成7个功能区,即娱乐区,商住别墅区、古城游览区、体育活动区、康复疗养区、高科技植物区和预留区。

是一个集旅游度假、居家休闲、商贸金融、科技文化、体育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一流的旅游度假区。

随着中国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某某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不断深入,以及红莲湖度假区的远景规划的不断实施,红莲湖这颗风景明珠,必将变得更加璀璨夺目,光彩照人。

3、梁子湖生态旅游度假区

梁子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梁子湖区,距主城区50km,旅游区规划面积35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16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0平方公里。

梁子湖烟波浩渺,水质澄澈,面积42万亩,是全国十大名湖之一,湖北省第二大淡水湖,武昌鱼的母亲湖。

湖区域气候宜人,生态良好,动植物资源丰富多彩,鸟类137种,鱼类105种,有水底森林、鸟类天堂之说。

梁子湖四面环水,状如菱角,面积2平方公里,有世外桃园、梦里水乡、水上蓬莱之美誉。

岛上气候温和,林木葱郁,无空气、水质、噪声污染,被誉为长寿岛。

旅游区大力开发生态环境、人文景观、渔村风貌、渔岛风情等旅游资源,着力推进项目建设,配套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功能,已逐渐成为全省发展水上旅游重点旅游区。

4、天平山旅游区

天平山旅游区位于鄂城区沙窝乡,主城区东南15KM。

旅游区整体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5平方公里,由主体部分天平山、众多小山和水库构成,这里既是鄂东南人文景观、自然景观胜地,也是红色教育基地。

天平山,俗称麻羊垴,海拔219米,占地2万余亩,山体龙形起伏,竹翠松青。

山中云盖寺,四重大殿,始建于东晋永和四年,天平山山高林密,四季花果不断,盛产中草药,是野生动物乐园,不仅有银杏、楠竹、紫竹,还有大量国家级珍禽异兽,其中竹海、夏季云集山林的万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朱环,成为独特的自然景观。

5、白雉山森林公园

白雉山森林公园位于某某市碧石渡镇南,某某重点旅游景区。

距某某市区15公里,西临106国道,北接武(汉)黄(石)高速公路,是集佛教、科考、野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风景区。

白雉山原名“白纡山”,传远古仙人驾骑的白雉在此化为主峰而得名,又传孙权建都武昌(今某某),封此山为白雉山。

白雉山公园总面积25平方公里,区内主峰芙蓉峰海拔528米。

山上林木苍翠,植被如菌,主峰直立如屏,雄峭挺拔。

山顶龙泉不竭,汇聚成潭。

山腰林深竹茂,石径盘旋。

尤其雨后崖壑间云吞雾吐,龙气舒卷,飞流叠泻,蔚为奇观,故有“雉山烟雨”之誉。

6、和尚山遗址

和尚山遗址位于华容区熊嘴村高家老屋南面的和尚山,成一椭圆形台地,其中遗址面积约0.18公顷,为新石器时代彩陶遗址,规划围绕遗址对山体进行绿化保护。

7、公友湿地森林公园

公友湿地森林公园位于城南70km的梁子湖区公友乡境内,规划面积133公顷,以湿地松为主要树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