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学科学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06066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中学科学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中学科学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中学科学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中学科学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中学科学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中学科学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

《中国中学科学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中学科学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中学科学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

中国中学科学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国中学科学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就开始了中学综合科学课程的改革实践,得到了国家政府、学校、广大家长和中学生的广泛关注。

改革的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质疑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方案、教师、课程资源及评价等方面。

如何改进和解决这些问题,推进中国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研制团队的整合、理论研究的提升、科学课程方案的制定、行政力量的发挥、教师对新方案的适应以及社会的大力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

中学,科学课程设置,现状与问题,建议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就有不少地区进行了中学综合科学课程的改革实践。

从东北师大附中的一所学校进行综合科学课程实验,到上海市部分学校进行综合科学课程实验,再到浙江一个省进行综合科学课程实验,到本次新世纪综合科学课程改革,我国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经历了20多个年头。

新世纪综合科学课程不但参加实验人数少,而且在实验区,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不但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注意它,而且引起了政府、政协委员等的关注。

有赞成者,更不乏反对者。

2003年,锦州市政协提案委员会接到了百余名政协委员的联名提案,对初中的综合课程《科学》提出意见,要求初中《科学》课程重新恢复到课改前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门课,结果在这门课实施了半年后复原。

北京市海淀区的科学课改革走完第三个学年时,参与此项改革的学校已经从2000年9月的11所,减少到2008年的3所。

而且,就是这3所学校,除了北京市十一学校实验部以外,北京123中学和农业大学附中的科学课据说在下学年将变为校本课程。

也就是说,由以前的每周4课时减少到每周1课时。

而以前被合并入科学课的地理、生物、物理和化学,又重新回到了课程表上。

武汉市教育局于2004年9月选择在全市初一年级进行《科学》课程实验,2005年初,武汉中学副校长、民盟武汉市委副主任邵树人等多名政协委员对全市418所初中开设刚半年的科学课提出多项质疑,呼吁有关部门暂停普及。

二、中国中学科学课程设置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人们对综合科学课程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科学课程方案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做得还是不错的,地位是很高的,大多数国家都是承认的,但不能彻底否认原来的东西。

(2)教师的问题。

“《科学》课程对老师的要求很高,从一定意义上说来,必须是一个理科‘通才’,一般师范院校的初出茅庐者,是不可能做到的”。

几乎所有的科学教师对《科学》课程的教学都会感到不适应,缺乏积极性。

表面上看来“综合科学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大多数科学教师“还是希望改回去”。

(3)课程资源问题。

《科学》课程中大量地实验探究活动要求必须做大量的实验,对实验室的要求很高。

“可拿武汉的现状来说,没有一个实验室合乎要求。

首先是没有合格的实验员,其次是器材、资金缺乏”。

(4)评价问题。

评价问题是最受校长、教师、家长和学生关注的问题。

家长担心“如果中考、高考相应改革不跟上,还不如以前分科踏实!

”目前中考实行的仍是分科考试制度,这显然与课程改革脱节。

可以看出,综合科学课程改革受到了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行政官员、科学教育工作者、家长、教师、学生都加入了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大讨论,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物的《科学》课程的推进遭遇尴尬。

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离不开适应的社会环境,离不开广大社会成员的理解与支持。

而受中国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一些因素的影响,人们大多数不愿意去接受新事物,对新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由于分科科学课程在我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使得综合科学课程缺少社会的支持,阻碍了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

我国在推进初中《科学》课程的过程中出现的重重阻力也说明了人们对综合科学课程的不认可与不支持。

三、推进中国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一)整合综合科学课程研制团队

1.不同背景的研制团队

任何变革模式的运用,都要对课程变革人员的组成持一个慎重的态度。

课程变革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非常复杂,不是某一个人可以全部拥有的,因此课程变革需要以适当的团队方式来进行。

团队的组成要能够包括不同背景的人员,如学科专家、教育专家、教师、评价专家,甚至社会人士、家长和学生都可以参加进来。

而且人员的组成,还要根据课程变革进行阶段的需要进行调整.

2.整合有经验的研制团队

对上述研究表明,中国综合科学课程研制,当时对于中国是崭新的探索,最大的困难是寻找合格的课程研制者,特别是教科书的编写。

要求编写者,不但要对理、化、生、地的内容熟悉,而且要充分地理解综合科学课程的理念。

国内缺乏这方面的人才,我们也组织了专家队伍,但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的分科科学,已经使人们难以摆脱“科学知识至尊性”的影响,这些专家也不例外。

另外这些专家在他自己本学科领域,在本人的研究方向上是专家,但是对综合科学课程的研制很多“都是半路出家”,影响了课程改革方案的质量。

如今,中国综合科学课程发展到今日,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但是这些经验和教训,是当地当事人的,那是经过了泪水和汗水换取的,不是他人通过一次或几次调查就能够理解和把握的。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整合各方对中国综合科学课程改革有经验的学者、专家队伍来开展综合科学课程研制工作。

另外,中国从综合科学课程产生到如今21世纪的综合科学课程的研制者,都是业余的,他们又要做课标,又要编写教材,还有进行实验区的培训,他们感慨:

明显地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综合科学课程不宜编写多套教材,而应集中力量编写一套教材,并且有计划地做好修改完善工作。

(二)增强综合科学课程理论研究

首先,要加强对国外综合科学课程的研究,为中国综合科学课程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借鉴。

国外对综合科学课程的研究早于中国,也较成熟。

我们要研究国外关于综合科学课程的理论、综合科学课程的教材、综合科学课程实施状况、遇到的问题、与中国有哪些相似之处和差别等等。

这会有助于认清中国的综合科学课程所处的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应如何推进中国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等问题。

其次,要结合中国教育状况和国情,加快综合科学课程理论的本土化进程。

国内外教育状况和国情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国外的综合科学课程理论只能为我们提供借鉴,不能照抄照搬。

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必须结合中国具体的教育状况和国情,找出适合中国综合科学课程发展的道路,发展中国的综合科学课程理论,构建中国的综合科学课程方案。

(三)制定适合中国的综合科学课程方案

许多学者研究表明,一个良好的课程方案,并不是按照理性的设计就可以成功的。

良好的课程方案应该追求完美,但更重要的是其要切实可行,如果不了解一个课程方案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很难使改革进行下去。

附中改革的夭折,表面上是各级领导的换届和校长的离任造成的,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各方面条件不成熟造成的。

浙江的综合科学改革发展历程也表明,综合科学课程改革在中国改革的艰难是任何一项教育改革所无法比拟的。

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困难不在于学生,而在于课程研制、教师和教学管理,以及课程资源等等。

余自强老师认为“西方国家从分科到综合走了二十年,而我们浙江省用了十来年就过来了,如果按照这样的话,我觉得中国其它的地方还应该从第一代始。

“从中国现实出发,现实条件决定我国不能逾越学科知识这一难关,初中实施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正确策略应该分步到位,即在开始时课程结构只可能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关照科学探究的过程,国外的综合科学课程,刚开始时几乎都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的,都是第一代综合学科课程。

”附中和浙江以及上海的综合科学课程改革毕竟为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再加上我国由上而下的推行策略中行政的力量,可能中国会比较快地适应第一代综合科学课程,然后再考虑第二代综合科学课程的改革。

第二代综合科学课程在浙江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

这次综合科学课程改革有两个核心的理念是“整合”和“探究”,对于教师来说,两者都是新生事物。

教师在学科知识还没有弄清楚的条件下,是很难落实科学探究理念的。

对于一个科学课程的教师来说,他首先要把讲台站下来,如果说他连知识和技能都还没有落实的话,那么他是站不住了。

他首先把这个东西不讲错,要把它讲清楚,所以他就很少就去考虑其它方面的问题,因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因为教师他要来教这个事情,首先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与知识相关的问题,而且教师需要有一个适应的时间。

(四)发挥行政力量在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任何变革模式的运用,都应该重视课程变革的领导。

课程变革需要课程领导来凝聚士气,引导变革方向,提供必要的支持。

而对于我国的课程领导和政府行政是不可分割的,改革的进行离不开行政的支持。

研究表明,行政力度越大,改革越容易进行,新的课程方案实施起来越顺利。

浙江省的综合课改受到了国家和省里行政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出台的一系列相应的政策为综合科学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保障,是综合科学课程实施不可缺少的推动力,这是我们在新世纪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中应该值得借鉴的。

(五)重视对综合科学课程的评价研究

我国人们对综合科学课程始终存在着争议,就是综合科学课程究竟好在哪里?

而中国对综合科学课程的评价仅仅是那些课程研制者利用业余时间在做,并且仅仅着重于总结性评价,这些评价者并没有长期对课程改革的过程进行审慎的考察,而是根据短时间的问卷调查做出判断,其在评价的工作程序、工作历程和质量上都值得商榷。

“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课程编写人员和赞同改革的人,一般从经验的角度或自然科学教材修改前后版本的比较来进行评价,不热心改革的教师一般从分科教材的比较来进行评价,而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则从赞成和不赞成教师的数量、级别作为评价依据。

结果出现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况。

浙江省内从1995年至1997年出现的争议,情况大体如此。

其实缺乏实证的检验,赞成的任何反对的人都拿不出数据。

1996年浙江省科协曾组织与自然科学有关的五个学会中少数教师搞过一个调查,结果因调查提纲缺乏科学性、调查结果缺乏客观性而不了了之。

中国在新世纪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中已经意识到了综合科学课程评价的重要性,并且以课题立项的形式,成立综合科学课程改革推进组,为中国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是建议类似的课程改革推进组,应该和课程研制者有机的整合,才能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便于综合科学课程改革方案的不断完善。

(六)增强教师对综合科学课程的适应性

1.进行高师院校课程改革

个案研究表明,科学教师学科知识结构与综合科学课程综合性、跨学科性特点不匹配,目前中国分科教师不符合综合科学课程的要求、不能胜任综合科学课程的教学。

综合科学课程是理科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提高科学教师的素质首先就要从根本做起,进行高师院校的改革,使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相符合,使高师院校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互相促进。

改革改变高师院校的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让高师院校能够培养出适合综合科学课程的合格的科学教师。

高等教育要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教师。

高师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充分考虑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

现在我国的高师院校一般都没有设置科学教育专业,只设有物理、化学、生物等专业。

而我国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急需大量合格的科学教师。

基于以上原因,高师院校应该设置科学教育专业。

目前,中国已经有46所高师院校进行了尝试,设置科学教育专业。

但其培养出来的少数的科学教师还远远不能满足综合科学课程发展的需求,其他师范院校也应该积极进行改革,设置科学教育专业,以高师院校的改革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除了设置科学教育专业之外,还可以通过完善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来增强培养出来的教师对综合科学课程的适应能力。

目前,中国高师院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构单一,突出学科界限。

物理专业的学生几乎不学习化学、生物专业的知识;生物专业的学生也不学习物理专业的知识,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狭窄,对本专业之外的相关专业知识知之甚少。

物理专业毕业的学生缺乏对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知识的了解;化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对物理、生物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高中毕业时的状态,甚至已经淡忘,这样的毕业生承担不了综合科学课程教学,所以,一定要改变各专业的课程设置。

为了满足综合科学课程对科学教师知识结构的要求,应该在原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增加相关学科课程。

学生不仅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能学习到相关学科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比如,在化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增加物理专业相关课程(如普通物理)、生物专业相关课程等等。

2.调整教师培训策略

目前绝大部分理科教师都是以前分科培养的。

所以,完善在职教师培训机制、增强在职教师的科学教学能力也是推进综合科学课程发展需要做好的重要工作之一。

为了增进教师对综合科学课程的理解,增强科学教学能力,在教师进行科学教学之前要对教师进行培训。

具体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应随着教师的状态变化而不断变化,见表4。

表4教师培训策略

教师所处状态

培训目的

培训内容

主要解答的问题

1.一点也不了解

让教师了解、理解综合课程

综合科学课程基本理论知识

1.什么是综合科学课程?

2.综合科学课程有哪些价值和功能?

3.为什么要在中国初中开始综合科学课程?

4.综合科学课程对教师有什么要求?

2.理解,接受综合科学课程

完善教师的学科结构及基本实验技能

综合科学课程涉及到的各学科知识及实验

1.教师进行综合科学课程教学,具体要具备哪些知识和实验技能?

2.。

3.掌握了各学科基本知识

让教师学会如何进行教学

教学层面的问题

1.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2.怎么样进行课堂教学?

3.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

4.遇到问题应该怎么办?

资料来源:

王秀红.我国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151.

在教师对综合科学课程一点也不了解或了解很少的时候,培训的主要目标就是让教师了解、理解、接受综合科学课程。

根据此目标,选择出恰当的培训内容,就是综合科学课程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

主要解答的这样一些问题:

什么是综合科学课程;综合科学课程有哪些价值和功能;我国为什么要开设综合科学课程;如何认识中国现行的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综合科学课程对教师有什么要求等等。

通过向教师介绍综合科学课程的概念、功能、价值、开设的必要性、中国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的特点等问题让教师理解、接受综合科学课程。

培训的方式可以以知识性介绍为主,其他方式为辅,具体培训方式的确定要结合培训内容的特点和教师们的具体状况,灵活运用。

在教师理解、接受综合科学课程之后,培训要继续进行。

此阶段培训的目标是完善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和基本实验技能,使教师符合综合科学课程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培训内容是综合科学课程要求教师具备的各学科知识及涉及到的实验。

首先要确定教师进行综合科学课程教学,具体要具备哪些知识。

根据这个问题的答案,选取各学科的知识和实验对教师进行培训。

由于此阶段培训内容较多较难,培训时间有限,应采取讲授、指导与教师自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向教师介绍应该学习哪些知识以及各学科的一些基本的知识,其余的知识可以让教师自学。

在教师掌握了各学科一些基本知识之后,培训目标就是让教师学会如何进行科学教学。

培训内容主要是教学层面的一些问题,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怎么样进行课堂教学;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遇到具体问题应该怎样解决等等。

考虑到培训内容的特点,此阶段的培训可以联系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理论分析,也可以使教师与有过综合经验的教师交流。

总之,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的确定要以总的培训目的为指导,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各个阶段的培训目标及内容等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灵活掌握。

不一定要教师学习完全部的学科知识才可以学习教学层面的问题,学科知识的学习也可以在进行教学试验过程中逐渐补足。

也不一定掌握了全部的教学技能才能进行教学试验,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逐渐成熟。

3.增进交流

教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经常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具体问题。

而且教师没有综合科学课程教学的经验,在科学教学中,会遇到很多以往没有遇到过的、自己不知道如何解决的问题。

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准确把握当前学校课程实施的具体状况,分析教师对综合科学课程的关心程度,了解教师在具体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在此基础上,提供给科学教师最需要的指导和帮助。

增进交流是为教师提供帮助的有效措施,包括课程研制者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学校内部各科教师之间的交流;有综合经验的学校、教师与没有综合经验的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等。

教师理解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了解课程方案的特点是将课程方案顺利实施的前提。

增进课程编制者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能够增强教师对综合科学课程的理解,进而会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帮助。

可以通过邀请课程专家进行集体讲座、到学校与教师沟通等方式来增进课程研制者与教师这个最直接的课程实施者之间的交流。

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当中,可以充分地开发课程资源,让各学科之间的教师进行交流,快速、方便地弥补教师知识结构的不足。

在教学当中,遇到弄不清楚的问题去请教相关学科的教师非常方便又有效。

综合科学课程与分科课程各自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在综合科学课程教学中会遇到与分科课程教学不同的问题。

在没有综合经验的情况下,有些问题原分科教师很难找到解决办法,而且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课程方案中也没有面面俱到的介绍,那么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与有综合经验的教师进行交流,借鉴他们在综合科学课程教学时候遇到类似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交流的途径有很多,如果学校之间距离很近,就可以见面交流、也可以通过电话来讨论;距离较远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也可以通过初中科学教学相关的群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等。

此外,也要重视开发教研员这个资源。

每个学校、每个教师的具体情况都是不同的,遇到的问题和需要的指导也是不一样的,而且在教学中随时都会遇到问题,不能都等到集体培训的时候再解决。

教研员应该在钻研课程方案的前提下,经常、及时地到学校走一走,给予教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要发展中国的综合科学课程,首先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了解、理解、进而接受综合科学课程。

综合科学课程综合性、跨学科性等特点要求教师具备综合的学科知识结构和实验技能。

综合科学课程区别于分科课程的特点要求教师具备与分科课程教学不同的实验技能和教学技能等。

为此,高师院校要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并有效的调整分科科学教师的培训策略。

(七)向社会成员介绍综合科学课程,寻找社会的支持

为了推进中国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向社会成员介绍综合科学课程。

使人们了解、理解进而支持综合科学课程。

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媒体。

也可以通过学校,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综合科学课程。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综合课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面临一些问题,是十分正常的。

在中小学阶段设置综合课程,是经过了数百名专家广泛深人的讨论,在对国际、国内课程调查、研究、比较后做出的重要决策,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方向。

要提高对综合课程重要价值的认识,提高对实验综合课程重要意义的认识,关键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育改革的实验要有科学和严谨的态度,不应当用行政的手段干预实验,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

    目前,在实验区,综合课实验遇到的阻力比较大,关键是宣传不够,许多人对综合课程不理解,特别是教育部门的领导对综合课程的价值认识不足,对学生升人高中后能否适应缺乏信心。

在种种顾虑面前,一些地方将实验了一年的综合课又改为分科课,使得综合课的实验范围缩小,实验人数锐减。

这向我们提出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如何进一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综合课程的价值,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组织好综合课程的实验,实事求是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设置综合课,是一项重要的历史选择。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促使人们在观念上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教育部和有关媒体要通过各种方式宣传这次课改的精神,及开设综合性学科《科学》课程的实际意义,使广大教师认识到当今社会已处于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只教给学生一些某些学科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学会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领会科学的本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取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而这些教学目标通过分科课程是很难实现的,只有通过综合性的《科学》课程才有可能达到我国现今义务教育阶段科学素养的基本目标,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公民。

从而激发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开设《科学》课程课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顾志跃.科学教育概论[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9.16.

[2]中国科学院.2001科学发展报告[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187.

[3][7][23][24]袁运开,蔡铁权.科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66-76、93、164、165-177.

[4]Generalreport,Varnaconrressontheintegrationofscidenceteaching[J].1968.8.

[5]UNESCOCoordinatingMeetingforUNESCO’sProgrammeinIntegratedScienceTeaching[M].SC/WS/33,Paris.1972.5.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4.

[8]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科学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19.

[9]梁英豪.世界中学综合理科教育发展概况[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综合理科教育专辑,1988,(9).

[10][26]江山野.世界中学课程设置博览[M].长春:

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305.

[11][27]郭玉英.从传统到现代——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骆炳贤,何汝鑫.中国物理教育简史[M].长沙:

湖南出版社,1991

[13[19][20]余自强.科学课程论[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1-26、253、253.

[14]杨玉厚.中国课程变革研究[M].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97.

[15]张德永,石萍之.综合为本突出素质[J].学科教育,1997,(10).

[16]汪人.综合理科课程发展概述[J].上海教育科研,1999,(7).

[17][18][30][31][33]王秀红.我国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9、84、39-40、129-132、148-153.

[2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五四学制的通知[EB/OL].(2004-08-30)[2007-03-01].

[22]沪教委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2008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EB/OL].(2008-02-27)[2008-04-13].

[25]李建忠.全球15岁学生科学素质排出"座次"[J].中国教育报,2008,(8).

[28]何薇.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回顾[J].民主与科学,2003.

[29]基础教育司课程调查专家小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实施状况调查报告》1997.12.

[32][34]王秀红,马云鹏.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发展的羁绊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2006,(4).

[35]汤菊芬.《科学》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J].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