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本科班《分析化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0568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学本科班《分析化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药学本科班《分析化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药学本科班《分析化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药学本科班《分析化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药学本科班《分析化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学本科班《分析化学》复习题.docx

《药学本科班《分析化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学本科班《分析化学》复习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学本科班《分析化学》复习题.docx

药学本科班《分析化学》复习题

装订线

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成都医学院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本科2007级《分析化学》试卷

(适用于药学专业)

试卷代码:

A卷

题号

总分

复核人

题分

10

30

10

10

20

20

100

得分

试卷说明: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允许学生携带计算器。

得分

评阅教师

一、判断题(正确的标“A”,错误的标“B”,每题1分,共10分)

()1、金属指示剂是一种能与其它配位剂生成有色配合物的有色金属。

()2、引起指示剂封闭现象是由于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大于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

()3、增加平行测定次数能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4、酸碱滴定中,突跃范围的大小仅与酸(碱)的Ka(Kb)有关,而与酸(碱)的浓度无关。

()5、在配位滴定中,由于KMY是常数,所以不随滴定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6、银-氯化银金属基电极常作为其它指示电极的内参比电极。

()7、荧光物质由于振动弛豫和内部能量转换,使其发射光谱比激发光谱的频率低,产生的波长更长。

()8、红外光谱中,红外非活性振动和简并是引起基频峰数少于基本振动数的原因。

()9、色谱分离中,混合物中某组分的分配系数越大,该组分迁移的速度越快,其比移值相对越大。

()10、样品经色谱柱分离后的流出物通过检测器时所产生的光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称为色谱图。

得分

评阅教师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1、HCl、H2SO4、HNO3及HClO4的区分性溶剂是:

(A)水(B)乙醇(C)冰醋酸(D)液氨

12、相同浓度的CO32-、S2-、C2O42-三种碱性物质水溶液,其碱性强弱(由大至小)的顺序是:

已知H2CO3:

pKa1=6.38pKa2=10.25H2S:

pKa1=6.88pKa2=14.15

H2C2O4:

pKa1=1.22pKa2=4.19

(A)CO32->S2->C2O42-(B)S2->C2O42->CO32-

(C)S2->CO32->C2O42-(D)C2O42->S2->CO32-

13、现有一含H3PO4和NaH2PO4的溶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甲基橙变色,滴定体积为a(mL)。

同一试液若改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体积为b(mL)。

则a和b的关系是:

(A)a>b(B)b=2a(C)b>2a(D)a=b

14、下列物质可以用来直接配制标准缓冲溶液的是:

(A)NaAc(B)Na2CO3(C)Na2B4O7·10H2O(D)Na2HPO4·12H2O

15、滴定分析中,当加入滴定物质的量与被测物质的量按定量关系反应完全时,称为:

(A)滴定终点(B)变色点(C)理论变色点(D)化学计量点

16、副反应系数M(L)=1表示的意思是:

(A)金属离子M与配位剂L没有副反应(B)金属离子M的副反应较小

(C)金属离子M与配位剂L的副反应严重(D)[M]=[L]

17、铝盐药物的测定常应用配位滴定法,做法是加入过量的EDTA,加热煮沸片刻后,再用标准锌溶液滴定,该法的滴定方式是:

(A)直接滴定法(B)置换滴定法(C)返滴定法(D)间接滴定法

18、298.15K时,已知氧化还原的半电池反应式为:

Zn2++2eZn,标准φθZn2+/Zn=-0.76V,测[Zn2+]=0.01mol/L时的电极电位为:

(A)-0.819V(B)-0.88V(C)-0.701(D)-0.76V

19、在pH为10.0的氨性溶液中,已计算出Zn(NH3)=104.7,Zn(OH)=102.4,Y(H)=100.5。

[已知lgKZnY=16.5],则在此条件下lgK'ZnY为:

(A)8.9(B)11.8(C)14.3(D)11.3

20、在含有Fe3+和Fe2+的溶液中,加入下述何种溶液,Fe3+/Fe2+电对的电位将升高(不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

(A)稀H2SO4(B)HCl(C)NH4F(D)邻二氮菲

21、用失去部分结晶水的H2C2O4·2H2O为基准物,标定NaOH溶液浓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降低精密度

22、四位学生进行水泥熟料中SiO2,CaO,MgO,Fe2O3,Al2O3的测定。

下列结果(均为百分含量)表示合理的是:

(A)21.84,65.5,0.91,5.35,5.48

(B)21.84,65.50,0.910,5.35,5.48

(C)21.84,65.50,0.9100,5.350,5.480

(D)21.84,65.50,0.91,5.35,5.48

23、用气相色谱法定量通常根据:

(A)色谱峰面积(B)保留时间(C)保留体积(D)相对保留值

24、从精密度好就可判断分析结果准确度的前提是:

(A)偶然误差小(B)系统误差小(C)操作误差不存在(D)相对偏差小

25、对于气相色谱内标物的选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被测组分的分离度越大越好(B)加入量应接近于被测组分

(C)应选样品中不存在的物质(D)应与被测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接近

得分

评阅教师

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26、荧光分析法不是测定光的强弱,而是测定光的强弱。

27、已知氨水[NH3·H2O]水溶液的电离平衡常数Kb=1.76105,测其共轭酸NH4+的水解常数Ka=;0.01mol/LNH4Cl水溶液的pH=。

28、酸碱滴定曲线描述了滴定过程中溶液pH变化的规律性。

滴定突跃范围的大小与和有关。

29、配位滴定中的条件稳定常KMY是指在有存在时金属离子与EDTA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其对数表达式是lgKMY=。

30、高锰酸钾法常用的指示剂是;配制碘液时,为了助溶应加入适量的。

31、用普通玻璃电极测定pH9的溶液时,测得的pH读数比实际偏;产生的这种误差称为。

32、用作参比电极的饱和甘汞电极一般由金属汞(Hg)、和饱和氯化钾(KCl)组成,它的恒定电位是伏特(V)。

33、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原理是,它的适用条件是稀溶液和单色光,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化学因素和。

34、连接化学键两端的基团折合原子质量越小,基频峰的频率;由一个基团产生的一组相互具有依存关系的吸收峰称为。

35、反相键合相色谱的保留机制:

溶质的保留主要是溶质分子与极性溶剂分子间的,促使溶质分子与键合相的烃基发生,而不是溶质分子与键合相间的色散力。

得分

评阅教师

四、术语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36、置信区间:

37、发色团

38、红外非活性振动:

39、保留时间:

40、基频峰:

得分

评阅教师

五、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

41、某同学配制0.02mol/LNa2S2O3500mL,方法如下:

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Na2S2O3·5H2O2.4820g,溶于蒸馏水中,加热煮沸,冷却,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摇匀,保存待用。

请指出其错误?

 

42、在络合滴定中,什么叫络合剂的酸效应?

试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H2Y)为例,列出计算EDTA酸效应系数Y(H)的数学表达式?

 

43、简述红外吸收光谱中胺、酰胺及硝基化合物的主要特征峰?

 

44、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什么是透光率?

什么是吸光度?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得分

评阅教师

六、计算题(1小题7分、2小题6分、3小题7分,共20分)

45、用标准电极电位计算下列反应:

Ce4++Fe2+Ce3++Fe3+的平衡常数K并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已知标准电位θCe4+/Ce3+=1.61V,θFe3+/Fe2+=0.77V)

 

46、精密称取VB12对照品20.0mg,加水准确稀释至1000ml,将此溶液置厚度为1cm的吸收池中,在λ=361nm处测得A=0.414。

另取两个试样,一为VB12的原料药,精密称取20.0mg,加水准确稀释至1000ml,同样条件下测得A=0.390,另一为VB12注射液,精密吸取1.00ml,稀释至10.00ml,同样条件下测得A=0.510。

试分别计算VB12原料药的百分质量分数和注射液的浓度

 

47、有一含四种组分的试样,用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测定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1)测定校正因子:

准确配制苯(内标物)与组分A、B、C及D的纯品混合溶液,它们的重量分别为0.435、0.653、0.864、0.864及1.760g。

吸取混合液0.2l,进样三次,测得平均峰面积分别为4.00、6.50、7.60、8.10及15.0cm2。

(2)测定试样: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取试样0.5l,进样三次,测得A、B、C及D的峰面积分别为3.50、4.50、4.00及2.00cm2。

(3)计算:

各种组分的相对重量校正因子和质量百分数。

 

装订线

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成都医学院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本科2007级《分析化学》试卷

(适用于药学专业)

试卷代码:

B卷

题号

总分

复核人

题分

10

30

10

10

20

20

100

得分

试卷说明: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允许学生携带计算器。

得分

评阅教师

一、判断题(正确的标“A”,错误的标“B”,每题1分,共10分)

()1、可疑数据若是由过失误差引起的,则应采用统计检验的方法,确定该可疑值与其他数据是否来源于同一总体,以决定取舍。

()2、用0.1mol/LNaOH分别滴定同浓度的弱酸A(pKa=4.3)与弱酸B(pKa=3.2),滴定的pH突跃范围是弱酸B比弱酸A大。

()3、在配位滴定中,由于KMY是常数,所以不随滴定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4、条件电极电位是考虑溶液中存在副反应及离子强度影响之后的实际电极电位。

()5、液体接界电位产生的原因是两种溶液中存在的各种离子具有不同的迁移速率。

()6、光度分析中,测定的吸光度(A)越大,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越小。

()7、荧光强度和物质浓度的关系为:

F=KC,所以,不同浓度的同一物质,其荧光强度随着浓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

()8、吸电子基团的诱导效应,常使吸收峰向高频方向移动;而共轭效应常使吸收峰向低频方向移动。

()9、具有不对称电位是膜电极的共同特性,不同类型膜电极的不对称电位的值不同,但所有同类型膜电极其不对称电位的值相同。

()10、在反相HPLC中,若组分保留时间过长,可增加流动相中水的比例,使组分保留时间适当。

得分

评阅教师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1、下列计算式的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0.1026(25.0021.36)/0.900

A:

2位B:

3位C:

4位D:

5位

12、某二元弱酸H2A的分布系数与什么有关:

A:

Ka1B:

Ka2C:

溶液的pHD:

酸总浓度c

13、强酸滴定强碱时,酸和碱的浓度均增大10倍,则滴定突跃范围将:

A:

不变B:

增大0.5个pH单位

C:

增大1个pH单位D:

增大2个pH单位

14、已知某弱酸HA的酸常数Ka=1.010-9,则0.1mol/L的弱碱A水溶液的pH值为:

A:

3.0B:

5.0C:

9.0D:

11.0

15、已知EDTA的离解常数分别为10-0.9、10-1.6、10-2.0、10-2.67、10-6.16和10-10.26,则在pH=2.67~6.16的溶液中,EDTA最主要的存在形式是:

A:

H3YB:

H2Y2C:

HY3D:

Y4

16、下列关于副反应系数Y(H)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

Y(H)值随溶液酸度增高而增大B:

Y(H)值随溶液pH的增大而增大

C:

Y(H)值随溶液酸度增高而减小D:

lgY(H)值随pH的增大而增大

17、在下列何种溶剂中,属于偶极亲质子性溶剂的是:

A:

纯水B:

甲基异丁酮C:

氯仿D:

乙醇胺

18、下列关于条件电极电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条件电位是氧化态与还原态浓度都为1时的实际电位,是实验值。

B:

条件电位与标准电位一样,都是热力学常数。

C:

对于一个确定的电对,其条件电位是个定值。

D:

在实际运用中,条件电位与标准电位可以相互代替。

19、已知φθAg+/AgCl=0.222V,当溶液中Cl的浓度为0.01mol/L时,银-氯化银内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值为:

A:

0.340VB:

0.104VC:

0.241VD:

0.337V

20、由于玻璃电极膜内、外两侧的结构和性能不完全相同及其他因素引起的在同一pH值情况下内、外电位不等的电位差称为:

A:

相界电位B:

不对称电位C:

液接电位D:

膜电位

21、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精密吸取注射液2.5ml,加水稀释至10.0ml。

另配制维生素B12标准液:

精密称取标准液25m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摇匀。

在361nm处,用1cm吸收池分别测得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的A值为0.508和0.518,测维生素B12注射液的浓度:

A:

24.5g/mlB:

24.5mg/mlC:

98.1g/mlD:

98.1mg/ml

22、下列何种基团的引入,能使分子的荧光强度(荧光效率)增强。

A:

—SO3HB:

—NHCOCH3C:

—COOHD:

—NHC2H5

23、下列各种化学键的伸缩振动所产生的吸收峰强度,强、弱表示错误的是:

A:

C=OC=CB:

O-HC-CC:

C-HC-CD:

C-HO-H

24、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对照物质,以对照物质和试样中待测组分的响应信号相比较进行定的方法称为:

A:

内标法B:

归一化法C:

外标法D:

内标对比法

25、某一色谱柱长12m,流动相流速为0.01m/sec(秒),组分A的洗脱时间为60(min)分钟,测组分A在固定相中消耗的时间是:

A:

16.7minB:

40minC:

60minD:

20min

得分

评阅教师

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26、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偶然误差是由分析过程中某些不确定或难以控制的原因造成的。

其具有和等特点。

27、已知t0.05,4=2.776、t0.01,4=4.604,某实验5次测量的平均值为2.64%,标准偏差为0.032%。

测置信度为95%时的置信区间;置信度为99%时的置信限。

28、已知MHCl=36.5g/mol;MNa2CO3=106g/mol,某盐酸溶液滴定度为THCl=0.00365g/ml,测其浓度(CHCl)为;该溶液对碳酸钠的滴定度(THCl/Na2CO3)为。

29、当某溶质溶于给定的溶剂中时,溶质的酸碱性都将受到溶剂的酸碱性、

和的影响。

30、有些指示剂或其金属配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太小使得EDTA与其配合物反应缓慢,终点延长,这种现象称为。

为防止该现象一般是加入以增大其溶解度。

31、碘标准液在配制是要加入助溶;为防止I2发生歧化反应要加入。

32、金属基电极中常用作内参比电极的银-氯化银电极的电极符号表示为;该电极在参与作用时的电极反应为。

33、比吸光系数也称为,是指在一定波长,溶液浓度为1%(单位:

)时,液层厚度为1cm的吸光度。

34、红外光谱中,引起基频数小于基本振动自由度的原因是简并和;而分子吸收红外光必须满足的条件是振动过程中和必须服从L=V·。

35、将固定液的官能团通过到载体表面所形成的固定相称为化学键合相;其中形成条件:

一是载体表面应有某种;二是固定液有发生反应的官能团。

得分

评阅教师

四、术语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36、摩尔吸光系数:

37、条件电位:

38、液接电位:

39、内标法:

40、分配系数:

得分

评阅教师

五、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

41、何为t分布?

它与正态分布有何关系?

 

42、间接碘量法为什么要求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滴定?

 

43、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44、什么是吸收光谱曲线?

什么是标准曲线?

它们有何实际意义?

利用标准曲线定量分析时可否使用透光率T和浓度c为坐标?

 

得分

评阅教师

六、计算题(1小题7分、2小题6分、3小题7分,共20分)

1、已知一电池构成为:

AgAgCl(固),KCl(0.100mol/L)Pb(NO3)2(0.100mol/L)Pb

标准电位θPb2+/Pb=0.126V,θAgCl/Ag=0.222V

求:

(1)写出电极反应并标明电池的正、负极?

(2)计算该电池的电动势?

 

2、取工业用碱(可能是NaOH或Na2CO3或NaHCO3或其混合物)1.000g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0ml,取其中25.00ml,以酚酞为指示剂消耗HCl液(0.1015mol/L)24.76ml,另取25.00ml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消耗相同浓度的HCl43.34ml,问:

(1)该工业碱中有哪几种碱?

(2)计算各种碱的百分含量?

(已知MNaOH=40.0g/mol、MNa2CO3=106.0g/mol、MNaHCO3=84.0g/mol)

 

47、测定黄芩素颗粒中的黄芩素,称取黄芩素颗粒0.1255g,置于50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

精密量取1ml于10ml量瓶中,定容至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得对照品溶液(5.98g/ml)和供试品溶液的峰面积分别为:

706436和458932,求黄芩颗粒中黄芩素的质量分数?

 

评分标准(A卷)

一、(每小题1分)

1~5:

B、A、A、B、B6~10:

A、A、A、B、B

二、(每小题2分)

11~15:

C、C、C、C、D;16~20:

A、C、A、D、D;

21~25:

B、C、A、B、A。

三、(每小题1分、每空0.5分)

26、激发、发射;27、5.681010、5.62;

28、溶液浓度、酸碱离解常数;29、副反应、lgKMYlgYlgM+lgMY;

30、KMnO4自身指示剂、碘化钾KI;31、低、碱差或钠差;

32、甘汞(Hg2Cl2)、0.2412;33、朗伯-比尔定律、光学因素;

34、越高、相关峰;35、排斥力、疏水缔合。

四、(每小题2分)

36、指在一定的置信水平时,以测定结果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在内的可信范围。

37、凡是能导致化合物在紫外及可见光区产生吸收的基团,主要是具有不饱和或未成对电子的基团。

38、分子振动不能引起偶极矩变化,分子不能吸收红外辐射,这样的振动为红外非活性振动。

39、保留时间:

从进样开始到色谱峰最大值出现时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保留时间,用符号tR表示,是物质定性的指标。

40、分子吸收红外辐射后,由基态振动能级跃迁至第一振动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峰称为基频峰。

五、41、(5分)

答:

(1)Na2S2O3·5H2O不纯且易风化,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故不必准确称量,亦不应用容量瓶。

(2分)

(2)应当是将蒸馏水先煮沸(杀细菌、赶去CO2和O2)、冷却,再加Na2S2O3若加Na2S2O3共煮,易分解生成S。

(2分)

(3)配好后还应加少量Na2CO3使溶液呈微碱性以易于保存。

(1分)

42、(5分)

答:

络合剂一般为有机弱酸配位体,由于H+存在(或酸度提高)使配位体参加主反应(或滴定反应)的能力降低,这一现象称为酸效应。

(2分)

(3分)

43、(5分)

答:

1)胺:

NH3500~3300cm1(m,尖)、NH1650~1510cm1(m~s)、C-N1360~1020cm1(m);(2分)

2)酰胺:

C=O1680~1630cm1(s)、NH3500~3100cm1(s)、NH1670~1510cm1(s);(2分)

3)硝基化合物:

asNO21590~1500cm1(vs)、sNO21390~1330cm1(vs)。

(1分)

44、(5分)

答:

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为: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单一均匀的,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此定律不仅适用于溶液,也适用于其他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气体或固体),是各类吸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

(2分)

透光率:

T=

×100%(1分)吸光度:

A=

(1分)

二者关系:

A=

(1分)

六、45、(7分)

解:

电极反应:

Ce3++eCe4+θCe4+/Ce3+=1.61V(1分)

Fe2+eFe3+θFe3+/Fe2+=0.77V(1分)

(2分)

平衡常数K=1.731014(1分)

θCe4+/Ce3+=1.61VθFe3+/Fe2+=0.77V;反应向右进行(2分)

46、(6分)

(2分)

(1分)

(2分)

(1分)

47、(7分)

解:

根据相对重量校正因子概念可知:

(2分)

(1.5分)

根据归一化法可知:

(2分)

(1.5分)

评分标准(B卷)

一、(每小题1分)

1~5:

B、A、B、A、A;6~10:

B、B、A、B、B。

二、(每小题2分)

11~15:

B、C、D、D、B;16~20:

A、B、A、A、B;

21~25:

C、D、D、C、B。

三、(每小题1分、每空0.5分)

26、可变性、不可避免性;27、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