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顺德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0565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顺德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顺德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顺德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顺德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顺德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顺德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x

《1顺德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顺德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顺德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x

1顺德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

顺德区2011年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总结

暨2012年工作计划

顺德区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

2011年是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攻坚年。

我区始终围绕“强机制、稳脱贫、见成效、出典型”的总体思路,做到帮扶民生建设与发展生产相结合、落实帮扶措施与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并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2011年,我区对口帮扶的30条贫困村累计投入各项帮扶资金1.65亿元(其中顺德投入帮扶资金8087万元),大大地改变了贫困村的基本面貌。

2011年对口帮扶英德市、连南县30条贫困村的集体收入村均10.58万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6700元,扶贫户99%实现了稳定脱贫;对口帮扶高明区8条贫困村累计落实各项帮扶资金664.65万元,实现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达4500多元,扶贫户100%实现了稳定脱贫。

一、2011年主要实绩

(一)抓票子促发展,产业化经济项目扎实有效

经济基础落后、缺乏支柱产业,是制约贫困村经济发展和贫困户脱贫的最突出问题。

2011年,我区以“抓票子促发展”为目标,通过产业化经济项目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双增收;通过树立致富标兵,提高贫困户发展生产积极性。

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村户双增收。

我区各镇(街道)立足贫困村实际,因地制宜,按照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模式,通过“公司+种养基地+农户”、“公司+经济合作社+农户”、“种养大户+农户”等形式,引导贫困村发展优势产业,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村户双增收。

如投资201万元建设的大古坳种猪养殖场项目,引入英德市启德农业技术咨询服务中心负责运营,每年至少可以为扶贫户免费提供3-5只猪苗及800元的饲料补贴,还可返还3-5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收益;由区、杏坛镇和承包人共同投入90万元的石角村腐竹厂,每年收益可达到23万元,其中返还6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收益;2011年下半年精心引进的溪村综合性示范基地环保项目,集无臭养猪、肥料加工生产、蚯蚓养殖、土壤改造、科普教育于一体,将带动贫困户家庭实现稳定脱贫,并使贫困村集体年收入达8万元以上;大良街道出资250多万元援建黄花农业生态养殖基地、城下商铺、城下养猪场、新民种养基地等8个产业帮扶项目,促进村集体增收;龙江镇投入180多万扶持贫困村、贫困户种植金银花、发展蚕桑基地、养殖“瑶山草猪”,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形式,促进村、户增产增收。

二是抓典型树标杆,培育一批脱贫致富的领头人。

“千变万变自己改变”,脱贫是等不来、靠不住、要不到的,致富更需要自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在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贫困村村民和贫困户纷纷以创业带动就业,主动在家门口找到创业脱贫的路子,以点带面做好传帮带工作。

石角村村民曾国红按照“帮扶单位帮一帮、自己筹一筹”的原则,在村里承包起了年纯收入20多万元的腐竹厂,并通过捆绑发展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实现脱贫;大古坳村贫困户唐马七四夫妇通过就业、开设酒坊、猪场,2011年收入可达7.4万元;宝洞村贫困户张廷恰在驻村工作组的资金与技术帮助下,转包了15亩废弃的山地,种植松木经济木材,家庭收入增加了5000多元。

2011年初,驻村干部又鼓励他投资购买一台卷扬机,给建设工地起砖,每月增收3000多元。

三是以合作社为纽带,带动贫困户长效脱贫。

2011年9月,龙江组率先取得了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营业执照。

为了规范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促使合作社成为贫困户的“永久牌”脱贫平台,龙江工作组着力完善了三个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制度,引入第三方审计成立财务管理小组,加强财务管理上的监督和审批,确保合作社的经营合理,资金得到有效利用。

截至2011年底,我区对口帮扶英德、连南的30条贫困村全部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向贫困户供应生产资料,提供生产经营技术培训和市场供求信息、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的主要平台,在贫困户家庭增产增收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二)盖房子惠民生,幸福安居工程稳步推进

“离大山越远,离幸福就越近”。

做好安居工程,是贫困村长远发展,全面振兴的有力支撑。

一是积极开展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危房改造。

危房改造是近两年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重点,我区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实抓好,因地制宜制定帮扶具体改造方案,协助当地镇、村具体实施改造计划,为百姓的安居倾注爱心和责任,从而圆了贫困农家的“安居梦”。

2011年我区按时完成对口帮扶贫困村1267户危房改造任务,100%完成今年危房改造任务;二是全力推进移民新村建设。

稳步推进英德“美的石角黄岩新村”、“美的新民井水幸福安居示范村”以及“大古坳顺德双到幸福新村”等安居工程建设项目,采取各种措施,让村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2011年6月30日,第一批30户贫困户搬入“大古坳顺德双到幸福新村”,14户贫困户将入住新村二期,还有8户已入住位于县城的移民新村;“美的石角黄岩新村”一期50户,“美的新民井水幸福安居示范村”一期30户正在建设中,主体将于2012年5月底完成。

(三)强班子重内涵,新农村创新开发持续发展

有思路才能有出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实践也证明: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责任在班长。

为此我们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强对口帮扶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每年组织两次贫困地区“两委”干部到顺德交流学习。

2011年11月,还在顺德举办了对口帮扶贫困村“两委”班子培训班。

英德、连南30条贫困村的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以及“两委”业务骨干,通过参观学习顺德村(居)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的典型经验,引导贫困村学先进、强班子、带队伍、明路子。

二是发动鸡蓬村、田心村、明迳居委、石角村、山溪村等逐步推行以顺德——英德、连南村(居)友好结对帮扶的方式,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班子带队伍,着力帮助贫困村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打造一支永久牌的扶贫队伍,切实提升贫困村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鼓励石角村、鸡蓬村、溪村村等贫困村的两委干部主动立下了脱贫“军令状”,对“脱贫十年不反弹”作出了郑重承诺。

四是为做好农村服务管理工作,大良街道引入顺德区农村综合改革服务模式,帮助明迳居委成立黄花镇第一个村(居)服务合作社。

实现由过去“办事等干部”到“干部等事办”的转变。

通过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增进了干群关系,社会发展更加和谐融洽。

(四)搭平台广参与,构建社会扶贫新格局

为转变帮扶方式,整合扶贫资源,增强扶贫能力,探索构建“大扶贫”格局的新路子。

2011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期间,我区组织实施了“爱心项目”认捐活动,推出了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410个1000多万元的“爱心项目”,供社会各界热心人士认捐。

广东恒佳公司总经理何杰常创立的广东恒佳大古坳村扶贫开发“双到”基金,投入的款物已超过187万元,主要用于帮扶大古坳村的人力资源开发、种养业发展和奖教助学等。

顺德圣源教育培训中心发动70多个爱心家庭,筹款20多万元捐资助学,并组织了顺德——英德学子结对帮扶活动等等。

大良街道先后引荐5家企业到贫困村投资,其中顺德企业东逸湾房产公司投入380多万元兴建黄花旅游驿站;顺德顺泰农业有限公司在贫困村签订农产品供销合作协议,投资300多万元发展旅游、餐饮业,将“顺德美食”带到黄花镇。

我区充分调动社会各种帮扶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工作,并已逐步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和谐”的扶贫济困氛围。

特别是区内的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2010年7月主动承担起了社会扶贫任务,对口帮扶英德市西牛镇树山村,为我区对口帮扶的第31条贫困村注入了强大的社会力量。

近两年来,碧桂园公司先后落实帮扶资金近3000万元,对树山村进行了立体式的绿色产业帮扶。

如今,树山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碧桂园公司还成为了全国社会扶贫的先进典范,省内外各级扶贫部门、单位纷至沓来学习树山村扶贫工作经验。

二、存在问题

一是帮扶资金的投入明显不足。

资金投入是扶贫工作考核的主要指标,也是开展“双到”工作的基础。

截至2011年底我区对口帮扶的30条贫困村累计投入各项帮扶资金1.65亿多元,其中帮扶单位仅投入资金8087万元(含社会无偿捐赠扶贫资金1731万元),占总投入资金的49%;帮扶单位村均投入只有270万元,与珠三角地区帮扶单位的资金投入存在较大差距。

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相关帮扶单位的高度重视,千万不要因帮扶资金落实不到位而影响了扶贫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是部分驻村队员缺乏工作热情。

部分贫困村因驻村干部轮换频繁,驻村干部人员不足,造成队员不熟悉村户情况,掌握情况不够详实,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工作比较被动。

农村对口扶贫工作难度大、任务重,而我区对驻村干部激励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导致部分驻村干部工作与思想压力大,未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想办法不多,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思路不够开阔。

三是扶贫户的帮扶措施比较单一。

“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是扶贫开发工作靶向疗法的关键。

目前,不少贫困村在资金投入、措施落实等方面明显出现“重村轻户”的现象。

到户帮扶资金所占帮扶总资金的比例明显偏低,导致到户、到村资金严重失衡;帮扶干部职工到户落实帮扶措施与内容也较单一,主要还是走访式和慰问式的帮扶,与因地制宜规划到户、倾情帮扶责任到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四是产业带动的帮扶力度不够大。

以产业推动贫困村经济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这是建立扶贫开发长效机制的重点。

目前,还有部分贫困村的产业项目尚未启动,带动贫困户增收的专业合作社,其捆绑贫困户发展的项目也未能落实,贫困户主动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也不高,合作社的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赢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五是“双到”工作与社会救济制度衔接不够。

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应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应通过社会救济制度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我们在做好扶贫户“双到”帮扶的基础上,要积极配合民政部门落实做好无劳动能力低保户和五保户的救济工作。

三、2012年工作计划

2011年,我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认可。

2012年,更是全省“双到”工作的收官之年、验收之年。

我们不但劲不可松、气不可泄,而且要以更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扶贫攻坚战,为实现从短期帮扶向长期制度化转变、从消除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转变、确保扶贫成果长效化而继续努力奋斗。

(一)坚持产业扶持,打造脱贫“永动机”。

产业是贫困村、贫困户长效脱贫、永续发展的根基和灵魂。

今年,我们必须继续狠抓贫困村产业发展。

一是要结合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高效种植、优质禽畜和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争取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项目,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

二是引导龙头企业主动参加扶贫,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格局。

三是创新合作社运作模式,增强带动力。

目前30条贫困村全部建立了农业合作社,接下来要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以合作社为平台,通过与龙头企业结对、联动、激励、就业等帮扶形式,引导贫困村、贫困户成为农业产业链条中的一环,为贫困户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二)推进危房改造,促进贫困户安居乐业。

对列入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计划的贫困户,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治理原则,采取各种措施,全力完成改造任务,确保贫困户安居乐业。

一是对聚居和危房分布较集中或需整村搬迁安置,群众建房积极性高、农户筹资能力较强的村庄,积极配合当地政府组织整村推进建设新村,重点推进英德“美的石角黄岩新村”、“美的新民井水幸福安居示范村”等项目。

二是对资金自筹能力较强的农户,引导自主新建楼房;三是对自筹资金难度大的特困户,不强求建成楼房,而是把泥砖危房改造成砖瓦房,或通过加固维修的方式,排除安全隐患。

(三)深化思想帮扶,形成坚强的战斗堡垒。

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双到”工作相结合,以扶贫工作带动党建工作,以扶贫工作的成效检验党建工作的成果。

一是组织参观学习。

继续组织贫困村“两委”干部到顺德先进村(居)参观考察,学习政务管理、发展集体经济等方面经验,提高村“两委”干部的党务村务管理能力;二是组织结对共建。

发动顺德先进党支部与贫困村结成友好对子,充分发挥先进党员的“传、帮、带”作用,共建“创先争优”排头兵支部。

三是挖掘致富能人。

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搭建农村创业平台等措施,加大对经济能人、致富能手在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的扶持,让他们先脱贫致富,树立脱贫致富典型,发挥榜样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激励后进户。

四是协助做好党内三大工程。

根据广东省党内关爱、党员创业、党建创新三大工程方案,协同当地组织部门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村生活困难党员康复脱贫,并通过创业技能培训,为创业党员给力加油。

五是实施基层种苗工程,把基层组织建设与大学生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与高校合作组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基地,组织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定期深入村(居)开展社工实践(实习)活动,提高村(居)基层工作活力。

(四)加快就业转移,实现贫困户就业脱贫。

一是组织500家以上企业在英德、连南两地各召开一次现场招聘会,发动贫困户劳动力入场应聘。

抱团式组织贫困户劳动力到顺德务工;二是发动贫困户子女到顺德职校就读“双零”培训班,并与有关企业联系好毕业后的就业岗位;三是借助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优势,将“双到”与“双转移”紧密结合起来,协调园区企业优先聘用贫困户劳动力务工,实现富裕劳动力就地转移,并在薪酬方面给予优待。

四是开通英德市各贫困村至产业园区的交通专线,帮扶单位或企业向贫困人员提供适当的交通补贴,鼓励他们到产业园就业。

(五)争创帮扶机制,增强扶贫开发成效。

一是出台贫困村奖励机制。

顺德配套专项资金,重点奖励积极主动支持配合驻村工作组落实“双到”工作,以及2012年贫困村按照省的要求完成脱贫任务、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成效显著的贫困村“两委”干部。

二是完善驻村干部激励机制,实行驻村干部在定点帮扶贫困地区挂职制度,并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提高驻村干部待遇。

三是建立完善倒排机制。

对各帮扶单位的资金投入、帮扶工作与责任落实、贫困户脱贫、村集体收入及民生项目落实等工作情况定期进行通报。

对成效显著的,树立典型,给予表彰;对工作进度落后的帮扶单位,提醒注意,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单兵教练”。

(六)提升教育帮扶,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我们要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开发好教育脱贫工程,重点加强贫户子女教育,促使他们成才,从而截断贫困根源,让贫困户的下一代能看到脱贫的曙光,有反哺山区发展的能力。

一是利用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发动社会热心人士与贫困学生“结对”,实施长期挂钩帮扶。

二是继续推动大古坳村“村民下山,学生进城”,把4-6年级的学生全部转移到山下就读。

对山下就读的孩子,资助全部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实行全免费教育。

三是要求每个贫困村制订长期义务教育发展规划,从村集体济收入增长中拿出一定比例资金,修缮校舍,扶持品学兼优的贫困户子女。

(七)制定后续帮扶计划,做好新阶段驻村干部选派工作。

今年是既是对口帮扶工作的验收之年,也是下一阶段贫困村帮扶工作的过渡年。

在认真制定好现有对口帮扶贫困村后续帮扶计划的基础上,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实做好新阶段驻村干部的选拔、选派工作,并配合对口帮扶地区做好新一批贫困村有关监测数据的统计工作,为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八)完成高明革命老区帮扶任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按照佛山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今年是高明革命老区对口帮扶工作的验收之年。

为此,各镇(街道)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落实业已制定的帮扶措施,精心组织帮扶项目,加强民生事业建设力度,确保我区对口帮扶高明的8条行政村95户贫困户351名贫困人员增产增收;区扶贫办将加强业务指导,通过监督检查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革命老区帮扶工作取得全面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