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高二生物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0439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高二生物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高二生物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高二生物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高二生物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高二生物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高二生物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高二生物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高二生物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高二生物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高二生物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成都市龙泉中学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卷

生物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1~20题每小题1分,21~4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指细胞的内部环境,包含甲、乙、丙

B.乙表示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2/3

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也可以存在于乙液中

D.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

2.下列物质,在血浆中都能找到的有()

A.葡萄糖、氧、钠离子、血红蛋白B.甲状腺激素、尿素、氨基酸、二氧化碳

C.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呼吸酶、脂肪酸、载体、胆固醇

3.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体中,稳态的维持都以正反馈调节为基础

B.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①③④中温度、渗透压及pH的相对稳定

C.①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④中的,其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组织水肿

D.若②为脑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若②为肌肉细胞,则a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b处

4.下面为机体调节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清除衰老细胞体现的是图中②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B.图中③神经系统均直接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

C.坎农提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

D.血糖调节的主要途径是①④⑥⑤

5.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A.Na+浓度B.渗透压C.K+浓度D.02浓度

6.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

A.疫苗能多次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

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二次免疫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

7.下图表示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中的甲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B.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和集合管

C.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D.渴感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水盐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中

8.如图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结构。

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突触一般不含有Ⅰ部位的结构

B.人体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Ⅱ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

C.只有兴奋时,Ⅲ才能合成神经递质

D.神经冲动传到Ⅲ部位时,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9.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细胞2、细胞3、细胞4、细胞5

C.HIV入侵人体后,主要侵染人体的细胞2

D.物质a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10.病毒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喉炎。

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EV71侵入机体后经T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出EV71所特有的抗原

B.效应T细胞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攻击被EV71入侵的细胞

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D.患儿感染EV71后,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

11.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错误的叙述是

A.体液调节作用途径为体液运输,神经调节作用途径为反射弧

B.神经调节迅速,而体液调节比较缓慢

C.神经调节作用时间长,而体液调节作用时间短

D.神经调节准确但具有局限性,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

12.下列有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样方法选择的样方大小以包含的种群个体数越多越好

B.标记后重捕时,间

隔时间越近越好

C.2,4—D促进插条生根时,高浓度应当浸泡枝条

D.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调查时,记名计算法用于个体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13.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从根本上说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B.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向光性与生长素有关

C.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都起作用

D.植物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

14.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得到无子番茄,其果实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A.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B.与受精极核染

色体数目一样

C.比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多一倍D.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15.同一草原上的羊和牛,同一草原上的狼与羊,噬菌体侵染的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构成的植物体。

以上4种种间关系分别依次为()

A.竞争、捕食、寄生、共生B.竞争、寄生、捕食、共生

C.寄生、共生、竞争、捕食D.共生、寄生、竞争、捕食

16.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能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沙丘和冰川泥上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D.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区分群落的重要依据

17.下图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d处波动可能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B.“涸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定数量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D.要开发利用动植物资源,最好要等到c点

18.某地的一个生态养殖大棚里,水底爬着螃蟹,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某种蔬菜,而水面上方,黄

瓜藤枝枝蔓蔓。

蔬菜和黄瓜生长所需的肥料就来自螃蟹的排泄物。

同时大棚里种了一种特殊辣椒,能起到驱虫作用。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只需输入太阳光能即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

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蔬菜和黄瓜从螃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所以蔬菜和黄瓜也可作为分解者

D.该生态系统中螃蟹、蔬菜、黄瓜构成了生物群落,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19.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

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2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外来物种入侵增加了本地生物多样性

B.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C.森林调节气候的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D.生物多样性增加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2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都是错误的一组是

①体液可分为细胞内液和外液,其中血浆属于细胞内液

②血浆与组织液可进行相互的渗透,而淋巴只能回流到血浆

③肾炎病人会出现蛋白尿,使血浆蛋白含量变高,血浆渗透压上升

④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在内环境中进行

⑤免疫过程中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⑥细胞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和二氧化碳)不在内环境中

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⑧内环境理化性质主要是指渗透压和酸碱度及温度

A.①③④⑦B.①③④⑥C.②④⑥⑨D.②⑤⑦⑧

22.下表为人体血浆中部分成分的平均含量。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成分

含量(%)

成分

含量(%)

成分

含量(%)

90.7

葡萄糖

0.08

Cl-

0.36

血清白蛋白

4.4

脂肪

0.14

Ca2+

0.01

血清球蛋白

2.1

Na+

0.38

I-

极其微量

A.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两种血清蛋白

B.血浆中所有脂肪比所有葡萄糖储存的能量多

C.血浆中的Ca2+浓度偏高时会导致肌肉抽搐

D.长期碘摄入不足会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偏低

23.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可使血糖升高的动物激素,当人体受到某一外界刺激后体内会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的特点,因此其含量能较长时间在血液中保持相对稳定

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

C.下丘脑促进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调节机理相同

D.下丘脑中既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接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受体

24.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全错的一组是

①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在突触间是单向传导

③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运动神经末梢

④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是由于钾离子内流所产生

⑤短记忆与大脑皮层下的海马区有关,而长记忆可能与新突触建立有关

⑥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会引起后膜的兴奋

⑦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比突触上的传递快

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不消耗ATP

⑨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变成动作电位时,膜内外电荷为外正内负

⑩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时会出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A.①③④⑥⑨⑩B.②④⑤⑦⑨⑩

C.②③⑥⑧⑨D.①③④⑥⑧⑨

25.下列五种反应依次属于

(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

①正常免疫②自身免疫病③免疫缺陷病④过敏反应

A.②③①④③B.④③②②①C.②①④①③D.④③②①①

26.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对皮肤及口腔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B.在50~100分钟,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

C.第100分钟时,为减少热量散失,皮肤不再散热

D.由图可知,口腔温度比较接近人体内环境的温度

27.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合成受到抑制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28.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不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A.②⑤⑦B.①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⑥⑦D.②⑤⑧

29.下图表示某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生理效应,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将一盆栽植物水平放置,植物根和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都高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

B.给植物单侧光照,茎的向光侧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可分别与图中的c、g点浓度对应

C.植物表现顶端优势时,顶芽和邻近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可分别与图中b、f点浓度对应

D.浓度为10-7mol/L的生长素溶液抑制根和芽的生长,促进茎的生长

30.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学物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广泛。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是

A.植物幼

苗中细胞分裂素含里较高,也含脱落酸

B.植物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效应相同时,浓度也相同

C.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浸泡种子,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D.油菜开花期如遇阴雨天,错过了最佳传粉时期,可以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的2,4-D提高产量

31.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①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

B.春运期间,北京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迁出率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②③④⑤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正常的⑤

32.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应将酵母菌培养液滴加在盖玻片的边缘,让培

养液自行渗入。

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

×n)÷m只

33.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右下图表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O~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

B.a~b年,种群

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

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

34.图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①为捕食者,种群②为被捕食者

B.种群②个体的体积大

C.孤岛上将只剩下种群②

D.种群②的数量随种群①的数量减少而减少

35.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

程度由强到弱

C.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D.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的制约

36.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生态系统在20年内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木、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

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

株/平方米):

第1年

第5年

第10年

第15年

第20年

物种a

5

10

2

0

0

物种b

1

2

5

3

3

物种c

0

1

3

8

6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第1~20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先不断升高然后再逐渐降低

B.第1~10年内,物种b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重合周期较长有关

C.第1~5年内,物种a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

D.第10~15年内,物种a逐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其不能适应弱光环境相关

37.下列关于生态相关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内新生个体20个,死亡个体10个,年末时个体数为1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研究人员在调查某河流污染时发现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该结论不能反映出种群的空间特征

C.某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环境,鼠的大量繁殖引来鹰的捕食。

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下降说明了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动植物物种丰富,其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38.科学家R.L.Smith研究了不同种类动物的能量变化情况,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收割蚁只有不到1%的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

B.占盐沼蝗摄入食物63%的未同化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

C.黄鼠的生长效率(P/A)较低的原因是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

D.表中几种动物同化效率(A/I)不同是因为能量传递效率不同

39.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图中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

D.农业生产中的中耕松土可以增大⑤过程

40.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

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只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

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

C.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

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41.(每空1分,共6分)如图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模式示意图,据图回答:

(1)若A模式中,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其分泌甲状腺激素直接受垂体分泌的  的影响,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又反过来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

(2)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的刺激是  ,通过抗利尿激素进行信息传递属于  (填字母)模式,其作用的靶细胞是  .

(3)通过C模式影响靶细胞的信息物质叫做 .

 42(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8分).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方法,只用手指的一滴血就能在流鼻涕和发热等症状出现之前检测出谁将患上流感.如图表示某同学在医院取指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

过程的模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刺激甲图中的④,结合乙图分析此处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  ,该变化是由  引起的.

(2)刺激甲图中的①,可以检测到B处的测量装置指针偏转,说明兴奋可以在③处完成传递过程,该过程中神经递质只能由  (填写丙图中的数字)释放,作用于  (填写丙图中的数字)

(3)如果利用甲图所示的神经结构及相关仪器,验证

(2)小题中兴奋传递的特点,请你简述实验思路及结果预测:

实验思路:

 (2分)

结果预测:

  .(2分)

43.(每空1分,共6分)青鲜素能抑制植物细胞生长与分裂从而抑制发芽,被用于蔬菜和水果的保鲜;研究人员对青鲜素毒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甲.乙烯促进离层区(如图乙)细胞合成和分泌酶X,酶X能够水解离层区细胞的细胞壁导致叶柄脱落;叶柄离层区细胞两侧(近基端和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与叶片

脱落关系如图丙.请回答:

(1)细胞分裂素能促进  ,促进种子萌发,不可用于收获后农产品的储藏保鲜;青鲜素与  (激素)的作用机理类似.

(2)根据图甲可知,浓度在  以下,青鲜素几乎没有毒性.

(3)根据酶X的生理作用分析,它可能是  酶.

(4)根据图丙可知,当远基端生长素浓度  近基端生长素浓度时,叶柄脱落.已知生长素在叶柄内是从远基端向近基端进行主动运输,结合对图丙的分析,可得出叶柄内生长素的运输对乙烯合成的作用是  (“促进”、“抑制”或“无影响”).

44.(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8分)如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生物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图2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

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

(1)写出图1中存在的食物网:

(2分)

(2)若图1所示的生态系统为草原生态系统,放牧和割草不仅影响地上植物的生长情况,也会影响土壤小动物和微生物的数量及分布,从而改变草原群落的结构。

(3)图1中B与D之间的信息传递种类可能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

(4)已知在某一阶段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图1中生物C的灭绝,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才逐渐趋于稳定,原因是该生态系统的这段时间内发生演替。

(5)若该生态系统用a表示,由图2可知,对生态系统a和另一个生态系统b施加相同强度的干扰,若ya<yb,则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大小关系为ab。

(6)目前,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刻不容缓,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而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会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这属于保护。

45.(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12分)下表是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多年的荒地进行调查后,绘制的3个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

(单位:

J/hm2.a)

营养级

同化能量

未被利用能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释放量

净生产量

A

2.48×1011

2×l011

1.2×1011

3.6×1011

2.12×1011

B

2.4×107

6×l05

4×105

2.3×107

1×106

C

7.46X108

2.4×107

6×106

7.16×108

3×107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J/hm2.a,这部分能量是由表中(填字母)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初级消费者对应的是表中(填字母)营养级。

(2)请用箭头、字母和文字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碳元素的流动模型。

(2分)

(3)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分),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分)。

(4)该荒地的群落演替类型为。

(5)下图为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人为干

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

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

(2分)

成都市龙泉中学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卷

生物参考答案解析

1【答案】C【解析】A、内环境是指细胞的内部环境,主要由甲、乙、丙组成,还含有脑脊液等其他液体,A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

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B错误;

C、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中,也可以存在于血浆中,C正确;

D、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低,D错误

2.【答案】B【解析】A、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是血浆的成分,A错误;

B、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蛋白质均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B正确;

C、胃蛋白酶位于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D、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3.【答案】D【解析】A、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稳态的维持主要以负反馈调节为基础,A错误;

B、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所以还包括内环境中的成分,B错误C、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血浆蛋白,所以血浆中的蛋白质比淋巴中高,C错误;

D、根据血流的方向可知,脑细胞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所以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肌肉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利用葡萄糖,使a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b处,D正确;

4.【答案】D【解析】人体清除衰老细胞体现的是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故A错;神经系统直接或间接调控内分泌腺的活动故B错;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的观点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人体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一免疫调节的结果,是目前结合前人的一些观点的一种普遍理解,故C错;;血糖调节主要是通过血糖浓度的升降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来实现的,故D对。

5.【答案】B【解析】Na+主要存在细胞外液中,故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中Na+浓度明显低于组织液,A错误;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等,B正确;K+主要存在细胞内液中,故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中K+浓度明显高于组织液,C错误;O2从组织液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内,故组织液中O2浓度高于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D错误。

6.【答案】C【解析】A、间隔口服该疫苗的目的是增多机体内的记忆细胞,而不是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A错误;

B、口服的该疫苗作为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而不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B错误;

C、间隔口服该疫苗的目的是增多机体内的记忆细胞,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C正确;

D、巨噬细胞对抗原没有免疫记忆能力,D错误

7.【答案】D【解析】渗透压上升,可能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A对;由图可知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和集合管,B对;图示过程为神经体液调节,C对;水盐调节中枢在下丘脑,D错。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